|
江南水务(60119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公司从“供水一体化”迈入“供排水一体化”的起步之年,公司聚焦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突出创新引领,推动公司绿色高质量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684,794.31万元,同比下降1.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5,304.57万元,同比增长1.55%;实现营业收入60,628.91万元,同比下降5.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24.17万元,同比下降3.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522.13万元,同比下降6.02%。 报告期内,自来水供水量为26,139.62万米,同比下降0.18%;售水量为23,592.94万米,同比下降0.02%;产销差率9.74%;水质综合合格率100%。自来水业务板块实现主营收入29,532.68万元,同比增长4.29%,其中自来水业务营收29,179.72万元,服务业营收352.96万元。自来水业务营收增长4.45%,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税改革,导致平均综合售水单价上升。 工程业务板块实现主营收入19,500.15万元,同比下降18.59%,其中管道安装及改造工程营收同比增长6.96%、房产小区给水工程营收同比下降35.46%,农网改造工程营收同比下降60.43%,污水管道工程营收同比增长12%。 排水业务板块中污水处理量为1,108.33万米,同比增长16.91%;结算量为1,200.39万米,同比增长16.93%。排水业务板块实现主营收入11,163.71万元,同比增长7.9%。其中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482.93万元,同比下降0.06%,排水管网工程业务收入1,701.93万元,同比下降36.65%;排水管网设施运维服务收入7,978.85万元,同比增长29.18%。 一、健全治理体系,夯实治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了第八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同时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顺利开展工作,调整了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的委员。为提高公司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维护公司资产安全和正常的经营秩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公司制定了《舆情管理制度》;为完善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维护公司资产安全和正常的经营秩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公司修订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为完善和健全公司科学、持续、稳定的分红决策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司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细化《公司章程》中有关利润分配政策的条款,公司制订并披露了《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二、创新参与市场招标竞争,开拓业务范围。 随着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工程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需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竞争获取,项目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参与投标的单位众多,市政工程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全力参与市场竞争,创新业务拓展模式,精算投标策略,通过施工联合体的创新模式,成功中标璜土镇排水管网完善及水质提升一期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临港开发区供排水提质增效一体化工程等4个项目;恒通排水公司成功中标澄江街道居民小区管网养护项目、江阴市城区排水管网设施运行维护工程及常规维修项目(虹桥路以西片区)劳务外包、临港开发区供排水提质增效一体化工程(初步设计及排查)等5个项目。 三、提质增效新动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公司以“零碳水厂”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战略落地。公司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打造“节能降耗-清洁供能”闭环系统,肖山水厂泵房智能化升级引入先进的节能水泵技术,于6月底完成调试,提升了运行效率,降低了泵房的噪声,节能效果初步显现;三个水厂建设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全面投产,累计发电量约250万度电,减少碳排放约2000吨。 四、扎实推进“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持续优化“供排水一体化建设”管理,实施的网格化管理显成效,设立了供排水一体化服务中心,实现供水、排水、抢维修人员的整合与统一调度管理;参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拓展污水管网一体化运维业务,全市域镇街管网已基本纳入恒通排水公司养护范围,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网养护工作;推进“供排水一体化”系统建设,“智慧排水”上线运行,实现汛情实时监测、智能预警与协同调度,显著提升响应效率,增强防汛抢险能力。 五、技术创新再突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申报的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通过,获得一种井盖压力监测系统、六氟化硫气体泄漏监控报警装置、一种智慧排口水质监测设备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市政工程公司以硬核技术刷新行业标杆,成功应用了“深埋+大管径+长距离”高弹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管道埋深达15米、管径DN1000、单段修复长度209米,为城市地下管网的高效、安全修复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华澄水润公司凭借在水务智能化领域的创新技术研发,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并自主研发了排水口监测、消防压力设备状态预警等功能的智能物联终端,构建高精度、全覆盖的实时数据采集网络。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