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老六(83172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董事会制定的年度战略目标开展工作,按照降本增效的原则不断进行改进。 经营业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75.06万元、营业利润 1,437.8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096.88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45%、6.94%和 5.12%,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从产品销售结构看,报告期内,公司腐乳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65%,酸菜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48%;从销售区域上看,东北、华北地区仍然是公司产品销售的主要区域。财务状况方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 47,246.4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 44,705.34万元,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50%、增长2.04%,资产负债率(合并)为 5.38%。营销服务方面:公司继续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市场,包括:(1)削减拓展队部分人员后,销售人员工资支出较上年同期降低;(2)通过电商平台推行不同规格的产品;(3)寻求与部分餐饮企业直营合作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生产管理方面: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产品品质管理,坚守食品质量安全底线。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的生产管理风险。研发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及研发东北特色食品,开发低盐腐乳、无添加酸菜等产品。员工激励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分制考核反馈良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 行业情况 1、调味品行业发展概况 (1)受益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及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调味品行业稳步增长 近年来,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速。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 2,595亿元增长至 5,923亿元;2024年预计市场规模为 6,871亿元,增长率为 16%,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028亿元。随着调味品消费从餐饮外食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家庭端调味品需求。 (2)作为调味品消费主力,餐饮市场快速发展趋势不变 目前,我国餐饮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餐饮业收入 2.56万亿元,到2019年已增长至 4.67万亿元,尽管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降到 3.95万亿元,2021年餐饮业行业收入回暖达到4.69万亿元;2023年餐饮业行业收入 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餐饮收入 5.57亿元,同比增长5.3%,餐饮行业对于调味品的人均使用量仍远大于家庭消费。 2、腐乳行业发展概况 (1)概述及市场规模 腐乳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美食,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相同的产品,类似的只有日本的纳豆、印度尼西亚的丹贝,均属于大豆发酵食品,但其与腐乳在风味、营养成分、面向的消费者需求方面都截然不同。 腐乳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加工磨浆、制坯、培菌、发酵而成,其通过多种微生物发酵,可以有效分解大豆所含有的胀气因子、抗营养因子,提高大豆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腐乳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极易消化吸收,被誉为“东方奶酪”。腐乳行业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腐乳的产地也遍及全国,由于各地气候、风土、饮食习惯及口味嗜好等因素的客观影响,腐乳的制作方法各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腐乳类型。按照产品类型划分,腐乳可以分为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酱腐乳及花色腐乳;按照工艺类型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腌制型腐乳及培菌型腐乳,培菌型腐乳又可进一步分为天然培菌及毛霉型、根霉型、细菌型纯种培菌。不同工艺类型生产的腐乳口味也各有千秋,公司腐乳采用毛霉菌进行发酵生产,所产腐乳咸鲜适口。根据亿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腐乳行业市场规模为 60亿元,到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增至 78.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62%。未来预计行业将保持 6%的年均增长率。 (2)火锅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腐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腐乳是火锅的重要基础蘸料之一。火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餐饮形式,以口味的丰度和广度奠定了其第一大餐饮品类的地位,根据艾媒咨询研究,2023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5,96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6,689亿元,除2020年外,火锅行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因而,火锅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助推腐乳行业稳步增长。 3、酸菜行业发展概况 (1)概述 酸菜,古称“菹”,是一种蔬菜腌制食品,主要由乳酸菌发酵而成。酸菜味道咸酸,口感脆嫩,可开胃提神,解酒去腻。酸菜遍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四川等地区,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新鲜蔬菜不宜贮藏,酸菜已成为东北地区必备菜品。我国东北酸菜产业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家庭坛装自然发酵酸菜;第二个阶段为作坊式大坑发酵、添加防腐剂与巴氏杀菌相结合的酸菜;第三个阶段为引用高新技术,利用乳酸菌发酵。 (2)不规范的中小企业逐步淘汰,监管政策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东北酸菜的生产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浸泡自然发酵方式,且生产企业分散,层次不一,存在品牌混乱、企业规模小、生产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此外,规模在万吨以上的企业较少,且仍存在较多企业采用泥窖,即大坑方式进行酸菜腌制。近年来,针对大坑酸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以东北酸菜生产集中地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政府于2019年连续下发《关于在全省范围内禁止使用大坑腌制酸菜的通知》(辽食安办发[2019]3号)、《关于再次明确在全省范围内禁止使用大坑腌菜的通知》(辽食安办发[2019]7号)等文件,明令禁止使用大坑腌制酸菜。另外,随着国家对于环保以及酸菜生产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不规范的中小企业难以达标,正逐渐退出该行业。因而,随着政府的有效引导,东北酸菜产业将健康有序发展,将为规范化生产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应收账款 腐渣的款项所致。 ()在建工程 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较上年期末增加35.77万元,增长5,676.01%,主要是由于本期末自制设备尚未完工所致。 (3)短期借款 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增加100.00万元,主要是由于本期取得工商银行贷款所致。 ()其他流动资产 报告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期末减少76.96万元,降幅42.58%,主要是由于年初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在本期抵扣所致。 (5)其他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期末增加1.72万元,增长36.71%,主要是由于预付设备备件款增加,且年初基数较小所致。 (6)合同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 729.65 73.03% 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较上年期末减少 万元,降幅 ,主要是由于上年末计提的返利在本期兑现所致。()应付职工薪酬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较上年期末减少200.51万元,降幅42.56%,主要是上年末计提的奖金在本期发放所致。 (8)应交税费 报告期末,公司应交税费较上年期末增加97.55万元,增长564.36%,主要是由于上年末因计提返利 导致应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低。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销售费用 精简了销售人员,降低了促销投入所致。 ()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30.70万元,降幅44.50%,主要是由于本期研发部人员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工资费用降低所致。()财务费用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36.33万元,降幅66.76%,主要是由于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较上期减少,叠加存款利率下降,公司存款利息收入降低所致。 (4)信用减值损失 公司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的坏账准备较上年期末有所转回所致。 (5)其他收益 减少所致。 ()投资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7.01万元,增长78.85%,主要是由于本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增加,赎回理财产品取得收益增加所致。 (7)资产处置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08万元,降幅100%,主要是由于本期未处置长期资产所致。 (8)营业外收入 期发生额均较小所致。 ()营业外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45万元,增长125.16%,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小所致。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仍然为腐乳、酸菜和料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收入结构看,腐乳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65%,主要受华北、华东地区销售下降的影响;酸菜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48%,一方面本期销量较上期增长,另一方面上年同期酸菜的销售基数相对较小。酸菜产品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 30.32个百分点,主要影响因素有:(1)酸菜总产量下降导致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提高,(2)原材料白菜的采购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4.26%,主要是由于:(1)公司原材料的采购量减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2)公司生产人员较上年同期减少,支付的工资较上年同期降低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5.49%,主要是由于募集资金使用完毕,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较上年同期降低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7.52%,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归还银行贷款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