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设咨询(83387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工程咨询行业面临市场收缩、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项目缩减及回款困难等短期压力尚未缓解,新兴领域培育还需时间。在此背景下,公司坚持“简单转复杂、增量转存量、国内转国际、土木转机电”四大战略转型方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布局,稳步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1.财务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0.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79.86万元,同比增长11.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5.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16.24万元,同比增长34.5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42.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17.72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9,165.09万元,较期初减少2,918.83万元,减幅6.94%,净资产为29,898.43万元,较期初减少2,089.73万元,减幅6.53%;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23.66%,每股净资产1.9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3%。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1,316.24万元,同比增长34.53%,主要原因是(1)本期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79.86万元,同比增长11.98%;(2)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通过严控项目采购成本、部门整合、人员优化配置、薪酬调整等方式降低成本,本期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505.14万元,同比减少10.62%;(3)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64.25万元,同比减少16.25%;(4)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76.03万元,同比下降34.73%;主要是中设智慧云平台项目2024年已建设完毕,该项目上年同期发生研发费用320.88万元。(5)信用减值损失本期冲回坏账准备515.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82万元,同比增长104.68%,主要是本期收回已全额计提减值的5年以上应收账款较上年同期增加210.37万元。2.经营情况 (1)优化业务结构,培育增长新动能 1)深耕传统业务,实现规模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开拓新业务、新市场,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经营业绩及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25年1月-6月,公司新签订单金额约9,569.74万元,同比增长89.03%。2)加速向多元咨询业务转型,全过程咨询成效初显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传统勘察设计业务承压明显。为应对市场变化,公司推动部分单一勘察设计业务向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转型,并积极拓展水利、水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等领域咨询业务(新业务培育及业绩释放存在一定滞后性)。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咨询业务占比从12.65% 提升至29.50%;传统勘察设计业务占比则从64.79%降至44.83%。2025年上半年,全过程咨询项目新签合同额1,676.81万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7.52%,转型成果逐步显现。3)加大工程检测业务投入,存量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持续加大工程检测业务布局,通过资质升级拓展服务范围(涵盖公路、水利、铁路检测领域),进一步增强存量市场竞争力。2024年11月,中检检测取得公路工程乙级检测资质以及岩土工程乙级、混凝土工程乙级、金属结构乙级、量测乙级4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资质,为公司拓展公路检测、水利检测业务奠定了基础;2025年3月,中检检测CMA资质扩项,新增铁路检测参数;2025年7月,中检检测、中昌检测两家子公司通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核准,资质体系进一步完善。业务拓展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签水利检测合同9.8万元、铁路检测合同约207万元、公路检测合同约22万元,实现水利、铁路、公路等新检测领域突破;同年7月,中检检测新签2个马来西亚基础设施监测技术服务合同(合计金额约110万元),首次涉足海外检测市场,业务边界持续拓展。 (2)深化产业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聚焦国家战略导向与行业趋势,紧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步伐,在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等领域拓展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业务;同时聚焦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等新业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元化发展挖掘新利润增长点。1)新型城乡建设业务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更新政策,公司围绕“十四五”战略目标,聚焦市政基础设施升级、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承接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排危加固修复、排水及雨水管网升级改造与维护、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助力提升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时,积极探索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为城市智能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城市高效、便捷、绿色发展,持续深化新型城市建设业务布局。2)水利、水环境与生态修复业务公司发挥水利水环境专业融合优势,组建以水利水环境专业为核心,市政、桥梁、景观、城市更新等多专业协同的技术团队,承接了长寿区暴雨洪灾复建工程、重庆万州区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马来西亚巴生河防洪减灾工程设计、江津区驴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奠定了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复杂水利水环境项目的市场基础。 2025年1-6月,公司新签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等业务合同约1,964.23万元。3)烟草行业业务突破 2025年5月,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的联合体中标漳州烟草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成功将业务领域拓展至烟草行业。4)绿色低碳业务拓展 2025年5月,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合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与长治市亚行贷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咨询顾问服务合同》,承接亚行贷款山西长治低碳气候韧性循环经济转型项目,合同金额为188.22万美元,进一步拓展绿色低碳业务领域。 (3)优化区域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1)调整境内市场结构 鉴于重庆地区业务受地方政府化债影响大幅下滑,公司在深耕重庆市场的同时,加速拓展境内其他区域市场。2025年1-6月,境内非重庆地区新签订单金额4,901.59万元,同比增长289.49%,市场结构持续优化。2)深化海外布局与技术输出①市场拓展公司持续深化海外市场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海外市场拓展成效初显。目前,公司与马来西亚本地工程咨询企业深度合作,依托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及本地企业对当地国情的了解,全力拓展马来西亚水利水环境项目,已跟进多个防洪设计项目并推动进展;同时积极拓展赞比亚、伊拉克、澳大利亚、非洲部分国家和印尼等市场。2025年1-6月,公司境外新签订单金额1,125.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15.38%。②技术输出公司积极将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竞争力,探索 “江河取净水一体化系统”等专利技术在海外的推广应用路径,力求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环保的净水解决方案。 (4)坚持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中检检测新取得“工程质量检测用裂缝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1项发明专利;公司参编的国家标准《城镇供水单位节水管理规范》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截至半年报披露之日,公司共拥有13项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行业口碑。 (5)完善人才体系,夯实团队基础 公司继续加强核心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优化组织结构、管理流程,提升人才配置效率。截至半年报披露之日,公司拥有重庆设计大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个,重庆市优秀青年设计师6人,重庆市科技创新巾帼建功标兵1人,2023十大重庆科技创新年度人物1人,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正高级工程师57人,高级工程师及国家注册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员约200人,构建了以设计大师、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创新型团队为领军人物,层次多样的阶梯型人才队伍,打造了道路及城市立交、桥梁隧道、建筑景观、水处理及综合管网、规划策划、岩土工程、监理检测、项目管理、科技研发等九大技术团队。 (6)深化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 公司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预算管理,严格管控项目成本;通过部门整合、人员优化配置、薪酬调整等方式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优化生产运营流程,围绕风险管控强化流程节点责任认定,加强分包采购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后期服务跟踪等全链条管控,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上半年,面对行业下行压力,公司通过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实现逆势增长,业务结构、市场布局持续优化。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深化战略落地,聚焦核心业务与新兴领域,强化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 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现状 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咨询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传统业务承压明显,行业在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中探索突破路径,呈现“总量微增、结构分化”的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6%,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细分领域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而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4%,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2%,凸显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与新兴领域培育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高达 22.8%,反映新能源与绿色能源项目加速落地,为工程咨询行业在绿色建筑、能源转型等新兴领域创造了结构性机遇。 二、周期波动特征 工程咨询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其需求波动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及政策导向高度相关。在经济扩张期,基建投资活跃、房地产升温及产业升级需求释放,带动规划、设计、可研等咨询业务量激增;而在经济下行或调控收紧阶段,政府与企业资本开支收缩,项目延迟或取消将直接抑制行业增长。 2025年上半年,行业呈现出以下周期性特征:1.下行周期特征凸显:在GDP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地方政府化债压力持续加大,基建投资增速回落至4.6%,引发传统工程咨询业务量收缩。2.结构性分化加剧:传统基建咨询需求减弱的同时,新能源、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咨询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形成市场冷暖分化。3.项目周期延长:业主资金紧张导致项目决策周期延长,可研、设计等前期咨询阶段平均耗时增加,工程咨询企业项目周转率下降。4.回款周期延长:行业平均回款周期进一步延长,工程咨询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显著增大。 三、行业发展因素及政策变化 (一)行业发展概况 2025年1-6月,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地方政府化债推进及房地产行业 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工程咨询行业进入大规模基建热潮后的调整阶段,市场需求趋缓,行业竞争压力加剧。与此同时,新机遇加速孕育:政策明确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流域治理、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等领域为发展方向;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及智慧城市建设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对企业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 (二)行业政策变化 工程咨询行业虽面临短期压力,但政策体系为转型提供了清晰方向,形成“压力与动力并存”的发展格局。1.化债政策持续优化 2024年 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号),拓展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范围,实行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开展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并拓宽偿还来源。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同比增加3,000亿元)、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存量商品房收购及化解地方政府拖欠账款等。短期来看,化债政策压缩了政府类项目预算,导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项目周期延长、回款滞后等问题突出,化解仍需时间。2.城市更新加速推进,释放增量需求 2024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重点推进城市更新,要求建立“先体检、后更新”一体化机制,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更新等项目,带动城市体检评估、更新方案设计、全周期管理等咨询需求增长。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大任务: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城市、打造宜居城市、推进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建设、构建安全可靠韧性城市、培育崇德向善文明城市、发展便捷高效智慧城市,为行业带来系统性业务机遇。3.全过程工程咨询成为转型核心行业需求升级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快速发展,其整合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优势成为转型核心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等企业通过联合经营、并购重组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国际水平企业;住建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企业向产业链前后延伸,发展覆盖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的全周期服务;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全过程咨询列入鼓励类产业,政策红利驱动行业加速升级。4.数字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发展“双碳”目标推动碳排放评估、节能改造咨询需求持续增长,绿色建筑咨询聚焦低碳设计与节能技术落地;数字化转型带动智能建造、数字设计等咨询服务扩容,数字化技术从单纯设计工具升级为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载体。政策层面,2024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12号)提出实施建筑节能降碳行动,包括加快建造方式转型、推进存量建筑改造、加强运行管理;2025年 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推动 AI在工程咨询领域的智能设计、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应用,加速行业技术迭代。5.设备更新与产业升级扩围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将设备更新范围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等领域,鼓励工业园区整体部署更新项目,并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相关咨询需求同步增长。6. 国际化市场空间持续拓展“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推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基建需求释放:东南亚交通与能源设施建设对中国技术和经验需求迫切;中东城市现代化与能源产业升级青睐国际化高端咨询方案;非洲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在前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咨询需求显著,为中国工程咨询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重要机遇。 四、对公司的影响 当前工程咨询行业处于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转型叠加的关键期,政策支持为行业提供了缓冲空间,但地方政府化债、项目缩减、回款困难等短期压力仍难缓解。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应对行业变化: 一是优化业务结构,加速向全过程咨询、绿色咨询等附加值领域转型;二是强化现金流管理,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项目回款效率;三是深化区域深耕,结合地方需求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以适应行业转型趋势。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存货本期期末余额为 88.38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83.52万元,同比增长1,717.89%,全部为库存商品的增加,主要是本期机电一体化项目购进需要安装后交付的设备计入库存商品。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余额为3,000.00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3,000.00万元,同比下降50.00%,主要是利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期末尚有3,000.00万元未到期赎回。预付账款本期期末余额为26.11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23.21万元,同比下降47.07%,主要是上年预付的机电一体化项目款在本期收到设备后结转计入库存商品28.43万元。其他应付款本期期末余额为657.68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310.10万元,同比下降32.04%,主要是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终止,公司返还员工缴纳的股份认购款306.9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期末余额为391.77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579.86万元,同比下降59.68%,主要是本期发放上年度计提的年终奖金566.25万元。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研发费用本期518.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6.03万元,同比下降34.73%,主要是中设智慧云平台项目2024年已建设完毕,该项目上年同期发生研发费用320.88万元。 2、财务费用本期65.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32万元,同比增长76.45%,主要是利息支出同比增加19.48万元,同比增长29.15%,系本期银行借款金额同比增加450万元产生的利息支出;同时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8.76万元,同比减少26.67%,主要是存款降低引起利息收入减少。 3、信用减值损失本期冲回坏账准备515.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82万元,同比增长104.68%,主要是本期收回已全额计提减值的5年以上应收账款较上年同期增加210.37万元。 4、其他收益本期5.6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39万元,同比下降79.97%,主要是去年同期收到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可研标准经费21万元,本期无此项收益。 5、投资收益本期6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54万元,同比增长164.25%,主要是去年同期为收回长账龄的应收账款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形成债务重组损失58.18万元。本期无债务重组损失。 6、资产处置收益本期-0.0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0万元,同比下降103.08%,主要是上年同期处置一辆越野车,取得处置收益1.75万元,本期无此项收益。 7、营业外收入本期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95万元,同比下降100.00%,主要是上年同期收取劳动合同违约金及退伍军人抵扣税收优惠政策共计0.95万元,本期无此收入。 8、营业外支出本期1.1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74万元,同比下降88.59%,主要是上年同期产生交通事故赔偿款7.13万元,本期无此支出。 9、营业利润本期-2,677.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72.19万元,同比增长37.00%;净利润本期-2,624.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21.52万元,同比增长35.14%,主要原因是(1)本期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79.86万元,同比增长11.98%;(2)收入增长的同时,通过严控项目采购成本、部门整合、人员优化配置、薪酬调整等方式降低成本,本期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505.14万元,同比减少10.62%;(3)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76.03万元,同比下降34.73%;(4)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64.25万元,同比减少16.25%;(5)信用减值损失本期冲回坏账准备515.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82万元,同比增长104.68%。 (2) 收入构成 1、市政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 (1)收入变动原因 本期市政勘察设计业务收入1,022.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2.04万元,同比增长46.00%,主要原因是本期渝西高铁北碚南站进出主干道项目确认收入 285.72万元,该项目较上年同期增加收入161.84万元;本期山海天康养片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确认收入113.20万元。 (2)毛利率变动原因 本期市政勘察设计毛利率为-17.14%,较上年同期增加 49.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本期市政勘察设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322.04万元,同比增长46.00%,但成本仅增长2.66%。一是公司通过部门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及薪酬调整等措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本期市政勘察设计业务人工成本566.81万元,同比下降12.11%;二是公司加强服务采购管理,强化采购流程并严格预算,有效控制服务采购成本,本期市政勘察设计业务服务采购金额582.98万元,同比增长25.77%,增幅低于收入增长幅度。 2、建筑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 (1)收入变动原因 本期建筑勘察设计业务收入389.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3.46万元,同比减少43.82%,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导致市场需求缩减,同时下游客户资金紧张,项目周期进一步拉长,导致本期建筑勘察设计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2)毛利率变动原因 本期建筑勘察设计毛利率为-29.99%,较上年同期减少 37.23个百分点,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166.81万元,主要原因为:1)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及业主资金紧张影响,建筑勘察设计项目周期进一步拉长,本期公司较多建筑勘察设计项目处于后期服务阶段,产生后期服务阶段成本266.73万元,占该类业务生产成本的52.74%,但因项目结算滞后等原因,本期仅确认后期服务阶段收入102.96万元,毛利为-163.77万元,后期服务阶段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226.47万元。2)房地产行业需求萎缩,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报价承压,进一步压缩了建筑勘察设计业务的利润空间。 3、工程检测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 (1)收入变动原因 本期工程检测业务收入646.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1.47万元,同比增长48.65%,主要原因是荣昌区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质量检测项目本期确认收入 214.53万元,上年同期无单个收入确认超过200万元的检测项目。 (2)毛利率变动原因 本期工程检测业务毛利率-53.91%,较上年同期增加135.8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本期工程检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65%,但成本同比下降21.05%。一是公司全面梳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薪酬调整等方式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本期人工成本412.7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63%;二是本期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同时本期加强了设备管理及维护,合理安排设备使用,减少了设备租赁和设备校准等费用,相关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本期其他成本137.46万元,同比下降39.79%;三是公司加强了采购管理,同时受检测行业市场行情影响,服务采购价格相对降低,本期服务采购成本414.54万元,同比下降8.12%。 4、机电一体化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 (1)收入变动原因 本期机电一体化业务收入14.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94万元,同比增长5,314.78%,主要原因是机电一体化业务为去年新开展的业务,尚处于开拓阶段,业务整体规模小。 (2)毛利率变动原因 本期机电一体化业务毛利率为-82.35%,较上年同期增加2,512.4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本期机电一体化业务收入14.21万元,但由于业务规模较小,人工成本等固定成本占比较高,毛利率不具可比性。 1、其他地区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 (1)收入变动原因 本期其他地区营业收入807.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6.83万元,同比增长64.62%,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加大了西南以外区域的销售力度,境内其他地区新签合同大幅增长,新签合同在当期确认收入279.49万元;同时,往年承接的山东山海天康养片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本期确认收入113.21万元。 (2)毛利率变动原因 本期其他地区业务毛利率为-6.41%,较上年同期增加78.1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本期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64.62%,但成本同比下降5.07%。一是公司通过部门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及薪酬调整等措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本期其他地区人工成本274.18万元,同比下降28.70%;二是公司加强服务采购管理,强化采购流程并严格预算,有效控制服务采购成本,本期其他地区服务采购金额525.85万元,同比增长19.10%,增幅低于收入增长幅度。 2、境外地区收入及毛利率变动原因 (1)收入变动原因 本期境外地区营业收入183.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9.26万元,同比增长440.98%,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莎阿南市第 25区巴生河防洪减灾工程设计项目本期确认收入 96.65万元;马来西亚彭亨州东南地区污水系统规划研究及整体概念设计咨询服务项目本期确认收入41.58万元。 (2)毛利率变动原因 本期境外地区毛利率-73.82%,较上年同期减少61.2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2024年才正式开展境外业务,上年同期境外业务规模较小;本期境外业务处于开拓期,新签合同金额 1,125.84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但新签的境外业务本期多处于项目前期阶段,发生较多成本却尚未形成收入,导致本期毛利率较低。 3、 现金流量状况 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5.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2.50万元,同比增长53.93%。 主要原因是采取了部门整合、人员优化配置、薪酬调整等措施降低成本,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1,551.42万元,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减少257.07万元。 2、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8.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8.98万元,同比增长43.54%。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收支净额同比增加800万元。 3、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4.1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0.84万元,同比下降349.20%。主要原因是本期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 500万元,同时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加 320.34万元,主要是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终止,退还员工缴纳的股份认购款306.90万元。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