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诺诚健华-U(68842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一家以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全面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在全球市场内开发具有突破性潜力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药物。
  公司拥有兼具国际创新视野与深刻行业洞察的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公司的创始团队已长期Cui(崔霁松)博士和施一公博士,JisongCui(崔霁松)博士曾担任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及美国默克(Merck&Co.)的早期开发团队的负责人,施一公博士是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西湖大学创始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等。公司的主要管理团队成员拥有辉瑞(PfizerInc.)、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plc)、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SquibbCompany)、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等大型跨国药企的资深工作经验,在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等各个环节为公司注入远见卓识。
  在具有丰富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经验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已构建起一体化的生物医药平台,兼顾研发质量与研发速度,建立了创新性与风险高度平衡、涵盖多个极具市场前景的热门靶点的产品管线,正加速成长为为全世界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开发并提供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领导者。截至2025年8月19日,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奥布替尼(宜诺凯®)已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52.84%。2025年5月,坦昔妥单抗(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疗法的上市申请获得批准,用于治疗不符合ASCT条件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成年患者,成为中国首个获批治疗r/rDLBCL的CD19单抗。多款产品分别处于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正在以中美两地为主的全球市场快速推进在研产品的临床试验与注册申报工作,以实现产品管线中的候选药物早日造福全球患者。
  公司的产品布局聚焦于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在血液瘤方面,奥布替尼为公司的基石疗法,也是公司血液瘤领域丰富管线的核心。除了奥布替尼外,坦昔妥单抗(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疗法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ICP-248(mesutoclax)与奥布替尼联合用于治疗一线CLL/SLL固定疗程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获批启动。奥布替尼、坦昔妥单抗和ICP-248构成的强大产品组合,将为公司在血液肿瘤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凭借这一强大的组合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持续研发,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导者。公司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覆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MM)等主要适应症,为全球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奥布替尼凭借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及在调节B细胞信号通路方面的疗效,已展现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良好前景。2024年9月,FDA与公司就启动奥布替尼在原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PMS)患者中的III期临床试验达成一致,同时鼓励公司启动奥布替尼在继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患者中的第二个III期临床试验。公司已于2025年2月与美国FDA就SPMS的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达成一致,并正在加速推进PPMS和SPMS的III期临床研究,目标于2025年内实现PPMS和SPMS的首例患者入组(FPI)。此外,奥布替尼已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展现出概念验证(PoC)成果,目标在2026年上半年递交NDA。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b期临床试验已于2024年完成患者招募,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数据。公司专注于靶向B细胞和T细胞通路的口服自身免疫疗法(ICP-332、ICP-488等),整合了产品线以持续引领市场并不断创新。公司将继续深耕该领域,为全球患者提供差异化、高疗效的治疗方案。此外,公司还在探索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创新疗法,例如IL-17小分子药物,公司相信这类疗法将满足慢性疾病治疗中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在实体瘤方面,为持续满足实体瘤领域不断增长的治疗需求中,公司致力于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药物产品组合,覆盖多种实体瘤适应症。公司正通过靶向治疗、肿瘤免疫疗法及前沿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相结合,持续拓展公司的产品管线。公司的研发团队专注于发现和开发针对多种实体瘤的新型平台,利用创新技术筛选并推进具有显著临床获益潜力的候选药物。
  公司相信,凭借自主研发的ADC平台及ICP-723等具有良好前景的候选药物,公司将有望在实体瘤治疗领域建立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新药发现与开发方面,公司始终坚持将自主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已构建起化合物优化平台、药物晶型研究平台、转化医学研究平台、难溶性药物增溶制剂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及ADC平台:(1)化合物优化平台能够基于蛋白-药物分子的三维晶体结构加速高成药性化合物的发现;(2)药物晶型研究平台能够用于确定具有优势晶型的原料药并支持稳定性研究;(3)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基于公司完备的临床前及临床研发能力,利用生物标志物为指征,跨学科地整合生物、药理/临床药理、药代、毒理、临床开发等多部门发挥一体化优势,有效评估临床试验数据,提高药物研发效率;(4)难溶性药物增溶制剂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能够解决当前创新药普遍存在的制剂瓶颈问题,有效增加候选药物的生物利用度;(5)ADC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连接子-载荷(LP)技术,旨在为癌症治疗提供强效且靶向性更佳的疗法。该平台能够打造高度差异化的ADC产品,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安全性。该平台的核心特点包括:1)不可逆生物偶联技术:确保抗体与连接子的稳定偶联,以提升ADC的稳定性。2)亲水连接子:增强ADC稳定性,药物抗体比值(DAR)为8。3)创新型载荷:引入高效细胞毒性载荷,具有强大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killing)。该平台有望开发出具有强大肿瘤杀伤效应且具备充足治疗窗口的ADC产品,从而拓展癌症患者的治疗选择并改善临床疗效。随着平台的持续发展,公司将进一步扩展其产品组合,推出多款具有差异化优势的ADC候选药物,推动肿瘤精准治疗的进步。此外,由施一公博士领衔的科学顾问委员会能够凭借其深厚的学术洞见帮助公司显著提高基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能力与新靶点发现能力。
  在临床研究方面,公司已打造一支兼具优秀的方案设计能力、高效的执行力与监管机构沟通能力的以中美两地为核心的临床开发及注册团队。凭借对产品差异化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临床机会的敏锐捕捉,公司充分挖掘在研产品针对多种适应症的治疗潜力,并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最优的注册申报策略加速产品获批上市,确保临床前表现优异的候选产品在临床试验阶段得到有效评估。
  同时,公司还建立起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有效评估临床试验数据,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在生产方面,公司已在广州完成生产基地一期、二期及三期项目建设,该基地按照中国、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家的GMP标准建设,可用于生产固体分散体和多种制剂,年生产能力预计可达10亿片量级。生产基地将有效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与供应。公司第二期已完成若干项目的PPQ(生产工艺性能确认)。为支持2025年及之后即将上市的新产品,公司第二期和第三期两个项目共新增21,541平方米的空间,为不断扩展的产品管线和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商业化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宜诺凯®)销售额为6.37亿元,同比增长52.84%。公司实现了全面的市场覆盖,快速推动奥布替尼在B细胞淋巴瘤的市场拓展。2025年4月,奥布替尼获批新适应症,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此前,奥布替尼有三项适应症: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r/rCLL/SLL),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r/rMCL)及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r/rMZL)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奥布替尼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MZL适应症的BTK抑制剂。最新发布的《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版)》将奥布替尼被纳入指南列为多项推荐,包括:列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一线治疗的I级推荐方案,继续保持MZL治疗的I级推荐方案,列为套细胞淋巴瘤(MCL)一线治疗的II级推荐方案。奥布替尼已纳入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双通道”药品管理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实施统一的医保支付政策。纳入医保后,奥布替尼的患者可及性得到有力保障,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转至诺诚健华-U(68842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