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云星宇(87380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为公司上市后的巩固拓展的关键年,面对智慧交通市场的波动和公司自身的调整期,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总基调,重点做好数字化转型、业务协同、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风险防控等工作,努力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投资价值。1.市场形势与上半年业绩 2025年1-6月,我国智慧交通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同比、环比均出现显著下滑,城市交通管控项目因投资回报周期长而暂被搁置。公路信息化受益于国家推动数字化升级的政策,市场仍在增长。地方政府将有限资金投向具有明确政策要求和经济效益的公路数字化升级领域,特别是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示范工程(第二批)的启动为市场提供了持续动力。云星宇在2025年上半年积极推进技术融合创新,将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新技术与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深度结合,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云星宇“灾害监测告警系统”顺利完成试点测试应用,启动“交通守望者”项目预研。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53.05万元,同比下降20.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3.33万元,同比下降1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57.12万元,同比下降37.66%;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18%,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智能交通领域竞争加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本期完成的项目总合同金额小于上年同期,二是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状况保持稳健,总资产为34.30亿元,净资产为15.02亿元,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期末的58.42%降至56.20%。伴随当前经济环境中的结构性调整,公司认为未来市场活动存在风险积累和结构性挑战,部分新项目可能出现买方信用弱化和信用能力降级。有鉴于此,为应对这一复杂局面,公司在新项目承揽中调整战略重心,加大项目承揽环节的风险控制,强化新项目承揽的预期资金回流控制,不单纯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张,聚焦提升资产质量和经营韧性,以换取更稳健的现金流、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更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基础。2.深化数字化建设,筑牢智慧交通技术底座公司紧抓2024-2026年“车路云一体化”国家试点机遇,依托北京区位优势,聚焦路侧感知、边缘计算、云控平台等核心环节。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向高技术含量项目倾斜。核心在于推动服务模式转型,借助“科改”契机,将“建设+运营”理念融入设计、施工、运维全链条,探索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同时,着力构建数据闭环能力,实践数据采集、处理到应用流程,将基础设施数据转化为基础信息、分析预警及决策支持等多层次服务,该等技术已通过东六环综合智控平台实现了应用。在智慧高速、数字地图、交通枢纽等领域不断积累,强化技术复用与协同,拓展应用场景。3.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可持续业务模式针对行业竞争加剧与业主预算压力,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破局手段,重视研发投入。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机器人等通用技术及设施智能监测、全天候通行、快速通行、多源感知等交通专有技术,研发项目紧密围绕降本增效目标。成功实施的“东六环智慧隧道”、“数字化地图”等项目形成良好示范效应。深化产学研合作,储备“车路云一体化”、“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实力,提供建设-智慧运维-场景构建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向综合价值创造者升级。4.深化改革增效,做好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科改行动(2023-2025)”,优化治理效能与运营效率。完成新《公司法》要求的治理结构改革,取消监事会并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提升决策效率与合规性。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及科学灵活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核心团队活力。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多渠道加强与投资者沟通,维护市场形象。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推行精细化成本管控,建立动态客户信用评价机制,从源头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健康发展。
  (二) 行业情况
  
  公司是一家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的业务为高速公路及城市智慧交通系统集成以及智慧交通技术服务等,公司服务按其应用领域划分属于智慧交通行业。1.报告期内智慧交通行业概况 2025年上半年,智慧交通行业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道路交通数字化、智慧化改造已具备基础,技术进一步成熟,和生态协同加强,智慧交通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向更智能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智慧交通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涵盖技术研发、立法保障、基建投资、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推进,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脑、五网、两体系”的数字交通体系,涵盖智能公路、智慧物流、自动驾驶等领域。 2024年7月,我国在20个城市启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涵盖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探索“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协同模式。进入2025年,试点建设全面提速,部分城市已建成连续覆盖的智能道路网络,预计2030年实现全覆盖。预计到2030年,我国“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总产值增量将达2.5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8.8%。其中,智能路侧设施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达320亿元,2030年增长至1200亿元。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AI交通管理等方向将迎来快速发展,并推动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行业内公司应积极关注政策落地细则,把握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机遇。报告期内,本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等基本要素并未发生重大变动。2.报告期内智慧交通行业相关政策 2019年9月和2021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统称“两个纲要”),前者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后者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达 90%。两个纲要共同掀开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的新篇章,智慧交通行业的战略意义显著提升。在两大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各类交通行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划相继出台,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出行服务、车路协同等重点领域引导智慧交通产业化发展,交通运输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趋势不断增强,智慧交通产业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所在行业中颁布的重要政策包括: 2025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加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力度。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在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等设备更新基础上,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报告期内,国内各地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细化方案,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产业焕新。通知的颁布将加速数字化业务发展,增加智慧交通设备的更新需求,进一步推动全国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 2025年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的意见》,确定了首批15项试点任务,聚焦四个重点方向:运输服务数字化普惠升级,推动“一路多方”“闸港区船”信息互通联动,打造“一张网”伴随式服务;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提升:部署感知、传输、控制设备,完善安全防控机制;交通运输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构建标准统一的数字底座,探索数据运营体系;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推动 5G、AI等新技术与交通融合,发展车路云、船岸云产业。同时,交通运输部公布了首批15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任务名单,涉及多个省份,旨在推动智慧公路、车路协同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025年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自动驾驶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鼓励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鼓励多种技术路线融合发展的角度对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规定;对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活动进行了全环节规范,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保障的相关要求,以更好平衡促进产业发展与保障首都安全的关系。该条例的施行,标志着北京在自动驾驶立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北京市已建成600平方公里的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为自动驾驶提供测试环境。车路云一体化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支撑,随着该条例的正式实施,车路云一体化无论是从技术研发层面,还是实际应用层面,都将有大步提升和发展。在报告期内,影响公司发展的行业政策主要集中于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两方面。其中,车路云一体化是交通数字化能力的全面体现,而公路数字化转型将有效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随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智慧交通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享有较高的行业知名度。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高速公路智慧交通系统集成业务的企业之一以及业内首批获得从业资质的公司之一,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智慧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累计承揽合同额超过268亿元,在智慧交通的市场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服务了国家交通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公司多年保持稳定良好的业绩,是智慧交通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在公路信息化领域中,公司业务中标规模常年位居市场前列,而在城市智慧交通领域中,公司近年来也逐步成为具备一定市场认知度的参与力量。公司的技术能力在业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公司曾参与了多项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参建项目多次获得国家或地区优质工程类奖项,同时拥有大量复杂、困难项目执行业绩,在技术方面具备较强的业务综合保障能力。公司在北京地区已形成稳定的业务基础和领先的行业地位。公司具备立足首都的区位优势,在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智慧交通领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能借此优势将高标准的智慧交通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国市场。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
  非流动资产 29,337,480.37 0.86% 29,807,274.08 0.82% -1.58%
  其他流动资产 58,306,940.60 1.70% 30,107,503.40 0.83% 93.66%长期应收款 46,715,194.24 1.36% 46,715,194.24 1.29% 0.00%投资性房地产 4,375,496.84 0.13% 4,590,758.90 0.13% -4.69%长期股权投资 73,309,697.14 2.14% 70,712,938.52 1.95% 3.67%其他权益工具 29,278,617.00 0.85% 29,278,617.00 0.81% 0.00%投资固定资产 77,060,368.07 2.25% 81,359,965.23 2.25% -5.28%在建工程 106,331,090.06 3.10% 98,963,313.98 2.73% 7.44%使用权资产 4,955,599.53 0.14% 11,542,969.84 0.32% -57.07%无形资产 13,888,964.81 0.40% 14,460,812.09 0.40% -3.95%商誉 2,695,261.76 0.08% 2,695,261.76 0.07% 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59,019,757.76 1.72% 62,119,287.67 1.72% -4.99%其他非流动资产 48,628,756.92 1.42% 68,608,504.02 1.90% -29.12%预收款项 16,863.76 0.00% 413,514.85 0.01% -95.92%合同负债 210,515,609.97 6.14% 228,590,760.69 6.32% -7.91%应付职工薪酬 43,975,284.15 1.28% 43,465,759.24 1.20% 1.17%应交税费 773,898.53 0.02% 9,655,417.71 0.27% -91.98%其他应付款 42,576,599.82 1.24% 12,870,217.07 0.36% 230.8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3,562,404.43 0.10% 8,641,823.36 0.24% -58.78%其他流动负债 124,321,006.16 3.62% 113,972,355.38 3.15% 9.08%递延所得税负债 3,575,530.73 0.10% 4,597,913.31 0.13% -22.24%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30.32%,主要是按合同约定支付采购、劳务等款项以及使用闲置的募集资
  金、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
  2、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增加36.79%,主要是使用闲置的募集资金以及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期末未到期余额1.37亿元。
  3、应收票据较上年末增加102.40%,主要原因是部分客户使用票据结算,期末尚未到期的余额。
  4、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加58.55%,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施项目预付的设备款和工程款增多。
  5、存货较上年末减少23.01%,主要原因一是本期项目交工确认收入,结转相应成本;二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影响等综合因素,公司正在实施的项目产生的计量金额下降所致。
  6、合同资产较上年末增加35.56%,主要原因是一年内到期的工程质量保证金有所增加。
  7、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加93.66%,主要原因是预交增值税及待抵扣进项税增加所致。
  8、使用权资产较上年末减少57.07%,主要原因是租赁的房产在租赁期间计提的折旧。
  9、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是一年以上到期的工程质量保证金,较上年末减少29.12%,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临近验收期,一年内到期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合同资产中列示。10、应付票据较上年末减少100%,主要原因是期初票据到期兑付所致,本期末无新增应付票据。
  11、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减少10.75%,主要原因一是根据分合同执行情况支付到货计量款;二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影响等综合因素,公司正在实施的项目产生的计量金额下降所致。
  12、预收账款较上年末减少95.92%,主要原因一是对已收取的房屋租金确认收入后,预收账款相应减少;二是部分房产未续约,收取的租金同比减少。
  13、应交税费较上年末减少91.98%,主要原因是上年期末计提的应交企业所得税在本年缴纳所致。
  14、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末增加230.81%,主要是根据股东会决议宣告分派普通股股利3,007.37万元,计入应付股利,已于2025年7月派发完毕。
  15、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减少58.78%,主要是依据合同支付房屋租赁款。
  16、租赁负债较上年末减少88.14%,主要原因是一年内到期房屋租赁款项调整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负债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0.89%,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智能交通领域竞争加剧等综合因素
  的影响,本期完成的项目总合同金额小于上年同期。
  2、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20.06%,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减少导致营业成本同步减少。
  3、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变动-35.26%,主要原因是本期利息收入减少所致。
  4、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变动-371.39%,主要原因是长账龄应收款项回款较好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
  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净值480万元所致。
  5、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变动-88.74%,主要原因是合同资产期末余额减少,而预期信用损失率同比增加,导致冲回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6、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66.83%,主要原因是本期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增加所致。
  7、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变动39.79%,主要原因是本年使用闲置的募集资金以及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
  款获得的收益223万元,同比增加152万元。
  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变动-89.81%,主要原因是期末未到期的结构性存款余额同比减少
  1.86亿元,导致持有期间未实现的收益同比下降。
  9、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18.14%,主要原因是本期清理长账龄且不再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241万
  元,同比增加135万元。
  10、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5.58%,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纳税影响。
  11、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7.69%,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入和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所致。
  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7.66%,主要原因一是本期
  收入和综合毛利率下降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69%;二是本期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净值480万元以及清理长账龄且不再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241万元,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同比增长214.30%。
  (2) 收入构成
  额、毛利率存在差异所致。公司主要从事智慧交通系统集成、智慧交通技术服务等业务,通过市场竞争性招投标或洽商方式取得业务订单,受地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财政预算等因素影响,公司在不同地区取得的项目类型、项目合同金额、项目毛利率不同。系统集成项目通常采用项目总承包制,不同项目的周期及金额会随着项目规模及内容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同时公司采用终验法确认收入,在各地区实现的收入、业务毛利率取决于当年在该地区完成验收项目的合同金额和毛利率,尤其是单笔合同金额较大的项目确认收入,会对当年该地区收入、毛利率情况影响较大。因此,各地区不同年度之间收入、毛利率的波动均属于公司业务开展中的正常情形。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18.59%,主要是部分业主单位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导致款项支付滞后,账龄一年以内应收账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04亿元。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87.33%,主要是到期收回结构性存款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102.40%,主要是上期收到上市募集资金净额 3.51亿元,
  本期无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转至云星宇(87380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