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信和平(00201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为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政府机构、物联网设备生产及运营企业等客户提供智能卡、安全模块、平台软件、智能终端等数字安全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涉及移动通信、金融支付、政府公共事业、消费电子、网联汽车、工业物联、能源电力、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依托雄厚的技术实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强大的定制化服务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持续强化数字身份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关键基石的核心作用,护航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1、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发展趋势 (1)全球智能卡市场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卡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分析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卡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88.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urosmart(欧洲智能卡行业协会)数据,全球智能卡行业已进入发展成熟期,市场规模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在全球智能卡市场中,电信SIM领域的应用占比约54%,金融领域占比约30%,政府和居民健康占比约4.5%。随着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正加速向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或将推动高端智能卡及物联网卡的市场需求。在行业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政策的叠加驱动下,智能卡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宽。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2)数字身份与安全市场 根据中国信通院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60万亿元,数字经济投入产出的效率将提升至3.5。到2032年将超过100万亿元,十年间增长将超过50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迈入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已渗透到数字经济的各个领域,数量已突破千亿大关,网络安全形势呈现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催生新兴业态和发展模式的同时,也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各国政府将数字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如中国《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全面筑牢数字安全屏障”等核心任务,为数字安全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与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数字身份作为万物互联数字化关键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身份认证、安全连接的可信凭证,在确保物联网生态体系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身份安全的需求空间不断拓展,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稳健发展的关键性标配。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在全球有5个产业基地,面向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智能卡、系统软件、智能终端、数字身份管理云平台及数字化认证服务,公司主要产品智能卡出货量累计超过100亿张,是国内智能卡与数字身份安全领域产业规模领先、技术实力卓越、智能制造先进、品质保障体系完善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企业。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采购和生产模式:公司拥有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涵盖芯片封测、智能卡及数字身份安全模块等核心产品,具备认证级数据处理及密钥发行能力,建设完备的行业安全体系资质,包括银联、VISA、MasterCard等六大安全支付组织和GSMA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组织等认证,筑牢安全与质量保障壁垒。依托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遴选优质供应商采购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并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订单数量制定每月生产计划,完成一系列产品研发、制作、封装、数据个人化等所有工序环节。 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智能卡业务主要通过项目投标、入围、中标,最终获取订单;数字身份及安全等业务的目标客户个性化需求较强,公司通过与物联网垂直行业客户互动沟通,根据客户需求研判项目开发、提供模块产品测试,并根据测试情况对产品进行改进、优化,从而完成产品定型,为客户提供高度贴合其需要的产品与服务,进而完成订单落地。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下降11.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1.48%。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态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市场拓展稳步推进,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智能卡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卡业务实现收入4.57亿元,同比下降15.88%。在国内智能卡业务方面,通信领域持续稳固与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在关键运营商项目中成功中标,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金融领域围绕重点客户纵横挖潜,成功拓展多家商业银行新客户,并在主要股份制银行定制化产品实现订单显著增长;社保领域紧抓人社部多形态业务建设新机遇,提前布局,抢占部级项目先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三大领域协同发力,进一步夯实公司主流供应商地位。在海外智能卡业务方面,公司克服国际环境与多重外部挑战,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开拓新市场并优化业务结构。报告期内,成功开拓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多个新客户,首次成功进入南美运营商供应链,实现市场突破;按计划完成海外主流运营商的商业化部署,为区域市场拓展奠定基础。海外业务在有效控制运营风险的前提下,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业务结构优化亮点突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以eSIM可信安全硬件为核心的技术基础,深化软件平台、行业应用与智能终端的融合赋能战略,数字安全及平台业务实现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95%。在软件平台方面,持续强化软件平台能力,加速核心平台的国际化布局,RSP订阅服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依托自主研发的星网关键系统,构建天地一体化协同架构,形成“全域互联”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整合跨领域客户资源,在垂直行业场景中率先落地多项标杆项目。在行业应用方面,成功中标国内领先新能源企业芯片项目,并顺利完成在主流车企的商业化部署;同时,通过国际权威体系认证,获得全球顶级汽车供应链的准入资格。在智能终端业务方面,持续深化核心客户战略合作,金融社保卡终端项目实现多省份核心区域覆盖,成功突破市场竞争格局。公司创新业务聚焦数智融合,依托软件平台、行业应用及智能终端的协同发展,加速拓展新兴赛道,显著提升业务规模及市场竞争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期 末募集 资金使 用比例 (3)= (2)/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向 闲 置 两 年 以 上 募 集 资 金 金 额 2019 配 股2019年03 月13 日 40,4 4 39,529 % 32,9 7 3.0亿元 用于暂时 补充流动 资金,其余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0合计 -- -- 40,44 39,529% 32,97 -- 0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公司全体股东配售不超过103,897,600股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最终确定发行数量为100,160,748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4.04元,募集资金总额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8]1749号文核准,公司获准以总股本346,325,336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3股的比例向截至2019年2月19日登记在册的公司全体股东配售不超过103,897,600股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最终确定发行数量为100,160,748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4.04元,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404,649,421.92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人民币9,353,102.05元(不含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95,296,319.87元。该募集资金已于2019年2月到账。上述资金到账情况业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众环验字(2019)020004号《验资报告》验证。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了专户存储管理。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使用募集资金75,592,304.55元,其中,2025年上半年度使用募集资金0.00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余额329,135,712.79元(包括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其中3.0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2) (3) = (2)/ (1) 用状 态日 期 益 实现 的效 益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19年配股2019年03月13日 基于NB-IoT技术的安全接入解决方案研发项目 研发用”的原 1、“基于NB-IOT技术的安全接入解决方案研发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1,750万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投入931.70万元。本项目自启动以来,相关的技术研发进展符合预期,已顺利完成多项资质认证,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平台上开展不同规模的试点应用和小批量出货。 当前随着5G网络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物联网的相关应用场景及需求更加明确和具体化,为了更加贴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更好地适用不同行业的管理要求和使用规范,同时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公司尚需在技术上不断的进行演进。综合上述原因,该项目实施进度较原计划延后。基于上述原因,公司将本项因) 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19年1月调整至2020年12月31日。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医保基金消费终端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营项目”在前期虽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实际执行 过程中受到市场环境、相关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项目实际实施条件与预期有差异,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鉴于上述情况,公司经审慎论证后认为该项目已不具备继续使用募集资金投资的必要性,为了更科学、审慎、有效地使用募集资金,降低募集资金项目投资风险,决定终止使用募集资金投资实施该项目。 3、“生产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8,967.2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投入5881.65万元。本项目主要包括生产线升级改造和中央集成控制系统核心软件的升级改造两部分。第一阶段为智能生产线改造;第二阶段中央集成控制系统核心软件的升级改造分为流程优化和MES系统建设,为了构建公司整体高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让信息化更全面、深入、高效地服务于公司的业务开展,公司在结合原有方案的思路和业务优化的需求上,对MES系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论证和测试,因此延迟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19年5月调整至2021年6月30日。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医保平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受市场环境及相关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推进不达预期,基于投资风险控制、公司产业战略发展以及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公司终止继续使用募集资金投资该项目。公司终止该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后,剩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利息将继续存放于相应的募集资金专户或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后续公司将积极筹划新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审慎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并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如有确定的投资项目,在保障新的投资项目市场前景良好且能有效防范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相关审批及披露程序后使用募集资金。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于2019年8月19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币22,754,032.14元。该事项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核,并由其出具《关于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资金的鉴证报告》(众环专字(2019)022810号)。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 1、2019年10月17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2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到期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公司已于2020年10月12日将上述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2、2020年10月22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24,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到期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公司已于2021年10月11日将上述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3、2021年12月13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27,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到期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公司已于2022年12月05日将上述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4、2022年12月13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到期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公司已于2023年12月06日将上述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5、2025年04月21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到期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 1、“NB-IoT项目”结项募集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严格遵守募 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本着节约、合理的原则,审慎地使用募集资金,严格把控软、硬件设备采购等环节,合理降低了项目成本和费用。 2、“生产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结项募集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1)产线改造中的智能物流建设方 面:本项目原计划使用2,328.40万元用于智能物流建设,智能物流整体规划包括智能原料入库、半成品的分拣和流转,以及设备的上、下物料、智能成品出库等,涉及AGV小车、机器人、构架自动化物流和智能入库出库等方面。考虑智能物流建设系在原有厂区及产线内进行,所涉内容以及厂区较为分散,实施后效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基于审慎性考虑,公司拟决定不再使用募集资金投入该项目中的智能物流建设项目。(2)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软、硬件设备采购等环节,合理降低了项目成本和费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余额32,913.57万元(包括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其中3.0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未来,公司将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及实际生产经营需求,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围绕主业、谨慎论证、合理规划安排使用,尽快寻找新的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进行投资,并在使用前履行相应的审议程序,及时披露。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1) 本报告 期实际 投入金 额 截至期 末实际 累计投 入金额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2 )/(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变更后 的项目 可行性 是否发 生重大 变化 2019年 配股 配股 基于 NB-IoT 技术的 安全接 入解决 方案研 发项目 基于 NB-IoT 技术的 安全接 入解决 方案研 配股 配股 医保基 金消费 终端安 全管理 平台建 设及运 营项目 医保基 金消费 终端安 全管理 平台建 设及运 能化改 造升级 延期及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内部资金投入计划的议案》,同意对募投项目进行延期,同时调整“生产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募投内部资金投入计划。上述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0年1月23日、2020年2月13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关于募投项目延期及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内部资金投入计划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3)、《东信和平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0-09)。 2.公司于2021年3月25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2021年4月23日召开的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及部分募投项目终止实施的议案》,同意对“NB-IoT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流、同意“医保平台项目”终止实施。上述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1年3月27日、2021年4月24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及部分募投项目终止实施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13)、《东信和平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1-22)。 3.公司于2021年8月19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及2021年9月7日召开的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的议案》,同意对“生产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结项。上述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1年8月21日、2021年9月8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相关事宜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31)、《东信和平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1-35)。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详见上述“分项目说明未达到计划进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详见上述“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