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捷资源(00202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5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通过积极调整策略、深化合作、优化管理,稳步推进生产经营及其他各项工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21.72万元,同比下降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3.25万元,同比下降2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0.06万元,同比下降0.66%。 主营业务方面,受缝制设备行业下游内销低迷、外销增长的整体态势影响,公司主营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29%,但在多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下——自产整机、铸件平均生产成本下降,部分产品销售单价提升,叠加外汇平均汇率上升的利好,主营业务毛利率实现提升,进而推动主营业务实施主体中捷科技营业利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31%、6.01%,呈现出“营收微降但盈利改善”的经营向好特点。 同时,公司在市场开拓、技术升级和内部管理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下半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开展重点工作如下: 1、优化渠道网络,打造系统营销。 上半年,国际渠道建设方面取得多项实质性进展,在原有印度办事处的基础上、印尼办事处已正式设立并投入运营,越南、柬缅办事处也在积极筹备中,孟加拉、斯里兰卡、埃及、秘鲁也已经派驻长期人员深入市场。这些办事处的设立,极大地增强了公司对当地市场的了解程度和服务响应速度,上半年国际新增多家经销商,进行空白薄弱市场的强化。 面对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公司积极推进渠道优化和结构调整。年初制定的新增40家渠道开发目标正在稳步推进,重点对"三无代理商"(无专卖、无销量、无市场占有率)进行替换和优化,提升渠道质量。特定采购渠道拓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半年新增客户10家,为公司在细分市场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大客户开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与多家大型服装公司进行了业务合作与研发协同,为后续批量采购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强品牌宣传,提升中捷影响。 上半年市场活动成效显著,一季度进行了“以旧换新”活动,盘活了市场存量;完成了483场路演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在终端用户中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渠道凝聚力和海外品牌推广工作扎实推进;基础品牌体系逐步完善,线上产品资料库、产品样本册等实现了改版和优化;多语种新媒体运营体系初步建立,覆盖越南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个语种,门头广告按市场需求有序推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重点新品A8200L“线迹大师”在上半年成功举办全球发布会,初步建立起市场认知和影响力。这款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技术特点,获得了渠道商和终端用户的高度认可。通过用户体验、技术展示和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深化市场认可,力争将A8200L打造成为行业爆品。 3、做好渠道赋能,提高市场能力。 上半年共组织开展国内外培训10场,培训内容涵盖产品知识、工艺技术、销售技巧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代理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还积极与院校、社会培训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培训资源,提升培训质量。 公司正在推进服务分级和人员分级体系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响应效率。公司还加强了零件供应保障,优化库存结构,提高供货及时性;加强技术支持力量,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大客户和重点市场提供专项服务支持。 上半年营销中心增配了15辆业务车辆,实施车辆专用管理,有效的提升了市场走访。同时优化了物流货运,引进新的物流合作方,增加了客户的业务时效满意度。上半年信用管理、大客户订单、样机、门店装修等制度标准进一步优化。销售APP已进行一期试用上线,营销BI报表系统开发工作也在有序进行,预计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此外,进行了销售人才梯队建设,引进多名行业营销人才,实施营销管培生计划;实施外部咨询团队合作,在爆品打造、新媒体营销方面的能力整体得到了提升。 4、持续技术创新,打造爆款产品。 以解决缝制行业痛点难点问题为研发重心,以少鸟巢、底线检测、无油化、自动换梭、柔性抓取等为技术攻关方向,重点打造了爆款产品线迹大师智慧平缝机,其搭载了最新的Tmaster技术平台,集合了4大核心新技术:0度稳针直线技术、睿光底线线控技术、双刃锁线防缠技术、恒距调压自适应技术,一经推出引起行业内外的巨大反响,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上半年除了在常规平包绷、锁钉套等机型上继续迭代升级,优化性能;还重点开发了全新的全智能贴袋大师和智能激光开袋机这两款核心的缝制单元,加强了公司自动化产品矩阵。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与复旦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合作开发,目前正按项目进度有序推进中。 5、推进精益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在生产现场持续巩固6S现场管理体系,在班组建设层面从日常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会议管理四方面提升班组管理能力,在团队建设方面通过TWI四项内容培训提升一线主管管理技能,通过上述日常管理定性指标以及QCDMS核心量化指标,建立五星班组评比机制,推动精益管理持续进行。上半年,公司全员参与精益改善成效显著,完成质量攻关提升QCC活动共计22项,平缝、高包装配线生产效率提升3%,累计13项重点改善项目节约成本约137余万元。 6、稳步推进技改,优化制造能力。 2025年上半年继续引进2台龙门加工中心,显著提升模板机、切割机、开袋机、贴袋机等机型核心部件的加工能力;铸造浇注环节进入AGV运转车,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安全;全年新建3条高包装配生产线,实现效率品质的双提升,上半年已完成1条;新规划1条全自动智能制造机加生产线,实现设备换人,同时大幅提升线迹大师等平车机壳加工精度,拟下半年实施。新建1栋智能制造大楼,从机加、涂装、装配全流程设备再造升级,打造行业领先的全制造流程工艺,目前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7、加强体系建设,确保供应质量。 深化供应商分层管理,强化赋能体系,以“评级+赋能”双轮驱动,实现供应商动态优化与能力升级,截至上半年,共完成290家供应商信息收集工作,完成19款零件一品两厂开发及量产工作;同时,借助SRM供应商管理平台推进数字化工具应用,打通供采协同链路,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效率;此外,制定专项质量提升计划,定期梳理质量问题并明确改进目标,组建研发、生产、质检跨部门技术专家团队,为问题供应商提供一对一辅导,涵盖工艺优化、检测标准改进、原材料选型指导等,上半年选取了10家单位试点推进,从源头降低质量风险,提升供应链质量稳定性,合格率整体得到进一步提升。 8、深化信息建设,升级管理效能。 公司持续以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为核心抓手,加速数字化转型。去年底及今年上半年,一方面推进数据驱动能力建设,通过帆软FDL系统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自动化抽取至本地数据仓库,依托帆软BI系统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引入简道云低代码平台,快速构建应用以响应业务变化;另一方面,保障各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同时继续推进业务系统研发,匹配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打通数据链路,强化数据决策支撑与业务响应效率,筑牢系统运行根基与迭代动能,为数字化运营深化落地奠定基础。 9、做好财务管理,确保经营质量。 财务部门深入业务单元,参与产品定价、合同评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等前端环节,从财务角度提供数据支持和风险提示,真正成为业务的“共同经营者”;同时建立关键预算指标的红黄绿灯预警机制,按季度进行经营分析会,深入业务前端剖析偏差原因,并将分析结果与部门绩效(KPI)强挂钩,确保预算目标的有效达成;此外,通过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如信用申请、征信报告、财务分析),在交易前筛选出信用不良的客户,从源头上降低坏账风险。 10、盘活人才活力,推动持续发展。 为全面提升组织竞争力,为业务增长提供可持续的支撑,公司决定引入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调整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3月份启动了第一期“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在公司原有制度及历史运行成果的基础上,5月份优化完成了包含各序列任职资格标准及任职资格认证流程等内容的“岗职体系”模块内容,6月份优化完成了“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并于7月份开始试行,“薪酬激励”模块内容也在按计划逐步推行和优化。 11、持续加强内控,做好有效管理。 2025年上半年定期对公司重点关注的担保、关联交易、大额资金流向及专项工作等按管理要求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对重点领域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风险进行了专门梳理,提升风险防范和应对;对重要资产购置、重点研发立项进行全流程监测;对新设立的公司和事业部根据组织管理形式全面启动流程化管理和母子管控。 同时,根据公司组织变化、业务提升全面推广《内部控制优化》内控项目向纵深发展,实施流程可视化、可追溯、科学审批的一体化管理。此外,也加强对重大决策、合同及业务活动的合规审查与规范指导,从源头降低公司法律风险,切实维护公司的正当合法权益。 等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 24,943,002.51 26,677,277.72 -6.50% 财务费用 -1,388,629.52 -4,790,784.02 -71.01% 主要原因为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同比减少,以及美元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收益同比减少所致。所得税费用 2,167,036.03 799,840.02 170.93%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司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影响所致。研发投入 19,345,417.69 16,451,792.03 17.59%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人数增加,工资薪金支出相应增长,以及新品设计费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62,325.56 -327,989,153.34 -99.40% 主要原因为上年度公司全资子公司禾旭贸易期初持有的约3.8亿元应付票据在上年度到期,从而致使上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311,029.08 381,805,471.87 -101.91% 主要原因为上年度公司全资子公司禾旭贸易期初持有大额存单约3.8亿元在上年度到期,增加了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269,176.36 -98,785,598.07 -86.57% 主要原因为上年度公司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归还大部分短期借款,导致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加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0,109,521.92 -42,490,464.89 -52.67%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1.受上半年缝制设备行业下游内销低迷、外销增长的整体态势影响,公司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29%,其中境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4.73%,境外销售收入同比上升15.51%;分产品销售收入中,机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0.05%,台板电机销售收入同比上升11.39%,其他销售收入同比上升40.94%,其他销售的增长幅度较高,主要受铸件和零件销售的扩大影响。2.2025年上半年,缝纫机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3.58个百分点,主要受自产整机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影响。从销售区域来看,境内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2.64个百分点,境外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4.24个百分点,境外毛利率增幅高于境内,主要受美元平均汇率同比上升影响所致;分产品销售毛利率中,缝纫机机头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3.52个百分点,台板电机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其他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11.42个百分点,台板电机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台板销售平均价格同比下调影响,其他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主要受铸件对外销售规模同比扩大及主材料采购价格下降影响所致。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计负债,剩余豁免部分计入投资收益所致。 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78,000.00 1.83% 主要原因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捷科技理财产品收益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745,620.12 4.90% 主要原因为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核销形成收益所致。 否营业外支出 164,473.67 1.08% 主要原因为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所致。 否资产处置收益 -178,748.55 -1.17%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否信用减值损失 1,909,784.10 12.55% 主要原因为公司对部分应收款项冲回坏账损失所致。 否其他收益 841,310.90 5.53% 主要原因为公司收到政府补助所致。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规模,原材料采购减少所致。收货款减少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发; 软件 开 发; 缝制 机械 制 造; 智能 基础 制造 装备 制 造; 缝制 机械 销售 等。 新设 5,100,00注 51.00% 自有资金 2名自然人 - 机械设备 获得控股权,并纳入合并范围 -373,242.02 否合计 -- -- 5,100,000.00 -- -- -- -- -- -- -373,242.02 -- -- --注:报告期内中捷科技实缴金额255.00万元。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无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本期产生的实际损益为3.00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是围绕公司实际外汇收支业务进行的,采取汇率中性原则,以具体经营业务为依托,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规避外汇市场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因外汇行情变动较大,外汇衍生品交易合约汇率、利率与到期日实际汇率、利率的差异将产生交易损益,从而造成潜在损失;2.操作风险: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高,可能会由于操作人员未及时、充分地理解衍生品信息,或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而造成一定风险;3.流动性风险: 不合理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安排可能会引发公司资金的流动性风险;4.法律风险:因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交易合同条款不明确,或交易对手违反合同约定条款,可能造成合约无法正常执行而给公司带来损失。 (二)风险措施 1.为避免汇率大幅波动给公司带来汇兑损失,公司将加强对汇率的研究分析,实时关注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并通过银行等专业机构掌握市场波动原因并研判未来走势,适时调整操作策略和操作规模,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汇兑损失;2.公司制定了衍生品业务相关管理制度,对开展业务的审批权限、操作流程、业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风险控制机制,有效规避风险;3.公司以自身生产经营情况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计划,严控交易规模和风险敞口,提前做好资金测算,确保可用资金充裕有效规避风险;4.公司审计部定期或不定期对衍生品交易业务进行检查,监督交易业务人员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工作程序;5.持续加强相关业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水平,防范业务中的操作风险。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元。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51%。 无重大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2025年上半年,受缝制设备行业下游内销低迷、外销增长的整体态势影响,中捷科技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87%,但在多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下——自产整机、铸件平均生产成本下降,部分产品销售单价提升,叠加外汇平均汇率上升的利好,中捷科技毛利率实现提升,进而推动营业利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31%、6.01%,呈现出“营收微降但盈利改善”的经营特点。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