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开特股份(83297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1、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269.2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5,567.51万元,同比增幅为44.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525.19万元,同比增幅为 3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8,369.55万元,同比增幅 57.14%,经营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系:(1)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产销量分别为 1,562.10万辆和 1,565.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 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696.80万辆和 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0%和 40.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4.3%;(2)公司传感器类、控制器类等产品稳步增长且执行器类新产品的销售持续量产,营收增加。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计为 123,042.67万元,与上期期末 115,336.83万元相比,增幅为 6.68%;负债总计为 52,407.83万元,与上期期末 47,721.71万元相比,增幅为 9.82%。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为 42.59%,与上期期末 41.38%相比,同比增加 1.21个百分点。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 3.94元,与上期期末 3.77元相比,增幅为 4.51%。
  2、2025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工作按年度计划有序开展,通过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加大研发力度,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保持了主营业务稳步提升。
  (1)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客户资源与产品资源的潜力,高效转化为产品销售量与利润;进一步扩大优质产品线的市场份额,在稳固现有产品优势的同时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探索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2)积极推进新一代传感器、执行器产品从研发、设计,到试产、量产的全流程工作,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应用环节,并保障可持续交付,为拓展业务增量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3)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聚焦生产技术改良,优化工艺流程,加大自动化投入力度,积极调整
  产线布局,努力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同时着力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挖掘并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及应用,抓住当前市场所需的技术重点,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充市场发展潜能,为提升公司未来成长空间蓄势赋能。
  (4)全力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与云梦电子扩能项目产线设备的安装调试,力争尽快投产,实现效益。
  (5)积极推进产品全过程成本控制机制,组织各职能部门,全面施行降本增效。在充分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围绕原材料替用、工艺优化、采购降本、质量提升、工业化减员、缩减能耗等方面,充分挖掘降本点;组织优化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盘活库存与物料,减少存货与资金积压,降低跌价损失与风险。
  (6)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实施。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引进和培养核心骨干人才,提高人才密度,强化员工队伍的组织建设,确保人力资源与发展相匹配。构建并完善人才竞争与激励机制,秉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鼓励员工在真诚协作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内部良性竞争,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
  (二) 行业情况
  
  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以及行业技术创新推动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在上半年表现强劲,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 11.4%,双双突破 150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成绩尤为突出,产销分别完成 696.8万辆和 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 40.3%,销量占比达 44.3%。汽车热管理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浪潮中最为重要的技术问题之一,汽车热管理是从系统和整车的角度出发,统筹调控整车热量与环境热量。高性能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增加功率输出,同时,还可以提升汽车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相较于燃油车,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度及单车价值量显著更高。进入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家新能源车企相继发布智能驾驶战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在智能化领域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不断突破,正在推动我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全面转型。汽车智能化升级带动热管理领域零部件迎来增量市场,单车价值量进一步提升。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主要为汽车热管理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内热管理系统零部件行业经过对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自身技术积累迭代,逐步掌握了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的关键工艺和测试技术;同时,行业内部分领军企业也通过自身在技术上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加工工艺,国产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无论在产品质量还是在制造技术水平上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产品已经大批量出口到欧美国家。公司所属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产企业数量众多,总体集中程度较低,市场份额较为分散,竞争比较激烈,但以合资车企和主流自主车企为主的中高端市场相对比较集中。公司目前主要竞争对手为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 28,819,571.26 2.34% 19,010,533.76 1.65% 51.60%
  其它流动负债 104,344,177.70 8.48% 90,300,189.44 7.83% 15.55%租赁负债 2,872,388.25 0.23% 3,712,155.23 0.32% -22.62%其他综合收益 566,277.59 0.05% -1,085,624.24 -0.09% 152.16%预计负债 8,599,706.00 0.70% 6,592,897.36 0.57% 30.44%应交税费 13,144,441.05 1.07% 9,128,583.36 0.79% 43.99%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减少 3,005.26万元,减幅 46.18%,主要原因系期末未到期的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余额下降所致。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2,729.91万元,增幅 52.36%,主要原因系本期销售收入增加,收到的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49.45万元,增幅 45.42%,主要原因系公司计提的应收联营企业湖北开特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房屋租赁款,根据租赁合同约定该笔款项尚未到付款期限。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194.38万元,增幅 99.23%,主要原因系公司原材料采购增加,本期待抵扣进项税增加所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194.34万元,增幅 35.96%,主要原因系参股公司西安旭彤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导致公允价值增加所致。无形资产: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1,456.97万元,增幅 73.22%,主要原因系子公司武汉奥泽电子有限公司购买土地所有权所致。长期待摊费用: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89.63万元,增幅 277.21%,主要原因系公司本期新租赁厂房装修费用增加所致。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1,135.74万元,增幅 217.07%,主要原因系预付设备及工程款增加所致。短期借款: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4,082.69万元,增幅 125.62%,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为补充流动资金,银行借款增加所致。应交税费: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401.59万元,增幅 43.99%,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经营利润增加,计提企业所得税增加所致。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980.90万元,增幅 51.60%,主要原因系长期银行借款在一年内到期增加所致。长期借款: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1,500.00万元,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为补充流动资金,长期借款增加所致。预计负债: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200.68万元,增幅 30.44%,主要原因系本期因销售规模增加,计提的质量保证金增加所致。其他综合收益:本期期末较上期期末增加 165.19万元,增幅 152.16%,主要原因系公司参股公司西安旭彤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导致公允价值增加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注: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8号》(简称“解释 18号”)。
  公司计提的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原计入“销售费用”,根据“解释 18号”第二条“关于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将其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列报于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中。基于此,公司对2024年1-6月的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进行了重述,下同。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本期营业收入较上期增加 15,567.51万元,增幅 44.86%,营业成本较上期增加 10,256.65万元,增幅 42.99%。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系:(1)公司所处行业增长迅速,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产销量分别为 1,562.10万辆和 1,565.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 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696.80万辆和 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0%和 40.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4.3%;(2)公司传感器类、控制器类等产品稳步增长且执行器类新产品的销售持续量产,营收增加。管理费用:本期较上期增加 997.04万元,增幅 50.25%,主要原因系:(1)管理人员增加,相应的薪酬增加;(2)本期业务招待费及股权激励费增加。研发费用:本期较上期增加 646.10万元,增幅 39.39%,主要原因系:(1)本期公司技术人员人数增加,相应的薪酬增加;(2)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研发领料增加。财务费用:本期较上期增加 27.03万元,增幅 69.37%。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持有的电子确权凭证贴现产生的手续费增加所致。其他收益:本期较上期减少 274.50万元,减幅 38.08%,主要原因系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所致。信用减值损失:本期较上期减少 66.67万元,减幅 745.42%。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应收款项减少所致。资产减值损失:本期较上期增加 130.34万元,增幅 51.26%。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存货增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所致。资产处置损益:本期较上期减少 112.12万元,减幅 96.73%,主要原因系上期因道路扩宽,征收公司部分土地使用权,而本期未发生该事项。营业外收入:本期较上期增加 12.94万元,增幅 209.42%,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出售废旧物资增加所致。营业外支出:本期较上期增加 15.54万元,增幅 601.80%,主要原因系本期机器设备报废损失增加所致。所得税费用:本期较上期增加 545.96万元,增幅为 68.33%,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增加,计提的企业所得税增加所致。营业利润及净利润:本期营业利润较上期增加 3,013.33万元,增幅为 43.95%;净利润较上期增加2,464.76万元,增幅 40.67%,主要原因系销售规模扩大,导致营业收入增长,从而带动利润增长。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传感器类、执行器类和控制器类产品销售收入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分别较上期增长 19.72%、77.41%和 32.50%,其中执行器类产品额增速较快,销售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36.67%提高至本期的 44.91%。报告期内,公司控制器类产品毛利率较上期增加 7.5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1)控制器类产品销售结构变化,毛利率高的产品销量增加;(2)控制器类产品销量大幅增加,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折旧等固定成本下降。
  3、 现金流量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2,751.92万元,主要原因系:(1)本期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累计净增加 8,800.00万元;(2)本期为扩大公司规模,购进机器设备、厂房及土地增加 6,046.58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3,412.59万元,主要原因系:(1)本期公司为补充流动资金,银行借款增加,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4,982.69万元;(2)本期分配股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履行董事会的授权事项,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在授权额度内资金可滚动使用,本期发生额 27,500万元为滚动累计数。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转至开特股份(83297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