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发证券(00077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本集团所处行业的情况 2025上半年,证券市场韧性增强,巩固回稳向好态势。一是股票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主要指数上涨。2025年上半年,Wind全A、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5.83%、2.76%、0.48%、0.53%、1.46%,其中,Wind全A成交额162.66万亿元,同比上升61.15%。二是国内货币环境保持宽松,债券市场先抑后扬,发行规模稳中有增。2025年上半年共发行各类债券44.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82%;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涨1.05%。三是股权融资节奏明显回升。 1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共完成120单,融资金额6,693.1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0.09%和562.05%。其中:IPO完成48单,融资金额380.0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63%和25.54%;再融资完成72单,融资金额6,313.1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09%和791.36%。四是公募基金新发趋缓,管理总规模延续增长态势。上半年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累计5,174.4亿份,同比减少21.37%;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75%。 我国经济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坚持向内发力,精准应对多变时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清晰,宏观经济形势回稳向好,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为资本市场稳健运行构筑坚实经济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改革蓝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中央政治局4月会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7月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资本市场稳定的高度重视。中国证监会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一整套政策“组合拳”有力地保障了资本市场稳中有进。 中国证监会在年中工作会议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七项重点工作,核心就是不断集聚稳的力量、壮大进的动能,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在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持续夯实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和稳步推进的高水平制度性开放下,证券行业始终立足政治性与人民性,持续发挥功能性的首要定位,锚定主责主业战略方向,深度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聚焦“五篇大文章”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功能型、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新范式,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全面对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需求。 报告期,公司各项主要经营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2025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风险考验,中国证监会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资本市场韧性增强,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2025年上半年,在董事会指导下,公司坚守功能性定位,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业务转型。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主要经营指标保持行业前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总资产8,158.3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7.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509.4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27%;报告期本集团营业总收入153.98亿元,同比增加34.38%;营业总支出70.61亿元,同比增加11.57%;业务及管理费70.54亿元,同比增加13.42%;营业利润83.37亿元,同比增加62.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0亿元,同比增加48.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11亿元,同比增加44.51%。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1、投资银行业务板块 本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务融资业务及财务顾问业务。公司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开展境外投资银行相关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 2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共完成120单,融资金额6,693.1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0.09%和562.05%。其中:IPO完成48单,融资金额380.0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63%和25.54%;再融资完成72单,融资金额6,313.1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09%和791.36%(数据来源:Wind)。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158家,同比增加43.64%;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发行83次,融资金额26.7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4.13%和53.64%(数据来源:股转系统)。港股市场融资共完成267单,融资金额2,504.02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13.62%和318.61%。其中:IPO完成43单,融资金额1,067.13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43.44%和688.56%;再融资完成224单,融资金额1,436.89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9.27%和210.45%(数据来源:Wind)。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国家战略与监管要求,积极发挥直接融资“服务商”及资本市场“看门人”功能。坚持行业引领,加强重点赛道产业资源积累与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深耕重点区域,巩固大湾区市场地位及竞争力,深化长三角重点区域布局。持续深化境内外一体化战略,健全跨境人才培养及协同机制,全面提升跨境协作质效和综合服务能力,有效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扎实推进数智化转型,强化精细化管理和风险防控,不断夯实提质增效、稳健发展的基础。 报告期内,境内股权融资方面,公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5单,主承销金额156.22亿元;完成新三板挂牌2单。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作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挂牌公司共计47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82.98%。2025年上半年,公司荣获2025新财富“本土最佳投行”“最佳股权承销投行”“最佳再融资投行”“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最佳投行”。境外股权融资方面,完成11单境外股权融资项目,均为港股IPO项目,发行规模427.73亿港元;按IPO和再融资项目发行总规模在所有承销商中平均分配的口径计算,在香港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4(数据来源:彭博,公司统计)。 A股项目2025年1-6月 2024年1-6月 数据来源:公司统计、Wind。 (2)债务融资业务 2025年上半年,境内市场方面,债券市场波动较大,利率在多重因素驱动中先上后下,形成低位震3 荡运行的局面。主要信用债发行金额92,355.48亿元,同比上升3.41%。其中,公司债券发行金额21,766.63亿元,同比增加14.89%;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46,398.36亿元,同比下降6.82%;非政策性金融债发行金额24,047.28亿元,同比增加19.21%;企业债发行金额143.21亿元,同比下降63.40%(数据来源:Wind)。境外市场方面,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再融资需求支持,2025年上半年中资境外债市场小幅增长,中资境外债发行金额783.92亿美元,同比增加4.69%(数据来源:DMI)。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整合平台资源,持续开拓重点区域客户,推动数智化建设,夯实项目执业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419期,主承销金额1,537.21亿元,行业排名第7。公司精准服务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债券产品创新持续突破。报告期内,主承销各品种科技创新债券66期,承销金额256.63亿元;主承销各品种低碳转型和绿色债券11期,承销金额38.50亿元;主承销乡村振兴债券4期,承销金额14亿元。在中资境外债业务方面,完成29单债券发行,承销金额498.65亿美元。 境内项目2025年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 主承销金额(亿元) 发行数量(期) 主承销金额(亿元) 发行数量(期)Wind 数据来源: 。 (3)财务顾问业务 2025年上半年,A股首次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112家,同比增加187.18%,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超过2,300亿元(数据来源:Wind)。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指导方向,举办广东资本市场并购联盟人工智能主题并购论坛,致力于构建并购业务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促进资产资本有序循环。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具有行业及区域影响力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与财务顾问项目3单,其中上市公司独立财务顾问涉及交易总额22.72亿元;公司获评2025新财富最佳并购投行。 2、财富管理业务板块 本集团的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期货经纪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回购交易业务及融资租赁业务。公司分别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期货、广发融资租赁开展期货经纪业务、融资租赁业务,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经纪(香港)开展境外经纪业务。 (1)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 2025年上半年,上证综指涨2.76%,深证成指涨0.48%,创业板指数涨0.53%;市场股基成交量19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5.73%(数据来源:Wind)。香港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0.00%、19.05%、18.68%;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金额2,402.06亿港元,同比增长118%(数据来源:香港联交所)。 报告期内,公司坚守主责主业,坚定做好社会财富“管理者”,紧跟公司高质量发展主基调和数智化、平台化战略,深化财富管理转型。聚焦“高质量客群和高效率线上运营”重点发展方向,紧抓市场机遇及客户需求,持续夯实客户基础和标准化运营;坚定不移地加快向买方投顾转型,强化多元资产配置能力;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体系与交易支持工具,完善机构客户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全面建设人工智能服务功能,统筹推广财富经纪AI大模型的应用与赋能;持续推进财富经纪系列改革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能力、资源投放和人才保障;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严守合规底线。 境内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过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14.13%;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共有超过4,600人获得投资顾问资格,行业排名第二(母公司口径);2025年1-6月公司沪深股票基金成交金额15.14万亿元(双边统计),同比增长62.12%。境外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持续向财富管理转型,金融产品销售净收入、保有量及多市场交易佣金均实现同比增长。 注1:数据来自上交所、深交所、Wind; 注2:上表数据为母公司数据; 注3:市场份额是指该类证券交易额占沪深两市该类证券同一时期交易总额的比例。 注:本表销售、赎回总金额包括场外、场内产品的认购、申购、赎回、定投等,亦包括销售广发资管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 (2)期货经纪业务 2025年上半年,以单边计算,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3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20.68%,其中,商品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额227.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3%;金融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额1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07%(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报告期内,广发期货深挖产业客户需求,强化科技研究赋能,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境内外业务稳步发展。报告期内,广发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市占率同比分别增加0.28个百分点和0.34个百分点;国际化业务纵深推进,广发期货境外子公司合并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广发期货(香港)有限公司分别获香港联交所2024年度“最佳经纪商(外汇期货品种)”、新加坡交易所2024年度“最活跃商品期货经纪商”。 (3)融资融券业务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504.5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6%(数据来源:Wind)。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客户中心导向,践行“一个广发”经营理念,围绕客户需求、资源禀赋及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借助AI大模型工具,强化业务精细化管理能力,巩固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及业务合规风控能力,促进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1,036.38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市场份额5.60%。 (4)回购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稳健开展股票质押业务,强化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存续期管理各项举措,持续优化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开展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为78.7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6.72%。 (5)融资租赁业务 报告期内,广发融资租赁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新增投放租赁业务本金0.89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租赁应收款净额为0.93亿元。 3、交易及机构业务板块 本集团的交易及机构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权益投资及交易业务、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股权衍生品销售及交易业务、另类投资业务、投资研究业务及资产托管业务。 (1)权益投资及交易业务 公司权益投资及交易业务主要从事股票投资及交易。 2025年上半年A股整体上行,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76%,创业板指上涨0.53%。行业板块中,有色金属、美容护理、国防军工领涨;银行受高股息资产配置推动,金融板块整体上涨4.13%。 报告期内,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坚持价值投资思路,强化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与行业及个股的研究相结合,持续锻造核心投研能力,利用多策略投资工具降低投资收益波动,取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 (2)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 公司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主要面向机构客户销售公司承销的债券,亦从事固定收益金融产品及利率衍生品的做市及交易。 2025年上半年,国内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财政政策积极加力;海外通胀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美联储仍处降息周期。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较上年末上涨1.05%;10年国债利率1.65%,较上年末下行2bp;10年美债利率4.24%,较上年末下行34bp;中资美元债指数较上年末上涨4.23%(数据来源:Wind、彭博)。 报告期内,公司较好地控制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杠杆和投资规模,有效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实现较好的投资业绩。报告期内,公司FICC投资业务多策略规模持续增长。公司强化公募REITs、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及跨境投资等前瞻性研究及布局,持续提升多资产多策略投资能力。 (3)股权衍生品销售及交易业务 公司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研究设计及销售多种柜台市场产品,包括非标准化产品、收益凭证以及场外衍生品等,并从事权益产品及衍生品的做市及交易。 2025年上半年,场外衍生品市场继续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内ETF基金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场外衍生品业务一级交易商,立足衍生品定价和交易的专业优势,持续强化团队及系统建设,深耕产品创设、策略创新、交易销售及客户服务能力,丰富和拓展产品体系、挂钩标的种类及收益结构,持续为机构客户提供以场外衍生品为载体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做市业务继续保持在市场第一梯队,并正式开展科创板、北交所股票做市业务;为上交所、深交所的900多只基金及全部ETF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中金所的沪深300股指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2家科创板企业、1家北交所企业、40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私募产品51,508只,合计规模人民币5,011.80亿元。 (4)另类投资业务 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乾和以自有资金开展另类投资业务,目前以股权投资业务为主。 2025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5,612笔,同比上升21.9%;投资总规模3,389.24亿元,同比上升1.6%;退出案例数935笔,同比下降43.3%(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广发乾和聚焦布局硬科技、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特殊机会投资等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乾和累计投资项目330个。 (5)投资研究业务 本集团的投资研究业务主要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宏观经济、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行业与上市公司等多领域的专业服务,赋能和支持公司核心业务发展,提供各类智库咨询服务,促进国内外专业交流。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深化研究驱动发展模式,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和对公司核心业务的赋能;积极响应国际化发展要求,进一步拓展海外研究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本集团的股票研究涵盖中国大陆28个行业、997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207家海外上市公司。公司积极推动研究业务的数智化建设,并户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产业研究院持续打造产、学、研、投、融生态,聚焦重点赛道深化产业生态圈建设,赋能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为各级政府政策制定及产业规划提供多项研究咨询服务,深化与重点科研院校、科学家团队、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各类企业及政府部门间的联系,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孵化的合作机制,发挥金融赋能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作用。 公司研究实力卓著,在业界享有盛誉,屡获殊荣。2017年至2024年,连续多年荣获证券时报最佳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上海证券报最佳分析师、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21世纪金牌分析师等主流评选的机构大奖,并名列前茅。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线,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成功举办“AI+产业论坛”、“对话掌门人”等大型投资策略会,搭建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6)资产托管业务 公司立足于为基金、证券、期货、银行、信托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提供优质的资产托管和基金运营外包服务。 2025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等25项举措;私募基金行业稳步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存续私募基金规模达20.26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指数类和固收类公募基金托管,增强业务系统建设和风险管理能力,积极提升私募资管产品的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资产托管业务稳健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托管产品数量3,707只,提供基金运营外包服务产品数量4,380只。 4、投资管理业务板块 本集团的投资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1)资产管理业务 本集团的资产管理客户包括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资管、广发期货及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资管(香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2025年上半年,券商资管业务积极响应新“国九条”等政策号召,主动回归行业本源,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规范转型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6月末,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09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数据来源:公司统计。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期货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合计63只,资产管理总规模158.56亿元。 在境外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广发控股香港是香港首批获RQFII资格的中资金融机构之一。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资管(香港)管理3只基金产品。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本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持有易方达基金22.65%的股权,是其三个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呈现稳健良好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引领行业进一步彰显功能性定位,提升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基金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导向,大力发展权益基金,积极推动浮动费率、科创主题等产品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理财需求。截至2025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5%(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广发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之一,亦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其他机构投资者及广大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此外,广发基金可在中国境内募集资金通过QDII及QDLP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并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QFII及RQFII方式将在境外募集资金投资于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报告期内,广发基金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持续加强产品品控管理,紧跟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丰富产品供给,扎实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5,093.5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90%;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8,944.82亿元,行业排名第3(数据来源:Wind,公司统计)。 易方达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之一,亦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企业年金、其他机构投资者及广大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此外,易方达基金可在中国境内募集资金通过QDII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并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QFII及RQFII方式将在境外募集资金投资于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报告期内,易方达基金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投研体系、提升价值发现能力,持续健全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和客户服务体系,落实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2025年6月末,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21,645.9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40%;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15,231.34亿元,行业排名第1(数据来源:Wind,公司统计)。 (3)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投资(香港)及其下属机构开展境外私募股权基金业务。 2025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壮大耐心资本。2025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2,172只和7,283.30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2.1%和12.0%(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广发信德聚焦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企业服务等行业。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信德在管基金存量实缴规模约195亿元。境外方面,广发投资(香港)管理股权投资类基金产品4只,已完成的投资主要覆盖高端制造、TMT、大消费、生物医疗等领域,部分投资项目已通过并购退出或在香港、美国等证券交易所上市。 (三)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值变动收益增加。 营业总支出 7,061,473,535.57 6,328,933,773.69 11.57% 不适用。 所得税费用 1,313,731,372.61 382,052,013.69 243.86% 本期应税收入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29,872,884.13 -33,573,962,859.97 - 本期回购业务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05,906,355.75 34,872,566,515.50 -91.95% 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139,292,510.09 3,916,695,979.40 - 主要为债券及收益凭证等发行及偿还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0,964,608,850.36 5,248,465,814.26 - 主要为投资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 (四)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五)营业总收入构成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53.98亿元,同比增加34.38%。其中:(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15.39亿元,增幅23.11%,主要归因于证券经纪业务和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2)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1.65亿元,增幅18.46%,主要归因于拆入资金和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减少;(3)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86亿元,增幅32.13%,主要归因于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增加;(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9.90亿元,增幅1163.77%,主要归因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5)汇兑收益同比减少2.27亿元,主要归因于汇率变动的影响;(6)其他收益同比增加3.14亿元,增幅567.61%,主要归因于财政奖励款增加。 1、主营业务分业务情况 交易及机构业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78.46%,主要是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各项业务的具体分析详见“(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不适用。 2、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四川 7 43,703,275.41 7 29,372,802.71 48.79% 河南 5 42,038,053.85 5 28,078,278.46 49.72%云南 3 29,696,799.95 3 21,550,366.74 37.80%天津 2 25,374,262.25 2 16,306,647.22 55.61%海南 4 24,903,408.99 4 17,255,095.77 44.32%安徽 3 23,668,499.05 3 14,453,243.73 63.76%吉林 3 23,016,332.27 3 16,329,184.57 40.95%江西 4 21,432,843.21 4 12,662,931.74 69.26%广西 3 20,110,317.47 3 13,066,211.10 53.91%黑龙江 2 17,126,473.77 2 12,002,997.31 42.68%新疆 1 16,954,402.61 1 12,055,639.14 40.63%甘肃 1 14,785,245.76 1 9,578,082.85 54.37%湖南 2 14,505,477.48 2 9,687,587.95 49.73%山西 1 11,855,213.83 1 8,991,592.89 31.85%内蒙古 2 7,362,227.45 2 4,350,947.38 69.21%贵州 1 7,119,148.18 1 5,027,418.27 41.61%宁夏 1 2,122,219.25 1 1,324,930.01 60.18%青海 1 1,796,057.40 1 993,317.04 80.81%西藏 1 338,442.52 1 438,486.16 -22.82%总部 6,845,165,595.98 5,856,161,776.53 16.89%母公司合计 330 10,512,005,636.14 330 8,314,563,888.10 26.43%境内子公司 4,327,211,021.68 3,070,149,060.55 40.94%境内合计 330 14,839,216,657.82 330 11,384,712,948.65 30.34%境外子公司(含港澳) 1,140,106,587.11 652,929,426.56 74.61%抵销 -581,201,066.10 -578,667,672.53 -合计 330 15,398,122,178.83 330 11,458,974,702.68 34.38%四川 7 18,952,526.89 7 8,365,416.50 126.56%天津 2 14,739,434.48 2 6,611,803.62 122.93%广西 3 11,999,394.99 3 5,282,523.78 127.15%海南 4 11,983,760.33 4 4,180,407.79 186.66%安徽 3 11,704,037.54 3 3,518,621.31 232.63%新疆 1 11,200,686.09 1 6,719,901.06 66.68%黑龙江 2 10,918,939.59 2 6,047,512.33 80.55%江西 4 9,669,137.64 4 2,924,519.46 230.62%吉林 3 9,377,202.57 3 2,234,535.53 319.65%甘肃 1 9,129,710.28 1 4,152,652.56 119.85%湖南 2 7,132,431.23 2 2,925,411.90 143.81%山西 1 7,006,385.73 1 4,132,219.22 69.56%贵州 1 4,283,196.97 1 1,869,911.76 129.06%内蒙古 2 3,618,055.87 2 585,547.50 517.89%宁夏 1 926,042.15 1 143,158.76 546.86%青海 1 799,020.39 1 -252,700.50 -西藏 1 -154,608.78 1 -108,532.37 -总部 4,269,196,799.28 3,713,539,087.98 14.96%母公司合计 330 6,532,723,877.08 330 4,866,663,006.99 34.23%境内子公司 1,516,086,638.07 454,077,450.16 233.88%境内合计 330 8,048,810,515.15 330 5,320,740,457.15 51.27%境外子公司(含港澳) 767,420,702.01 308,569,916.40 148.70%抵销 -479,582,573.90 -499,269,444.56 -合计 330 8,336,648,643.26 330 5,130,040,928.99 62.51%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025年6月末 2024年末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主要原因说明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增加。投资规模增加。规模增加。债规模增加。款规模增加。差异变动导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1)资产规模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并表境外子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850.92亿元,占本集团总资产比例为10.43%。 (2)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未发生重大变化。由于证券自营业务为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交易频繁,因此,以本期成本变动来反映公司购买、出售金融资产以及因并表范围变化产生的金融资产成本变动的情况。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具体参见本报告第八节“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附注22、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的相关内容。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注:本报告期及上年同期投资额均为本公司对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的新增投资额。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注1:本表按期末账面价值占本集团期末证券投资总额的比例排序,列示了本集团期末所持前十只证券情况。其他证券投 资指除前十只证券以外的其他证券投资。注2:报告期损益,包括报告期本集团因持有该证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衍生品投资情况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根据公司H股招股书,本次发行H股所募集资金净额约50%用于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约20%用于发展投资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交易及机构业务,约30%用于国际业务。在前述募集资金净额暂不需要用于上述用途时,将短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投资于流动性好的资产类别,以保值增值。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发行H股所募集资金中,125.04亿元人民币用于财富管理业务,主要用于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建设战略性互联网金融平台及财富管理平台等;49.86亿元人民币用于投资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交易及机构业务,主要用于扩大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加大种子基金投入、创新和发展投资管理产品、参与各类金融产品市场的做市商并提供流动性支持等;75.69亿元人民币用于国际业务,主要用于加大香港地区投资管理、交易及机构等业务的投入。公司已根据H股招股书将H股募集资金全部使用完毕。 (3)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说明书约定的用途使用募集资金及进行闲置募集资金管理,报告期内上述债券募集资金用途没有发生变更。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股权。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 民币,050,000,000 63,646,944,126.73 4,718,384,163.17 655,384,905.17 321,405,306.20 254,863,716.58广发信德 子公司 权投资;为客户提供股权投资的财顾问服务及中国证监会同意的其他务。 民币,800,000,000 4,580,147,626.62 4,394,334,795.98 75,212,919.94 26,851,408.13 21,014,515.29广发控股香港 子公司 资控股,通过下属专业公司从事投、销售及交易、资产管理、股权投以及监管规则允许的其他业务。 币0,337,000,000 74,947,679,124.95 10,263,361,518.31 854,610,777.54 592,194,377.89 515,411,543.00广发乾和 子公司 目投资;投资管理。 民币,103,500,000 10,497,890,853.36 10,210,629,315.50 284,337,050.04 259,231,193.93 206,935,405.11广发资管 子公司 券资产管理业务(含合格境内机构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 民币,000,000,000 5,794,776,308.39 5,164,380,875.20 -304,837,281.45 -453,357,975.24 -485,978,268.42广发融资租赁 子公司 资租赁业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 业机械租赁;机械设备租赁;汽车赁;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计机及通讯设备租赁;医疗设备租;运输设备租赁服务;集装箱租赁务;办公设备租赁服务;蓄电池租;光伏发电设备租赁。 民币00,000,000 679,877,915.63 664,207,465.14 4,712,305.42 -6,605,884.43 -6,781,582.49广发基金 子公司 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中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民币40,978,000 19,327,968,990.59 12,353,403,136.07 3,897,896,932.13 1,543,788,913.60 1,179,833,321.86易方达基金 参股公司 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特定客户资产管理。 民币32,442,000 30,776,871,839.90 19,701,566,214.88 5,895,744,651.77 2,501,232,930.72 1,877,050,264.47详情请见本报告第八节“六、合并范围3、本期合并范围的变动”。主要子公司情况说明广发乾和本期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主要受投资收入变动影响。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详情请见本报告第八节“六、合并范围2、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切实推动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2025年3月28日,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广发证券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于2024年2月29日披露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实际,为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详情请见公司于2024年2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和香港联交所披露易网站(www.hkexnews.hk)披露的公告。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高质量经营模式。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提升业务竞争力。深化客需驱动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拥抱科技革命,加快数智化转型。公司坚守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功能定位,助力客户发行科技创新债、低碳转型和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等创新品种债券共81期,承销规模合计达309.13亿元。持续提升ESG治理水平,积极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广发公益基金会以乡村振兴、助学兴教、金融赋能、医疗救助为主线,累计公益支出超过3亿元。公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2025年6月,公司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共派发现金红利3,042,338,204.40元。报告期内,根据该行动方案,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规范公司治理,强化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提高投资者的获得感,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为稳市场、稳信心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