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睿能科技(60393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聚焦工业自动化和IC分销两大战略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市场拓展、产品升级、运营优化”为核心,积极拓宽产品布局,优化产品矩阵,推进一站式解决方案,强化成本管控,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291.52万元,同比上升1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8.72万元,同比下降31.43%。 (一)深耕工业自动化控制,积极开拓多领域应用 公司聚焦细分领域,持续强化技术优势与场景适配能力,打造行业标杆案例,构建差异化竞争。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710.31万元,同比下降11.68%。 在针织及缝制领域,深化通用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轴同步技术的应用,继续推进AI机器视觉与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着力打造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下游消费需求减弱,公司针织横机电控系统业务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仍能稳居市场主导地位,保持领先优势;手套机电控系统业务市场表现良好;刺绣机电控系统业务稳步上升。 聚焦机器人、激光制造、高速加工等重点行业,持续提升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全新推出RS3D双轴伺服驱动,优化同步性能,节省安装空间,提高集成效率。在机器人行业,协作码垛机器人应用持续扩展,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在激光行业,正式发布行业专机,大幅提升设备易用性,降低客户调试成本,并成功导入行业标杆客户。在高速加工领域,推出高速度、大扭矩、高稳定性的伺服专机,成功应用于多线切割等场景,为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夯实基础。 重点拓展项目型市场,工程型变频器RV8000系列和高压变频器RV1000系列,通过核心控制算法升级,提升低频转矩性能,适配于破碎机、起重设备等重载工业应用场景。新一代高压变频器RV1000S,采用紧凑型设计,目前已与破碎机、水泵、风机、暖通等主流设备厂家进行合作,市场反馈良好。 全新推出国产全自主“天启”TK1000系列PLC,搭配自有上位机软件,提供多种行业算法和模块,为暖通、水处理、注塑机行业输出专业方案。新一代XM系列小型运动控制型PLC,重点适用于包装、金属加工、机床上下料机械手、3C电子、非标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以产品技术迭代为引擎,以场景方案为抓手,加快海内外市场布局,不断增强品牌知名度与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亮相华南工博会、中东国际能源展、俄罗斯国际工业贸易博览会、大湾区工业展等展会。 (二)把握新兴赛道机遇,顺应国产替代趋势,推动IC分销业务高质量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在AI革命、政策助力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呈现复苏态势。汽车电子受益于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保持增长;工业控制需求稳健;智能家居、AR/VR设备等需求激增带动消费电子市场回暖;AI服务器应用带动第三代半导体SiC(碳化硅)需求增长;新能源领域革命亦推动光伏与储能设备需求增长。同时随着下游客户库存逐步消化,需求开始恢复,公司紧密围绕半导体市场复苏趋势,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方向,推动IC分销业务高质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IC分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137.81万元,同比上升37.34%。 公司持续深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领域,并加速拓展机器人、新能源与AI等新兴赛道,取得重要进展:在机器人领域,推出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技术的高功率密度电机解决方案,氮化镓器件因其高效率、高频率特性,满足机器人驱动对体积和效率的严苛要求,产品已通过行业知名客户联合测试验证,正推动技术落地应用;针对光伏储能市场,先后开发3.3KW与6.6KW双向数字电源方案及拉弧检测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客户产品,促进IC分销业务营业收入增长;在汽车电子领域,推出高性能汽车变频水泵和800V汽车变频空调压缩机方案,并提供高性价比国产化产品,助力客户优化整车成本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消费电子领域,积极响应客户国产化需求,开发国产空调风机方案,助力拓展客户群,推动国产MCU、功率器件与模拟器件收入增长;同时持续布局AI服务器相关应用,为未来行业收入增长做好技术储备。 公司联合上游芯片原厂举办技术研讨会,邀请下游终端客户围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进行深入交流,推动更多深度合作;公司还积极推进国产化替代战略,报告期内,引入赛卓电子、裕太微等优质国产产品线,有效响应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组合与供应链韧性。 (四)携手行业伙伴共赴数字化,以云智能力共建产业生态 围绕云边协同架构,公司持续构建物联网网关、物联网HMI、IIOT一体机及物联网PLC四大硬件产品矩阵,同步迭代设备管理平台、云组态平台、综合运维平台三大云端应用管理系统。 聚焦暖通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硬件端重点推出自适应PID型PLC,软件端则强化AI智能控制算法与预测性维护算法,实现暖通空调系统各耦合设备的协同智能控制,显著提升系统能效。 同时,持续深化针织及缝制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云存储、物联网云平台、生产MES系统、工艺软件与第三方应用系统的集成,同步布局云端应用及本地私有化应用模式,满足不同类型客户数字化建设需求,为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五)福州总部基地智造体系优化,嘉兴基地顺利封顶 通过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公司逐步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福州总部已建成覆盖SMT、DIP、装配到测试全流程的智能工厂,物流自动化与生产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嘉兴制造基地已于2025年5月封顶,当前进入厂房装修与设备采购导入阶段,预计2026年年初投产后,将紧密联动福州总部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增强柔性定制能力、缩短交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