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迅生物(83650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企业长期发展,通过在产品、技术、团队等方面的持续改善和投入,追求企业稳健的可持续发展。在行业整体面临周期性调整压力、市场需求收缩及竞争格局重构的背景下,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略有所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8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22%。尽管收入与利润阶段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高校科研设备更新需求,针对性推出“高教款”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围绕高校代理商先后举行三次针对性培训,重组招商现有各区域高校市场线下经销商体系,进一步深度把握《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政策机遇,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管理层围绕年初制定的战略目标,通过整合“美壁”品牌运维团队,战略布局细胞培养及精密样本前处理设备市场,逐步推出叠式、卧式、立式、台式振荡培养箱(摇床)等细胞培养设备、组织研磨仪、冷冻研磨仪、分析筛分仪,行星球磨仪等样本前处理设备,通过技术突破、产业整合与国际化拓展,构建贯穿研发、生产、服务的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经营现金流、信用水平及库存管理等多维度指标综合研判,公司经营的稳健性与抗风险能力得到充分验证。未来,公司将通过三方面举措强化竞争力:一是优化完善管理体系,二是健全人才识别与激励机制,三是推进组织扁平化改革,以此提升决策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二) 行业情况 (一) 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阶段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分类代码C40)”中的“实验分析仪器制造业(分类代码C4014)”。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作为科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已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力量。生命科学作为20世纪中叶兴起的由多个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及交叉学科协同发展构成的科学,正加速成为继信息通信技术后又一个新的前沿科学领域,有望深刻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 生物产业正加速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人民社会生活方式,并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大变化。生物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政策与资金关注的焦点,步入快速发展期。我国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产业受益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支持、下游众多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与较大的市场规模,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实验室设备及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实用工具和应用环境,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研究突破等方面具有要战略意义。 (二) 国家多措并举加快国产设备替代步伐 2024年3月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广东、安 徽、河北等地已率先开启设备更新摸查。《行动方案》以技术、能耗、排放等为牵引,从财政、税收、金融、创新多个层面提供支持,对比2022年科学仪器“贴息贷款”相关政策覆盖更全面。根据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管理平台信息,仪器平均服役年份为10.1年;服役年份在10年以上的仪器占整体数量的40%。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三) 公司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发展情况 1、 医药 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是医药行业科研、生产的基础,是医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医药企业研发、生产、质检过程中涉及灭菌,微生物、细胞、组织培养、保存,实验操作,药品样品保存等工作,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高压灭菌系列产品、净化安全系列产品是实验室的必备仪器设备。随着我国药品行业标准的不断提升,药品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医药企业尤其是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为提高药品生产环境标准和药品质量,将会不断加大对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的投入。 2、 食品 食品企业研发、生产及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涉及微生物培养、灭菌、样本保存,需要培养类仪器、样品干燥类仪器、灭菌器、净化安全设备等一系列仪器设备。培养类仪器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用于微生物的培养、保存;样品干燥类仪器用于样本、器皿、实验器材的干燥、灭菌;灭菌器用于研发、生产过程中培养基、器械、玻璃器皿及容器、废弃物等常规灭菌物的高压蒸汽灭菌;净化安全设备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洁净的操作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的背景下,民众食品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国家对食品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食品污染事件频出,严重影响消费者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民生领域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食品主要的安全问题是重金属残留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兽药残留问题、食源性致病菌问题、真菌毒素问题、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其中,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是食源性疾病高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使得对食品微生物测试的需求越来越大,食品检测产业急需壮大发展。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2年版)》等有关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检查的政策。我国食品工业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国家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将促进食品企业在工艺技术改进、质量管控与检验方面的设备投资,也会促进食品监管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增加设备投资,培养箱、灭菌器、净化安全设备等仪器设备作为食品加工、检测过程中的必备设备,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3、 检验检测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的主要下游市场之一。第三方检测是检验检测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随着近年来民营检测机构高速发展,其在行业中的占比持续增长。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及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极大带动上游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的市场需求,为相关生产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 进出口检验检疫 国际贸易中对商品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出口商品品质检验、进口商品品质检验、出口动物产品检疫、进出口食品卫生检疫以及其它国家或商品用户要求实施的检验、检疫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随着进出口贸易量的不断增加,食品、化妆品、动植物等检验、检疫需求也将逐步提高,对培养箱类仪器、样品干燥箱、灭菌器、净化安全设备等仪器设备的市场需求会不断增长。 5、 农林牧渔 农林牧渔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持续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建设、改革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我国高度重视农林牧渔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林牧渔业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 农林牧渔业的育种、菌种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植物成长等过程需要培养箱类仪器模拟创造自然界的气象条件,对温度、湿度、光照度进行实时模拟与监控,满足人工试验需要。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兽药实验过程中为保证微生物培养,为实验提供洁净工作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样品和防止交叉污染,以及对饮用水、器皿、金属制品、生物制品等物品进行灭菌处理,需要培养箱类仪器、样品干燥设备、灭菌器、净化安全设备等仪器设备。 (四) 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情况 公司在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已深耕超过 29年,相较于同行业竞争对手主要集中于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高压灭菌系列产品、净化安全系列产品单一领域,公司在上述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战略布局精密样本处理设备市场,重点开发组织研磨仪等桌面型实验室仪器产品线,进一步加大对植物培养、细胞组织震荡培养设备的产品开发力度从多个维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系行业内产品品类、规格型号较为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在业内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产品广泛应用于恒瑞医药、药明康德、云南白药、片仔癀药业等制药企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贵州茅台、蒙牛、伊利、光明乳业、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食品企业,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海关、上海海关等政府机关,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谱尼测试、华测检测等第三方检测机构。截至报告期,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33项。公司部分产品的温度、湿度控制范围、控制波动度、控制均匀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在变频制冷控制、数据完整性、通信协议、设备集中管控、安全防护、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21年至今,公司参与制定的4项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先后颁布实施。上述标准具有较强的技术引领作用,公司通过参与标准制定,引领了产品技术发展方向,保持了先发创新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市场地位,扩大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2022年8月-至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办室批准公司设立专家工作站。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实验室和医疗卫生体系高效运作离不开“硬件+软件”以及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公司将在这一领域形成一片蓝海,多维度产品方案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资产 1,260,352.12 0.51% 22,181,988.11 8.81% -94.32% 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 22,601,341.63 9.21% 22,138,713.66 8.79% 2.09%在建工程 20,733,645.68 8.45% 17,936,265.66 7.12% 15.60%无形资产 9,730,974.90 3.97% 9,636,382.76 3.83% 0.98%商誉其他非流动资产 11,874,057.93 4.84%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其他应付款 2,403,833.35 0.98% 5,657,473.91 2.25% -57.51%其他流动负债 2,881,709.80 1.17% 6,012,906.94 2.39% -52.07%递延收益 2,042,834.00 0.83% 1,219,000.00 0.48% 67.58%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减少46,756,963.78元,减少61.17%。主要系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和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末公司根据理财产品性质、到期时间等分别在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等报表项目列示。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加总计算,公司本期期末资金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减少20,904,830.74元,主要系应收账款回笼较少,公司经销商一般于年末将当年销售产生的欠款予以清偿,应收账款本期期末余额比上期期末余额增加19,905,743.32元。 2、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增加125.65%,主要系本期期末公司持有的未到期 现金管理产品金额较上年期末增加所致。 3、应收票据: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减少64.47%,主要系经销商年末结清当年销售产生的货 款,部分货款用银行承兑票据结算。公司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后背书转让给供应商或到期收款。由此使得年末应收票据较多,年中应收票据较少。 4、应收账款: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增加563.88%,主要原因为:公司以年度销售回款金额作 为经销商返利考核的基数,对于销售金额满足返利指标的经销商,其一般于年末将当期销售产生的欠款予以清偿;而在年度内各月,经销商主要按照公司对其制定的信用期,在信用期内陆续回款,由此使得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较低、年中应收账款余额较高。 5、应收款项融资:主要系公司持有的较高信用等级的银行承兑汇票。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减少67.67%,主要系经销商年末结清当年销售产生的货款,部分货款用银行承兑票据结算。公司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后背书转让给供应商或到期收款。由此使得年末应收票据较多,年中应收票据较少。 6、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增加327.84%,主要系本期期末应收利息及代扣代缴的 员工公积金较上期期末增加所致。 7、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减少94.32%,主要系上期期末,公司持有的两年期银行大额存单于一年内到期,公司将其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所致。期的非流动资产所致。 8、其他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增加11,874,057.93元,主要系本期公司使用自有 资金购买超过1年的银行大额存单,本期期末公司将其在“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报所致。 9、其他应付款: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减少57.51%,主要系上期期末预提的销售返利于本期 陆续结算所致。 10、其他流动负债: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减少52.07%,主要系本期期末已背书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余额较上期期末减少2,851,910.90元。 11、递延收益: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增加67.58%,主要系公司立项申报的基于GMP规范要求的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研究与开发项目于本期验收通过,本期公司收到政府补助款项并开始摊销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财务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90.80%,主要系本期未发生短期借款利息费用,且银行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较上期减少所致。 2、投资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2.53%,主要系一方面募集资金陆续投入募投项目,闲置募集资金减少;另一方面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和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现金管理产品利率较上期均降低所致。 3、资产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73.38%,主要系一方面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库龄2年的原材料全额计提跌价准备。2025年6月末库龄2年以上的原材料金额较2024年6月末增加,导致本期计提的原材料跌价准备金额较上期计提的原材料跌价准备金额增加。另一方面本期公司部分产品已迭代升级,且部分产品停产,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该部分产品全额计提库存商品跌价准备。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发展外贸出口业务,本期境外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9.11%。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17,219.48元,较上期同期增加10,833,407.19元。主要系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9,999.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40,433.74元。主要系本期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日,产品开放申购、赎回 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利多多公钩。阳光金安心计划-存单存款策 10,000,000.00 10,000,000.00 - 自有资金 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10,000,000.00 183天 投资于境内外钩。单位大额存单 10,000,000.00 10,000,000.00 - 自有资金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虹口支行 10,000,000.00 596天 -利多多公钩。利多多公钩。利多多公钩。公司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