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远光软件(002063)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遵循产品多元、市场客户多元的发展思路,有序推进技术与产品核心能力提升,强化市场业务拓展。产品方面构建“DAP中台+数字核心系统”双引擎,覆盖财务、人资、供应链全业务智能化,同时布局碳管理、虚拟电厂等绿色数字产品,形成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的产品矩阵;市场方面深耕电力行业巩固电网优势,拓展发电集团及地方能源市场,并向医疗、建筑等非电行业延伸,通过“总部标杆+区域复制”模式实现跨行业突破。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5,489.20万元,同比增长0.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43.35万元,同比增长33.61%。
  1.数字企业
  公司积极把握数字化转型战略机遇,以智慧财务构建及DAP全域应用能力打造为核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持续深化核心领域合作与开拓新兴市场:紧跟中央部委政策导向,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数字化服务,直接及间接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能源电力、建筑施工、装备制造、水电工程等大型央国企数智化项目落地,进一步深耕和拓展综合性地方国企、大型集团企业及医疗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场景,加速项目上线进程,同时积极探索非电央企及地方烟草、政府机构、教育、房地产等领域的合作机会,力争实现市场突破。
  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卫健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数据局、国家档案局等中央部委政策要求,以技术创新与专业服务为核心,全面强化对央企、医疗服务等国家重点领域相关主体的数字化支撑能力。一是信创底座坚实支撑,完成核心产品DAP对国产主流IT体系的全栈适配认证,涵盖3大云平台、2种芯片、2种服务器、2种操作系统、3种数据库、2种中间件及2种浏览器,为部委及央企数字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底座。二是行业监管效能提升,积极服务电网企业电价监管与成本监审数字化,助力国务院国资委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在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可视化呈现等环节提供全流程业务与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中央企业数据接入效率、实时监测能力、动态跟踪精度及风险预警时效性。三是财务数字化革新,参与财政部主导的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修订及会计信息化成熟度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全力支撑央企电子凭证、发票、档案等领域的财务无纸化变革,以数字化技术深度赋能央企司库体系建设,积极响应“数据要素x”、“人工智能+”行动部署,以大数据、AI技术推动财务数智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四是医疗行业智慧升级,紧密对标国家卫健委关于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应用建设的指引要求,依托数字化技术赋能医疗服务行业智慧运营管理,为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提供有力支撑,拓展国家重点行业数字化服务边界。
  电网企业。公司深入参与国家电网数字化建设,在智慧财务、DAP全域应用等领域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应用支撑场景从电网主业向原集体企业、战新产业单位逐步覆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典型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在智慧财务领域,一是智慧财务三年规划支撑方面,锚定国资委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工作要求,对照国家电网财务数智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按“共享财务中心、业务财务中心、战略财务中心”功能定位,完成智慧共享财务平台全面改版升级,结合智能体构建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二是智慧共享财务平台运营方面,聚焦“资源在线共享、业务敏捷拓展、经营安全合规、用户体验卓越、态势智能感知”,全面构建高效协同的两级运营体系,打造省公司运营中心,优化工单管理、运营看板等工具,推动问题解决效率显著跃升,运营效能大幅增强。三是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依托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通用能力,基于智慧共享财务平台建设智能问答、智能问数、智能运营、智能填单等智能体,并在总部、陕西、山东等单位试点上线,开展财务智能化典型场景建设,促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在DAP全域应用领域,一是电网主业工程物资资产精益管理方面,围绕国家电网资产价值精益管理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依托智慧共享财务平台建设工程全过程、物资全领域、资产全寿命业财融合功能,支撑电网主业单位开展工程财务、资产价值、帐卡物一致管理。
  二是原集体企业工程施工应用方面,基于“DAP+财务平台”模式和国家电网整体架构要求,大力开展原集体企业业务系统建设,完成辽宁、湖南原集体企业试点单位工程、物资应用上线,支撑以工程承揽项目为主线的项目全过程管理,打造集体企业DAP全域应用标杆。三是战新产业单位数字化管理系统方面,深化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全面采集各直属产业和省管战新产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业务管控数据,升级平台底座、扩展应用场景、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应用频次,强化对各直属产业单位和省管战新产业单位的穿透式管理要求。
  公司持续发挥产品研发和业务创新方面的优势,支撑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相关任务。一是持续开展电网管理平台(计财域)建设,完成报账管理、税务管理、票据管理、资产价值等重点优化项目建设,深化人工智能AI场景,助力南网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二是持续开展南网业务中台发票中心、规则中心、电子凭证中心、资金中心、预算中心等核心业务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南网数据中台建设,支撑业务用数需求。三是支能平台、创新管理与指挥中心、碳资产管理、生产安监、配网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数字化建设和技术服务等,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发电及地方能源电力企业。公司积极参与各大发电集团的数智化转型工作。在国家电投集团,按期完成“1455项目”中集团一本账、集团报表、税务共享、报账平台、经营分析、共享融合等样板间首批试点单位上线,开展推广实施工作;积极参与AI+财务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开展AI+经营分析指标问数、数智人等智能应用场景试点,进一步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在国家能源集团,深化司库精益管理,构建年预算、月计划、周调度、日排程资金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资金集约管理和运行效率;成功中标集团财智家园实施项目,为集团财务人员搭建高效协作平台。在华能集团,开展司库管理体系优化提升工作,全面推广资金结算模块,实现资金结算业务线上化、标准化,全链条防控资金收支风险。在华电集团,集团商旅平台业务量再上新台阶,持续引入优质资源,提升运营水平,设计开发AI+商旅报销智能场景,进一步提升员工满意度和获得感;基于AI技术,持续优化提升内控合规风险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构建智能穿透监管体系,增强风险内控穿透监管水平。在大唐集团,完成合规项目蓝图设计,开展投资、采购、燃料、资金四个业务领域合规体系落地实施工作。在地方能源市场,完成安徽省能源集团财务共享中心项目全级次上线,积极参与司库管理体系实施工作。
  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和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深度参与中国电建集团数字电建建设,智慧财务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已实现集团全级次上线及运行,服务于1.7万余个核算单位的26万+用户;全球司库管理系统二期基于同一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前期建设成果应用的同时,完成金融衍生品、信用证、应收账款保理、融资租赁等新模块的搭建,项目在推进建设中;启动境外财资项目三期建设,已完成全球外汇信息平台的系统部署及全级次上线应用,正在开展虚拟子账户建设,实现首个全球司库和境外财资一体化平台建设应用案例,助力中国电建海外财资管理升级。深度参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一体化智慧财务集约管控平台建设,全面服务集团财务管控、财务共享、智慧商旅、集团司库业务,完成财务共享全级次推广应用和财务集约管控平台全面国产化升级;完成智慧商旅全集团全员应用覆盖,助力集团将员工差旅出行各环节打通,实现“申请、预订、报销、结算”全流程线上处理。深度参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内控合规法务一体化平台项目建设,制定贴合集团现场情况的需求解决方案并完成项目上线。
  其他央企、地方性国企、大型集团。持续助力越秀集团、海尔集团、酒钢集团、金川集团、河南心连心、首创集团等集团企业的精细化经营,推动西部矿业集团财务共享项目单位推广上线,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制造、地方矿业、有色金属、钢铁冶金、地产行业、交通运营等企业市场业务。同时,公司在非电央企及地方烟草、政府机构、教育、房地产等行业持续拓展市场。
  在医疗服务企业,持续服务数十家医院的智慧财务项目顺利验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智慧运营管理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数字财经系统完成预算管理、合同管理、专项资金报账、行政报账管理、电子档案系统全院科室全面上线,其他模块上线工作稳步推进中;持续优化北大口腔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国中康健等十多家医院相关业务,扩大公司在医疗行业的影响力。
  2.智慧能源
  报告期内,远光能源互联网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构建起适应公司发展的技术成果矩阵,专利布局成果显著,充分彰显公司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实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技术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在业务拓展层面,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化能源电力行业创新应用,提高产品服务能力,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代理购电测算业务:持续聚焦电网代理购电价格数据价值挖掘,专注代理购电业务合规督导管控体系建设,对各单位代理购电业务执行情况进行监控,赋能风险治理,保障代理购电制度平稳运行,优化代理购电制度可回溯的数字服务能力,提升价格测算科学性,助力电力市场平稳运行,项目成果应用于全国各省级电网企业。
  低碳业务:积极拓展园区低碳业务,落地面向工业园区能碳管理技术项目,研究工业园区能碳诊断、预测、评估等技术,助力园区企业实现能源使用的精细化管理;面向能源企业,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成功中标山西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提出的生产指标管理系统项目;运用大模型技术,提升低碳应用智能化,涵盖碳排放、碳资产、碳交易、碳减排、碳目标、碳足迹、碳资讯等业务,支撑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碳资产运营、生产过程碳排放精准管控、低碳发展战略决策、服务模式创新等;同步积极开展与国网数科公司协同,完成电工装备产品碳足迹项目的落地,为电工装备行业的碳足迹管理和减排目标的制定提供平台支撑。
  电力市场交易业务,在“远光发售电一体化平台”持续升级的基础上,深度聚焦现货市场运行需求,重点优化市场行情分析、电价预测能力,并新增虚拟电厂电力交易场景规划,强化电力交易辅助服务体系,全面打造电力市场交易辅助支持平台。面向发电集团、新能源场站、售电公司和虚拟电厂等市场主体,持续完善参与市场化交易业务,新增高精度电价预测、智能行情解析及虚拟电厂交易管理功能,适应现货交易规则变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参与现货市场电力交易。
  综合能源业务,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持续深化技术积累与场景应用,积极推动分布式能源的高效聚合与智能调控。在虚拟电厂领域,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及可控负荷资源,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运营体系,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同时,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负荷预测、能效优化与市场交易辅助决策的智能化管理。在微电网领域,聚焦工商业园区、海岛及偏远地区等典型场景,提供集能量管理、运行控制于一体的智慧微电网解决方案,推动多能互补系统集成与离网/并网双模运行能力提升。
  配网数智化业务,公司继续加大电网图形智能生成产品研发力度,在运用人工智能多算法融合提升图形生成效果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处理大型复杂网架成图方面有新突破,智能成图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目前除国网范围外,还成功拓展南方电网、内蒙电力客户市场。以电网图形为载体,以调度主配一体化业务为场景的电网监控分析产品成功签约国内某个超大型城市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为其打造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的调度监控分析应用。电网智能硬件业务,公司积极研发多款电网行业硬件产品,打造国网双创平台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报告期,上架销售10kV新型一二次融合智能速断开关等多款硬件产品,市场反馈良好。
  3.人工智能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化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以核心技术突破为引擎,加速推动AI技术在全行业的战略渗透与场景化落地。聚焦大模型、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研发,成功推出AI赋能的智能化应用与终端解决方案,有效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驱动运营效率显著跃升。
  AI技术方面:(1)智言大模型通过权威测评:远光智言大模型通过中国信通院组织的大模型基础能力完备性测评;(2)平台能力升级:公司天蜂人工智能平台完成多模态大模型的接入,能力持续扩展;(3)知识库性能优化:RAG知识库产品在文档预处理、召回算法等核心性能上实现稳步提升。(4)智能体技术落地:多个智能体协作技术成功应用于各大业务平台。
  AI应用方面:公司AI应用取得显著进展,体系化推出以“数智员工”为核心的智能交互、智能问答、智能填单、智能审核、智能写作、智能问数等通用智能体,推进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资金管理等专业场景智能体研发,多款AI应用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等集团客户上线应用。
  AI终端方面:通过融合大模型、物联网等前沿AI技术积极探索具身智能产品。全新推出搭载了六轴机械臂的全栈国产化智能产品——智慧票小栈,覆盖填单、报账到归档实物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目前已在公司内部试运行并正式投放市场销售。智能资金支付室落地应用:深度结合资金安全全闭环管理体系,创新打造“安全-效率-风控”三位一体的智能解决方案。成功推动资金支付模式由传统“人防”向智能化“智防”升级,显著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与运营效能。另外,当前协同电力行业部分试点单位正在推进智能化巡检业务。
  无纸化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与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AI无纸化相关技术标准与生态建设。深度应用OCR、NLP、RPA、智能图像处理等技术,打造无纸化电子凭证中心、电子档案单套制、智能化电子档案柜等产品,实现各类票据、表单、合同等非结构化文档的自动化提取、识别和验真。方案广泛应用于财务共享、智慧采购、电子合同、电子档案等核心业务场景,显著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如报销、审批、归档),大幅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和纸张消耗。在“AI无纸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与创新应用成果。
  4.数据资源整合及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政策要求,结合行业客户需求,在智能分析、数据中台、模型服务与全域分析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健全大数据产品体系。
  在智能分析方面,企业智能分析平台Realinsight发布V9.2.2稳定版本,融合deepseek大语言模型(支持私有化部署),研发智能问数一体机,持续增强智能分析能力,并内置丰富的数据样例、布局模版、UI元素和行业案例,产品售前支撑、配置交付能力大幅提升,已完成13家能源行业客户产品升级,拓展了华山医院等能源行业外客户。截至报告期末,保障了国资委穿透式监管、国网战略财务中心、国网数科智能问数及国家电投智能问数等重大项目交付。
  在数据中台方面,持续提升数据处理与服务监控、数据资源追溯、质量管理及应用等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同步推进实时数仓建设与财务中台的无缝对接,通过构建36个台账数据模型,实现从处理域到分析域的全链路贯通,形成数据资源从创建到应用的闭环,支撑国网战略财务中心、国家电投财务中台等重大项目的交付,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
  在模型服务方面,行业客户诉求明显加深,市场正在逐步打开,基于沉淀的“算法地图+模型地图”,完成售前交流20余次。截至报告期末,已交付国网福建核价策略推演、国网河北带息负债管控预测2个项目,国网山西电费收入预测、国网福建融资期限结构规划及国家电投山东“AI+预算”利润预测等项目正在研发中。
  在全域分析方面,资金分析调控产品Cashinsight,完成数据中台迁移改造工作,并融入大模型技术,完成资金智能问数场景研发。截至报告期末,保障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集团、山东电工电气、内蒙古电力等集团企业资金类项目的建设,并助力国家电网完成未来三年司库“三型一流”战略规划,为后续市场空间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新增沉淀往来、电价、税务和资本运营4个主题分析,财务分析体系已基本搭建完成。在开拓非财领域方面,国网河南审计问题整改智能体、国网新疆可研文档智能评审智能体等项目正在交付中。
  5.其他
  区块链方面,与国网数科公司深化能源电力领域合作,研发供电可靠性管理和绿电消费标识应用两个标杆产品,并在多个网省建设应用,支撑公司在电网设备、电力交易等横向业务领域开拓;结合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字标准全国应用推广政策,深入推进企业无纸化应用产品研发与推广,支撑国网数科公司在财政部官网发布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个性化工具包;供应链金融、电子签、电子单证等产品持续服务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华山医院、中国电气装备等单位。企业家园方面,对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融合数智化转型理念,聚焦队伍建设、办公协同、文化阵地三大核心板块,旨在提升综合管理业务的效率整合与用户体验。报告期间,平台持续深化应用,成功服务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南水北调集团、浙能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华山医院等大型集团企业客户。远光商旅在南方电网、华电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内蒙古电力等多家单位全级次应用上线。系统集成方面,紧密围绕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及“自主可控”战略需求,服务南方电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电气装备等大型能源央企。以全域信创系统集成为核心能力,重点支撑了包括南方电网2025年信息类设备招标项目、华能集团司库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国家电投财务系统国产软件适配项目、华电集团多应用平台升级项目等在内的关键工程,提供国产化软硬件适配服务,为能源行业构建自主可控体系提供坚实的集成支撑。
  本同比增长影响所致。
  管理费用 99,447,176.11 103,368,270.22 -3.79% 
  财务费用 -1,408,670.50 -1,223,205.44 -15.16%所得税费用 1,810,453.18 1,080,667.74 67.53% 报告期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影响所致。研发投入 366,406,973.64 442,407,124.28 -17.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7,121,415.85 -632,279,734.45 -5.5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891,891.93 -27,859,182.97 60.90% 报告期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198,826.53 84,787,956.64 -66.74% 报告期短期借款同比下降,以及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同比增长共同影响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49,814,481.25 -575,336,205.30 -12.95%其他收益 3,565,710.46 7,312,324.71 -51.24% 报告期政府补助收入减少所致。投资收益 -5,325,968.67 -1,720,053.11 -209.64% 报告期按权益法核算的参股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降所致。信用减值损失 29,480,503.22 40,316,325.73 -26.88%资产减值损失 -34,924,439.62 -47,763,647.05 -26.88%资产处置收益 -54,071.77 83,221.58 -164.97% 金额变动不大,比较基数相对较少所致。营业利润 67,757,040.30 46,461,867.21 45.83% 报告期人工成本、外购软硬件及服务增加,产品化项目开发支出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减少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营业外支出 102,757.44 8,118.94 1,165.65% 金额变动不大,比较基数相对较少所致。利润总额 67,759,999.15 46,561,457.10 45.53% 报告期人工成本、外购软硬件及服务增加,产品化项目开发支出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减少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净利润 65,949,545.97 45,480,789.36 45.01% 报告期人工成本、外购软硬件及服务增加,产品化项目开发支出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减少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5,433,504.88 56,455,891.72 33.61% 报告期人工成本、外购软硬件及服务增加,产品化项目开发支出增加,无形资产摊销减少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1,678,280.33 7,486.33 -22,517.93% 报告期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的参股公司经营业绩下降所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0.00 14,755.48 -100.00% 金额变动不大,比较基数相对较少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情况适用□不适用
  1、华中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9.83%,主要系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加快步伐,同时加大业务拓展力度,以及子公司新增业
  务实现增长。
  2、南方地区收入同比下降38.64%,主要原因系部分项目商务确认延期,导致上半年区域收入同比缩减。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算特点影响,4季度为资金存量峰值,其余季度资金支出需求较大所致。应收账款 1,533,795,020.51 34.39% 1,840,928,675.99 41.46% -7.07%约义务”,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尚未与客户开票结算所致。存货 73,332,299.10 1.64% 27,117,652.79 0.61% 1.03%投资性房地产 16,381,063.49 0.37% 16,769,024.18 0.38% -0.01%长期股权投资 23,638,422.19 0.53% 28,964,390.86 0.65% -0.12%固定资产 395,985,064.08 8.88% 409,955,315.04 9.23% -0.35%在建工程 66,037.74 0.00% 66,037.74 0.00% 0.00%使用权资产 58,416,666.91 1.31% 53,054,245.71 1.19% 0.12%租赁负债 47,189,268.63 1.06% 45,964,154.57 1.04% 0.02%应收票据 25,343,239.62 0.57% 41,938,173.70 0.94% -0.37%预付款项 6,419,094.51 0.14% 3,209,663.01 0.07% 0.07%其他应收款 202,130,275.90 4.53% 142,117,699.90 3.20% 1.33%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14,883,853.38 0.33% 14,916,479.78 0.34% -0.01%其他流动资产 3,676,451.95 0.08% 1,577,205.58 0.04% 0.04%投资 38,410,296.63 0.86% 40,275,052.57 0.91% -0.05%无形资产 56,736,839.64 1.27% 107,210,799.46 2.41% -1.14%开发支出 326,378,237.36 7.32% 215,365,789.33 4.85% 2.47%商誉 35,310,460.25 0.79% 35,310,460.25 0.80% -0.01%长期待摊费用 9,011,087.86 0.20% 10,176,643.18 0.23% -0.03%递延所得税资产 64,029,132.22 1.44% 57,349,432.88 1.29% 0.15%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
  □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
  □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
  □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2025年6月6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制度包含市值管理的基本原则、机构与职责、主要方式、监测预警机制与应对措施等内容,《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6月)》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1.提升核心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紧抓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领域软件自主可控以及AI与大模型技术融合等重大机遇,持续深化产品技术创新。2025年公司重点推进“AI+”战略落地,在电力、医疗、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服务大型集团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司推出的“远光智言”AI平台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显著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公司今年将持续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化、安全可信的创新产品体系,为大型集团企业提供集团管控、业务创新、产业链协同、社会化互联的云化服务,支撑企业一体化、智能化的经营管理体系构建,远光软件DAP已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冶金冶炼、制造、金融、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AI技术与行业场景融合,推动智能化产品体系升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深耕能源电力市场多年,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面向能源产业链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围绕“双碳”战略,公司积极布局“源网荷储”协同、电力市场交易等业务,助力能源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智慧能源领域,公司打造了多款核心产品,代理购电测算分析系统为电网企业提供价格测算与业务分析,实现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远光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支撑综合能源服务与虚拟电厂运营;远光碳资产管理平台为控排企业、电网及用能主体提供碳排放管理与碳资产运营服务,推动低碳转型;远光发售电一体化平台助力售电企业优化购售电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持续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连续十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20%,累计超过 30亿元,确保自主可控技术的持续升级。在信创领域,公司深度参与国家信创生态建设,与主流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厂商完成全栈适配,保障供应链安全。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授权10余件,涵盖AI驱动的数据库迁移、企业报告智能推荐、财务机器人组件升级等领域,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463件专利以及1000余件著作权。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储备和应用,深入应用AI大模型技术,在数字企业、智慧能源、信创平台、社会互联领域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为集团企业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及服务的同时,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2.优化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报告期,公司围绕质量“双提升”目标,重点推进治理制度建设,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核心制度,完成监事会改革,由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全面、系统的识别了各业务流程潜在风险,深入剖析风险成因,科学设置风险控制点,围绕控制点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并将控制措施嵌入流程、责任落实到岗,打造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全链条防控机制,显著提升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和精准度。3.重视股东回报,持续现金分红公司始终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严格执行股东回报机制。在分红政策上,公司保持稳健的分红传统,自2006年上市至报告期末,累计现金分红达7.94亿元,远超公司募资总额2.19亿元,充分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根据《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含20%),且任何三个连续年度内,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公司将严格落实股东回报规划,综合公司发展阶段、实际经营及未来资金需求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股东当期回报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平衡,与投资者特别是长期价值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4.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促进公司价值实现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柱,公司始终以提升市场认同、维护投资者权益为核心目标,通过多元化、立体化的沟通渠道,构建了高效透明的投资者关系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市值管理工作,积极把握资本市场脉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在机构投资者沟通方面,公司创新交流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开展21场投资者交流会。其中,包括AI专题交流会、重点机构一对一沟通会、策略会路演活动,共吸引百余位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参与。公司高度重视年度业绩发布工作,于2025年4月成功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说明会采用"现场+直播"的创新模式,现场接待了30余位投资者,同时通过进门财经平台进行全程直播,东方财富网、华泰行知、腾讯自选股等多家主流财经媒体同步转播,管理层就公司战略布局、经营业绩、技术创新等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2025年5月,公司还积极参与国网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向投资者全面展示了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成果。在日常投资者服务方面,公司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报告期内在互动易平台共回复投资者提问48次,保持100%的答复率,投资者热线接听量达百余次。通过这些常态化沟通渠道,公司及时向投资者传递经营动态、业务机遇、战略规划等关键信息,有效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公司将继续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加强资本市场沟通,深化价值传递,致力于构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关系,为股东创造可持续的投资回报,不断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品牌形象和投资价值。
  

转至远光软件(002063)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