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时科技(00295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自实施战略转型以来,通过自有培育、股权收购等方式,已构建以超级电容及储能板块、 新材料技术研发为基础,全面聚焦并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布局,形成以新能源应用领域为核心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的多元化业务。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 制造业”。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储能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针对储能业务领域先后发 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5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全国多地亦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并出台了相应的储能发展支持政策,例如《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2年)》《四川省加快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青海省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工作方案(2022—2035年)》《浙江省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行动计划(2022-2024年)》《山东省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为储能行业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此外,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行业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对储能行业的市场需求,推动市场整体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新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推广共享储能等新型商业模式,加快落实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用户侧尖峰电价机制等,切实推动新型储能向市场化迈进,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和储能消防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电气机器和器材制造业 销售量 MWh 466.975生产量 MWh 473.425库存量 MWh 5.805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公司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通过自有培育、股权收购等方式,已构建以超级电容及储能板块、新材料技术研发为基础,全面聚焦并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布局,在本报告期已形成以新能源应用领域为核心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的多元化业务。故本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储能设备和储能消防装置销售收入并大幅增长。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公司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本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储能设备和储能消防装置销售收入,故营业成本无上年 同期可比数据。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1、公司报告期内合并范围变动情况如下(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之“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1)2024年1月,公司通过增资和受让方式取得千页科技43.04%股份,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合计控制了千页科技65.51%的表决权,纳入合并范围;2024年5月,公司再次收购了曾小川持有的千页科技8.00%的股份,本次收购 后,公司直接持有千页科技51.04%的股份,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合计控制了千页科技 73.51%的表决权。 (2)2024年3月,公司与成都小储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四川金时恒鼎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四川金时恒鼎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纳入合并范围;2024年10月,公司收购了成都小储新能源有限公司持有四川金时恒鼎科 技有限公司的10%股权,本次收购后,公司直接持有四川金时恒鼎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3)2024年9月,公司投资设立了江西金时恒鼎金属有限公司,公司持有100%股权,纳入合并范围。 (4)2024年8月,公司与四川金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子公司金时印务的100%股权转让给四川金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自2024年11月1日丧失对金时印务的控制权,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2、股权变动导致合并范围变化的主要子公司上年营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1)千页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66,753,920.09元,净利润7,976,314.59元; (2)金时印务2023年营业收入31,520,209.33元,净利润-444,598.64元;金时印务2024年1-10月纳入合并范围营业收入2,230,638.82元,净利润-21,996,489.88元。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自实施战略转型以来,通过自有培育、股权收购等方式,已构建成以超级电容及储能板 块、新材料技术研发为基础,全面聚焦并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布局,在本报告期已形成以新能源应用领域为核心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的多元化业务。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本报告期未再从事烟标印刷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全部为储能系统设备和储能消防装置销售收入。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销售费用 11,154,807.28 367,208.38 2,937.73% 报告期业务转型后,正常开展销售业务所致管理费用 57,716,696.36 54,191,673.39 6.50%财务费用 -13,838,426.00 -6,610,315.59 -109.35% 系报告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研发费用 21,725,451.46 11,127,045.19 95.25% 主要系报告期增加储能及储能消防产品研发投入所致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动力型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工艺及技术研发 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制备生产高功率、高比能储能超级电容器,弥补电池等储能装置的性能缺陷,应用于混合动力型汽车、磁悬浮列车等大型设备系统,促进国内超级电容器行业的产业成熟化。 已验收 1、通过本项目研发制备的动力型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具有超高功率密度、超低内阻、高于100万次的循环寿命、绿色环保、免维护等优点。 2、公司研发中心形成高比能超级电容器的制作及供能系统的 设计,打造“料-材-器-用”的应用技术创新链,具备开展大批量生产高品质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技术手段。 3、该项目的研发与应用,有望打破商业化超级电容器充放电 速度慢的弊端,使企业处于超级电容行业技术发展的前端,提升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4、本项目不仅可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彰显企业 的自主创新能力,签订重大战略协议,构建“绿色交通,快速交通”的企业特色,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1、研发平台的建成能在生产新产品的同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使公司在商业超级电容器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极大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对接科研前沿,实现尖端技术 的成果转化 圆柱型超容单体研发 1、为了提高圆柱型超容单体在各种应用中的性能和效率,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高能量密度、快速响应和高功率输出的需求。2、通过不同材料选择和技术配比手段,增加圆柱型超容单体的储能能力,使其能够储存更多的电荷。 已验收 1、通过本项目研发制备的圆柱型超容单体具有超高功率密度、超低内阻、高于100万次的循环寿命、绿色环保、免维护等优点。 2、公司研发中心形成高比能圆柱型超容单体的制作及供能系 统的设计,打造“料-材-器-用”的应用技术创新链,具备开展大批量生产高品质圆柱型超容单体的关键技术手段。 3、该项目的研发与应用,弥补商业化锂电充电速度慢的市场 缺陷,让企业处于绿色能源行业技术发展的前端,提升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4、本项目不仅可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彰显企业 的自主创新能力,签订重大战略协议,构建“绿色交通,快速交通”的企业特色,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研发平台的建成能在生产新产品的同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使公司在商业圆柱型超容单体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极大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加强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超级电容器苎麻多孔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通过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研发中心形成了高品质多孔碳材料的制备、电极材料的研发、高比能软包电容器的制作及供能系统的设计,打造“料-材-器-用”的应用技术创新链,具备开展大批量生产高品质多孔碳的关键技术。 完成产品送样,性能满足要求具备应用条件。 1、振实密度≥0.4 g cm-3; 2、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达到1700 m2 g-1以上; 3、表面官能团不超过0.4 meq g-1, 4、PH值控制6.0-7.5之间, 1、解决行业技术发展瓶颈,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 3、有利于加快提升企业创新成果 的转化能力。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高比能超容炭大规模制备技术研发 搭建年产4.5吨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生产线,确保该产线可以持续稳定地量产具有高容量、长寿命的商业化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厂房搭建完成,进行投料研发; 1、完成年产量4.5吨超级电容活性炭的实验验证; 2、超级电容活性炭关键性能达到YP-50F(日本可乐丽)超级活 性炭性能,且在3000F中试线上的器件测试性能达到YP-50F(日本可乐丽)的器件性能。 通过大规模高品质活性炭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工艺探索,为持续稳定生产出满足公司销售量300吨工业化要求的活性炭生产线做相关技术积累。单少层MXene的规模化工艺制备。2、实现大批量梯度浓度单少层 MXene 溶液的可靠制备。3、为 MXene 的商业化高效、大批量剥离提供坚实基础。 已验收 1、中试产品处理量不低于100g,剥离产率不低于45%; 2、中试最终剥离产品分散液最高浓度不低于50 mg/mL;3、剥离稀释后的MXene分散液具有单少层MXene特有的墨绿色外观,达标且丁达尔效应明显; 4、TEM表征具有明显单少层MXene二维纳米片形貌; 5、溶液抽滤成膜性良好; 6、膜的截面SEM表征具有明显片层堆叠形貌。 MXene规模化制备体系完成闭环,为MXene规模化工业应用打下了基础,快速推进MXene的商业化应用。超级电容模组应用研发及超级电容新型单体结构(全激光焊接工艺)研发 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充分发挥产品差异化优势、新的 已完成:1、16V、48V模组研发和设计;2、对现有直径35mm、60mm系列超级电容器圆柱单体产品进行技术工艺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和降低生产成本。 1、超级电容电梯节能系统具备全套设计方案及图纸; 2、超级电容电梯节能模组安装和运行采用外挂式,不对电梯 的结构和安全造成影响; 3、系统节能效率达到20%以上; 4、完成云平台信息通讯功能。 促进超级电容器运用与开发,提升 公司在电梯节能领域的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超级电容风力变桨模组技术研发 1、开发风力变桨模组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单个叶片桨距角的精确控制,2、有助于增强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已完成:1、90V/9.6F超容PACK的研究 1、设计出超级电容模组所需具备全套设计方案及图纸;2、超级电容模组需要具备均衡功能,过压,过温报警,以及极性检测功能。 1、技术创新与竞争力提升,促进公司经济效益提升; 2、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 3、迎合海上风电及陆上风电备电 需求,为公司创收及拓宽品牌影响力。2.5MW/5MWh~100MW/200MWh 电化学储能系统研究 1、平衡电力供需;2、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耗能力;3、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4、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 已完成:1、2.5MW/5MWh液冷电化学储能系统;2、15MW/30MWh液冷电化学储能系统;3、100MW/200MWh液冷电化学储能系统。 开发具有市场可推广的2.5MW/5MWh~100MW/200MWh大储产品系列 大储项目的建设,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储系列产品,能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将能够在共享储能等模式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液冷模组包及一体机开发项目 为满足商业体、医院、工厂、写字楼、酒店等应用场景客户所需,实现峰谷套利、削峰填谷、离网补电等;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及产品市场定位,开发工商储系列产品,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为公司创造收益。 已完成:1、1P48S~1P52S底冷PACK包;2、100kW/215kW/h液冷储能一体机。 开发具有多型号兼容的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机 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与升级,公司将能够在工商业储能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火灾防控抑制装置压力自适应调节技术的设计研究 依托现有产品,针对行业客户需求开发更具价格竞争力、性能更稳定的灭火装置 试生产阶段 1、大容量非储压火灾抑制装置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0%; 2、装置整体尺寸减小30%,提高储能舱空间利用率; 3、装置稳定性提高,现场故障率降低到1‰ 1、完善火灾防控装置产品线,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2、对接头部客户,提升了大容量 非储压火灾抑制装置在市场上渗透 率 电化学储能舱分域式灭 火技术的设计研究 针对新型储能方案,开发效率和利用率更高的储能消防灭火系统 试生产阶段 1、针对储能舱不同区域设计差异化的灭火方案,早期预警多级联动; 2、精准的热失控探测定位,误报漏报率不超过1%; 3、灭火剂精准投放,灭火效率提升30%以上 企业在储能火灾探测及抑灭领域继 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非贮压式全氟己酮灭火 装置密封性优化设计研 究 1、 为了改善非储压药剂容器的密封方式,提高非储压产品使用寿命。2、 通过不同材料密封形式,以及耐压材料的选型研究,使得装填灭火药剂的容器更耐压。 试生产阶段 将非贮压式产品的密封良率提升至98%以上,非贮压式产品售后不良率降低10%; 提高非贮压式产品的质量,提升公司在特种行业电气火灾产品的影响力锂电子电池储能站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 研究锂离子电池火灾产生的因素,系统性的检测判定储能电站电池包热失控的阶段。2、 在原有系统产品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试生产阶段 1、极大程度降低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误报,错报现象。 2、新的监控系统配置优化、生产优化、施工优化,成本较原 有系统成本降低10%以上。 突破行业检测传感器应用瓶颈,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储压钢瓶活体式转动连接技术的设计研究 此项研究主要解决灭火装置在现场安装时因为与出液接口对齐时,因空间狭小,很难将笨重装置进行腾挪。使用活体转动连接部件,可以极大缩短安装时工时。 试生产阶段 降低安装成本,每台舱节约0.5小时;降低灭火装置维护维修成本; 减少公司项目现场的工程施工成本非贮压式全氟己酮灭火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此项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客户特殊需求开发一款全氟己酮灭火装置 试生产阶段 1、在相同药剂量情况下,装置体积缩小60%; 2、整体成本降低20% 与大客户深度绑定合作,提升了产 品市占率 火灾抑制装置的设计与 开发 针对储能柜的全新解决方案的研究,灵活多变的满足工商业储能柜的不同需求 试生产阶段 面对工商业储能柜消防客户,做到产品满足90%用户的不同功能需求的同时,产品的价格与性能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提升队伍创新能力,产品更契合客户需求,竞争力大幅提升储能舱通排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为了提高储能通排风产品的技术自主性,公司贴合多年储能方案经验,研发设计自主技术的防爆通排风系统 小试阶段 防爆通排风系统针对储能仓,真正做到IP66的防护等级,尺寸超薄,取消传统的风机防雨罩,降低产品安装成本。 1、提高企业储能解决方案中自主产品比例; 2、提升产品行业竞争力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储能电站用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开发更符合新的法规标准和客户需求的火灾报警控制装置 小试阶段 1、通过该项目的研发设计,使该控制装置满足2024年国家新推出的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的新国标以及当前最新的行业标准; 2、对性能以及功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标准产品满足90%以 上客户需求。 提升产品合规性,减少产品定制化,降低产品总体成本,更好的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电化学储能舱火灾抑制/控制装置改进与升级 研究适合家庭储能的消防解决方案 研究阶段 研究家庭户储的应用需求,以及痛点;设计户储的初步配置方案。 提前布局研究家庭储能的方向,为公司在储能多元化发展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电化学储能舱易爆环境通排风抑爆系统设计与研究 1、 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开发出灭火抑爆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灭火装置2、 依托装置的开发研究参与新型灭火抑爆装置相应标准的制定 研究阶段 1、新型灭火抑爆装置具有灭火速度快,抑爆防复燃效果良好,绿色环保等优点; 2、解决了新型灭火介质长期保存易蒸发的问题,使年蒸发量 降低到2%; 3、制定新型介质灭火装置相关标准,提升产品行业竞争力。 1、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2、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电化学储能舱防爆探测 装置设计与研究 补齐公司产品线,提升自产率 研究阶段 1、解决外购防爆探测器与自产探控系统适配问题; 2、防爆探测器成本降20%。 1、实现舱级和包级探测器全自研 自产,系统稳定性及匹配度大幅提升; 2、产品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 电化学储能站消防系统 的研究与认证 公司消防产品在应急管理部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取得合格认证 研究阶段 在既定的时间取得各项资质认证 提升公司产品合规性并与在川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有开展合作。公司已构建成以超级电容及储能板块、新材料技术研发为基础,全面聚焦并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布局,形成了以新能源应用领域为核心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的多元化业务。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实现储能及储能消防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的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计算研发投入比的分母基数变大。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入比上年同期增加78.63%,主要系报告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2.经营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出比上年同期增加277.17%,主要系报告期储能业务大幅增长,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增加所致;3.经营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794.19%,主要系报告期因业务增长导致期末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销售商品收回的现金小于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所致;4.投资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入比上年同期增加67.06%,主要系报告赎回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增加、出售子公司金时印务股权收到现金所致;5.投资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出比上年同期增加109.67%,主要系报告期购买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证券投资等增加所致;6.筹资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入比上年同期减少 99.97%,上年同期流入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解除质押所致;7.筹资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出比上年同期增加1,282.67%,主要系报告期分配股利所致; 8.筹资活动报告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798.50%,主要系报告期分配股利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2,111.12万元,净利润-1,622.48万元,两者相差-20,488.64万元,产生重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不影响净利润但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的主要项目合计14,820.77万元,其中: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33,699.91万元,存货增加7,308.22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26,187.36万元; 2、导致净利润增加但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益项目11,513.88万元,其中:投资收益9,839.08万元,处置固定资产收益746.63万元,财务费用(存款利息收入)928.17万元 3、导致净利润减少但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折旧及摊销、资产减值等合计5,902.73万元:其中:资产减值准备(含信用减值损失)3,405.47万元、资产折旧和摊销3,048.7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96.65万元,固定资产报废损失80.51万元,递延所得资产减少-397.76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330.85万元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