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曙光数创(87280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09.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23%,其中浸没液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12.82%,冷板液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36%。主要得益于公司新一代 C8000产品逐步落地部署以及冷板液冷行业渗透率提升,但受到项目实施周期影响,公司存货同比增长238.37%。主要经营情况回顾:
  1、 提出“液冷即服务”理念,打破传统业务模式
  当前液冷数据中心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从设计方面来看,传统设计院对液冷和传统暖通设计存在误区,液冷服务器种类繁多,系统匹配难度较大。同时,各厂家的设计标准不一,温度、温差、压力等参数各不相同,架构设计也千差万别。这些不同的需求和设计都增加了液冷数据中心建设的复杂性。
  公司提出“液冷即服务”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卖设备”的业务模式,转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推动液冷从“冰冷设备”走向“温暖服务”的新阶段。包括从架构设计到系统深化设计,从定制化产品到现场部署调试,从智能化运维到水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可研架构设计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服务,确保液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积极探索海外市场
  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 AI应用渗透、数据中心规模扩张等因素将在未来刺激液冷市场快速增长,预计到2028年该份额有望从 10%增长到 30%。2024-2028E液冷市场 CAGR
  将超过 40%,远高于整体热管理市场的 14%与风冷市场的 9%。 资料来源:Mordor Intelligence官网、Dell’Oro Group官网、华泰研究 公司于2024年 7月在新加坡注册设立全资子公司,以东南亚市场为起点,积极探索海外数据中心市场。截至目前,在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已有项目落地,欧美、新加坡、中东、泰国、韩国等地市场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3、率先实现相变冷板液冷技术产品化落地
  公司2025年 6月发布了 C7000-F相变冷板液冷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国产液冷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依托泵驱排级、无泵自循环池级、模块化柜级三大产品架构,覆盖多元化需求场景,有效破解了传统架构在泵驱/自驱选型、集中/分布设计及冗余可维护性无法兼顾的难题。C7000-F相变冷板液冷解决方案全面突破液冷系统在冷却能力、安全性和系统复杂性方面的限制,并实现多项技术创新:
  采用微表面结构促进沸腾成核,显著降低热阻,使散热能力提升超过 15%。
  提高蒸汽排出效率,实现总体温度下降5℃以上,充分满足 AI服务器对散热性能的严苛需求。运行压力低、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自主研发等优势,彻底解决传统液冷在水质和系统安全方面的困扰,为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3、400V高压直流(HVDC)供电系统落地部署公司针对传统高压直流(HVDC)供电系统电池直挂母线导致电压低、电流大、线缆粗、损耗大,系统不能对单组电池进行核容测试等缺点,研发了新一代 AI高效供电系统。该系统支持市电、柴发、电池的直接接入,直流供电系统配备储能系统(如蓄电池组)通过 DC模块与直流母线相连,在市电故障时,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恒定 400V不间断的直流电力支持,稳压精度±0.5%,且能够实现 DC400V与 AC380V或 DC240V 同时输出,比例灵活可调;相比传统 HVDC供电系统额定功率提升 26%,最大尺寸降低 56%,占地面积降低 22.80%,功率密度提升 49.50%,预计2025年完成首个项目部署,合同额超过亿元。
  4、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
  2025年 6月,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并归口、公司作为主要参编单位,我国首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领域国家标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正式实施,其将作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依据。同时公司牵头编制的首个行业标准《液冷数据中心快速接头通用规范》正式启动,该标准的制定将填补行业空白,为液冷数据中心快速接头的生产、应用提供统一规范。此举有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规范市场行为,避免行业内的无序竞争,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5、积极布局冷板液冷市场,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根据 IDC的市场调研数据,2023年互联网行业占国内液冷服务器市场的 46.3%,成为液冷尤其是冷板液冷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公司报告期内通过扩大销售队伍,在全国主要省份建立区域销售团队,拓宽销售渠道等多种方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冷板液冷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4倍。
  (二) 行业情况
  1、智算中心的基本概念
  智算中心即智能计算中心(简称 AIDC),是基于 GPU、TPU、FPGA等人工智能芯片及计算框架构建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可以支撑大量数据处理和复杂模型训练。智算中心产业链关键环节分为上游设施层、中游运营层和下游应用层。上游设施层包括基建、冷却系统、供配电系统、基础网络设施等基建环节,以及 AI芯片、AI服务器、网络设备(光模块、交换机等)、存储设备、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等 IT基础架构环节。
  智算中心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
  2、AI算力高需求带来更高功耗
  深度学习时代之前,算力需求 24个月翻一倍,深度学习时代算力需求 3-4个月翻一倍,大模型时代算力需求 2个月翻一倍;对于 CPU、GPU、ASIC等计算芯片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计算核心数或提高单核心的主频等方式来提高算力,此举会显著增加芯片的 TDP(热设计功耗);另一方面可以依靠先进制程技术来缩减单位算力对应的 TDP/算力。但是由于先进制程技术推进较慢等因素影响,无法继续依靠半导体制程工艺的升级来实现性能提升,这也导致了 AI芯片功耗的大幅攀升。计算芯片功耗持续攀升,以满足高算力需求 3、液冷由“可选”变为“必选”
  (1)高温是数据中心电子设备故障主要诱因
  对于 IT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而言,环境温度每提高 10℃,元器件寿命就会降低 30%-50%,影响小的也在 10%以上。一般认为单机柜功率密度达到 20kW是风冷散热方式的解热极限,而液体的比热容是空气的 1000-3500倍,导热系数是空气的 20-30倍,冷却液以高速流动经过冷板(间接冷却)迅速带走热量,或将电子元器件全部浸泡在冷却液中(直接冷却)方式均匀散热。其中冷板液冷解热区间为 20kW-100kW,浸没相变液冷解热上限突破至 750kW以上,使得服务器温度更加稳定,CPU和 GPU计算部件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在高性能频率状态。数据中心电子设备故障分析 (2)数据中心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对于数据中心而言,IT和空调制冷设备是数据中心的主要能耗来源,两者通常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 85%以上,而传统风冷的空调制冷设备能耗占比达到 45%,数据中心后期运维成本中电费成本占比到 60%-70%。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耗电量接近 4000亿千瓦时,成为全国第九大高耗能产业。液冷系统通常由冷却液、冷却泵、管道、散热器、控制系统等组件组成,协同工作以确保热量的有效传导和散发。由于液冷系统显著降低空调制冷设备的使用,因此不仅提升散热效率,还能够减少设备运行时的噪音,并降低能耗,其中冷板液冷的 PUE最低降至 1.15,浸没相变液冷的 PUE最低降至 1.04,远低于传统风冷的 1.5,帮助实现数据中心和其他高能耗场景的节能减排目标。
  (3)政策对数据中心 PUE指标要求趋严
  随着数据中心能效限额标准加严,执行能效阶梯电价的 PUE值将越来越低。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规定,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降至 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电能利用效率不得高于 1.2。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存量数据中心优化工作方案(2024-2027年)》规定自2026年起,对 PUE值高于 1.35的数据中心征收差别电价,并对 PUE值不高于 1.35的数据中心进行公示。
  国内在用数据中心 PUE值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年)》,万联证券研究所
  3、什么是“液冷”
  液冷是利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与服务器发热元器件进行热交换将服务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的一种冷却方式。液冷散热系统通常由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循环回路组成,其中供给设备的内循环也称作二次侧,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的循环也叫一次侧,两个循环通过 CDU或 CDM内置的板换进行隔离和交换热量。其他流动负债 16,574,322.09 1.10% 83,466.96 0.01% 19,757.34%递延收益 33,504,200.79 2.22% 35,452,940.55 2.88% -5.50%其他非流动负债 3,915,980.51 0.26% 13,281,252.73 1.08% -70.51%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下降100.00%,主要系应收票据到期所致。
  2、存货较上年期末增长238.37%,主要系公司大部分产品需要经过安装、调试,依据企业会计准则采用时点履约义务确认收入,项目完工后取得客户验收单据后一次性确认收入,项目验收前发生的成本计入存货核算所致。
  3、在建工程较上年期末下降100%,主要系天底星、人马星1号和人马星2号测试平台项目已完工所致。
  4、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期末下降99.00%,主要系银行承兑汇票已到期所致。
  5、预付账款较上年期末增长71.26%,主要系为保证项目交付期,向供应商支付备货款所致,同比增长105.46%。
  6、其他应收款较上年期末增长2,046.23%,主要系本期中标项目根据合同约定支付1亿元履约保证金所致。
  7、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期末下降82.85%,主要系上年末持有的1亿元大额定期存款到期所致。
  8、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较上年期末增长56.62%,主要系公司持有的蓝耘科技的股票增值所致。
  、使用权资产较上年期末下降 ,主要系按照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以及北京办公区剩余租赁期内新增6个月免租期调整使用权资产所致。
  10、递延所得税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209.79%,主要系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青岛数
  创和北京数创之间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
  11、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55.66%,主要系公司承接的国家委托开发项目-双子星项目支出所致。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主要得益于公司新一代 产品逐步落地部署以212.82%
  及冷板液冷行业渗透率提升,导致本期浸没液冷产品和冷板液冷产品分别同比增加42.36%和 所致。期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导致人工费用及相关业务费用增长所致。、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主要系人员增长导致人工费用增长 所致。下降 和短期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同比增长 所致。所致,公司应收账款结构合理,期后回款良好,应收款项坏账损失风险较小。已摊销完毕所致。得益于公司新一代 C8000产品逐步落地部署以及冷板液冷行业渗透率提升,导致本期浸没液冷产品和冷板液冷产品分别同比增加 212.82%和 42.36%。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934.24%,主要系在执行项目未到结算期,为保证项目交付期,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供应商支付备货款,导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以及支付 1亿元履约保证金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2.01%,主要系处置持有部分蓝耘科技股票收回投资以及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减少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985.33%,主要系本期新增短期借款187,362,926.36元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公司名称 公司类
  型 主要业
  务 注册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曙光数创电子设备科技发展(青岛)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冷却设备制造研发 50,000,000.00 763,481,197.09 301,598,343.04 462,478,009.09 52,905,857.16曙光数创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冷却设备研发销售 1,364,660.00 980,359.17 139,185.39   -596,563.32主要参股公司业务分析
  (二)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化
  

转至曙光数创(87280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