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源环保(68809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践行创新驱动路径,全方位优化业务流程,稳步筑牢发展根基。公司聚焦传统水处理业务,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革新,持续提升运行效率,业务发展行稳致远。 与此同时,云计算业务、智慧运维业务、海外业务均实现了突破发展,与传统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共进,为公司长远发展汇聚磅礴力量,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06.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2.31万元,较同期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3.34万元,较同期扭亏为盈。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91,096.44万元,同比增长3.75%;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91,709.42万元,同比增长17.45%。 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一)聚焦环保核心业务,打造“环保+AI”业务新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专注主营业务领域,紧密跟踪行业内部及外部的动态与趋势,积极加强主营业务的市场拓展力度;不断巩固在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既有优势,深入探索并开拓环保+AI、运维、海外等新业务板块,并实现了业务发展的突破,与传统业务形成了有效协同,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业务模式方面,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融资、方案咨询、工程设计、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调试安装及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环境服务。公司在提供传统水处理服务的基础上,持续部署“环保+AI”的发展战略,通过AI算法、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传统水处理业务赋能,提高水处理运维的稳定性与运行效率,提升环保行业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智能、高效的服务体验。 (二)战略转型多维突破,业务协同增值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战略业务云计算、智慧运维业务和海外业务均有显著进展,与传统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公司业务发展的新格局,为公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 云计算板块实现关键进展:为了进一步推动环保技术与AI技术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环保行业,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能力,公司2024年成立南通京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投资设立京源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业务涵盖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环保AI升级、企业AI赋能、私有云搭建及整体解决方案,通过“AI+环保”技术融合,为客户提供从数据存储到智能决策的全链条服务,助力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转型。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获取超亿元规模的订单突破,标志着公司在“AI+环保”方向迈上新台阶,为公司拓展了新的增长曲线。 运维服务价值显现,构建长效支撑:邯郸京源承建的“邯钢老区退城搬迁钢铁项目配套浓盐水零排放处理工程”作为行业内全流程、智能化的零排放水处理运营项目标杆2024年转入运营期,2025年运维业务产值稳步提升实现产值3,354.40万元,在精细化运营管理、数据价值挖掘、客户黏性增强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与能力,为公司打造“装备+智慧化+长效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 印尼市场持续突破,业务拓展稳步推进:公司海外布局扎实推进,印尼子公司业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聚焦工业水处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家用-商用-工业”全场景的水处理生态体系,并成功取得新订单的持续突破,上半年形成营业收入68.54万元。这表明京源环保的技术与服务在海外市场具备持续竞争力,国际化战略正稳步推进,为全球化业务拓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驱动技术升级,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公司秉持“创新引领、技术驱动”理念,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与国内权威科研机构的深度“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升级,不断夯实公司技术优势,培育强劲发展动能。在关键技术自主开发的同时,长期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资源快速整合。 公司在研发方面,长期密切关注国内外环保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紧紧围绕行业的痛点、难点问题,专注于高难废水领域进行研发。同时,为了提高环保处理的效率,公司加大对“环保+AI”的技术研发,提升环保治理的智慧化水平,提升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在既有24项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京源·知衡AI除磷一体机”,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药剂精准投加与数据智能管理;并且推出全球首个专注于环保工业水治理行业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小鲸知水·智能水务系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行业知识图谱,为工业水处理企业提供“知识问答+方案生成+决策优化”的全栈智能服务。 报告期内,新获得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22件(其中美国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95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52件,技术壁垒持续筑牢。公司凭借“高精配送数智一体化超导磁混凝成套设备智能工厂”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四)管理效能全方位提升,体系升级驱动变革 为全方位提升公司在多领域、多行业的管理效能,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并增强服务能力,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抓手,全面升级管理体系。公司依托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打通端到端业务流程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标准化、线上化协同,以智能化手段强化关键节点管控,推动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同时,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强化,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与服务的全链路数字化平台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实时联动,并对业务风险进行分级预警与管控,保障业务稳健运行。 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以“吸引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为导向,持续健全人才开发与培育机制,为核心技术团队注入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帮助新生队伍快速成长,同时加强关键部门核心岗位培训,构建稳健的人才梯队。公司积极倡导员工个人价值提升,鼓励员工追求卓越,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公司还注重提升整体能力,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技术交流、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助力员工不断成长进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绿色智造引领产业升级,责任实践彰显企业担当 公司始终以“美丽家园,源流百世”为使命,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基因,构建起“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协同赋能、全球责任共担”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以绿色智造为引擎,通过环保技术研发与“环保+AI”运营模式革新,推动工业水处理行业升级发展。同时,秉持“融和、专注、分享”核心价值观,聚焦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社会公益、人才培养,实现商业与社会价值共生共荣,重塑行业生态,注入绿色动能。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公司支持环保公益项目、投身抗震救灾、捐赠教育福利机构、支持新业态劳动者站点建设等,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日常运营,助力下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关怀员工、促进共同成长,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各方权益,为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