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元亨(68849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持续优化经营策略、完善公司治理,通过“主业深耕+技术引领+全球布局+治理优化”多维度协同发力,公司经营质量迈入实质性改善向好通道。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52,900.56万元,销售综合毛利率 29.22%,同比提升 2.6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6.67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 3,341.02万元,实现经营现金净流入 22,385.39万元。 1、深化核心业务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行业头部客户的合作,继续保持与消费锂电全球领先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争取扩大消费锂电设备订单份额,跟进动力锂电头部客户海内外扩产需求,延伸智能仓储、移动机器人、AI算力等业务;同时,公司紧跟电池技术革新步伐持续布局,目前为行业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进入陆续交付阶段,并持续与 20多家客户进行固态电池技术交流,与客户紧密合作推动更多中试线订单落地。 2、构筑技术竞争壁垒 公司坚定“技术立业”发展主航道,持续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夯实技术壁垒。一方面,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抢占技术高地,成功突破硫化物安全管控瓶颈,针对硫化物电池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三级防护体系解决有毒气体防护难题,在技术应用、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另一方面,依托完善的研发体系金字塔,在工业焊接、精密检测技术等智能制造核心环节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提升整体生产智能化水平及质量管控效率。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海葵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打造“软硬件集成、全链条协同”的高效能智造生态,为智能制造、汽车部品、电子信息等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知识产权 151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 75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专利申请已达 4,180件,充分彰显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卓越实力。 3、全面优化运营效能 报告期内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总额环比减少 27.18%,期间费用率环比减少11.05个百分点,持续下降。公司通过精细化管控深化降本增效成果,公司以业务规划为引领,优化组织架构,持续推进技术降本与运营提效,同时持续强化预算与成本管控,积极构建并完善财务监管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4、推进全球业务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海外市场布局,一方面,紧抓国内新能源厂商出海机遇,依托与国内龙头客户的深度绑定,为其海外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深化国际化与平台化战略,积极拓展多元化海外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海外客户的差异化供应链需求,不断提升海外市场的覆盖广度和合作深度。上半年公司与波兰商用车动力电池模组和储能系统制造商龙头企业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并成功斩获捷克储能企业模组 PACK线项目订单,与欧美客户深入探讨固态电池、储能、智能仓储等业务场景。 5、强化人才战略支撑 报告期内, 公司向符合条件的 577名激励对象授予 366.30万股,顺利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深度绑定核心骨干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创造长期价值。通过人才战略与业务战略的深度协同,塑造“人才集聚-技术突破-产业引领”的良性循环,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6、提升治理体系能效 公司严格遵照监管政策要求,紧密结合公司业务发展实际,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强化内控体系,切实保障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报告期内,公司及时修订《公司章程》、18项配套治理制度及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同时主动落实证监会及交易所关于监事会改革的部署要求,完成取消监事会设置及监事的相关事项,并统筹衔接公司章程、相关配套制度的修订及后续职权调整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架构,提升公司治理运作质效,为公司实现稳健发展和股东权益保护筑牢坚实基础。 7、构建价值传递生态 为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公司股票价格向长期内在价值的合理回归,根据《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的指导意见,公司积极响应决策部署,取得股票回购专项贷款,制定合理可行的回购股份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股份回购方案稳步推进回购工作的实施,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回购股份 1,413,421股,累计支付回购金额 38,585,686.77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公司持续加强与资本市场各方的良好互动,一方面积极参加上证路演中心举办“2024年度科创板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与平安证券联合成功举办“我是股东——走进沪市上市公司”专题活动,同时自主组织日常线下调研和线上交流活动 12次,吸引 178家机构参与交流,接待投资者调研近 300人次,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战略、经营动态及治理成效;另一方面积极收集、分析市场各方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和经营预期,持续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精准度;此外公司持续加强舆情监测分析,通过实时动态梳理行业趋势并整合战略优势与阶段性经营成果构建舆情缓冲屏障,积极维护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秩序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