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芳源股份(688148)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8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核心产品驱动业绩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88,204.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6%,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延伸。在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下,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较2024年末、2025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均有所好转,毛利率水平得到持续改善。
  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早在2022年已与客户对接开展NC高镍二元前驱体的产品研发,通过技术积累,逐步建立起在该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近年来,在具身智能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下,公司通过NC前驱体材料成功打开全新应用场景进入具身机器人行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NC高镍二元前驱体订单规模及出货量持续快速增长,自3月起月出货量已稳定在300吨以上,上半年出货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出货量水平,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间品硫酸盐类产品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品质与市场双突破,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不断攀升,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是公司营收的核心组成部分。具体来看,硫酸镍产品保持稳定供应,上半年出货量已突破1万吨;硫酸钴产品经过新技术应用及工艺优化后品质显著提升,自第二季度起呈现加速增长态势,终端应用场景从汽车动力电池延伸至高端数码产品等领域,叠加报告期内金属钴价格上行的行情,硫酸钴产品实现量价齐升,收入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碳酸锂业务已形成规模,产品品质及成本具备优势。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行业整体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锂矿及碳酸锂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超过30%,导致上游提锂企业普遍面临利润倒挂压力。受此市场环境冲击,公司原材料采购节奏受到了影响,使得上半年碳酸锂自产量未能达到预期,但公司通过适当加大加工量的方式积极应对,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出货量(含加工)较上年同期实现翻番。截至2025年8月中旬,碳酸锂价格已呈现脱离低位区间,点价冲回,这将为公司下半年业务的复苏向好注入动力。
  (二)技术政策双驱动供应链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新型高效镍锂分离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该技术以三元电池回收料为主要原材料,在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已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公司积极践行提升回收料使用比例的经营战略,报告期内加大了对三元粉、三元废料及镍钴料等回收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采购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对控制成本、提升供应链稳定、发挥技术优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5年6月1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商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再生黑粉不属于固体废物,并规范再生黑粉的进口条件、海关管理措施及检验标准,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该政策的出台对公司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多样化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公司可通过合规渠道扩大再生黑粉进口,与国内采购形成互补,为提升回收料的使用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三)研发创新与校企协同并进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研发创新,不断开拓产品并优化工艺技术。正极材料前驱体仍为公司的核心产品业务,公司在前驱体产品方面持续发力,在研产品包括高镍NCMA四元前驱体、固态电池包覆用高镍三元前驱体、高镍小动力电池用NC9系二元前驱体、三元正极包覆用纳米级β-CoOOH材料等,紧跟行业发展方向和客户需求,拓展产品的使用场景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工艺技术方面,公司围绕高纯材料制备,开发高纯硫酸镍结晶制备技术,开展高纯溶液除杂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锂相关研究涵盖母液转化再利用、锂钠萃取分离、溶液除杂、粗制碳酸锂回收等多个环节,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回收效率,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目标。
  公司重视校企合作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期内,公司与五邑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联合组建综合实验班,并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公司的持续创新和技术突破奠定人才基础。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