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评述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计划,聚焦主业发展,深化创新驱动,强化精益管理。主业核心领域稳步增长,新产品市场开发有序推进,国际业务拓展成效显著;积极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系统化及伺服控制领域展开研究探索,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精益管理持续深化,生产效能与成本管控水平有效提升。整体经营态势稳中向好,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4,432,172.82元,同比增长13.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7,321,853.39元,同比增长40.3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8,192,567.87元,同比增长 48.4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 777,736,294.09元,同比增长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594,705,424.35元,同比增长1.90%。 1、主业提升与新域拓展稳步推进 聚焦境内“汽车、能源采掘装备、工程机械、国防装备”四个主行业,持续做好电动缸、智能油气悬架系统等新领域、新产品的市场验证和推广,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实施境内外双线并行,三大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各业务板块全线增长。从业务板块来看,报告期内,自卸车专用油缸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市场需求量增加叠加产品质量、交期和服务优势,该板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95%;油气弹簧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国外市场有所突破,订单量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收入同比增长21.40%,同时,在新能源乘用车、越野车等新领域的应用探索亦有序开展;机械装备用缸产品中,得益于多元市场的积极开拓,工程机械用油缸及 JG装备用缸收入实现同比快速增长,带动机械装备用缸总体收入同比增长3.96%。从区域市场来看,国内市场方面,自卸车专用油缸内需回暖,油气弹簧等产品需求旺盛,同时公司与业内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通过积极拓展业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及产品市场占有率,境内收入同比增长9.74%。国际市场方面,持续发挥自卸车专用油缸及机械装备用缸的高可靠性及核心技术优势,加强境外油气弹簧产品的设计、研发、推广及销售力度,积极参加境外展会持续深化与国外客户的互动合作,境外市场开拓效果显著,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1.24%。 2、创新驱动与研发投入持续深化 公司积极顺应智能化、电动化、系统化等发展方向,强化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研发和更新迭代,提升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93%,研发围绕包括无人驾驶矿用车智能电液举升系统、超大负载工业机器人创新型油气分离平衡装备、人形机器人关节用高精度高可靠性行星滚柱丝杠副在内的多个项目展开,研究方向延伸至工业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战略新兴应用领域。新增授权“一种重型车辆变阻尼变刚度油气弹簧装置”发明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有效授权专利 54项,其中发明专利 12项。依托在油气弹簧应用领域的技术先发优势与深厚积累,公司参与主编的《用于非公路自卸车的油气弹簧》通过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立项,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在持续强化自主创新的同时,公司扎实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承担的“数字液压驱动型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多场耦合驱动机理及智能控制研究”项目获评2025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二等奖。多项关键科技成果与前瞻性技术储备,显著增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 3、精益管理能效显现,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以新质生产力转型为引领,系统性推进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全价值链的精益化管理升级。 通过自主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主要工序智能化覆盖,显著提升产能弹性与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在标准化建设领域,持续开展工艺路线试验及数据库管理,有效推进核心系列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工作,优化产品设计并强化资源利用效率。依托自动化升级、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应用,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推动降本增效落地。报告期内,精益管理举措形成显著效应,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0.33%,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4、务实高效推进人才建设 人才是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公司以“务实高效”为核心原则,紧紧围绕年度人才强企目标,通过“外引内育”双轨并进,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年度人才引进计划,持续引入科研、管理等关键领域专业人才,有效充实了业务发展所需的核心力量。公司围绕关于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与提升队伍整体能力的要求,体系化构建覆盖全岗位序列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通过常态化开展多维培训与专业技能比武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各层级员工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效能,强化了执行力与归属感。本年度,内部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晋主管等主题培训高效运行,优秀骨干通过晋升迈入管理岗位;并有一线员工荣获2025年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树立了工匠精神标杆。上述举措充分激发了全员创新潜能与工作动能,释放了高技能人才辐射效应,有力促进了员工与企业战略发展的协同共进。 (二) 行业情况 我国液压工业开始于 20世纪 50年代,总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奠基创业、发展成长、快速成长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逐步提升对液压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将液压行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中,我国液压行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些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加速了工程机械、能源冶金设备、矿山机械和农林机械等主机行业的发展,液压元件的市场规模也同比扩大,中国液压工业从规模和数量方面都称得上是“液压大国”。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预测,2022-2027年,我国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的工业总产值将逐年增长,到2027年中国液压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2,461亿元。如今市场在对液压产品数量、品种需求增多的同时,也对液压产品提出了高压化、智能化、精准化、集成化、绿色化等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司主要产品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自卸车专用油缸市场供求状况 自卸车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生产工具,属于商用车行业的细分车型,占据着卡车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领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09.9万辆和 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 2.6%,其中商用车出口 50.1万辆,同比增长10.5%。根据方得网掌握的开票数据,2025年1-6月,国内重型自卸车市场累计销量 1.7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6.4%,需求开始明显复苏。 另外,新能源重卡市场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商用车领域的焦点,据绿色重卡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到 79,710辆,同比大幅增长184.68%,数据充分彰显了新能源重卡领域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政策持续赋能和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能源车辆的销量实现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 GDP同比增长5.3%,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这为包括自卸车在内的商用车行业提供了积极的宏观环境。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蓄势的关键之年,2025年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创下新高,重大项目开工节奏显著加快;在超 38万亿投资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自卸车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复苏,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强度投入直接刺激自卸车需求。同时,出口市场开辟新增量,海外市场正成为重要增长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旺盛,中国重卡凭借高性价比与技术适配性,持续抢占份额。在巨量投资与创新驱动的共振下,2025年或成为自卸车行业的分水岭,行业有望走出低谷,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 (二)机械装备用缸市场供求状况 机械装备用缸的应用行业和领域非常广泛,下游产品主要包括以矿用液压支架和掘进机为代表的能源采掘设备,以挖掘机、盾构机、起重机、顶管机和水泥湿喷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以及 JG装备等其他专用装备。 (1)采掘设备市场供求状况 以矿用液压支架和掘进机为主的综合采掘设备的主要需求端是矿山、煤炭等开采企业。采掘设备的需求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煤炭开采行业新增产能带来增量需求,二是现有采掘设备的存量市场智能化改造等更新需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 24.0亿吨,同比增长5.4%。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诉求、人力成本的攀升、政策推动,我国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大型煤矿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要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同时鼓励 3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煤矿全面推进主要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煤矿。 2025年 8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煤矿智能化技术升级应用试点,聚焦井工矿智能掘进、采煤系统,露天矿智能采剥系统,以及智能选煤及辅助系统五大领域。重点突破高效支护、高精度定位导航、自主采装等核心技术,推动实现“减人增安提效”的核心目标。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将矿山装备列为重点领域,要求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 50%,并重点发展智能快掘成套装备、智能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薄煤层和薄矿脉智能开采装备、智能特种作业机器人、新型矿用无人驾驶车辆等核心设备,并加快矿山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传感器、关键控制单元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政策驱动煤炭开采智能化加速,煤矿客户对智能化开采装备和系统的需求持续增加。目前,高质量综采设备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对应用于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产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比将有所提升。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工艺积淀,实现国内煤机综采设备用油缸产品主要型号的全面覆盖,产品可满足应用于智能化电液控制采掘装备的极高形位公差标准的技术要求;国内煤机综采设备厂商积极响应绿色矿山、环保矿山作业方式,推出以纯水作为传动介质的液压支架,公司致力于表面特殊工艺的研发与试制,配套开发了密封性、耐腐蚀性极高的纯水液压缸产品。 (2)工程机械市场供求状况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根据用途分类,主要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压实机械、钢筋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和其他工程机械等。其中,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中的代表性品种,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是对下游需求变化反应较为灵敏的机械品种,且在工程机械品种中销量占比最大,其销量被视为反映工程机械行业的先行指标。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共销售挖掘机 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 65,637台,同比增长22.9%;出口 54,883台,同比增长10.2%。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以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宏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政策效应叠加发力,加上一些地方基建投资起稳回升,两新政策逐步落实和出口继续增长等,使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回升向好,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内市场将继续稳健回升,加上我国工程机械国际市场认可度继续提高,全年挖掘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规模为 234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 11.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受交通、能源和城市建设等领域设备更新换代和基建投资的推动,预计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将达 269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 570亿美元。这一增长预期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2025年将在2024年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大规模设备更新长效机制。国开证券研报显示,挖掘机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8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扩大国内工程机械替换需求空间,加速国一、国二排放标准工程机械出清。结合当前政策环境,国家正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随着宏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支撑工程机械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行业中长期发展环境有望持续向好。 (三)油气弹簧市场供求状况 油气弹簧是油气悬架系统的核心构件,用于分散运输路面和装载产生的冲击、延长车架寿命,以提升驾驶舒适度,其在特殊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非公路自卸车、半挂车和多桥重型运输车是油气弹簧的主要下游应用行业。 (1)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市场供求状况 长期来看,矿业作为工业的基础支撑,重要性无可替代,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绝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国家都需要发展矿业推动工业化进程,潜在市场空间依然广阔。大型矿山、煤炭、矿石开采等领域,对高性能、大吨位矿山自卸车的需求尤为明显。此外,环保政策的实施也推动了矿山企业对节能、环保型自卸车的需求增加。因矿用车一般具有重量大、载重大、惯性大等特点,对行驶过程中车身稳定性要求较高,大型矿用车成为主流,油气悬架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进而扩大油气弹簧的市场空间。目前,下游主机厂大力推广重载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及新能源车型,公司已配合下游主机厂不同吨位车型需求开发出整车全油气悬挂系统,该系统进一步增加单车油气弹簧装载量,在配置前桥油气悬挂的基础上,增配中后桥双气室油气平衡悬架。随着配备全油气悬架自卸车的渗透率提升,油气弹簧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2)半挂车市场供求状况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半挂车市场已初具规模,目前,受车型使用状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内半挂车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成本较低的钢板弹簧悬架。近年来,国内油气悬架开始应用于半挂车领域,油气悬架在一些矿用自卸半挂车和特制半挂车上使用可以提升车辆减震效果,同时增加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在车辆悬架结构设计及安全性能等方面,油气悬架更具有优势,工作压力高、体积更小、便于悬架结构布置;同时承载能力、耐冲击系数高,安全性高。受整车成本的硬性限制,短期内我国油气悬架的普及量仍然偏低,但长期来看,油气悬架在半挂车领域的推广应用空间很大。 (3)多桥重型运输车市场供求状况 近年来,国家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党中央部署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出了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与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至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根据202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为 17,846.65亿元,增长7.2%。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随着我国在“十四五”下半程进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期,重点型号装备逐步开始大规模列装、换装,预计未来军工行业将持续高景气发展。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国务院对解放军武器装备的机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解放军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等装备量较大,但大多属于老旧型号,不再适用新的战略要求,解放军对坦克、步兵战车等装甲车辆、多轴轮式运输车辆、多桥特种运输车辆的需求仍然较大。我国军队装备数量大,列装新型装备成本高、速度慢,老型号的升级换代是主要趋势。由于“机动作战”的战略要求,需要提升军事车辆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为油气悬架系统创造了未来需求空间。 随着全军装备建设进入放量增长阶段,对油气弹簧和油气悬架系统的需求也会稳步提升。 除上述下游市场外,油气弹簧还可应用于除雪车、自动导引车(AGV)等特种车领域以及乘用车领域,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延伸,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增加32,895,894.59元,同比增长39.17%,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境外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而境外销售结算方式主要为现款现货,另外,根据资金需求增加了票据贴现,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所致;2 5,748,622.77 418.08%、应收票据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增加 元,同比增长 ,主要原因系部分客户增加以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所致;3 56,711,114.85 36.20%、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减少 元,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系公司使用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后,背书转让方式支付货款增加,以及票据贴现金额增加所致;4 1,843,637.14 151.04%、预付款项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增加 元,同比增长 ,主要原因系本期末在手订单较上年期末在手订单增加,根据生产订单需求,预付的原材料款增加所致; 5、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增加322,596.23元,同比增长49.94%,主要原因系因实施现金分红应收代扣代缴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增加所致; 6、在建工程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减少4,435,635.15元,同比下降55.03%,主要原因系上年度在建的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及大型机械设备于报告期内建设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所致;、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系前期已支付预付款的设备本期完成交付验收所致; 8、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同比下降100%,主要原因系存量银行贷款到期偿还所致; 9 2,603,897.17 69.00%、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减少 元,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按期办理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导致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减少所致;10 472,502.73 76.96%、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减少 元,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系本期末预收款余额同比下降导致待转销项税额减少所致;11 111,920.89 45.71%、租赁负债期末余额较上年期末减少 元,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系按照时间进度支付租金后租赁负债减少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 财务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77,012.16元,同比下降42.13%,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资金状况良好,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及贷款规模下降、利息支出减少所致; 2、 信用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603,521.56元,同比增长211.56%,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因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导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加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同时本期部分客户增加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相应计提的坏账损失及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3、 资产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624,664.29元,同比下降118.95%,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增加以及客户结构变化导致无质保金的订单同比增加,形成的合同资产同比减少,相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减少所致;4 1,060,978.21 30.03%、其他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 元,同比下降 ,主要原因系本期收到的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所致; 5、 营业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22,076,698.62元,同比增长40.51%,主要原因系:(1)营业收入的增长带动营业利润随之增加;(2)收入结构持续优化,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增加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成本有效管控,导致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所致;6 22,411,145.25 41.15%、 利润总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 元,同比增长 ,主要原因系报告期营业利润增加所致;7 3,063,940.31 47.19%、所得税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 元,同比增长 ,主要原因系以前年度形成的可弥补亏损抵扣完毕,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当期形成应纳税所得额,导致本报告期所得税费用增加; 8、 净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19,347,204.94元,同比增长40.33%,主要原因系本期营业利润大幅增加所致。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27%、0.73%,上年同期占比分别为 99.23%、0.77%,收入构成稳定。 (一)按产品分类分析 公司主要产品大类包括自卸车专用油缸、机械装备用缸和油气弹簧。报告期内,上述三类产品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5.02%,53.16%,18.43%;主营业务收入中“其他”主要为液压配件、冷拔管等销售收入及加工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66%;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废品废料、材料销售收入,毛利率较高,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0.73%,影响较小。其他业务收入毛利率同比减少 16.4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公司在提高存货周转率、盘活资金等综合考虑下,集中低价销售了部分非常用的原材料存货,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1、自卸车专用油缸 报告期内,公司自卸车专用油缸业务同比增长25.95%,主要原因系:在政策红利与基建投资双重驱动下,自卸车行业迎来结构性复苏,新能源重卡迅速且大幅增长,直接刺激自卸车专用油缸增长,叠加公司在自卸车专用油缸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及交期服务方面的优势,国内外增量客户开发效果显著。分部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 2.6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及标准化持续推进带来的成本管控优化。 2、机械装备用缸 机械装备用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6%,主要原因系:在采掘设备用油缸收入基本维持稳定的基础上,工程机械用油缸及 JG装备用缸产品收入显著增长,推动了机械装备用缸整体收入的增长。具体而言,工程机械用油缸的增长得益于行业复苏及公司对市场的积极开拓。通过深入了解终端需求、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并成功获得客户批量订单;同时,JG装备用缸收入的大幅增加主要受益于国防建设加速推进所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相关订单需求持续释放。机械装备用缸分部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 4.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境外机械装备用缸等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增加,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所致。 3、油气弹簧 油气弹簧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0%,主要得益于市场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以及应用领域的多元化拓展。一方面,技术的迭代与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了品牌市场影响力,不仅带动了存量客户销量的稳步增长,增量客户开发也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智能油气悬架系统等新产品,针对性开发了智能称重系统、高性能蓄能器等增值产品,显著提升了围绕油气弹簧产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客户粘性。同时,全油气悬挂系统整车配套以及新能源车型整体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油气弹簧渗透率的提升,实现了分部产品收入的连续增长。分部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 7.2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一方面,随着重型矿卡车正朝着大吨位方向发展,公司推出油气弹簧系列高端产品,产品能够匹配下游客户对大规格型号油气弹簧的需求,使得销售均价有所提升,销售结构优化带动整体盈利能力增强;另一方面,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持续推进,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效实现成本优化。 3、 现金流量状况 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35,287,620.63元,同比增长48.4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快速增长,其结算方式主要为现款现货,导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同时根据资金需求增加了票据贴现,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净流出 1,915,941.81元,同比增长25.19%,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购建固定资产以票据结算方式增多,导致本期较上年同期采用现金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金额减少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