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盖世食品(836826) 指标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评述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主业,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新,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规范运作。 公司根据董事会工作安排,科学统筹生产经营,在业务、生产、研发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持续性的投入,稳健经营,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公司实力。报告期内,公司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业务方面:公司业务发展情况良好,主营业务稳健增长,销售团队在确保现有核心客户长期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开拓新客户。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6,998.44万元,同比增长11.39%,首先因为鱼籽类产品收入显著增长:公司持续优化鱼籽产品结构,并通过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尤其是欧洲市场,推动鱼籽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其次是因为海珍味产品延续增长态势:公司前期在市场布局与客户资源积累方面成效显著,海珍味产品继续受到下游餐饮客户青睐,销售收入保持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67.14万元,同比增长28.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菌类产品恢复性增长,通过工艺改进与产能释放,菌类产品生产效率提升,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加之市场需求回暖,菌类产品收入同比实现良好增长。海外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发展稳健,依托泰国在东南亚的核心枢纽位置,为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需求,2024年公司在泰国设立了GMC MARINE (THAILAND) CO.,LTD,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业务布局。报告期内该公司在泰国当地市场已实现销售。生产方面:盖世食品(江苏)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8日正式开业,盖世食品进入双工厂阶段,江苏工厂采用自主研发的冷冻调味产品智能生产线,下设研发及检测中心、智能生产工厂,缓解了公司产能问题,并已通过相关体系认证的审核以及客户验厂,2025年开始产能不断释放。同时,江苏工厂建成后公司产品能够进一步辐射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等华东地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收入6,304.34万元。研发方面: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持续进行自主技术开发和产品原创创新,并开启“基础技术研发+产品工业研发+应用创新研发”的三角式研发模式。基础技术研发,旨在联合国内外高校,深入研究农业产业化中的瓶颈问题,构建行业加工的基础科技和技术建设,实现护城河的建设。公司已获得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 6项、实用新型专利 41项。产品工业研发是聚焦批量化和规模化的稳定供应,保证消费者需求美食的保质保量的良好交付。应用创新研发是走到一线的场景中去创新,在1:1还原门店的操作环境中不断去创造更符合门店出品动线和消费者操作习惯的好产品,让出品更友好,让满足更有效。 在“技术-工业-应用”的组合研发下,持续推动食品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市场建设方面:公司继续聚焦“大客户拓展+区域经销商深挖+线上垂直渗透”的组合模式。大客户 拓展和服务执行场景化应用创新服务的方式深度参与到客户的菜品创新和需求满足的产品迭代体系,同大客户战略性绑定,共创共生。区域经销商的深挖以城市为根据地,以大客户的合作案例为背书,接合灵活的定制服务能力,不断进行每个城市单位的餐饮和下沉市场的餐饮品牌的深度服务。在线上,更是不断合作垂直性的平台,在每个细分市场不断触达各类消费者,用C端的品牌力推进B端的服务,用B端的服务力服务C端的消费者。品牌全面开启专项性的团队组合服务,打造可深度绑定客户、可深度触达消费者、可有效满足B端和C端需求的营销体系,增强品牌力,驱动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人才引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人才队伍,同时完善培训体系,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开展2025年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和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力;公司继续聚焦主业,围绕经营战略布局开展各项工作,满足客户新需求,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也将继续坚持“降本增效”的原则,重点推进公司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二) 行业情况 一、以国家政策为引领,深耕大食物观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藻类食物开发”,文件强调“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提出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食用菌和藻类食物因其“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的特性,被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丰富食物结构的重要补充。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三年将“大食物观”纳入顶层部署,标志着食用菌与藻类食物正式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随着“向海洋要粮食”战略的深入实施,海洋食品加工业将进一步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行业情况:餐饮企业对预制凉菜需求增加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5 中国餐饮连锁化发展白皮书》数据,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 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的年同比增速,中国餐饮行业的基本盘规模仍在稳步扩大。我国餐饮市场是一个规模巨大、分散程度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在当下餐饮行业,“好吃不贵”成为了主流趋势,既能满足味蕾体验,价格又亲民实惠的品牌获得消费者青睐。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要顺应“好吃不贵”这一趋势,降本增效是关键。这并非是要降低产品品质,而是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运营效率、借助数字化手段等方式,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品质与价格的完美平衡。 受餐饮企业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成本优势影响,2024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继续提升,从2021年的18%升至2024年的23%,品牌连锁化发展稳步进行, 只有如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此外,受食材、人工和店面租金等成本不断攀升、连锁化的程度不断加强因素影响,餐饮企业为了在发展过程中实现“降本增效”,去厨房化趋势明显,并开始逐步提高供应链的渗透率。 三、行业变化:现代社会生活形态变迁,预制凉菜需求上升 经济快速发展给社会形态带来了诸多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已由“温饱型”迈向了“小康型”,饮食结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已不再是仅仅为了温饱的低水平食物消费。随着个人旅行、商务活动、居家消费、休闲娱乐等成为餐饮消费的动因,预制凉菜也将突破传统的家庭餐食范畴,进一步拓展到休闲、自助、宴席等领域,人们对预制凉菜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产品方便快捷的需求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快节奏的工作模式下,快餐、外卖以及便利店即食食品等便捷类食品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预制凉菜因其口味独特、绿色健康和存储方便的特点,成为便捷类食品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形态变迁,人们在准备正餐的同时,愿意搭配预制凉菜来调整每餐口味,提升食欲,均衡营养。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四、行业发展:冷链物流行业逐步完善,利好预制菜行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近五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冷链物流运行分析》统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冷库总容量为 2.57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为 50.6万辆,分别是“十三五”期末(2020年末)的 1.45 倍和 1.76 倍。未来,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冷链物流的发展为预制菜行业提供了更好的物流保障,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又带动冷链物流需求增长,为冷链企业提供更多业务机会,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冷链物流的完善吸引预制菜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可共享冷链设施、物流资源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扩大预制菜市场规模。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 9,007,700.00 1.60% 8,007,320.54 1.61% 12.49% 资本公积 72,513,824.64 12.90% 69,595,458.78 14.01% 4.19%库存股 2,663,500.00 0.47% 11,000,940.10 2.21% -75.79%其他综合收益 618,287.51 0.11% 367,216.80 0.07% 68.37%少数股东权益 7,535,783.46 1.34% 2,115,228.43 0.43% 256.26%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50.46%,主要原因系公司收到员工股权激励款及减少交易 性金融资产规模所致; 2、存货: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43.07%,主要原因系公司采购鱼籽原料陆续入库; 3、在建工程: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280.60%,主要原因系泰国 GMC工厂处于建设期所致; 4、短期借款: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106.4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增加流动贷款规模用于购买 材料; 5、长期借款: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28.00%,主要原因系江苏盖世增加购买设备用长期借款; 6、交易性金融资产: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减少 70.47%,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理财规模减 少; 7、预付款项: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35.03%,主要原因系公司为应对鱼籽原料的市场供应波动,提前锁定供应商订单,所以预付采购款增加; 8、其他应收款: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50.78%,主要原因系报告期末应收出口退税金额增加; 9、使用权资产: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15,559.91%,主要原因系泰国 GMC工厂租赁厂房所致; 10、其他非流动资产: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242.48%,主要原因系预付购买设备款所致; 11、应付职工薪酬: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减少 27.38%,主要原因系上年年终计提年终奖已在报告期 内发放; 12、应交税费: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减少 71.12%,主要原因系母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减少; 13、其他应付款: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32.23%,主要原因系公司增加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所致; 14、租赁负债: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100.00%,主要原因系泰国 GMC工厂租赁厂房所致; 15、递延收益: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123.71%,主要原因系公司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6、库存股: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减少 75.79%,主要原因系公司将库存股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 持股计划; 17、其他综合收益: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68.37%,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增加泰国 GMC报表外 币折算差异; 18、少数股东权益:报告期末较上年年末增加 256.26%,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增加泰国 GMC少数 股东权益。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销售费用: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40.70%,主要原因系公司强化销售团队建设,将销售团队前置市场端,为拓展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等以及提升客户服务等增加人员费用; 2、管理费用: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55.29%,主要原因系①公司业务扩展及人员储备等使得人 员相关费用增加;②泰国 GMC公司开办费增加;③发行可转债项目增加中介机构费用等; 3、研发费用: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减少 31.87%,主要原因系公司研发项目基本属于收尾阶段,研发投入费用减少; 4、财务费用: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194.34%,主要原因系系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益变动比例 较大; 5、信用减值损失: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134.68%,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增加; 6、资产减值损失: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减少 72.55%,主要原因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减少; 7、其他收益: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减少 82.42%,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减少; 8、投资收益: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减少 38.04%,主要原因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收益减少; 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减少 72.09%,主要原因系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减少所 以持有期间收益减少。 10、资产处置收益: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减少 100.0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未出售资产; 11、营业外收入: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1,268.63%,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收到供应商质量赔偿 款; 12、营业外支出: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130.75%,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增加非流动资产报废损 失; 13、所得税费用: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减少 128.89%,主要原因系盖世江苏计提可抵扣亏损形成的 递延所得税费用。 (2) 收入构成 1、按产品类别分析:菌类产品收入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26.82%,主要原因系2024年下半年新 增战略大客户报告期内持续发力,促进菌类产品销售增加较大; 2、按区域分类分析:国内营业收入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25.37%,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维 护老客户关系,保证老客户增收的同时大力拓展新客户。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51.94%,主要原因系公司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规模,大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规模; 2、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42.21%,主要原因系①减少理财投资规 模;②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增加;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较上年同期增加 1,785.18%,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贷款 规模增大。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