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龙源电力(001289)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0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元;二是本年上半年光伏项目陆续投产运营,装机容量同比增加,光伏售电收入增加6.42亿元;三是本期平价风电项目增加、参与市场化交易规模扩大等使得风电分部平均电价下降3.76%,同时本期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导致风电分部售电收入同比下降2.39亿元;四是各分部其他收入增加0.68亿元。营业成本 9,257,394,742.09 12,188,348,997.51 -24.05% 受2024年下半年处置所属火电子公司影响,本年1-6月不再有火电分部成本导致成本同比下降。管理费用 202,809,850.16 206,740,252.53 -1.90%财务费用 1,719,073,819.36 1,679,822,154.17 2.34%所得税费用 958,184,183.99 1,009,070,335.84 -5.04% 受2024年下半年处置所属火电子公司影响,本年1-6月不再有火电分部利润总额导致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73,306,295.02 7,292,718,696.37 -8.49% 主要受2024年下半年处置所属火电子公司影响,本期不再有火电分部经营现金净流入以及本期可再生电费补贴回款减少影响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120,388,576.65 -13,724,670,179.17 11.69% 主要由于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本期资金投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以及上年同期发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支付大额股权收购款本期无该类事项共同影响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328,486,685.46 4,902,752,222.19 -11.71% 主要由于本期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的幅度,大于本期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减少的幅度致使借款净流出增加影响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109,234,364.91 -1,555,433,260.61 28.69% 基于上述变动原因,本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去年同期增加。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注:上年同期数据已经追溯调整。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注:上述2025年初数据已经追溯调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
  □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其他变动主要系外币报表折算汇率变动影响所致;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变动主要系2025年
  1-6月确认的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累积所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注:报告期内公司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此对上年同期投资额进行追溯调整。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股权。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值管理行为,切实保护股东合法权益,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制定《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3月28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制度共设六章、十五条。一是明确市值管理工作由董事会领导,董事会负责审定市值管理的总体规划并监督落实;二是要求公司应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市值管理方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三是明确公司日常对市值、市盈率、市净率等关键指标的监测机制,以及针对股价短期连续或大幅下跌的应对措施;四是明确市值管理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1.以战略规划为引领,规模发展成效突出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号召,聚焦主业发展,强化战略引领,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落实“一市一策”开发思路,创新发展策略,精准定位、科学规划,持续获取优质资源开发指标。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取得开发指标突破4.75吉瓦,其中风电开发指标2.98吉瓦,光伏开发指标1.77吉瓦;净新增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累计完成发电量39,652,477兆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33,502,617兆瓦时,同比增长6.07%;光伏发电量6,146,915兆瓦时,同比增加71.37%。2.以示范引领为己任,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本集团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筑牢“1+1+4+N”组织体系制度与组织根基。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强化人才驱动优势。充分发挥科技支持作用,全力打造研发“主力军”,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应用。紧扣国家重大战略,紧跟国家重大项目,聚焦服务新能源行业发展需求,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与外部战略合作,让源头创新充分发挥支撑作用。攻关国产化核心技术,整合优化资源,强化内外部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创新。3.以共建共享为抓手,管理效能显著增强本集团将“共建共享”理念贯穿公司管理内核,以“六个共享”深化内部管理变革,推动财务风控能力、工程管理经验、生产人力资源、闲置储能资产、发展规模和数字赋能共享,增强管理效能。深入实施“164”数字化转型升级规划,扩建新能源生产数字化平台,打造“龙腾一号”新能源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规划一张图、工程一条链、安全一张网、生产一条线、经营一张表、管理一盘棋,推进共享协同,助力精细化管理。4.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信披投关水平持续提升本集团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通过自愿性披露增强公司透明度,主动披露月度发电量公告,及时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信息;严格遵循深港两地监管新规,围绕投资者关切和公司经营亮点,高效完成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的编制与披露,以及发电量、关联交易、债务融资等公告披露,未发生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同时,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机制,自A股上市以来,每年举办网络年度业绩说明会,组织分析师路演,并通过券商策略会、接待投资者线上线下调研、深交所互动易、投资者电话热线等多元渠道与投资者保持密切沟通;组织年度业绩发布会,管理层与百余家境内外投资机构代表开展线上交流,传递公司价值,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创建“有温度”的投资者互动模式,高质量传递公司价值信息。此外,积极打造品牌式投关项目,成功举办“向风而行”系列反向路演活动,邀请境内外知名机构分析师和投资者参观“国能共享号”风渔融合项目,展示本集团在“新能源+”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的实践与探索,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和价值认同。5.以ESG为驱动,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董事会高度重视对ESG绩效的管理,将核心指标纳入经营管理层的关键业绩考核,并与薪酬激励挂钩,确保ESG战略落地见效。公司持续升级ESG数字化信息披露系统,构建标准库、数据库和情报库,已连续三年发布经第三方鉴证的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深入践行ESG理念,强化业务协同融合。根据年度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一号文件要求,组织子分公司针对重点场站开展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及鸟类监测评估工作。积极探索将供应商碳足迹报告要求纳入采购管理体系,以此为重要抓手推动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参与《供应商ESG评级指南》团体标准制定,以标准共建赋能行业成长。本集团凭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贡献,已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6.以回报投资者为理念,持续开展现金分红本集团坚持以投资者为本,诚实守信,依法合规,在扎实自身发展根基的同时,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获得感。2025年3月28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定2025-2027年度现金分红规划的议案》,公司拟定2025年至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的30%。
  2025年8月15日,公司派发2024年度现金股息0.2278元/股(税前)。公司自2022年A股上市以来,已连续四年通过现金方式向股东累计派发股息59.78亿元。2025年8月19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拟派发股息0.1元/股(税前)。未来,公司将综合考虑经营情况、财务表现、现金流状况、投资需求及未来发展规划,落实“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