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源杰科技(688498)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4-26
指标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17.27万元,同比增加74.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3.39万元,同比减少131.49%。公司的电信市场业务实现收入20,230.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2.05%。公司的数据中心及其他业务实现收入4,803.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19.10%。
  报告期内,电信市场下游客户库存情况较上一年同期有所缓解,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在原有2.5G、10GDFB光芯片的基础上,加大10GEML产品的客户推广,该产品在国内外客户订单量同比大幅提升,并逐步成为电信市场的重要收入组成部分。面向下一代25G/50GPON的光芯片产品实现出货。
  报告期内,在AI算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公司在AI数据中心市场实现销售突破,尤其是硅光方案所需的大功率CW激光器芯片。该芯片要求同时具备大功率、高耦合效率、宽工作温度的性能指标,对激光器芯片无论从设计,生产制造工艺以及测试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基于多年在DFB激光器领域“设计+工艺+测试”的深度积累,针对400G/800G光模块需求,成功量产CW70mW激光器芯片,并在多家客户实现批量交付,报告期内该产品实现百万颗以上出货。部分传统数据中心市场订单需求也有一定的恢复。
  在毛利率水平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收入仍以电信业务市场为主,2.5G、10G等中低速率产品的收入占比仍较高,随着价格竞争仍日益激烈,加之生产设施的投入和生产费用增加,从而造成了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整体来看,公司在持续深耕电信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把握AI发展带来的数据中心市场机遇,加速完成“电信+数通”双轮驱动的高端光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
  2、技术与研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度公司研发支出5,451.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17%。公司加大了对高速率光芯片、大功率光芯片、芯片工艺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
  电信市场领域,对原有的2.5G、10G的DFB产品持续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借以提升产品的良率和稳定性。随着无线和10GPON光纤接入部署逐步进入成熟期,行业需求增长放缓。公司在此背景下,积极配合海内外设备商提前布局下一代25G/50GPON所需DFB/EML产品,并实现第一阶段的卡位和小批量出货,为把握未来电信市场增长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中心领域,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光模块正加速向高速率演进,逐步从400G/800G向1.6T等更高速率发展。报告期内,公司CW70mW激光器产品实现批量交付,产品采用非制冷设计,具备高功率输出和低功耗特性,适用于数据中心高速场景,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此外,100GPAM4EML、CW100mW芯片已完成客户验证,200GPAM4EML完成产品开发并推出,开始了针对更高速率EML芯片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与此同时,CPO技术通过高度集成实现了更高的带宽密度和更低的功耗,被视为1.6T及以上速率的解决方案之一。2024年,OIF发布3.2TbpsCPO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公司瞄准这一机遇,研发了300mW高功率CW光源,并实现该产品的核心技术突破,以满足与CPO/硅光集成的协同创新。针对OIO领域的CW光芯片需求,公司已开展相关预研工作。
  3、人才建设情况
  公司始终将人才视为最宝贵的资源,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团队。公司立足西安,吸引当地及周边地区优秀人才,通过多渠道持续引进高端人才,确保人才队伍的持续更新,满足公司发展需求。
  公司注重员工长期发展,2024年整合了研发中心人才资源,优化了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充分发挥研发人才优势,为业务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同时,加强高校合作,对技术骨干、研发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赋能。为高潜管理干部团队引进了外部优质管理培训,持续进行管理赋能,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鼓励员工持续提升,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员工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战略发展及经营需要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相关审议程序,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合计57.17万股。其中,向符合授予条件的176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授予45.74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额的80%。预留11.43万股,约占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额的20%。
  4、生产制造方面
  公司采用全流程自有工艺进行激光器芯片制造,涵盖外延生长、光刻、刻蚀、薄膜沉积、测试等关键步骤。2024年,公司不断增加晶圆工艺、芯片工艺设备的采购,扩大产能,以满足光通信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持续加大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系统的投入,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形成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制造技术。同时,公司强化关键原材料、关键设备的采购管理,加强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降低供应链风险,并进一步完善全球的产能布局。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