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山大电力(301609)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2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公司的主要产品
  1、电网智能监测产品
  公司电网智能监测设备属于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完成发电、输电和配电等任务的主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对一次
  设备的监视、测量、控制、保护和调节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需综合应用现代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等多项技术,被称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神经中枢”。智能电网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和调度通信六大环节,公司的电网智能监测设备主要应用于变电、输电和配电环节。主要包括智能电力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控平台和时间同步装置两类。
  (1)智能电力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控平台
  电力故障监测装置俗称电力系统的“黑匣子”,它能自动、准确、完整记录电力系统中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运行状态,
  在电力系统出现诸如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主要装置失灵等故障时,智能判断故障类型并给出故障点,帮助运行人员快速诊断,有利于及时准确排除故障恢复供电。电力故障监测装置还具有类似“情景回放”的功能,它利用故障时记录的数据,可反复“再现”故障现场工况,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判断故障的具体原因,判定故障发生原因是设计原理不当还是设备制造缺陷,从而达到改进系统原理设计、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电力用户的供电质量。公司智能电力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控平台主要应用于变电、输电和配电环节。其中,变电侧产品主要包括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等;输电侧产品主要包括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等;配电侧产品主要包括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等。
  (2)时间同步装置
  中国电网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特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是支撑国计民生高效、优质发展的关键基
  础设施,其安全稳定生产意义重大。时间同步装置为我国各级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中的电力二次设备与系统提供统一、准确、安全、可靠的时间基准,以确保数据采集的时间一致性,从而提高电网事故分析准确性和稳定控制水平,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公司时间同步装置,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同时接收北斗、GPS信号,可输出对时脉冲、IRIG-B码、串行口时间报文、网络时间报文等多种时间同步信号,满足电力系统各种对时需求。
  2、新能源产品
  公司现有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充电桩和储能两类。
  (1)新能源充电桩
  新能源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功能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公司拥有7kW-800kW功率的充电桩产品,涵盖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交直流一体充电桩等系列,产品支持市面上各类新能源汽车型号。
  (2)储能
  储能即能量的存储,指通过某种介质或设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较为稳定的能量形式并存储,在需要
  时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公司储能产品包括电化学储能产品,以及结合储能所构建的微电网系统。其中,电化学储能产品主要包括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结构类型的储能设备,公司产品容量涵户侧配储多种场景;微电网系统是指根据客户分布式电源、终端负荷情况和客户需求等,进行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将分布式新能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充电设备等负荷终端和监测或保护装置有机结合,纳入同一系统管理,形成一个小型电网系统。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建立了以教授、博士、硕
  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均拥有资深的电力行业学术和研发从业背景。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跟踪电力行业方向和技术前沿动态,收集分析客户需求、行业方向、同类型企业以及新产品新技术信息,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确定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产品研发目标和技术路线,持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确保能长期保持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以生产需求为基础开展采购活动。公司采购按内容分为两类:一是原材料
  采购,如设备组件、电子电气部件、电子元器件、钣金结构件等;二是服务采购,如施工及劳务外包和外协加工等。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遵循“以销定产”的原则,即公司根据销售合同、招投标中标情况并结合客户需求排定生产计划,
  公司产品细分种类较多,且多为非标准化定制产品。除部分产品预生产和芯片等部分物料备货外,公司产品主要为以销定产,根据市场供需变化以及客户具体要求适时调整产量与产品类型,实行订单管理,及时响应市场,满足客户的采购需求。公司掌握产品核心部件的软硬件设计及相关工艺标准。生产过程中的板卡测试、程序烧录、过程检验、整机调试、成品终检等,是确保整机质量、产品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全部由公司自行完成。公司生产管理组织健全,严格进行质量管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的模式,主要通过招投标实现产品销售,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
  大发电集团及下属企业。目前,公司以济南总部为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等地设有联络处,销售市场已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四)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1、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要产品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下属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2、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1)电力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装机总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电网规模等指标均稳
  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发电量和用电量均保持平稳增长。2012-2024年,我国发电量由49,875.53亿千瓦时增长至94,180.60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4%;全国用电量由49,591.00亿千瓦时增长至98,521.00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9%。根据中电联预测,202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为9.5万亿千瓦时,
  2030年预计为11.3万亿千瓦时,“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4.8%、3.6%。近年来,为解决我国电力建设不均衡的问题,国家电力投资结构发生了转变,即以特高压为代表的输电通道建设兴起,建设重点从发电环节转移到电网端,电网建设投资规模逐步超过电源建设投资规模,日益增加的电网建设推动了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的稳步增长。2012-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金额不断提升,每年电网投资金额由3,693亿元增长至6,083亿元。在国家不断增加电网建设投资以及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双重驱动因素下,我国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2)电力监测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工作系统,由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电力用户组成,发电环节
  和用户环节之间的网络及设备称为电网。电网包括着庞大的设备体系,有些设备出现问题时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有一些重要的设备出现问题时,可能会直接导致电力系统的中断,需要立刻对设备进行检修。电力监测市场容量巨大,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可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电装机容量的稳步增长,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设备数量急剧增加;而技术水平的提高、运行标准要求的日趋严格、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使得传统的电力设备计划检修制度已不能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电网智能监测产品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推动电力监测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电力监测行业将随着能源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高水平支撑数字中国的建设。
  (3)新能源充电桩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能源价格高位震荡,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国家积
  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处于加速发展的机遇期。截至2024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桩数量分别为3,140.00万辆和1,281.75万台,车桩比为2.45:1,相较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车桩比接近1:1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若仅考虑公共充电桩,截至2024年末,公共充电桩数量为357.90万台,车桩比为8.77:1,则车桩比的缺口更大,无法满足存量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新能源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亦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充电桩行业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4)储能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为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引导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并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
  例发展的电力体制、新型电网和创新支撑体系。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3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0〕29号)》,指出“优先开发当地分散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力推进分布式可再生电力、热力、燃气等在用户侧直接就近利用,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在电源侧研究水电扩机改造、抽水蓄能等储能设施建设、火电灵活性改造等措施,提升系统调峰能力”。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规模并网将对现有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冲击。储能系统可以发挥其电力消纳能力实现削峰填谷功能,进而改善电网稳定性,实现平滑供电,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必将同步带动储能行业的发展。
  (五)市场地位
  作为行业内知名企业,公司曾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
  省电力企业协会先进会员单位、山东知名品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软件创新型企业等荣誉,近年来开发产品获得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凭借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经营等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公司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下持续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提供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在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使得公司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专业企业之一。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公司的主要产品如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时间同步装置几经迭代,始终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基于对电网故障监测
  的深厚认知,公司成为率先推出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的企业之一,其中,公司开发的非接触式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系列产品,采用了国内外首创的空间电压电流行波宽带监测技术、行波波速自适应及多点冗余的测距方法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多年的技术创新和沉淀,公司围绕核心产品自主研发并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要起草人、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参与制定了5项现行国家标准和17项行业、团体、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标准,前述标准均对应电网智能监测领域相关产品的最新技术要求或规范。
  2、重视研发和创新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
  根本,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作为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公司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硕士为核心的研发与管理团队,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认定称号。公司注重核心技术的独立性及创新性,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新产品的立项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与山东大学等高校进行技术合作,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3、围绕重点客户实施一揽子服务
  结合丰富的市场经验,公司确立了围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提供一揽子服务的业务模式,不断延长产品线和业务链
  条,从电网智能监测设备延伸到新能源充电桩和储能系统,从生产制造延伸到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施工安装、运维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了变电侧、输电侧、配电侧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较为齐全的产线,形成了以产品研发为先导、以设备制造为主线、贯穿系统集成、工程施工以及后期运维服务的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完善的供应链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采购的摩擦成本,缩短其由建设到投产的周期,还提高了公司的配套价值量,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市场地位。。
  三、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3、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规模扩大,相应的存货规模增加投资性房地产 672,658.16 0.06% 702,808.16 0.06% 0.00%固定资产 167,531,221.70 14.40% 170,794,442.73 15.15% -0.75%使用权资产 1,288,102.87 0.11% 1,741,163.88 0.15% -0.04%完成结算支付所致应交税费 10,129,900.11 0.87% 20,315,535.75 1.80% -0.93%其他应付款 3,955,864.37 0.34% 5,724,839.53 0.51% -0.17%租赁负债 381,102.55 0.03% 740,684.93 0.07% -0.04%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