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道氏技术(300409)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13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5,382.86万元,同比下降11.64%,其中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 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38.75万元,同比增长10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 21,070.88万元,同比增长119.72%。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持续向好的主要原因系:(1)公司以效益为导向,优化运营管理,整体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板块持续拓展。阴极铜产能同比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带动产销量实现增长,利润空间持续释放。与此同时,受益于钴金属市场价格上涨的积极影响,公司钴产品毛利率提升。(3)公司加快了应收账款回款,其周转速度高于上年同期,坏账准备转回,产生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1)聚焦固态电池材料领域,赋能高质量成长
  公司积极践行“人才引领,研发驱动,以创新铸造一流新材料企业”的愿景,持续推动研发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以构建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在单壁/寡壁碳纳米管、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硅碳负极、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等高性能电池材料领域持续突破,加速推进其商业化进程。其中,单壁碳纳米管方面,部分公司已实现供货,并向多家锂电池领域知名企业送样进行测试;寡壁碳纳米管方面,已进入多家知名客户的供应体系,预计下半年实现销售放量;硅碳负极方面,公司在消费电池、数码电池、动力电池及固态电池领域均推进产品布局与合作,与行业内的众多企业开展评测合作,已成功导入部分客户,同时不断向更多知名企业送样拓展市场;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方面,公司正在积极与多家头部企业进行送样测试;富锂锰基前驱体方面,公司富锂锰基前驱体已批量出货,同时低成本的富锂锰基产品也在持续开发和验证中,公司将持续推进富锂锰基前驱体的产业化研究。
  截至2025年6月30日,碳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 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2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9 件;正在申请中发明专利 9 件。锂电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 229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127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02 件、正在申请专利 57 件(含 2 项 pct);登记著作权作品 2项,参与出版书籍 1本;发表论文 97 篇,其中 SCI 论文 20 篇、国内期刊 77 篇;陶瓷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 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7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6件;正在申请发明专利 11件。
  (2)科学智算,赋能 “AI+材料”战略深化落地
  为推动公司“AI+材料”的协同研发体系建立,满足 AI4S(AI for Science)的算力需求,公司联合芯培森合资成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芯培森赫曦架构高速算力服务器的技术积淀,结合公司在实体产业的深耕经验,共同打造原子级科学计算规模化算力中心。该中心可实现密度泛函(DFT)和分子动力学(MD)高速计算—— 二者作为描述微观原子层面基本物理规律的核心方法,使算力中心具备为物理 AI 提供批量数据与训练样本的能力。
  目前,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公司正在全力推进算力中心的建设,已与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济科技”)、芯培森签署战略合作。
  三方将整合共济科技在算力中心建设运维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及芯培森在原子级科学计算相关芯片和服务器研发的技术积累,加速推进原子级科学计算规模化算力中心落地运行。
  此外,公司已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芯培森充分达成战略合作,围绕人形机器人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所需材料的研发与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加速公司碳材料产品在人形机器人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应用进程,进而提升公司在新材料及相关产业领域的竞争力。
  (3)以效益驱动的产能建设
  公司以效益驱动为核心,聚焦战略资源与核心材料领域,以产能扩容为抓手强化发展支撑,精准布局核心产能,优化产能结构,公司拟投资 1.65亿美元在刚果(金)建设年产30kt 阴极铜湿法冶炼厂项目,依托当地铜钴资源富集优势,将资源禀赋转化为成本竞争力与产能效益,增强战略资源板块盈利能力,为海外业务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公司正在有序推进单壁碳纳米管和硅碳负极的产能扩容的相关工作,为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商业化放量与市场需求扩张提供坚实产能保障,巩固核心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
  (4)践行国际化战略,积极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公司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共进的发展生态,秉持锐意进取的信念,依托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海外业务,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 22.09亿元。
  碳材料业务方面,持续推进单壁碳纳米管与海外客户的送样测试,加速推进海外市场产品升级与拓展的进程。
  锂电材料业务方面,以研发升级、生产精细化管控及品质强化为抓手,稳固原有海外客户合作关系,新客户产品测试验证工作有序开展,导入进程稳步推进。
  陶瓷材料业务方面,持续加大非洲、拉美、欧亚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以满足这些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助力业务谋求新发展。
  战略资源板块,以刚果(金)为核心布局铜钴资源开发与冶炼,报告期内阴极铜产能同比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带动产销量稳步增长。
  (5)集团化管理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对并购资产的吸收消化与有效管理,在业务层面深度融合技术资源、优化生产体系,对核心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在全面吸收、深度消化原有碳纳米管导电剂及三元前驱体业务的技术内核与产业经验后,公司进一步延伸布局固态电池全材料业务矩阵,逐步形成“整合-消化-升级-延伸”的闭环发展能力,为持续突破产业边界、强化核心竞争力筑牢根基。
  以职能部门为后台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在报告期内高效运转,通过管理架构的精准优化与调整,不断强化核心部门管理能力、夯实管理基础,全方位保障各项业务顺利开展,成为集团稳健运营的坚实后盾。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WMS、CRM、HER 系统逐步在各事业部全面推广落地,通过强化仓库管理效率、增强客户服务能力、优化人力资源统筹效能,为业务高效运营夯实基础;同时,集团大数据平台建设启动,为数据治理深化、战略决策数据支撑及 AI应用落地筑牢根基,为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蓄能。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注:以上产能为成品产能。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营,自负盈亏 公司内控制度约束及内外部审计监督 盈利 9.65% 否MINERALMETALTECHNOLOGY SARL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502,279,179.80 刚果(金) 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公司内控制度约束及内外部审计监督 盈利 12.50% 否JIANA HKLIMITED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726,941,670.09 香港 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公司内控制度约束及内外部审计监督 盈利 16.63% 否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变动净额-23,481,579.49元,系高信用银行承兑汇票和应收数字化债权凭证在报告期接收、转让、承
  兑净额。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元前
  驱体及
  配套3万吨硫
  酸镍)     池
  材
  料     金       阶段   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道氏技术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修订稿)》合计 -- -- -- 49,759,039.32 623,853,141.21 -- -- 255,737,500.00 0.00 -- -- --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末
  募集资金
  使用比例
  (3)=
  (2)/
  (1)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募
  集资金总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向 闲置两年
  以上募集
  资金金额
  2023 向不特定
  对象发行
  可转换公
  司债券2023年
  04月25
  户,继续用于募投项目建设 0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3〕224号”文同意注册,公司于2023年4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了2,600万张可转债公司债券,债券简称“道氏转02”,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600,000,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2,579,209,811.32元,以上募集资金已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3]第ZI10164 号)。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尚未使用余额154,079.08万元(含利息收入并扣除手续费,含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
  目
  可
  行
  性
                               是
  否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3年度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2023年04月25日 1.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补流 否 77,376.98 77,376.98 77,376.98 0 78,550 101.52% 不 不 否
  2023年度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2023年04月25日 2.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 生产建设 否 170,624.65 170,624.65 170,624.65 2,768.57 31,850 18.67% 不 不 是
  2023年度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2023年04月25日 3.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 研发项超募资金投向不适用合计 -- 257,921.67 257,921.67 257,921.67 2,768.57 110,400 -- --     -- --分项目说明未达到计划进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1、“年产 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 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 3万吨硫酸镍)”中的 3万吨三元前驱体未达预期是因为生产线处于设备调试阶段,相关调试工作预计于2025年8月完成,公司正在同步启动客户开发工作。
  2、2025年8月12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对“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和“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进行了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
  (1)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导致发展不及预期,加之磷酸铁锂材料凭借成本与安全性优势抢占新能源汽车中低端市场,对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造成一定的挤压,进而传导至上游的三元前驱体产业。尽管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为锂电池市场带来增量空间,但当前其对高性能三元前驱体的拉动作用离规模化效应仍需一定周期,因此,从现阶段看,三元前驱体的主要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行业竞争加剧,项目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及投资建设风险增强。鉴于公司现有产能足以满足现阶段的订单需求,本着谨慎投资的原则,为更好地保护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经审慎评估,公司认为目前并非继续投资建设“年产 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 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 3万吨硫酸镍)”剩余产能的最佳时机,决定对本项目进行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在暂缓实施期间,除针对已建成部分产能的合同尾款待后续使用募集资金支付外,公司不会使用募集资金投入新增产能。
  (2)基于对当前新能源市场的判断,公司战略重心进一步聚焦于固态电池材料技术赛道,目前公司正重点研发固态电池需用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和半固态电解质、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材料,着力构建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综合权衡,公司决定暂缓实施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将研发资源全力倾斜于固态电池相关材料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好技术和产品储备,以更好地把握行业技术迭代机遇。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同上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3年10月11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3年第7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2023年第6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20,200.95万元置换预先已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5年1月7 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2025年第1次会议及第六届监事会2025年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在保证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 120,0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到期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全部在专户存储、现金管理及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 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格瑞芬:报告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906.39%,主要系销售结构优化,产品毛利率提升所致。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5年04月25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广大投资者 公司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及各业务板块具体经营情况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300409道氏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2024年12月21日,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2024年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公司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报备监管机构。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