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川仪股份(603100)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2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宏观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面临阶段性挑战,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28,112.75万元,同比下降1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55.78万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26.20万元,同比下降14.66%。
  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承压奋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管理增效等重点工作,持续锻造核心优势,增强核心功能,全力以赴应对行业周期性考验。
  (一)加快创新步伐,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主力产品技术升级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拓展行业应用。一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优化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电磁冷水水表、智能阀门定位器等主力产品技术性能指标,不断提升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特殊工况适用性。
  另一方面针对中高端应用市场及新应用领域实施精准开发。多回转直流电动执行机构突破1.5kW直流电机控制难题,首次应用在水利水务行业;熔盐耐高温超声波流量计攻克关键技术,能够在电厂高温、强腐蚀苛刻工况下长期稳定工作,为推动特殊介质流量计在电力行业运用奠定良好基础;新一代高压加氢多点热电偶从安全性、稳定性、精准性三大维度进行技术升级,为客户煤焦油加氢裂化装置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关键保障,获得客户认可;流程工业电加热器完成航空航天用盘管式加温器研制,并实现成果转化;与中广核联合研发的首台国产化“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通过专家组联合验收,已顺利交付客户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公司“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均已在核电项目实现国产替代,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供货三大核电公司旁路调节阀的供应商。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推出了APL智能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等产品,实现智能诊断、高效通信、无缝互联等功能,助力流程工业客户以更低成本建设智能工厂。
  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23,095.12万元,占营业收入7.04%,在研国家、省部(直辖市)级项目20项,完成“工业测控高精度硅基压力传感器关键技术”等3项项目验收;新获授权专利74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拥有有效专利1158件(其中发明专利384件),软件著作权397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1项;“高端装备系统运行安全智能监测与管控技术及应用”“高性能长寿命硬密封球阀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分获2024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二)紧盯客户需求,多维拓展市场边界
  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积极优化营销策略,一方面内部提质,加强专业化营销、服务团队建设,强化市场项目信息收集到合同落地全流程管理,不断提高订单获取能力;一方面外向突围,深耕大客户大项目,拓展新市场新领域,并借力央企“总对总”优势,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下降9%,但在核电、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水利水务、火电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增幅38%—64%,海外市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聚焦大客户大项目,制定专项营销策略,深挖客户潜力。公司继续深化与大型央国企、民型企业合作,与云天化、陕西北元化工、永青集团等20余家重点客户新签或续签框架合作协议,合作阵容日益壮大;压力(差压)变送器、电磁流量计、电动执行机构等继续入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招标框架,新增过程控制系统、气动活塞调节蝶阀等入围中国石油一级物资供应商体系。面对市场新变化,公司适时调整战略部署,把握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备品备件和技改项目及部分新开项目需求,深耕核心客户,取得北方华锦、抚顺新钢铁、大唐郓城煤电项目等订单,有力夯实业绩基本盘。其中H400程控阀在抚顺新钢铁实现应用,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局面,填补了国内冶金行业程控阀技术空白。
  继续做好新行业、新领域的拓展和布局,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智能执行机构产品进入四川、云南等地灌区、饮水工程等,为开拓水利市场奠定基础;新签徐大堡核电厂、宁德核电厂1E级磁浮子液位变送器、电加热器、温度仪表等订单,核电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新开拓建晖纸业、玖龙纸业等多个造纸客户,为推进造纸行业智能流量仪表的国产化树立标杆;积极参与中铝集团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实现首个千万级订单。紧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借船出海+独立出口”发展模式,加强与中色股份、中国成达、青山控股等工程公司合作,加大与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地海外代理商合作力度,产品出口中东、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三)深化精益管理,持续提升发展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着眼经济形势和竞争态势的变化,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精益管理,不断提升整体效能和运营效率。
  有序推进“数智川仪”工程,新增2条智能生产线、2个重庆市数字化车间,累计建成48条智能生产线、9个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3个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不断增强质量保障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聚焦部分产品生产和合同交付中的“难点”“卡点”,组建专班统筹协调,从产销对接、技术设计标准化、生产组织、供应商能力建设等多维度加强建设,持续提升准时交货率。坚决守牢发展的红线底线,上半年公司安全环保整体稳定运行。推进成本管控体系建设,持之以恒从设计、采购、工艺、管理等各维度推进精益管理,挖潜增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构建核心物资战略储备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通过采购价格研判、年度招标比价、战略谈判等,强化采购成本管控。聚焦全年经营目标,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成本管控,强化投标前评审、合同评审、应收账款监督,不断夯实资产基础,加速推进业财融合平台建设,持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