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源股份(603628) 指标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评述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全球及中国光伏市场需求情况 当前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经济分化显著。世界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光伏产业作为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柱,一直是各国重点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装机电源。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025年3月26日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统计》报告,2024年度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451.94GW。其中,欧洲市场受益于欧盟绿色能源转型政策,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58.78GW。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5年8月2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情况》,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211.61GW,同比增长106.49%。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98.80GW,同比增长99.19%,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112.81GW,同比增长113.33%。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中,户用光伏电站25.63GW,同比减少61.70%,工商业光伏电站87.18GW,同比增长135.43%。 (二)公司经营情况 公司是行业内领先的以光伏支架系统为依托的光伏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涵盖光伏支架系统(分布式光伏支架、固定光伏支架及智能光伏跟踪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EPC建设及智慧运维;光伏储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5年半年度,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积极拓展国内外销售网络,聚焦产品创新升级,优化产品供应链体系,全面推行精益管理计划,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加37.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77.77万元,同比增加62.44%。 净利润同比增加的原因主要为: 1、由于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加,公司总收入同比增加; 2、受欧元、澳元、英镑等主要结算外币较美元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收益4,719.09万元。 (三)公司经营情况具体分析 1、光伏支架系统 公司是以光伏支架系统为驱动的光伏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的光伏支架系统包含分布式光伏支架、固定光伏支架、智能光伏跟踪器、BIPV等,涵盖光伏系统全部应用场景。 (1)支架系统市场份额稳固,中国市场增长明显 国内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迎来巨大爆发,但市场竞争依旧激烈。 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区域化精准营销战略,以及对成本竞争力的持续优化,赢得了众多高价值大客户的信赖与支持。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支架产品在国内销售收入为48,587.67万元,同比增加108.31%。 国外市场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澳洲分布式光伏支架市场继续保持排名第一的市占率,并继续持续深耕德国、英国、爱尔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市场的分销渠道,公司户用分布式支架在英国的市占率达25%,德国达10%,均位列行业前列。公司工商业分布式支架在罗马尼亚的市占率达30%,智能光伏跟踪器在匈牙利市场的渗透率提升至5%。2025年上半年度,欧洲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5,176.37万元。 亚太市场和战略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在泰国、菲律宾和加拿大市场等地区依旧保持着增长趋势。 (2)支架系统持续创新升级,竞争优势突出 ①分布式支架系统是公司的明星产品,已连续15年在澳洲单区域市场保持市占率第一的地位。 该类型支架系统采用便捷的模块化标准设计,具备结构简单、设计独特、安装便捷等突出优势,可极大节省成本费用,安装人工,已取得澳洲、中国、欧盟、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产品认证,在澳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均实现了大规模销售。公司充分借鉴国外分布式光伏支架系统的成功经验,为国内市场量身打造分布式光伏支架系统标准产品,为进一步扩大国内分布式光伏支架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公司针对户用光伏的具体应用场景,新推出平屋顶压载系统及多款户用挂钩模块,充分优化现有分布式支架系统产品,使得公司产品能更好适配多种屋面类型,极大丰富终端用户的选择空间。这些新品配件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分布式光伏支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市场覆盖率,助力公司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分布式光伏支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4,427.12万元。 ②智能光伏跟踪器方面,公司核心产品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zTracker智能光伏跟踪器系统。该系统运用当前行业内领先的跟踪技术,已通过德国南德TÜV,天祥ETL认证,以及CPP和RWDI风洞测试等多项权威检测。公司智能光伏跟踪器使用高硬度耐磨环保锌铝镁钢材,同时通过创新一体化驱动结构设计及耐候POM轴承支撑,实现防水防尘防沙侵蚀,抗UV(紫外线)、自润滑,有效使用寿命长,降低后期运维成本。该类产品搭载云、站、端三级控制,能够实现“设备数据化、数据可视化、电站可控化、电站可优化”四化功能。与业内同类产品相比,EzTracker在安装效率、风雪保护模式、故障自动隔离机制以及免维护设计等多个方面优势显著,技术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支架智能跟踪器实现营业收入2,767.60万元。 ③光伏地面固定支架系统是公司的另一大主力支架产品,主要涵盖碳钢支架和铝合金支架两大品类,通过公司擅长的模块化设计,强调强度可靠,地面适应性强,使得地面固定支架系统无需焊接预制件,在保证灵活性、安全性的同时实现安装便捷。公司光伏地面固定支架系统产品广泛应用在全球各类地面光伏项目中,已在日本、中国、泰国、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大规模销售。目前,公司的地面支架系统主要通过直销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地面支架系统产品与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地面支架系统实现营业收入49,915.54万元,同比增长52.59%。 2、光伏储能产品 (1)光伏储能产品紧抓能源转型机遇,构建全球市场竞争力 储能相关产品是公司发展战略中的重点拓展方向。随着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占比的提升,储能系统通过调峰调频、平抑出力波动、辅助消纳弃风弃光,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储能系统在工商业领域用户侧的经济性逐渐凸显,通过峰谷套利和变压器容量替代,可有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降低高峰电价用量并提高用电可靠性。 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攀升,以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不断下探,全球储能市场将持续高速发展,根据IHS数据显示,自2021年开始,全球储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30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51.2GWh,其中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51.4GWh。 TNK系列户用储能系统是公司第一款单相户用储能产品,该系列产品具备安装便捷,极致安全,高可靠等特点,具备IP65防护等级,适合室内和室外使用,同时系统内置有智能EMS,旨在提高太阳能发电的自用电量,实现高度能源自主、可靠供电,并降低用户电费。目前TNK系列单相混合逆变器已获得IEC61000、IEC62109-1/2、AS/NZS4777.2等认证,TNK系列低压电池已获得UN38.3、IEC62619、IEC62040、IEC60730、IEC61000等认证,并通过澳洲CEC列名,满足南澳大利亚电网运营商CSIP-AUS和维州电网运营商EmergencyBackstop的要求,获得澳洲本地电网的认可。 同时,公司正在着手推出第二代单相户用储能系统,该系列产品在安装,安全性和性能上进行了创新升级,电池系统采用模块化和堆叠安装设计,降低了户用储能系统度电成本;储能逆变器具备有AFCI功能,电池系统采用三级电气保护,且集成了Pack级消防模块,可以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了火灾的蔓延和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在产品性能上,储能逆变器直流超配比达到200%,具备IP66防护等级,可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户储系统维护便捷性和使用体验,未来将推出一体机户储系统,该系统外观上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完美适配现代家居环境;电池系统内置有电池优化器,支持新旧电池混用,可以很好解决电池容量失配的痛点;采用大容量电芯,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同时,家庭能源系统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综合分析当地气象数据、历史发电规律和季节变化,自主学习并记忆家庭用电习惯,结合当地的动态电价,为能源调度和充放电策略提供前瞻性规划,实现家庭用电的动态净零平衡;通过虚拟电厂与电网进行高效协同,提升家庭能源收益,家庭能源管理从被动存储正式迈入主动预测、智能调度和价值创造的全新时代;AI也可以基于电化学机理建模,监测电池电压、温度、内阻等多项参数的变化趋势,提前识别析锂,内短路,热失控等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极大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报告期内,公司TNK系列户用储能系统已实现在澳洲和东南亚区域的销售,未来公司将依托分布式光伏支架产品的海外渠道优势,积极拓展海外户用储能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3、光伏电站的投资及EPC建设、智慧运维 (1)光伏电站投资运营稳健增长,数智能源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 公司光伏电站投资业务主要聚焦于中国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投资场景,通过与工商业高耗能企业合作,利用符合要求的建筑屋面铺设智慧光伏电站,为工商业主提供“智慧光伏+数字能源”管理系统服务。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可视化、可控化、可优化,在光伏绿电节电基础上仍可通过管理系统额外节能降耗幅度5%以上,最大化提升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为企业双重赋能。截至目前,公司已与三安光电、博西华家电、松下电子、东方雨虹等知名企业、国内多地市大型产业园区达成长期合作,助力多家企业达成节碳减排目标。 公司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地面电站开发投资业务。其中,德国市场处于开发中的项目约200MW,德国Ganzlin地区投资3.6MW地面电站已实现并网。 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电站投资并网项目容量为303.35MW,其中本报告并网30.12MW,另外光伏电站投资在建项目约2.53MW。 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自持电站,并通过多手段主动改造低效电站、多渠道融资降低成本、“数字化运营+技术迭代改造”双轮驱动策略提高发电收益及安全性、优化地面电站电力市场交易策略等方式,积极优化自持电站资产结构。实现自持电站发电收入的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电站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65.65万元,同比增加13.49%。 (2)光伏电站EPC建设及运维服务持续突破 受益于国内“双碳”政策利好及工商企业对绿色低碳转型需求的持续释放,公司的光伏电站EPC业务与运维服务板块报告期内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公司作为福建省“智慧光伏+数字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领军企业,EPC建设及运维服务始终聚焦于高品质光伏建设与智慧运维相结合的发展策略,立足福建,走向全国,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智慧光伏+数字能源”项目的设计、建设、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与零碳经济目标。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打造中汾酒城、宁德上汽、泉州三安四期、晋江菜鸟等知名企业屋顶式分布电站并提供运维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EPC业务及运维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841.62万元,同比增加150.21%。 4、公司经营优化与能力建设 (1)全面落实精益生产,致力产品升级及产业链扩展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围绕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市场,对厦门和天津两大生产基地,持续的全面推进落实精益生产,以“四全”为核心推进‘全球供应布局‘、‘全面质量提升’、‘全面智造升级’、‘全流程数字化’。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及供应模式,实现全球四大战区交付时间缩短,其中中国战区以移动交付为核心实现本地化交付;以4M1E为核心构建全流程质量防错防呆体系,做到市场客诉同比下降70%;通过工厂布局、产线产品型谱匹配、提升设备稳定、优化设备加工工艺、自动化设备升级等精益改善活动,全面提升两大工厂产能规模和生产效率;通过导入新工艺、新设备、SKU精简等精益改善,全面提升产品零部件自制比例;围绕采购降本实行品类管理推进年度采购规划、制造降本持续推进自动化省人提效、物流降本落实优化供应链布局,全面推进供应链综合降本,以生产计划管理为核心推进生产交付周期下降;通过LTC全流程梳理和改善,构建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实现交期透明、数据可视,缩短采购周期、制造周期、交付周期,缩短交期;以精益日常管理为核心,推进供应链交付和生产制造安定化,提升日常管理效率。同时启动了智能工厂项目,通过推动生产数字化逐步梳理生产业务流程,使其更标准、更高效、更透明;同时对研发项目进行数字化管理,解决了进度不透明、责任不清晰等痛点。在内部协同方面,启用了任务管理系统,用于跨部门、上下级的工作指令传递。未来,公司计划升级ERP系统使之能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继续完善企业数字化信息系统以打破信息孤岛,深化AI与日常业务的融合以提高工作效率。 公司积极应对近年全球营商环境及光伏行业发展的机遇及挑战,加强对公司内部管理的优化,并启动公司产品的全线升级及产业链纵向扩展,包括对公司现有光伏支架系统产品进行改造升级、研发面向不同市场、不同应用场景的新标准化产品、升级“光伏+智慧能源”控制平台并应用等。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2,481.18万元,同比增加9.34%。 (2)供应链革命性重构,规模效应及数字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业务前端与供应链的精益化和数字化管理。在采购领域,通过梳理采购业务流程,迭代升级供应商管理系统,建立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并优化在线竞价方式,显著提升采购效率、降低成本;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生产排产模块,完善产前产中管理,设备模具管理等模块,加快实现生产数字化,提高生产信息流流转,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此外,公司通过精益生产改善,引入自动化设备,结合产品设计标准化,提升车间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实现产能提升和产品制造费用降低的目标;通过引进品类管理方法,深化与长期采购合作供应商的协同,开展集中采购,优化供应商分级管理机制,提升采购效率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全方位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报告期内,除去汇兑损益对财务费用的影响,公司期间费用率12.41%,同比减少0.67个百分点。 (3)深化组织能力升级,打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正式运行管理与专业技术并行的双通道职业发展,员工依据自身定位和动机自主抉择发展路径,激励员工钻研专长,完善了人才发展体系,有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在2024年实施上市以来的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周期为2024-2026年度,并向公司部分董事及核心骨干授予,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紧密相连,全方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与忠诚度,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4)深挖客户需求,建立长期稳固合作机会,实现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公司始终强调深耕细分市场,通过深度挖掘现有客户资源、精准把握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趋势,致力于提高客户复购率。在与现有客户共同制定销售目标、联合研发新产品、协商长期合作模式、优先分配生产资源等深度合作过程中,通过Go-To-Market渠道协同机制弱化单一销售导向,培育优质、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公司将始终保持开放的沟通姿态,建立品牌价值共创机制,积极采纳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不断优化产品及服务的品牌价值传递,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驱动公司业务实现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清源股份始终以“科技改变能源结构,助力实现碳中和”为核心使命,锚定“成为全球一流新能源科技企业引领可持续未来”的战略愿景,将“创新、品质、服务”三大价值观深度融入经营全链条。 基于对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判,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底层牵引,构建了“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渗透-服务增值”的闭环发展体系——通过持续迭代新能源核心技术,推动业务模式从单一产品供应向“产品+解决方案+运维服务”综合服务商转型;建设全球化布局的销售网络与数字化渠道体系,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全方位巩固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行业竞争力,实现公司业绩的长期稳步增长,切实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了可持续价值回报。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