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评述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新能源行业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风机大型化与智能化运维技术应用广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 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0.41亿千瓦。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 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 95.9%。技术创新推动大型化与智能化发展。陆上风电12MW风机进入市场,风机大型化与智能化运维技术应用广泛,如AI驱动的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监测系统,有利推动运维成本大幅降低。 光伏成第二大电源,“光伏+”多场景应用正成为重要趋势。光伏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8.86亿千瓦,同比增长45%,光伏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在光伏用地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光伏+”多场景应用正成为重要趋势,鼓励农、林、渔、牧等“光伏+农业”新模式,工业、交通、建筑等应用场景被视为光伏行业新增长点。 储能等新赛道加速培育,发展潜力巨大。多能互补、高效协同已成为新能源行业必然趋势,储能、氢能等新赛道加速培育。国家能源局规范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工信部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7,376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 130%,平均储能时长 2.3小时,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多方聚力深化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构网型储能获市场广泛关注,压缩空气、钠离子电池等非锂储能应用增多。 政策支持与市场化机制深化。《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明确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有利于推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盐行业 市场供需逐渐平衡是未来行业的主要趋势。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印染、冶金、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末全行业原盐产能控制在 12500万吨以下,市场供需逐渐平衡是未来行业的主要趋势。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产销一体化集团优势显现。《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批行业引领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盐业体制改革后行业进入整合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头部企业纷纷加快内部改革,积极开展并购重组,重构企业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竞争优势越发明显。参考美国、日本等国盐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盐行业也将朝几大优势盐业综合性集团并存的格局发展。 食盐产品高端化、功能化趋势明显。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健康化趋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食盐品种日益丰富,食盐品牌逐步确立。据统计,食盐品种较品类逐渐成为主流,高端化在食盐行业正形成共识。与海外发达国家中高端食盐市场占比约 8%-10%相比,中国中高端食盐消费刚刚起步,品牌溢价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3.天然气行业 产供双增,消费结构优化,市场持续复苏向好。天然气是向低碳、零碳能源转型最重要和最现实的过渡能源,拥有高效、清洁等特性,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数据,2024年国内天然气产量达 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其中非常规气(页岩气、煤层气)及海上气田贡献突出。202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 42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城市燃气(占比 33%)和工业燃料(占比42%)为主要驱动力,“煤改气”政策及低碳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用气需求。进口多元化,全年进口天然气 18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对外依存度约 44%,管道气与 LNG进口占比分别为 46%和 54%。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储运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长输管网总里程突破 12.8万公里,LNG接收站新增接卸能力超 1000万吨/年,储气库调峰能力提升至消费量的 6%。云南区域,全面建成玉溪市、曲靖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天然气大规模应急储备能力实现“零突破”。 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了《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以加强天然气高效利用,统筹市场发展和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机制,加强跨省天然气管道定价成本监审,管输费简化为“一区一价”,有利于实现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打破了以前的定价模式,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促进天然气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业务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盐、天然气三大业务板块,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食盐、工业盐、芒硝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天然气销售、入户安装服务等。 新能源是公司的战略核心与发展重点。随着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30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6月30日全部实现并网发电、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5.04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9月12日实现并网发电以及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项目合计2万千瓦容量于2024年12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94.64万千瓦,其中风电182.04万千瓦,光伏12.6万千瓦。 盐业板块,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授权云南省唯一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省政府食盐储备承储企业。截至报告期末,云南盐业制盐装置实际产能可达180万吨/年。公司盐业“稳中求进”,有效支撑公司战略发展。 天然气板块,控股子公司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天然气产业平台,是我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已建成通气及具备通气条件支线管道合计900KM,建成曲靖、玉溪2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形成3600万方天然气储气能力。 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核心主业发展,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正在筹划与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以所持有的天然气公司100%的股权对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披露了《关于筹划与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对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126)。2025年3月21日,公司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控股子公司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股权向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本次增资成为页岩气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不再持有天然气公司股权,天然气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 1.电力 1.1风力发电 利用风力发电,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量巨大。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的特点。 1.2光伏发电 利用太阳光热发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电站根据其规模、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包含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等。 集中式光伏是指装机规模较大、场址集中的光伏电站,主要建设于沙漠、戈壁、荒漠等重点地区,通过大量的光伏板或者太阳能跟踪系统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输送至远离发电地的用户。分布式光伏是指安装在用户现场或与电网连接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光伏电站,通常安装在屋顶、墙面或地面,可以直接为附近用户供电。 2.盐业 食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素有“百味盐为首”美誉,也用于各类食品加工。 工业盐,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工业用途广泛,被称为“化工之母”,主要用于基础化学工业,包括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此外,工业盐还可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建筑业、日用化工、石油石化、无机化工以及硬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 芒硝,化学名称工业无水硫酸钠,可以用来制取硫酸铵、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还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 3.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主要用于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工艺生产、天然气化工工业、城市燃气事业、压缩天然气汽车等。 (四)主要经营模式 1.新能源 详见下述“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2.盐业 详见下述“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食品及酒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3.天然气业务 (1)天然气购储销业务 ①采购模式 公司向上游供气商采购管道天然气,价格在基准门站价的基础上根据供、用气量的供求关系浮动;在与上游签订的管道天然气合同量不足时,参加交易中心组织的线上交易,以竞拍交易、摘牌交易、仓单交易等方式取得交易中心组织市场化气源;LNG、CNG向气源供应商采购,价格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 ②储存及配送模式 管道天然气由公司支线管道输送至支线分输站或末站,再由管道输送至工业用户以及各下游城市门站,经计量、调压、加臭后进入城市高、中、低压管道,最终提供给下游用户。 采购的 LNG通过槽车运输并储存至 LNG气化储备站储罐内,通过气化装置气化为气态天然气后,经计量、调压、加臭后进入城市高、中、低压城市管道,最终提供给下游用户。此外,部分LNG送至加气站用于天然气汽车的加气。 天然气公司玉溪、曲靖应急储备中心主要发挥应急调峰功能,同时可为未通管道气的区域提供气源。 ③销售模式 公司将采购的管道气、LNG、CNG,通过支线管道、门站、城市管网、储配站等,销售给工业用户、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加气站等用户。 (2)入户安装服务 主要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实施管道施工和燃气设备的安装并按相关规定收取费用。 (五)所处的行业地位 新能源:云南风光资源优异,且与水电有着良好的协同互补优势。公司是省属国企投资开发、建设运营风力发电的主力军,是能投集团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的承接平台,将长期秉持新能源发展核心战略,以发电端为基础,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供给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94.64万千瓦,其中风电总装机容量处于全省前列。 盐业:云南盐业是省级盐行业发展平台,是云南省唯一原盐生产商和供应商,是云南省唯一食盐生产商和省级食盐批发企业,产销协调运转,分销机构覆盖全省,长期深度耕耘食盐市场,消费者忠诚度高,在省内品牌优势突出并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获得“生态井矿盐”产品认证,食盐省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80%左右。 天然气:天然气公司是云南省级天然气发展平台,承担着全省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市场推广、产业培育等工作,是云南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已建成通气及具备通气条件支线管道合计 900KM,玉溪市、曲靖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全面建成,实现云南省天然气大规模应急储备能力“零突破”。天然气公司全力拓展下游终端市场开发,报告期售气量3.86亿方,同比增长52%。 (六)周期性特点 风电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地域性强。云南省内每年 6月至 10月为小风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大风季,风力发电季节性很强。与此同时,云南省风力资源在各年度间存在波动,结合公司经营管理经验,风资源通常会以大风年与小风年交替的形式出现,但无法量化这种变化。 光伏发电通常情况下每年第二季度发电量最高,其次是第三季度,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发电量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第四季度太阳位于南半球,太阳高度角低,太阳光与光伏板面角度较小,不利太阳光的吸收,光损失大,此外第一、四季度天气冷,阴、雪天气较多,辐射量降低,导致发电量下降。 食用盐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其消费较为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但受居民的采购习惯等影响,食盐销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工业盐产销量受国家经济政策及下游行业景气度影响明显,行业周期性显著。 天然气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商业热力、动力来源,无明显行业周期性,但具有季节性特征,寒冷季节与炎热季节之间的峰谷差较明显。 (七)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主要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机遇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新能源和盐业板块。 新能源:业绩主要受装机规模、设备运行效率、来风及光照辐射情况、上网电价等因素影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 194.64万千瓦;报告期公司新能源发电量 3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加权平均市场化交易电价同比升高0.0093元/度;绿证交易实现突破,累计完成绿证交易 208万张。综上,推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盐业:业绩主要受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产能利用率、成本水平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公司盐板块深入推行精益管理,营销端持续推行标准化、网格化精准营销,产调销协同发力,推动生产装置稳定运行,全年盐硝产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提前研判,充分把握原煤采购市场机遇。但主要由于工业盐价格同比下滑影响,报告期经营业绩有所回调。 天然气:业绩主要受输气量、售气量、采购价格、销售价格等因素影响。随着市场拓展,报告期售气量同比大幅增长。但随着支线管网的陆续转固,人工、折旧和利息等固定成本不断增加,增量收入尚未能覆盖增量成本,导致报告期亏损增加。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不存在重要影响的政策变化,或者新政策出台对公司存量装机容量、发电量、电力业务收入或成本有重大影响的情况。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解码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实干担当、砥砺奋进,主动应变求变。以资源获取为牵引,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营销为龙头、提质降本为支撑,持续稳固盐业发展;产业联动,产学研结合,持续深入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公司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扛牢保供重责,国企担当与价值创造持续向“新”攀升 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坚决扛牢压实政治责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牢抓实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食盐燃气民生保供,在服务大局中坚守政治方向,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5,304.60万元,较上年增长18.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7,503.67万元,较上年增长39.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4,428.51万元,较上年增长33.9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 1,874,788.2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1,997.9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7.86%。2024年公司资产、收入、利润、经营净现流等主要指标实现全面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高质量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二)深入践行“三精管理”,运营管理与增创效益持续向“优”提升 报告期公司深入践行“三精管理”,以“全员参与,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极致”的核心理念推进 46个三精管理项目,通过“咨询+诊断+培训+实操”,推进运营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公司“月月比”“红黑榜”机制持续优化,抓实“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进一步树立和营造“用业绩说话、用数字说话”的价值创造导向和比学赶超氛围。 公司年内获得主体信用 AAA评级,综合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26个 BP,产融协同更加紧密,有力支持产业发展。 新能源存量向好、增量发力、绿证交易实现新突破。金钟风电场一、二期工程项目及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增至 194.64万千瓦,2个风电场获评“5A级风电场”,绿证交易208万张。 传统盐板块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昆明盐矿、普洱制盐分公司积极推进 MVR制盐节能环保技改,降低能耗及碳排放;积极推进碳足迹核查与低碳产品认证,提升绿色竞争力。生产装置运行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调销协同发力,盐硝产销量创历史最好水平达178万吨。区域化、标准化、网格化精准营销模式初见成效,省外市场稳固拓展。“白象牌”获得“中华老字号”和“生态井矿盐”产品认证,云南盐业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 天然气板块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开远-蒙自支线和文山-砚山支线投产试运行,玉溪储气库进液试生产。液化天然气销量超年度目标值 50%,售气量突破 3.8亿方,达历史最好水平,“产供销联动、厂网库一体”发展新格局初步构建。 (三)加压奋进,重点项目与重大专项推进持续向“质”聚焦 扛牢使命加压奋进,统筹优存量、拓增量、育新量,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项目、重大专项有力推进,持续推动产业布局优化、经济运行提质、板块融合发展。 一是集中力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 30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6月30日全部实现并网发电、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5.04万千瓦风机于2024年9月12日实现并网发电,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合计 2万千瓦容量于2024年12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马龙竹园光伏项目 12月正式开工建设;“新能源电站远程集中控制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二是加快培育拓展新能源新赛道。 聚焦压缩空气储能、用户侧储能等方向,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加强技术方案论证,全力推进安宁 35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普洱制盐 MVR技改项目和风储一体机研发等工作,努力提升公司“风、光、储、盐”耦合、协同发展能力,努力成为新产业新领域的先锋队和探索者。三是全力抢抓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以及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拟与华宁、沧源等开展新能源项目合作,持续对接富源、峨山等资源,积极上报省能源局 2025-2027年后续新能源风电项目规划。四是统筹推进混合制企业整治及瘦身健体。“一企一策”制定方案,完成盐业东川、景东、孟连、洱源、开远公司5户企业注销。 (四)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活力动力持续向“强”升化 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暨实施 “8个专项行动”,细致梳理出 23个方面改革要求、60项重点任务工作清单与分工明细,协同发力,全年完成任务清单 80%以上主体任务。盐板块生产端 “大部制、大车间、大班组”改革成效显著,昆明盐矿、一平浪盐矿、乔后盐矿原有 23个部室精简为“5中心、4部室”,正式在岗员工缩编减幅11.44%;普洱制盐分公司9个部室也整合为“2中心、1部室”,员工人数降幅5.58%,为后续高效生产筑牢根基。以“三项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压缩管理层级,优化组织架构,精简人员编制,提升人均效能,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20%以上。 动真碰硬推动“能上能下”。落实管理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明晰薪酬刚性兑现、末位调整与不胜任退出规则,229名管理人员签订“两书”;强化薪酬拉差、末等调整等落实,打磨市场化经营机制;在干部管理上动真格,干部队伍结构与活力得以重塑。 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破解措施,形成年度《产改任务清单》37条,推动产业工人队伍“荣誉亮起来、腰包鼓起来、腰杆硬起来”,员工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充分激发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公司发展凝聚正能量。 (五)筑牢合规防线,公司治理再上新台阶 扎实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着重针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合规风险防控,推动各条线科学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涵盖法务、合规、内控、风险、审计的五位一体合规闭环管理模式,有力赋能公司经营业务,积极构建具有公司特色的“大风控”体系,全方位纵深推进合规管理工作。 发挥监督效能,查违规、促合规。通过扎实开展审计工作,有效发挥了监督效能,不仅能及时察觉问题及管理缺陷,还能精准提示风险,有力推动整改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管理秩序。 严格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持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成功入选云南省国资委“省属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公司董事会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2024年公司荣获责任云研究院“ESG双碳先锋”奖。 (六)从严管控,生产经营安全平稳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强本质安全建设,未发生交通、火灾、电力、设备、人身伤亡事故,未发生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及公共卫生事件,所属公司主要生产装置、城市配套管网、支线管道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各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平稳有序。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注:其他销售模式主要为租赁收入、碳排放交易收入、绿证交易收入等。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1)随着永宁风电场、金钟风电场、葫芦地光伏电站等增量新能源项目的陆续并网发电及项目转固影响,报告期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增幅较大。2)本年度部分公司绿证交易收入增加,故分产品中“其他”与分销售模式中“其他销售模式”营业收入增幅较大。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食品 销售量 吨 354,320.49 351,273.13 0.87%生产量 吨 345,918.22 358,828.82 -3.60%库存量 吨 43,243.89 53,401.84 -19.02%化工 销售量 吨 1,434,813.97 1,416,793.21 1.27%生产量 吨 1,435,291.90 1,389,907.95 3.27%库存量 吨 9,423.07 7,746.32 21.65%天然气 销售量 万方 38,594.24 25,391.21 52.00%生产量 万方库存量 万方 2,937.66 647.67 353.57%电力 销售量 万千瓦时 369,632.41 202,549.31 82.49%生产量 万千瓦时 381,435.10 210,609.80 81.11%库存量 万千瓦时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1.天然气销售量同比增加52%,主要是因为市场拓展,客户增加;天然气库存量同比增加353.57%,主要是因为曲靖储气库与玉溪储气库建成,液化天然气储备增加。2.电力发电量同比增加82.49%、销售量同比增加81.11%,主要是由于永宁风电场2023年12月全容量并网,金钟风电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1)盐业主营业务成本主要由原煤成本、包装物成本、人工成本、折旧费用等构成。 2)天然气主营业务成本主要由天然气采购成本、折旧费用等构成。 3)风电与光伏发电主营业务成本主要由固定资产折旧等构成。 4)本期风电主营业务成本增长主要是因为增量项目转固,折旧等费用增加。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①报告期因富民县丰顺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出现了变化和调整,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对富民县丰顺天然 气发展有限公司不再具有实质控制权,2024年10月31日由成本法转权益法核算。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占本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2.43%,资产总额、净资产、净利润等指标占本公司对应指标的比例均低于1%。②报告期注销子公司云南省盐业东川有限公司、云南省盐业洱源有限公司、云南省盐业开远有限公司、云南省盐业景东有限公司、云南省盐业孟连有限公司共5家。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客户中,客户3以能投集团为主体合并列示。 前五名供应商中,供应商5以能投集团为主体合并列示。 3、费用 项目转固后,相关银 行借款利息费用化。研发费用 4,875,261.55 3,799,144.82 28.33%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食品及酒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项目2024年1-12月 2023年1-12月 同比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金额 占销售费用比重 金额 占销售费用比重人工成本 98,271,174.67 38.41% 107,242,547.05 38.38% -8.37%配送服务费 60,789,258.22 23.76% 69,247,202.67 24.78% -12.21%运输费 42,027,200.18 16.42% 54,582,190.46 19.53% -23.00%业务促销费 12,188,659.03 4.76% 12,447,877.03 4.45% -2.08%市场推广与广活动增加。差旅费、办公费等费用 5,790,860.04 2.26% 7,033,673.16 2.52% -17.67%租赁费 5,469,263.82 2.14% 6,163,511.51 2.21% -11.26%折旧费 5,407,321.70 2.11% 4,524,948.60 1.62% 19.50%装卸费 3,275,206.57 1.28% 3,270,732.53 1.17% 0.14%加。其他 12,643,673.09 4.94% 11,552,577.33 4.13% 9.44%合计 255,877,441.56 100.00% 279,441,073.13 100.00% -8.43%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普洱制盐卤水净化工艺优化研究科技项目 通过对普洱制盐卤水净化工艺技术的研究,提出卤水净化的整体工艺优化方案,从而降低精卤中的杂质以及微细颗粒的含量,并提升盐产品的粒度均匀性和质量。 已完成 提升盐产品的粒度均匀性和质量,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多品种高端烘焙盐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项目 研发并获得高温烘培盐和竹盐制备的技术工艺及技术集成,完成高温烘培盐和竹盐产品的设备研发,建成一条生产能力为100—500kg/天的高温烘焙盐与竹盐的中试装置,并实现连续化或半连续化生产。 已完成 完成了高温烘焙盐和高温熔融盐的制备工艺研发工作,开发了两步法盐高温熔融重结晶的工艺技术,完成了深井竹盐的制备工艺及产品特征研究。研发与制造了高温烘盐炉、高温熔盐炉,建成了日产120kg熔融盐的中试装置,并以普洱制盐的精制盐产品为原料,制备了高温熔融盐产品(自然珍盐),实现了上市销售。同时根据项目研究成果,编制了可年产300吨高温熔融盐产品(自然珍盐)的连续化生产装置的设计方案。 开发新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控糖降脂类功能性食用盐新产品研发 本项目利用白芸豆提取物的功效性,与食盐的使用场景及方便性结合,进行具有功效性调味盐、含盐调味料理产品的开发。 试验研究阶段 1.开发白芸豆提取物盐的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确定配方产品中白芸豆提取物剂量配比对配方产品功效性的影响。2. 开发新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建立白芸豆提取物盐产品生产和检测的内控标准。80万吨制盐装置母液回收系统工艺技术优化研究科技项目 针对昆明盐矿80万吨制盐装置母液回收系统开展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以及母液回收系统料液沸腾飞溅、跑卤及液膜夹带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生产组织、工艺和设备配置的优化路径,以及相应的技术改进和设计方案。 试验研究阶段 降低系统的物料和能源消耗,并延长制盐装置的运行周期。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芒硝产品质量及提取率提升技术研究科技学、结晶控制技术的系统性研究,解决芒硝产品中氯离子超标和水不溶物超标等产品质量问题及芒硝提取率低问题。 试验研究阶段 提出工艺技术控制优化方案,开发提升硝提取率的关键技术,提高芒硝提取及芒硝一类一等。 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食盐抗结剂柠檬酸铁铵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研究科技项目 针对昆明盐矿绿色食用盐产品的生产,分别研究零添加抗结剂和添加柠檬酸铁铵的抗结机理和工艺技术,提出昆明盐矿零添加抗结剂和以柠檬酸铁铵为抗结剂的绿色食用盐产品工艺技术方案。 试验研究阶段 通过研究优化完善食盐抗结剂柠檬酸铁铵分析检测方法和快速分析检测方法,形成柠檬酸铁铵检测方法标准。 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絮凝剂选型及卤水深度净化研究 研究开发食品级絮凝剂用于卤水深度净化沉降的工艺技术,缩短昆明盐矿卤水净化絮凝沉降时间,提升精卤质量,精卤中SS含量降低50%以上,卤水净化用絮凝剂的原料成本降低50%以上 已完成 开发食品级絮凝剂用于卤水深度净化沉降的工艺技术,大幅度降低净化卤水的絮凝剂使用成本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生态井矿盐系列新产品工艺技术研究开发 完成生态井矿盐系列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达到《生态井矿盐认证实施规则》《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的产品,实现产品上市销售,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生态井矿盐产品认证 试验研究阶段 结合产品认证和《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设计开发了生态云盐”系列产品实现上市销售。 开发新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80万吨装置无水硫酸钠水不溶物调控研究装置芒硝水不溶物超控制指标,导致芒硝质量下降的问题,研究水不溶物的来源、组成、结构和调控的工艺技术,实现高品质芒硝产品结晶过程精准控制。达到降低芒硝水不溶物含量,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已完成 降低芒硝水不溶物含量,实现高品质芒硝产品制备过程的精准控制和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绿色食品食用盐生产工艺研究 开展不同混合方式对添加剂稳定性、不同投料方式对添加剂消耗的研究、不同输送方式对原料消耗及能耗的研究 试验研究阶段 通过研究确定最稳定的混合方式、不同投料方式、确定吨盐输送过程中消耗,控制添加剂稳定性、添加剂消耗及成品盐生产成本。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膜过滤用于精卤深度净化技术的研究 主要研究膜过滤技术在精卤净化中的运行情况,分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精卤中铅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固体悬浮物(SS)以及浊度的变化情况,提出精卤深度净化的最优工艺方案。 试验研究阶段 通过采用膜过滤技术净化精卤,降低精卤中铅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SS含量以及浊度,提高精卤的质量,实现盐产品中的铅含量达到未检出的要求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普洱制盐锅炉脱硫系统阻垢技术研究 通过对脱硫塔中各设备、管道设计、安装或者施工存在缺陷,以及不同石膏浆液pH值、浓度、氧化效果、烟气温度、脱硫水液位、塔中风压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研究对普洱制盐的脱硫、烟气工 试验研究阶段 通过采用膜过滤技术净化精卤,降低精卤中铅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SS含量以及浊度,提高精卤的质量,实现盐产品中的铅含量达到未检出的要求;应用膜过滤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艺控制条件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出脱硫、烟气的整体工艺优化方案 技术后显著缩短卤水净化时间,使卤水净化处理量大幅提升,并降低卤水净化的能耗。食用盐中钙含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开发盐结晶及粒度控制关键技术,通过控制罐内钙离子含量对盐颗粒粒度的影响程度,找到最佳的盐颗粒粒度控制方式,获得大颗粒、钙离子稳定的盐产品;优化澄清母液回收过程工序,根据生产需求控制罐内的钙含量稳定。 试验研究阶段 通过实验研究对普洱制盐工艺技术、控制条件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控制转出母液的回收量,使蒸发罐内钙离子含量稳定,降低普通精制食盐产品中的钙离子含量;针对含钙食盐产品的指标要求,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提出含钙食盐产品生产的整体工艺优化方案,控制钙盐产品中的钙离子含量。 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食盐中碘含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开展添加碘营养强化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研究食用盐中碘营养强化剂的添加工艺、混合设备、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并提出提高碘营养强化剂均匀性的工艺优化技术方案;开展工艺优化技术方案的规模化实验,研究确定添加工艺的技术参数、设备选型、工艺规程。 试验研究阶段 通过项目研究,对各类添加剂的质量情况进行系统掌握,掌握添加剂添加稳定性试验结果,针对其添加稳定性结果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优化,在保障混料混匀性的同时,缩短混料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循环硫化床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艺研究 结合昆明盐矿装置情况及60万吨MVR制盐装置替代30万吨制盐装置项目建设进度,研究动力工序3#4#75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烟气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技术方案、改造投资、实施条件、运行成本等。 试验研究阶段 编制技术研究报告或技术方案,作为昆明盐矿及公司3#4#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或能源转型发展方案的参考依据。 实现制盐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 5、现金流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3.92%,主要是因为售电收入增加,电费回款同比增加。 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55.05%,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加60.01%,主要是因为本年购买与赎回 的理财产品规模累计较上年增加13亿,同时本年项目投资减少。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9.86%,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56.03%,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39.35%,主要是因为新增借款减少30.67亿,还款减少9.25亿元,分配股利金额增加1.01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110.91%,主要原因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综合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公司经营净现流12.44亿元,净利润6.75亿元,主要是因为折旧等非付现成本高,以及财务费用影响,现金收益比达到2.06,盈利质量优。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注:按现行政策风电公司收到的增值税即征即退退税款、食盐储备补贴具有可持续性,其他项目预计不具有持续性。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注:1.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生产经营期为20年,年均利润总额3,478万元,项目投产第4年开始盈利。所填数据为以项目取得第一笔收入的时点作为起始点,至报告期末累计利润总额预计。 2.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3.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生产经营期为 27年,年均利润总额 4,813万元,项目投产第 3年开始盈利。所填数据为以项目取得第一笔收入的时点作为起始点,至报告期末累计利润总额预计。 4.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5.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生产经营期为30年,年均利润总额10,649万元,项目投产第1年即开始盈利。所填数据为以项目取得第一笔收入的时点作为起始点,至报告期末累计利润总额预计。 6.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7.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生产经营期为 20年,年均利润总额 894.14万元,项目投产第 2年开始盈利。所填数据为以项目取得第一笔收入的时点作为起始点,至报告期末累计利润总额预计。 8.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9.根据项目可研报告,为全容量并网首年利润总额预计。 10.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项目试运行阶段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11.根据项目可研报告,为全容量并网首年利润总额预测。 12.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项目试运行阶段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13.根据项目可研报告,为全容量并网首年利润总额预计。 14.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项目试运行阶段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15.根据项目可研报告,为全容量并网首年利润总额预计。 16.为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项目试运行阶段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年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2022年09 月21 日 186,5 89.05 185,6 67.17 18,23 9.4 108,7 [2022]1627号)核准,公司获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 228,293,569股新股。公司实际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159,750,898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1.6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865,890,488.64元,扣除承销费和保荐费(含税)共计 7,500,000.00元,收到出资款人民币(不含增值税)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856,671,722.66元。本次募集资金到位情况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于2022年8月30日出具《验资报告》(众环验字(2022)1610006号)。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 1,087,569,764.45元,其中:以前年度使用905,175,791.12元,2024年度使用182,393,973.33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22年09月21日 曲靖马龙通泉风电场项目 投资是 44,86 26,070 993.21 26,0一期工程因) 通泉风电场项目已于2023年5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已达到预期收益;永宁风电场项目已于2024年5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已达到预期收益;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因林草、建设用地等外部审批进度影响,建设进度有所推迟,该项目于2024年1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新增募投项目“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目”“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泸西片区)”“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弥勒片区)”及“曲靖市马龙区竹园光伏项目”,截至报告期末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相关工作。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 适用报告期内发生2024年12月13日、12月30日,公司董事会2024年第十次临时会议、监事会2024年第十次临时会议及公司2024年第六次临时股东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及新增募投项目和实况 施主体暨使用募集资金向子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及增资的议案》。根据募投项目“曲靖市通泉风电场项目”“会泽县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红河州永宁风电场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意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从原募投项目“曲靖市通泉风电场项目”“会泽县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红河州永宁风电场项目”中共计调出募集资金67,885.13万元人民币,加上募集资金利息收入6,314.87万元,总计74,2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新增募投项目“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目”“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泸西片区)”“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弥勒片区)”及“曲靖市马龙区竹园光伏项目”,其中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使用募集资金6,330.00万元,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目使用募集资金8,000.00万元,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泸西片区)使用募集资金 30,116.63万元,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弥勒片区)使用募集资金 25,000.00万元,“曲靖市马龙区竹园光伏项目”使用募集资金 4,753.37万元。上述新增募投项目分别由控股子公司曲靖云能通泉北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弥勒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经公司董事会2022年第十四次临时会议、监事会2022年第十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自筹资金人民币125,398,634.96元,其中曲靖市通泉风电场项目置换金额为人民币100,000,000.00元,红河州永宁风电场项目置换金额为人民币15,284,290.78元,会泽县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置换金额为人民币10,114,344.18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公司对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和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注:1.2023年6月5日、6月21日,公司董事会2023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通泉风电场项目容量、建设内容及投资总额变更的议案》。变更后,项目总装机容量由35万千瓦变更为30万千瓦;建设内容由安装70台单机容量为4.5兆瓦和7台单机容量为5兆瓦的风电机组,变更为安装48台单机容量为6.2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不含流动资金)由223,445.1万元变更为161,342.37万元。2.2024年8月15日、9月3日,公司董事会2024年第五次临时会议、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容量、建设内容及投资总额变更的议案》。变更后,项目总装机容量由35万千瓦变更为30万千瓦;建设内容由安装59台单机容量为4.2兆瓦、30台单机容量为3.3兆瓦和1台单机容量为3.2兆瓦的风电机组,变更为安装15台单机容量为5兆瓦和36台单机容量为6.2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不含流动资金)由234,439.10万元变更为172,427.85万元。3.由于风机技术迭代进步,以及公司通过招标,风机价格、贷款利率低于原可研水平,同时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等原因,项目总投资减少,该项目总投资(不含流动资金)预计由原来的470,706.84万元降至328,222.02万元。上述投资总额变更事宜,待项目竣工结算完成后,将按规定向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报核准内容变更。注4 包括募集资金利息收入6,314.87万元。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1) 期 (1) 变化 正在积 2022年 合计 -- -- -- 74,200 0 0 -- -- 0 -- -- 2024年12月13日、12月30日,公司董事会2024年第十次临时会议、监事会2024年第十次临时会议及公司2024年第六次临时股东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及新增募投项目和实施主体暨使用募集资金向子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及增资的议案》。根据募投项目“曲靖市通泉风电场项目”“会泽县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红河州永宁风电场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意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从原募投项目“曲靖市通泉风电场项目”“会泽县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红河州永宁风电场项目”中共计调出募集资金67,885.13万元人民币,加上募集资金利息收入6,314.87万元,总计74,2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新增募投项目“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 “曲靖市马龙区竹园光伏项目”,其中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使用募集资金6,330.00万元,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目使用募集资金8,000.00万元,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泸西片区)使用募集资金 30,116.63万元,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弥勒片区)使用募集资金 25,000.00万元,“曲靖市马龙区竹园光伏项目”使用募集资金 4,753.37万元。上述新增募投项目分别由控股子公司曲靖云能通泉北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弥勒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及新增募投项目和实施主体暨使用募集资金向子公司实缴注册资本及增资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155)详见2024年12月14日的《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新增募投项目于2024年年底确认变更,公司按照相关决议正在积极推进“通泉风电场扩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建项目”“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目”“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泸西片区)”“永宁风电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场扩建项目(弥勒片区)”及“曲靖市马龙区竹园光伏项目”的项目建设 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不适用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公司2016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及云南省人民政府〔2016〕66号批复,于2016年11月18日以公司全部涉盐资产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10亿元。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128,178.98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3,310.86万元。 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8日,注册资本 190,451.35万元,公司持股比例为52.51%,主要从事天然气支线管网建设和运营,城市燃气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天然气销售,已建成通气及具备通气条件支线管道合计 900KM,目前正大力培育和开发终端市场,报告期天然气售气量较上年同期增长52%,但由于支线管网的陆续转固,人工、折旧和利息等固定成本不断增加,增量收入尚未能覆盖增量成本,导致亏损增加。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102,087.13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031.84万元,减少公司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8,418.32万元。 会泽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 77,235.41万元,实收资本为66,535.41万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19,069.3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0,732.14万元。 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6月4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6,621.90万元,实收资本 46,141.90万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14,854.6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5,625.81万元。 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 64,137.96万元,实收资本45,207.96万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27,598.00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1,539.78万元。 泸西县云能投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18日,注册资本金为18,500.00万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9,906.50万元,净利润 3,028.49万元,增加公司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119.94万元。 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10月11日,注册资本 10亿元,实收资本 60,645.42万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39,841.16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27,620.34万元。 华宁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28日,注册资本 7,000.00万元,实收资本 5,240.00万元,主要从事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1,288.06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564.52万元。 曲靖云能通泉北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公司与香港云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5日,注册资本 15,800.00万元,实收资本 6,550.00万元,报告期该公司正在开展拟建项目前期工作。 石林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 50,000.00万元,实收资本19,220.00万元,主要从事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 7,060.86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416.73万元。 安宁云能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安宁云能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原云南省盐业宜良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由全资孙公司变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100.00万元,实收资本 100.00万元,主要从事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报告期该公司正在开展昆明安宁 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前期工作。 弥勒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弥勒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原云南省盐业富宁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由全资孙公司变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25,100.00万元,实收资本 7.55万元,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及经营。报告期该公司正在开展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弥勒片区)前期工作。 云南云天化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 10月,注册资本为 10亿元,本公司持股比例为 5%。 该公司报告期实现净利润 4,978.71万元(未经审计)。 广东省广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 12月,注册资本为 138,032.77万元,公司持股比例为 14.9671%。该公司报告期实现净利润 16,188.96万元(未经审计)。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谈论的主要内 接待对 互动易平台。 体投资者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 关系互动平台”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 全景网 “投资者关系互 (https://ir.p5w.ne2023年年报、 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2024年05 网络平台线动平台” 个人 t)参与“2023年度 公司治理、经 活动记录表》(编月13日 上交流(http://ir.p5w.net) 云南辖区上市公司投 营发展等 号:2024-002)详见资者网上集体接待 互动易平台。日”的全体投资者《云南能源投资股份互动易平台。《云南能源投资股份互动易平台。《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公司经营发 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 2024年06公司401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国金证券、建信基金 展、项目建设 活动记录表》(编月28日等 号:2024-005)详见互动易平台。《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公司经营发互动易平台。山西证券、云南汇誉基金、云南炼金术基金、卓晔基金、云南华语量化及何洁丽、《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张瀚文、蒋佳璐、董互动易平台。杨、朱明军、王莲芳、郑宝龙、雷学营、王梓萌、王若涵等16名个人投资者。国投证券、方正自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公司2024年基金 互动易平台。公司2024年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国泰君安证券、海通五”规划等 互动易平台。《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公司2024年互动易平台。华源证券、创金合 《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基金 互动易平台。北京慧辰资讯、北京天象道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财沣投资有限公司、杭州中众私募基金管理有《云南能源投资股份限公司、杭州贵信投互动易平台。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趋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中财绿汀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南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云南能源投资股份公司经营发 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 2024年12公司425办公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海通证券 展、项目建设 活动记录表》(编月19日等 号:2024-013)详见互动易平台。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绿色能源核心主业,加快推动盐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公司将以打造“云南绿色能源领军企业、区域内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综合运营商,盐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者”为使命目标,以绿色化、市场化、一体化、数智化为发展方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效益、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为根本要求,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绿色能源核心主业,加快推动盐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主业发展根基,积极推进完成以所持有的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对云南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增资,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核心主业发展,提升公司质量,着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公司科技驱动力。未来公司将围绕核心竞争力提升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改革和完善公司科技管理、集成创新、成果转化、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公司科技驱动力。三是重视投资者回报,共享公司发展成果。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有盈利,必分红”,充分考虑盈利和现金流状况、发展所处阶段、项目投资资金需求等因素,平衡好股东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继续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让全体股东分享经营成果,持续提升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四是进一步夯实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未来,公司将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遵循,持续构建稳健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优化公司及所属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坚持高指标、强激励、硬约束,健全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分享的考核分配机制,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继续加强独立董事履职保障,全面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公司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ESG实践的专业性、系统性,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公司ESG管理与实践信息的关注和需求,增强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五是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沟通。未来,公司将以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为遵循,持续完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持续畅通与投资者的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安排,持续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精准度,进一步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效: (一)做强做优做大绿色能源核心主业方面 公司紧抓绿色新能源发展战略机遇,聚焦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随着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30万千瓦风机、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 5.04万千瓦风机以及葫芦地光伏电站一、二期项目合计2万千瓦容量报告期内实现并网发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94.64万千瓦,五年累计投产风电项已投运新能源项目落实“三精管理”,强化精细化运维。会泽大海梁子风电场和大姚大中山风电场在全国2023年度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评比中,再次获评“5A级优胜风电场”。 拟建项目方面,4个风电场扩建项目(总装机容量67.125万千瓦)2024年已获得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项目核准并已完成公司内部决策程序,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各项工作。 培育拓展新能源新赛道方面,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进入技术论证和立项阶段;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的钠离子电池风储一体机技术研究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二)提升公司科技驱动力方面 报告期内,云南盐业获评2024年云南省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公司开发9款符合《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的绿色产品;“食盐追溯平台系统建立赋能食盐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入选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跑者”案例,同时获工信部“数字三品”应用场景案例,推动行业标准化升级。 报告期内,盐板块共申请国家专利15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12件,外观专利2件;获得了7件授权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件,外观专利5件;在国家核心期刊和综合期刊上发表了6篇科技论文;制定企业标准2项。 报告期内,新能源板块共申请国家专利12件,均为授权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10件;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三)投资者回报方面 为积极回报股东,在综合考虑2024年度的盈利水平、财务状况以及公司长远发展的前提下,2024年公司拟以总股本920,729,464为基数,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30元(含税),共计分配股利303,840,723.12元(含税),占该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45.01%。上述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四)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方面 公司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完善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治理制度体系,持续抓好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规范运作。 公司成功入选云南省国资委“省属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荣获“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 (五)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沟通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交易所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与透明度。公司高度重视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做实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各项工作,建立了多元的投资者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公告、业绩说明会、现场调研、反向路演、互动易、电话、邮件、公司公众号、媒体传播等诸多渠道全面做好公司价值管理和传播,增进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