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评述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能源供给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变,能源消费向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转变。新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电力装备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电源侧,风光等新能源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全国风电、光伏装机合计超过 13亿千瓦,新能源已成为 14个省区装机第一大电源。电网侧,电网投资持续增长,特高压输电项目加速核准建设,配电网向源网荷储融合互动方向转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负荷侧,能源消费端“再电气化”进程加快,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到 28%,第二产业用电量 63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双碳”战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体制改革等进一步促进特高压、配网、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 2024年,关于能源电力产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牵引能源电力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方向。 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的综合能源服务,提高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水平。国务院发布《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将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工业领域由能耗双控逐步转变为碳排放双控,八大类高能耗纳入全国碳排放市场,进行强制碳排放管控。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切实落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采取先行先试,发挥试点引领带动作用,力求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关键问题。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建设,加强主干电网及配电网输电能力,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能源局发布《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要求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分布式新能源接纳、配置、调控能力,构建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发电装机容量、电网工程投资均保持平稳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 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 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 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全口径火电装机 14.4亿千瓦,其中煤电 11.9亿千瓦、同比增长2.6%。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 11,687亿元,同比增长12.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2025年,将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工建设特高压线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国家电网投资将超过 6,500亿元。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 3亿千瓦。至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同比增长14%左右。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致力于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电力高端技术装备,为清洁能源生产、传输、配送以及高效使用提供全面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公司聚焦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先进储能、智能运维、电力物联网、氢能产业等新兴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智能变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智能电表、智能中压 供用电设备、新能源及系统集成、充换电设备及其它制造服务六类。 智能变配电系统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能源互联网建设需求,搭建状态全面感知、设备全景诊断、故障智能自愈、无人自主巡检、云边协同应用、信息互联共享的智慧变配电系统、物联网云平台,为电网、交通、石化、工矿、智慧园区等领域提供自主可控、规划精准、运行高效、运维精益、服务优质的变配电系统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公司智能变配电系统主要产品包括继电保护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智能变电站系统、工业调控系统、智能一二次融合设备、配电终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等。 (智能配电系统示意图)直流输电系统主要通过整流和逆变的方式,利用直流输电电压等级高、能量损耗小等特点,完成电能的传输,为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非同步交流系统的联网等提供成套设备和技术。公司是目前国际领先的具备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设备成套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形成了由±1100千伏及以下特高压直流输电、±800千伏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直流输电检修和实验服务等构成的特高压业务体系。公司直流输电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直流输电换流阀、直流量测设备、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直流仿真系统、数字化换流站及换流阀运维等。 (直流输电系统项目展示图)智能电表业务基于国际、行业标准,以智能电表为中心打造电力用户全景感知群,以智能终端为中心打造边缘计算处理平台,快速构建基于营配融合的低压智能用电解决方案,应用于营配融合、精益化台区管理、台区反窃电、有序用电、共享用电等场景。公司智能电表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电表、智能用电终端、用电采集系统等。智能中压供用电面向发电、电网、轨道交通、石化等领域,采用数字、通信和电力电子等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智能化设备,具备供用电领域核心技术、系统解决方案和运维检修等服务能力。公司智能中压供用电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开关、变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接地成套装备、环网柜等。新能源及系统集成面向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提供工程咨询、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等业务。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电网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投入增速加快,公司拥有从新能源发电到储能的系列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公司响应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和战略新兴产业建设战略,聚焦制氢电源、离网制氢解决方案,大力开拓氢能等产业领域。动汽车充换电领域,提供智能充换电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较高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系统制造商,拥有“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公司自主研制的电力电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标准模块化结构工艺,为电网、发电、工业用电、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加工制造服务业务包括机箱、机柜、户外箱体、开关机构、结构产品设计与制造、电子屏柜装联、表面涂装等加工制造业务。(电动汽车智能充电场景示意图)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实施集中采购模式管理。对于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投资类工程、货物和服务,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对于依法必须公开招标范围外的物资和服务,主要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凡是标准化、具有一定规模或通用性、供应商竞争充分的物资,均纳入公司集中采购。公司采购种类数量较多,主要是生产产品所用的零部件、原材料等物资,生产线、研发测试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公司采购产品分为一次设备部件类、电子元器件类、二次设备部件类等类型。 2.生产模式 公司坚持需求驱动生产、计划指导生产,加强合同交付全过程管控。一是根据客户需求,加强与生产、销售和设计部门的交流沟通,扎实开展生产交付全流程精益项目,进一步压缩生产周期,生产交付保障能力快速提升;二是通过聚焦核心制造能力,建设先进智能化产线,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支撑核心业务发展;三是依托生产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持续推进建设精益生产制造体系,实现人员、资金、信息和生产的资源整合,进一步深化生产管理。 3.销售模式 公司结合行业头部客户集中度、各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情况,建立了大客户、区域、行业三维营销架构,形成了横向覆盖全国地市纵向穿透客户组织的矩阵式立体营销网络。通过对营销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市场与公司研发、方案、生产、服务的协同,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一体化作战平台,全方位提升客户满意度,以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巩固拓展市场。 。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投资收益 28,823,442.09 2.04% 主要是债务重组产生的投资收益。 金额 占利润总额比例 形成原因说明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资产减值 -59,439,079.95 -4.20% 主要是本期计提合同资产质保款减值准备的影响。营业外收入 28,287,601.08 2.00% 主要是本期收到政府补助等影响。营业外支出 6,243,246.62 0.44% 主要是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等影响。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141,240,988.81 -9.99% 主要是本期计提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的影响。其他收益 240,586,273.67 17.02% 主要是本期享受进项税加计抵减政策等影响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变动是本期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及背书转让的净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证券 品种 证券 代码 证券 简称 最初 投资 成本 会计 计量 模式 期初 账面 价值 本期 公允 价值 变动 损益 计入权 益的累 计公允 价值变 动 本期 购买 金额 本期 出售 金额 报告 期损 益 期末 账面 价值 会计 核算 科目 资金 来源 境内 外股 票 60177 7 千里 科技 2,267 ,350. 11 公允 价值 计量 1,563 ,991. 02 - 222,80 3.19 2,044 ,546. 92 0.00 其他 权益 工具 投资 债务 重组 以股 抵债 境内 外股 票 60051 5 海南 机场 553,8 55.68 公允 价值 计量 406,6 00.40 - 132,96 9.32 420,8 86.36 0.00 其他 权益 工具 投资 债务 重组 以股 抵债 合计 2,821 ,205. 79 -- 1,970 ,591.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名称 公司类型 主要业务 注册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子公司 智能电表 100,000,000.00 2,349,864,703.11 1,489,815,731.10 2,424,306,152.25 321,413,382.59 286,470,9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子公司 智能电表 259,000,000.00 1,188,080,785.88 808,735,387.67 1,296,490,436.42 240,549,094.80 209,472,3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子公司 电力装备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 30,000,000.00 787,952,757.77 699,195,817.39 410,422,439.63 122,426,537.34 131,102,3围,无显著影响。河南许继电气装备有限公司 设立2024年9月成立,尚无显著影响。河南新型配网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设立2024年11月成立,尚无显著影响。广州市许继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注销2024年12月注销,无显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