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北摩高科(002985)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4-25
指标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评述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所属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刹车盘、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起落架和检测试验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民用航空、高铁等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制造业”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之“飞机制造”行业(行业代码:3741)。
  2.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一)国防军工领域:航空装备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换代时期
  2024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全球新一轮军费开支继续提速。2024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要“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2025年 3月,根据202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为 17,846.65亿元,增长7.2%。这是中国国防费自2023年以来增幅连续三年持平,继续位于2020年以来高点,我国国防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全球军备竞赛正在加速演变,2025年3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重新武装欧洲”倡议,欧盟加强欧洲国防工业和提高军事能力的新计划可能调动近8000亿欧元资金。
  在国防军工领域,公司主要下游为军用航空。作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航空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是达成“十四五”国防既定目标的关键产业环节。我国航空产业历经 70余年的发展,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制速度不断突破,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向海基、从中小型向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从填补空白到体系化发展、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的跨越,我国航空产业研制实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军机数量较少、老旧机型占比偏多。东北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根据 Flight global发布的《World air forces2024》,我国军用飞机数量为 3304 架,位列全球第三,较美国的 13209架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军机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代际劣势。以战机为例,我国三代战机占比为 46%,四代战机占比为 52%,五代战机占比仅 2%;而美国空军无三代战机,以 F-15、F-16C为代表的四代战机占比 73%,以F-22、F-35 为代表的五代战机占比 27%。从军机数量和军机代际结构来看,我国军机市场存在较大增量空间,航空装备保持高景气度。
  今年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整体而言,当前我国航空装备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换代时期,航空装备规模列装和全谱系化发展,新质作战力量的引入,以及军贸、民机和通航的领域拓展,将有力驱动我国军用航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二)民用航空领域: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商用飞机产业和航材自主可控迫在眉睫2024年我国民航业务复苏明显。根据民航局数据,2024年民航完成旅客运输 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9%,旅客运输量创新高。此外,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发布《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对未来 20年全球和中国的商用飞机市场作出分析预测。
  年报预计,至2041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 47,531架,将有超过 42,428架新机交付,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 9,284架,其中支线客机 958架,单通道客机 6,288架,双通道客机 2,038架。到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1%。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2025年伊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商用飞机产业链和航材自主可控迫在眉睫。近年来,以 C919、ARJ21为代表的国产民机陆续交付,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进程,我国迎来国产大飞机时代。根据航班管家统计数据,截止2024年底 C919累计交付16架,其中东航10架、国航3架、南航3架。2024年12月C919机队日均利用率达 7.1小时,与主流窄体客机 A320、B737相比,C919利用率差距进一步缩小至 1小时内,提升明显。另外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报告《大飞机产业链自主可控或迫在眉睫,市场空间广阔》,“2025年3月,中国商飞提出C919新的产能规划,预计到2027年产能将达到150架/年,2029年产能200架/年。”产能持续扩充随着国产大飞机走向世界,未来有望形成国内和国际双循环驱动的民航市场,带动我国民机制造产业链和航材市场的整体发展。
  此外,公司在民用航空领域主要开展民航刹车制动等业务。从国际竞争来看,民用航空刹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为国外巨头垄断,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的 Goodrich、Honeywell、ABSC,法国的 Messier Bugatti,英国的 Dunlop Aviation等企业。今年以来,部分航司航材进口成本陡然提升,对于公司来讲,民航刹车制动产品存在巨大的替换空间。
  (三)检验检测领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推进检测需求提升
  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与武器装备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合格军用产品的诞生及成功应用甚至需要多部门、跨公司、跨地区的协作,因此从产品所应用的材料到元器件、零部组件、子系统甚至整机等各个环节均需要检验检测技术进行支持,可以说检验检测作为能够专业、科学且系统评估装备性能指标的技术手段,贯穿了武器装备研制应用的全部生命周期,从最初的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到最后的性能试验、交付和鉴定等各个环节,是保证军工武器装备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从军品角度来看,检测行业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检测仪器设备制造,中游的检测及相关延伸服务,以及下游在军工行业的应用;从提供检测服务业务的主体来看,涵盖政府检测认证机构、企业内部检测机构以及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
  而随着我国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以及新型装备加速定型列装,武器装备信息化、国产化发展以及对质量可靠性要求的提升催生出大量的新检测需求,推动检测仪器精确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稳步提升的同时,也对检测服务的技术水平、检测方法的先进性、检测手段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从行业角度来看,国防军工行业经历了下游客户人事变动和交付节奏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十四五”中期整个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的波动,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表现。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62%。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受到客户单位总体合同签订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已经明确的采购需求因合同签订和价格确定的时间较晚,未能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5.4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2.57%,主要原因为:第一,公司收入下滑;第二,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起落架业务占比提升;第三,受到行业因素影响,整体应收账款回款变慢,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应收账款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新形势,北摩高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产业布局、进行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详细来看: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2024年实现收入 1.63亿元,同比下降60.60%。2024年上半年,公司某型机机轮项目竞标胜出、某型机机轮随起落架完成鉴定、某两型机机轮新装机试飞成功;2024年下半年,某型机机轮完成状态鉴定,某三型飞机机轮完成试飞验证并具备鉴定条件,某型机机轮刹车装置新装机试飞成功,其余若干型号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刹车控制系统、机轮温度压力及冷却装置已拓展至更多型号上。此外,某型号全电刹车系统完成装机试飞。
  在起落架着陆系统方面,2024年实现收入 8362.24万元,同比大增 1766.18%。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某型机起落架鉴定工作,并已开始批产交付;完成某型机的批生产审查,为2025年的批产交付工作奠定基础;完成某两型飞机起落架的放飞评审,正在开展试飞验证,2025年即将实现小批产交付;完成某航天项目无人机的起落架交付和试验,开拓了航天系统无人机的市场,并在开展后续项目的合作。与此同时,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天津全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军民两用大型飞机起落架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使用,其能够满足波音747系列、空客380系列、商飞929系列及军机等大型飞机起落架科研、生产和维修项目的表面处理工艺。伴随着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天津全顺的起落架表面处理能力将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同时为各项起落架产品的科研、生产和交付进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刹车盘方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6582.93万元,同比下降65.80%。报告期内,虽然国防军工行业订货需求量有阶段性调整,但公司刹车盘业务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上持续发力,多型号军机刹车产品实现装机首飞。公司基于碳纤维多维多角度坯体结构设计技术,购置了碳盘预制体编织生产线,通过优化坯体单元层间短纤维的含量和针刺密度提高了垂直于单元层的纤维含量,实现刹车盘导热率趋于各向同性,同时将碳盘预制体成本降低了 1/3。碳碳复合材料核心工艺 CVD沉积上,进一步研究大型沉积炉内部压力场分布特点,通过模套工装设计和设备压力自动补偿功能实现内部压力场的均匀控制,最终突破大型沉积炉质量一致性沉积技术,解决碳碳复合材料沉积的质量稳定性和成本控制问题,实现CVD沉积装备的更新换代,同等能耗下生产量提高2倍。
  在检测业务方面,2024年实现收入 2.10亿元,同比下滑 35.98%。报告期内,尽管检测行业价格和订单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京瀚禹在检测技术能力提升方面,突破 400余项重点型号研发,包括 EMMC存储器、DDR4、旋变转换器等核心方案。技术攻关方面,成功开发 93k机台 24bit AD转换器筛选方案及 65套高速 AD/DA测试程序,实现 DDR3全地址验证(800MHz)、EMMC近 10款型号测试。在发明专利方面,2024年京瀚禹新增发明专利8项、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8项;累计获得 26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3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管理方面,京瀚禹加强业务团队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通过内部和外部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同时公司降本增效,提高人均产值,保证进度和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展望未来,京瀚禹将持续拓展一筛、采筛一体、环境实验、车规等业务,资源整合,开发新业务领域。提升自动化设备利用率,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优化实验室流程,削减非必要环节,细致分类并梳理客户的特殊需求,通过统一标准、简化流程来增强效率,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统。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4年2023年 同比增减
  因公司实物销售产品众多,无法进行分类统计。 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合并范围内新增全资子公司赛尼航空设备(河北)有限责任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RD01某型飞机LS-185刹车主机轮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2009年,完成样件试制并竞标成功 2010年10月,获飞机刹车机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920271712.1 2013年1月,完成装机首飞 2013年10月,获大型运输机机轮刹车装置汽缸座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320166016.0;
  获大型运输机机轮刹
  车装置刹车壳体实用
  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320165628.8 2016年1月,完成阶段设计鉴定 2020年11月,完成设计鉴定 2021年7月,根据主机单位该型飞机整体改进要求,完成了最终产品改进。 2024年3月,完成机轮大密封圈、热熔塞、气压传感器接头改进验证。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RD10某型飞机LFX-13机轮刹车系统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009年10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防务分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代表室与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室签订了《飞机成品技术协议书》。 2009年09月, 签订技术协议书; 2010年03月, 通过和F转C评审; 2010年04月,完成LFX-13机轮刹车系统方案评审,转入工程研制阶段; 2011年04月,完成并通过主机刹车系统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产品供应过程当中提供匹配度和协调性更好的整体着陆系统。地面联试试验; 2011年05月,完成LFX-13机轮刹车系统C转S评审; 2011年09月,完成首飞前安全性试验; 2011年10月,完成LFX-13机轮刹车系统装机评审; 2012年06月,完成首飞; 2013年到2014年;
  完成后续试飞验证; 2015年08月,交付部队提前试用; 2015年12月,小批交付8架份产品并完成试飞; 2016年05月,完成6架份产品交付准备; 2020年12月,完成设计鉴定; 2021年03月,完成2.11.B软件升级; 2021年07月,根据主机单位该型飞机整体改进要求,完成了最终产品改进; 2022年05月,完成软件2.11.A软件升级; 2023年01月,完成飞机设计鉴定。LFX-13机轮刹车系统取得了软件原位升级,一种数字式防滑刹车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取得了软件著作控制权,同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RD36某型飞机J/LS-231主机轮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2018年5月,签订正式技术协议 2018年10月26日,通过方案评审 2019年12月,开展C阶段试验验证 2021年4月,通过装机评审,正在开展装机试飞验证 2020年06月,通过C转S评审 2021年06月,通过放飞评审 2021年10月,完成装机首飞 2023年5月,完成S转D评审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2023年7月,通过性能鉴定功能性能试验大纲、性能鉴定寿命试验大纲审查。 2023年11月,通过环境试验鉴定试验大纲审查。RD46某型飞机J/LFX-18电子防滑刹车系统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防滑刹车系统用于提高飞机刹车效率,缩短着陆滑跑距离,保证着陆安全。 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产品供应过程当中提供匹配度和协调性更好的整体着陆系统。RD47某型飞机J/LCX-35前轮转弯系统 实现飞机地面方向控制和防止滑行阶段时摆振。2019年09月,预研准备工作; 2019年11月,完成前轮转弯系统项目竞争择优候选单位遴选; 2020年04月,完成前轮转弯系统项目竞争择优评审; 2020年05月,通过主机单位系统方案评审及详细方案评审; 2020年08月,军厂双方给出装机意见; 2020年09月,完成了系统各附件C转S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了首飞前可靠性增长摸底试验大纲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了首飞前可靠性仿真试验大纲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了系统技术方案审查; 2020年09月,完成了系统详细设计总结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了系统C转S评审; 2020年10月,完成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大纲评审; 2020年12月,完成了系统首飞前安全试验大纲评审; 2021年01月,完成了软件第三方测评; 2021年01月,完成了首飞前安全试验; 2021年03月,完成放飞评审; 实现飞机地面方向控制和防止滑行阶段时摆振。 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产品供应过程当中提供匹配度和协调性更好的整体着陆系统。2021年03月,完成首飞; 2021年06月,完成了雷电防护摸底试验; 2022年02月,完成了系统联试鉴定试验; 2022年09月,完成了S转D; 2022年10月,完成了功能性能鉴定试验; 2023年01月,完成电源特性、雷电防护鉴定试验大纲评审; 2023年09月,完成地面鉴定试验。2024年4月完成产品鉴定RD53某型飞机J/LS-249刹车主机轮 高性能、高可靠性刹车机轮产品,机轮组件采用单腹板结构,刹车装置采用碳陶盘,提高刹车机轮的湿态刹车能力。2020年12月,签订技术协议 2021年12月,通过C转S评审 2022年1月,通过首飞安全性试验大纲评审 2022年3月,通过首飞技术质量评审(装机评审) 2024年5月,完成S转D评审 高性能、高可靠性刹车机轮产品,机轮组件采用单腹板结构,刹车装置采用碳陶盘,提高刹车机轮的湿态刹车能力。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RD57某型飞机J/LYT-6机轮监控与冷却子系统 机轮监控与冷却子系统用于检测飞机轮胎压力、主机轮刹车温度,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上传,同时可对刹车装置进行冷却。2021年11月,拿到一飞院协议书及技术要求及接口控制文件; 2022年2月,完成并通过方案评审评审; 2022年8月,完成并通过ZZKK审查评审; 2022年9月,完成并通过现场重量审查; 2022年12月,完成并通过详细设计评审。 2023年3月,完成一飞院C阶段产品现场验收; 2023年5月,完成了C阶段环境、电磁兼容、供电兼容摸底试验。 2023年6月,完成并通过了C阶段总结评审; 机轮监控与冷却子系统用于检测飞机轮胎压力、主机轮刹车温度,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上传,同时可对刹车装置进行冷却。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2023年7月,完成0.5架份产品交付。RD68某型飞机J/LS-286刹车主机轮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2022年4月,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2022年6月,完成C型试验件投产及样件加工 2023年01月,完成竞争择优报名 2024年1月,完成C转S评审,完成首飞安全功能性能试验大纲、首飞安全环境试验大纲评审 2024年5月,完成首飞前功能性能试验数据采信分析评估报告审查,首飞技术质量评审 2024年7月,完成实物比测试验。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RD52某型飞机J/LS-190A刹车主机轮 刹车主机轮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2020年11月,签订技术协议;2021年01 月,完成方案评审、F 转 C 评审; 2021年07月,完成C转S评审;2024年6月,完成S转D评审完成装机评审、功能性能 鉴定试验大纲评审。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
  5、现金流
  减少 1.9亿元,受公司当期业绩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541,681,292.08 728,291,257.05 -25.62% 主要系本期购买商品、接收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1.43亿元,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 0.59亿元,受公司当期业绩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4,515,302.06 200,619,446.25 -8.03% 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同比减少 1.9亿元,购买商品、接收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1.43亿元,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 0.59亿元,受公司当期业绩影响。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80,966,016.73 391,913,113.09 -79.34%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90,695,061.24 542,839,939.58 -64.87% 主要系本期控股子公司京瀚禹购买理财产品减少,相应赎回减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9,729,044.51 -150,926,826.49 -27.30% 主要系本期控股子公司京瀚禹购买理财产品减少,相应赎回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333,117,364.27 8,708,250.00 3,725.31% 主要系本期收购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少数股东权益及控股子公司京瀚禹购买理财产品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755,400,965.56 11,930,246.99 6,231.81% 主要系本期收购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少数股东权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22,283,601.29 -3,221,996.99 13,006.27% 主要是本期收购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少数股东权益所致的借款及本期现金分红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益。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3,342.67 -0.48% 主要是2023年控股子公司京瀚禹购买理财的变动损益,本期已赎回。 否资产减值 -9,239,676.13 -47.26% 主要是商誉减值损失。 否营业外收入 3,741,582.71 19.14% 主要是无需支付的款项。 否营业外支出 590,107.91 3.02% 主要是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否信用减值损失 -131,290,205.29 -671.50% 主要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损失。 否资产处置收益 -236,818.81 -1.21% 主要是处置资产所致。 否其他收益 32,352,517.93 165.47% 主要是收到上市补贴、科研经费、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分摊、增值税退回。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款,支付2020年并购京瀚禹股权尾款应收账款 1,546,239,84存货 889,627,940.长期股权投资         0.00%固定资产 533,606,589.长期借款 292,500,000.少数股东权益的贷款租赁负债 33,905,240.8产 91,836,566.8产 19,264,916.1数股东汉虎退资款其他流动负债 156,562,837.25,996,084.1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其他货币资金为 ETC押金,关于货币资金受限情况详见合并财务报表项目附注 31。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0年 首次
  公开2020年04 84,57
  7.62 77,40
  8.13 4,303
  25,584,794.35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55,160,185.31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飞机
  机轮
  产品
  产能
  扩张
  建设
  项目2020年04
  月29
  日 飞机
  机轮
  产品
  产能
  扩张
  建设
  因) 1、“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受近年来外部宏观环境、高铁制动市场供求变化以及价格波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目标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看,随着获取高铁闸片生产资质厂家的日益增加,用户对于产品价格预期值大幅降低,且用户采用最低价中标原则,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严重挤压企业的正常利润空间。如继续按照原有募集资金规划进行投入,项目规划与公司业务规模效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投入与产出出现不对等的情况。为更好的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过审慎研究,公司终止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该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及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公司终止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0年6月,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有资金的议案》, 董事会同意使用募集资金10,759.01万元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及自有资金,其中置换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为10,338.76万元、置换以自筹资金支付发行费用金额为420.25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不适用设成本和项目建设费用,形成一定募集资金节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务;技术检测;产品设计;
  销售计算
  机、软件与辅助设备、电子产品;软件开发 360,000,000.00 990,346,985.33 433,078,664.14 235,989,164.30 34,525,622.45 31,863,61端科技领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后,将与公司原有渠道、资源、技术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协同效应,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促进公司所涉行业产业链的有效延伸,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产业整合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提升持续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从而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4年04月25日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工业园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实地调研 机构 兴业证券、华泰证券、华夏基金 详见公告 详见2024年4月25 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4年0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年11月01日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工业园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实地调研 机构 中金公司刘中玉、刘婧,中信建投证券金姣、白海涛、邱实、徐乐,浙商证券孙旭鹏,中信资管杨晓宇,银杏资本张海军,中和资本冯奕健。 详见公告 详见2024年11月01 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4年11月0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十三、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四、“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