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评述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0亿元,同比增长33.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97.61万元,同比增长21.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981.68万元,同比增长29.68%,其中,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99%。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的起落架业务、刹车盘业务和机轮业务同比均实现一定增长。 战略层面,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行业波动,公司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军品领先,民品拓展,军民融合,实业报国”的公司战略。企业在稳住军工基本盘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调整产业布局、开拓新的市场,尤其是在民用航空市场方面,新的管理层确立了三大方向:第一,在民机国产化方面,公司目前在积极地参与商飞公司各种型号的国产化工作,未来希望依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高端人才优势、技术研发优势、产能和资质优势以及军用配套经验,为民机国产化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在民航航材自主可控方面,依托自身拥有的多个航司供应商资质,开拓不同种类的民航客户,从后市场角度满足航司的维修替换需求,提升国产化率; 第三,从民航的前装市场角度来看,北摩高科未来将以子公司赛尼航空为载体,整合现有的人员、产线和设备,通过欧美质量体系贯标和工艺体系认证,积极开拓民航国际市场合作业务。 具体到各业务层面来看,起落架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完成两型起落架的阶段鉴定工作,并同步开始批量交付。截止目前已完成四型机多架份的批量交付。同时,公司扩充起落架生产线,逐步提升产能,配套采购多项起落架加工设备,为后续的产品交付提供保障。 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某两型机机轮完成状态鉴定并批量交付,某型机起落架、机轮完成阶段鉴定并小批交付,某型机起落架、某两型机机轮、某型机温度压力监控离冷却装置装机试飞成功,其余若干型号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刹车控制系统、机轮温度压力及冷却装置已拓展至更多型号上。 刹车盘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开展碳碳、碳陶制动盘的研发和应用,预置体生产线已进入批产调试阶段,碳碳/碳陶刹车盘自动化生产线进入应用阶段。军品方面,在某型发动机高速重载离合装置上开展预研,持续拓展碳盘应用领域。 民航方面,公司上半年陆续开展多个型号民航大飞机刹车盘的 STC取证,以及某型国产飞机项目刹车盘的地面台架试验。民航特种工艺认证方面,开展热处理、无损检测、表面处理、火焰喷涂、喷丸等多项 NADCAP认证,上半年,公司子公司赛尼航空和天津全顺完成了NADCAP认证的申请和筹备,预计8月底前完成五类特殊过程的NADCAP资质认证,或将大力提升民用市场领域的产值,助力公司进入全球顶级供应链。此外,公司今年上半年参与巴黎航展,航展期间,分别与美国波音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法国赛峰集团、德国利勃海尔集团等国际航空巨头相关领导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洽谈。北摩高科介绍了在飞机起落架着陆系统方面的专业优势及前期项目进展等情况,计划通过高层互访快速推动合作项目的实施。 增加。 营业成本 235,932,650.44 139,229,710.79 69.46% 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毛利率低产品交付增加。销售费用 18,582,789.23 17,790,713.57 4.45%管理费用 31,398,268.03 37,301,249.11 -15.83%财务费用 3,302,683.46 585,562.78 464.02% 收购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少数股东权益的贷款利息。所得税费用 12,863,797.52 12,299,297.16 4.59%研发投入 43,211,932.49 40,790,233.08 5.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1,128,639.57 -90,732,108.54 244.52% 主要是本期回款增加,采购款支付减少,公司降本增效,薪酬支出减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502,911.79 -663,771,895.73 97.51% 主要是上期收购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少数股东权益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8,933,183.48 270,732,804.39 -177.17% 主要是上期收购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少数股东权益借款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94,307,455.70 -483,771,199.88 80.51% 主要是本期回款增加,采购款支付减少,公司降本增加,薪酬支出减少,上期收购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少数股东权益所致。。信用减值损失 -34,660,626.03 -17,559,004.33 -97.40% 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增加。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致。 否 营业外收入 357,883.25 0.36% 主要是收到的供应商赔偿款。 否营业外支出 87,377.57 0.09% 主要是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否信用减值损失 -34,660,626.03 -35.13% 主要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损失。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无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0年 首次 公开 发行 股票2020年04 月29 日 84,57 7.62 77,40 8.13 1,379 资金账户余额为4,145.94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飞机 机轮 产品 产能 扩张 建设 项目2020年04 月29 日 飞机 机轮 产品 产能 扩张 建设 因) 1、“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受近年来外部宏观环境、高铁制动市场供求变化以及价格波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目标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看,随着获取高铁闸片生产资质厂家的日益增加,用户对于产品价格预期值大幅降低,且用户采用最低价中标原则,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严重挤压企业的正常利润空间。如继续按照原有募集资金规划进行投入,项目规划与公司业务规模效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投入与产出出现不对等的情况。为更好的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过审慎研究,公司终止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该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及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 公司终止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化的情况说明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0年6月,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有资金的议案》, 董事会同意使用募集资金10,759.01万元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及自有资金,其中置换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为10,338.76万元、置换以自筹资金支付发行费用金额为420.25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际节余募集资金净额为5,338.24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项目质量和控制实施风险的前提下,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审慎使用募集资金,加强各个环节成本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合理地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和项目建设费用,形成一定募集资金节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务;技术检测;产品设计; 销售计算 机、软件与辅助设备、电子产品;软件开发 360,000,000.00 868,396,853.86 476,895,338.45 148,880,826.66 48,365,728.55 43,816,67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