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虹软科技(688088)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19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为行业提供算法授权及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视觉人工智能企业,始终致力于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为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稳扎稳打的举措深耕赛道,在不断筑牢AI核心技术底座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技术与产品的应用场景,实现整体收入与利润的持续双增长,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持久增长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34.85万元,同比增长7.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53.61万元,同比增长44.06%。其中,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33,932.23万元,同比增长2.23%;智能汽车及其他A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6,465.16万元,同比增长49.09%。
  公司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产品创造的不断突破及行业核心应用的拓展提供坚实保障。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9,858.5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39%。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59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62.15%,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2.58%。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按照既定目标,重点开展并推进了如下工作:
  (一)移动智能终端业务
  1、智能手机业务
  作为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主打产品,TurboFusion技术和产品持续迭代,并加速在全机型市场上的渗透。公司针对不同算力芯片平台持续下沉TurboFusion技术和扩大产品支持范围。
  通过重构算法架构、精简计算模块、优化数据处理流程等方式,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影像处理效率并降低系统负载与功耗,确保不同平台机型高频使用影像功能时的稳定续航,特别是在夜景、逆光、长焦等场景上显著改善了画质。
  公司TurboFusion视频解决方案实现多项核心优化。针对极端光照场景,公司聚焦用户体验与环境适应性实现多项创新,为极端光照环境下的清晰成像提供保障。针对长时录制场景,公司通过挖掘底层硬件特性、优化数据处理流和计算路径,进一步提升了处理效率、降低高分辨率下的运算功耗。在影调维度,公司结合人眼视觉特性优化色调映射及局部对比度增强算法,使画面在保留细节与动态范围的同时,呈现更自然平滑的影调过渡,增强了电影感与沉浸感。公司TurboFusion星空拍摄整体解决方案完成多模块升级,并在头部客户实现了商业应用,巩固了公司在特殊场景影像算法领域的优势。
  在手机影像技术革新中,公司聚焦高倍率变焦场景,基于生成式超分技术的深度优化,实现了画质与处理效能的双重突破。通过端侧大模型对图像结构的智能理解,重建长焦丢失细节,使极限变焦场景下的画面清晰度跨越式提升;重构硬件协作架构,处理效率显著跃升,确保了高倍率拍照的真实性。
  2、AI眼镜业务
  基于AI眼镜这一创新产品形态,公司正以“技术深耕+生态共建”的双轮驱动战略,系统性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深入挖掘产品潜能,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稳步拓宽行业边界,释放长期发展价值。
  在算法优化方面,公司聚焦复杂环境下的图像处理技术瓶颈,依托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与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视觉框架,全面提升AI眼镜在视觉感知、影像捕捉与智能识别等维度的处理能力。通过算法与硬件的深度融合,显著强化设备在复杂场景中的视觉交互体验,为拍摄质量优化与AI功能拓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在生态协作方面,公司已与高通等头部芯片厂商建立紧密合作,推进自研影像算法与AI眼镜专用芯片的底层适配与性能协同。同时,公司持续优化SDK对系统环境的兼容性,有效降低客户集成门槛,加快产品落地节奏。在商业化进程方面,公司已经与多家头部厂商签约,占据绝对的头部厂商市占率优势,相关产品方案已在多个标杆项目中完成量产落地,并为后续的产品、技术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重点围绕产品能力提升、生态资源拓展以及客户导入三大方向深入布局,着力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套件,构建横向经验复用机制,在消费级领域持续探索更多应用可能,推动AI眼镜加速从创新概念向规模化商用核心智能终端的转变,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二)智能汽车业务
  1、舱内业务(驾驶员/乘员视觉安全辅助)
  报告期内,公司在驾驶员/乘员视觉安全辅助领域持续发力,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旗下驾驶员安全辅助系统、乘员安全辅助系统等核心产品完成多轮技术迭代与性能提升,并批量出货至海内外客户群体,覆盖国内外整车厂、Tier1及新能源汽车品牌等多元化合作对象。
  在全球市场布局上,公司聚焦法规强制要求的主流及关键领域,重点针对以DMS、OMS等核心功能为主体、符合全球汽车安全法规的核心产品,推动其ADDW/DDAW合规认证并开展全球化推广工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DMS首个内后视镜海外项目正式通过欧盟ADDW认证,满足了欧标区域的量产条件;同时,公司DMS产品在岚图、吉利等品牌的部分海外量产车型项目中,针对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安全警告测试取得满分成绩,为后续顺利导入量产项目筑牢了法规合规基础。此外,公司DOMSENCAP2026产品方案目前也正在同步研发,后续将重点推进法规机构的摸底测试认证。
  面向舱内的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Tahoe产品已于2025年上半年在欧洲知名豪华品牌车型上完成量产交付,为后续进一步拓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代基于国产芯片的低成本替代方案也在研发中,已完成初始版本。
  在产业协作上,公司与欧洲某舱内传感器全球供应商及Tier1的深度战略合作持续推进,双方联合完成了集成OMS、HOD(脱手检测系统)、CPD(儿童遗忘检测系统)及SRS(安全气囊系统)的传感器融合产品原型开发工作,后续将率先在欧洲市场进行推广。
  2、舱外业务(智能停车辅助、智能驾驶辅助)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舱外”相关领域的投入与资源配置,主推智能停车辅助系统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技术研发层面,公司舱泊一体解决方案在客户项目上完成POC技术验证,APA产品则通过持续打磨提升场景适应性,已完成雷达融合、自选车位、倒车循迹等泊车全功能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以“安全合规、平台迭代、量产落地”为主线,稳步推进驾驶辅助系统三大产品线的落地工作。在低算力平台解决方案(SouthLake/WestLake)方面,公司聚焦欧洲强制法规及国内即将推出的AEB强制法规,已完成AEB等关键安全功能的深度测试验证与算法优化。目前,基于低算力平台的演示样车已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及定点,标志着公司L2级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正式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在中高算力平台解决方案(EastLake)上,EastLake解决方案成熟度进一步提升,针对舱驾一体新形态完成系统架构升级,并与客户启动了POC项目开发,落地化进程有序进行。在监管合规层面,针对上半年行业高度关注的L2级组合驾驶辅助安全风险,公司第一时间跟踪国家强制标准制定动态,对舱外驾驶辅助产品从传感器配置、功能策略到失效保护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调整,同步完成新版软件迭代,确保解决方案的行业竞争力。
  3、商用车市场
  针对商用车车型及市场特点,公司对软件算法解决方案进一步适配优化:如DMS功能,结合商用车座舱空间大、商用车驾驶员特殊属性及硬件平台低成本等特点,联合Tier1与主机厂深化适配;AVM功能则针对车型多、标定工位不规范、摄像头成本低等问题优化适配。同时,公司将前装优化的软件方案快速移植至后装硬件平台,以满足后装市场安全监管及安装使用便利需求。
  4、海外市场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市场战略。产品层面,公司聚焦VisDrive、Tahoe、ADAS、TD320、MonoLake等核心产品,积极拓展国际化应用场景,加速其在重点区域市场的落地进程。
  公司以GSR法规和ENCAP2026标准要求为核心技术导向,继续优化DMS/OMS产品功能规划,增强对海外市场的适配能力,同时强化在智能座舱与安全驾驶相关细分领域的技术沉淀与量产交付能力。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方面,公司从合作深化、技术推广、本地化布局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渠道端,扩大与多家伙伴的合作范围与边界,拓宽市场渗透路径。技术推广层面,持续推进与多家海外知名主机厂商的对接,并通过开展TechDay和Workshop等活动,向客户直观传递技术价值。
  此外,公司的欧洲业务团队加速了本地化市场推广、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体系进程,为拓展欧洲及周边市场、增强本地化运营奠基。
  (三)虹软AI视觉,赋能多元场景应用
  在AIGC商拍领域,公司PSAI新增支持了AI试鞋、商品换色、高清改尺寸等全新功能,以服饰行业需求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更多样、更垂直、更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在PSAI市场战略上坚持“应用+服务”双轮驱动,通过SaaS产品服务广大中小电商商家;同时,围绕服饰行业,提供大客户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ArcMuse平台的AI大模型生成工具包为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商拍内容解决方案。PSAI产品已入驻淘宝、1688、抖店、京东、拼多多、Shein、亚马逊等多家主流电商平台服务市场。目前,公司已累计服务中小商家数十万,合作头部服饰品牌客户300余家。
  公司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相关技术,进行了核心智能视觉感知、视觉融合IPs(技术引擎)的研发。目前,公司已与全球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建立技术合作。
  公司升级了新一代视觉大模型ArcMuse2025V1.1。依托新一代ArcMuse计算技术引擎,深度融合公司在“云+端”层面的工程创新能力,借助集群优化、端侧优化以及数据与知识蒸馏等方式,ArcMuse计算技术正逐步实现对公司PSAI、智能汽车、智能手机、AI眼镜等业务领域的赋能。
  (四)质量、合规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在智能汽车业务领域,公司持续构建并完善产品安全合规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围绕“敏捷、融合”的年度主题,进一步提升体系效能与落地能力,夯实在智能汽车核心领域的竞争优势。在信息安全方面,公司不断强化体系构建,并于2025年上半年顺利完成ISO/IEC27001:2022最新版本的换版认证。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汽车产品的功能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取得关键突破。继2022年功能安全流程取得了ISO26262:2018ASILD级别认证之后,公司AEBFlag软件产品于今年上半年取得由国际知名认证机构SGS授予的ISO26262:2018ASILB级产品级功能安全认证。此外,公司同步推进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体系的初步构建,针对ADAS产品在非故障状态下因功能局限、环境误判或用户误操作引发的安全隐患,启动相关工作并取得良好进展,进一步补强了公司在智能汽车安全合规领域的技术能力储备。
  (五)经营质效继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深化业财融合,重点提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强化风险管控,优化资源配置,为业务发展和股东回报提供坚实财务保障。公司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强化动态分级分类的账期管理策略,坚持对客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动态监控客户履约、贡献及现金流状况,并根据业务的市场宏观环境,细化调整账期,平衡风险与收益。公司同步加强票据管理与风险防范,建立并实施应收票据的分类管理机制,通过风险评估与分类,对识别出存在潜在兑付风险的票据,适时采取提前贴现等措施加速资金回笼,有效防范潜在损失。
  公司持续优化业财协同与系统支撑,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业财数据互通,着重提升供应链信息的可获取性与流转效率,推进销售合同流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深化库存供应链系统与财务模块的协同应用,为经营管理提供更及时的数据支持,构建更稳健、高效的经营体系。
  公司始终将充裕的现金储备视为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和抵御经营不确定性的基石,并通过“阶梯式存款+低风险理财”的结构化配置模式提升资金管理综合收益。为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公司适时调整结汇策略,对持有的外币存量进行审慎评估与动态管理,在确保整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境内外资金在结构化产品及币种组合上的优化配置,以平衡潜在的汇兑损益并追求更优的综合收益率。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