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同方股份(600100)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7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济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增加。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系列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举措接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总量稳、结构优、动能新”的特征,彰显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国际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战略定力,积极发挥“三个作用”,争当“三个排头兵”,落实“抓体系、育方法、锻能力”要求,聚焦战略规划、稳增长、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重点任务,以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和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之两翼,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剔除计算机硬件出表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新签合同实现同比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其他“一利五率”指标总体受控且持续向好,经营性现金流不断改善,科研成果持续涌现,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经营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战略引领,战新产业加速培育
  一是公司“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全面开展,建立涵盖综合规划、产业规划、职能规划的战略规划体系,初步形成规划草案,深度参与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二是积极推动卓越绩效模式导入,把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卓越绩效模式的理念方法贯穿公司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充分运用于战略规划制定、组织管理大纲编制、产业体系建设等各重点工作,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公司经营质效和管理效能全面提升,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十四五”期间经营指标总体向好,航空箱CT检查系统等重点任务顺利推进,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制定实施方案,优化战新产业组织管理体系,在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新挖掘、储备一批新的战新项目;华知大模型功能不断增强,AI与辐射成像技术融合发展,跨界用于新能源电池、高端食品检测等工业场景,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二)提升经营质效,市场开发多维突破
  一是围绕“一利五率”,不断挖掘利润增长点,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持续推进亏损微利企业治理,通过精益化管理实现公司提质增效稳增长。二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中标海关总署大型集装箱运维项目,巩固行业地位;数据中心板块持续开拓金融领域,中标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三是国际化经营持续突破,海外业务收入和新签合同实现同比增长,公司积极应对外部打压,新能源电池检测业务取得新突破并落地德国,萤石矿智能分选首次落地蒙古国,榴莲品质CT在线检测系统首单落地马来西亚,人工智能产品首次出海达成三年连签,签约阿斯塔纳市轻轨一期集成项目,推动我国城轨交通标准体系首次在中亚应用。四是强化重大项目管理,公司加强过程跟踪与预警,确保广州白云机场、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按期推进。
  (三)强化科技攻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系统谋划研发布局,重点开展新技术攻关,不断涌现创新成果,主要取得以下成绩:一是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管理效能实现提升。同方威视、同方数科纳入中核集团“16+3+N”科研体系;完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换届工作,组建由外部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不断充实公司科技智囊力量;参与建设部委级研发平台,与清华大学共建数字人文领域研发中心。“行李物品CT安检系统”获中国专利金奖,新立项国际标准2项。二是系统谋划研发布局,夯实“四个一代”。形成面向2035重点产品研发布局,包括5大48个领域160项重点研发项目。三是技术不断迭代,筑牢产业核心竞争力。融入多能成像技术和创新的系统设计,打造全新系列货检产品;安检大模型研发取得新进展,实现从实例级图像到文本描述的生成;自主研发的Neosys物联网控制器正式通过国际权威认证BTL,可以与全球主流的楼宇管理系统完美兼容。四是创新攻关不断突破,打下新产业增长基础。研制推出AI驱动的电芯品质在线检测系统,为电池生产全流程装上“智慧之眼”;激光诱导击穿技术光谱技术实现突破,应用于矿石元素分析场景;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双轮驱动,打造数字信息产业数智化发展底座,对内发展核特色数字信息技术;对外打造标准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四)数字产业持续壮大,转型支撑坚实有力
  一是积极践行中核集团赋予的数字信息产业新定位,整合资源成立同方数科公司,做优做大数字信息产业。二是形成“5+5+N”数字信息产业思路,落地上海检察院、中交信科、南航等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产品加速转化,CNKIAI正式发布上线。三是全面支撑中核集团AI+、数据治理转型任务,上线制度大模型等系统,成立人工智能、数据治理专班和IT运营服务中心。四是推进公司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前完成ERP一期试点上线切换,上线办公智能体、数据中台等四大数智化平台,同方威视获评北京市智能工厂,办公智能体、昆仑灵境等多个智能体完成研发。
  (五)改革攻坚纵深推进,结构调整稳步实施
  一是公司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进一步发挥,提前半年完成改革任务收官。二是深入推进“科改”专项工程,公司所属“科改”企业同方威视连续两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获评最高等级“标杆”。三是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积极落实支持政策、对接国资委战新产业基金,助力新产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结构调整,完成法人压减5户、参股退出1户。
  (六)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活力持续激发
  一是公司围绕经营发展和班子建设需要,推进班子标准化建设,系统构建干部梯队,建成干部管理人才库。二是组织六级科技人才盘点,遴选核心科技人才推荐进入中核集团库。加大引才力度,新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三是公司实现本部及二级单位中层、全级企业负责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全覆盖”,严格落实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四是持续健全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开展新一轮科技成果分红激励项目遴选。
  (七)夯实风险防控能力,安全发展根基愈加稳固
  一是安全环保质量风险受控,逐级压实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多个质量小组获中核集团一等奖。二是持续优化债务结构,有息负债呈下降趋势,债务风险持续释放;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成功注册30亿元公募型中期票据。三是公司合规经营管控能力持续强化,建立经营风险分类监测机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四是强化采购管理,开展集约化管理,提前完成实质性二级集采切换,进一步有效助推成本节降。
  
  分行业
  (单位:
  万元) 主营业务收
  入(2025年1-6月) 主营业务成本(2025年1-6月) 毛利率(2025年1-6月) 主营业务收入(2024年1-6月) 主营业务成本(2024年1-6月) 毛利率(2024年1-6月)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核技术应减:业务板块间抵销 -9,867.84 -6,144.71 —— -12,433.93 -9,591.83 —— —— —— ——注1:合计数与各分项加总之和如有差异,系四舍五入所致。注2:本期数字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变动较大,主要系计算机硬件业务出表合并范围变动所致。注3:数字信息上年同期主营业务成本较以往披露数据存在差异,系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追溯调整上年同期销售费用中的部分产品维修费至主营业务成本所致。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如下: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核技术应用、数字信息、智慧能源等业务领域。公司的主要产业实现了突破发展,其中核技术应用产业面对外部打压,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实现逆势增长,经营净现金流显著改善;数字信息产业中同方数科收入实现同比增长,AIGC检测等人工智能新型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研发投入规模持续增加;智慧能源产业面对市场需求放缓,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利润总额及经营净现金流有所改善。
  (一)核技术应用
  在核技术应用方面,公司主要立足安全业务领域,基于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提供包括安检设备和综合安检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先进的创新技术、品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秉承市场、研发双轮驱动理念,坚持国际化发展思路,产品及服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11年起已连续14年在全球货物及车辆安全检查系统市场份额第一,在安检领域奠定了国内外领先的行业地位,“威视”“NUCTECH”已成为国际业界知名品牌。
  公司拥有安全检查、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爆炸物及毒品探测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等全部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化的生产制造能力,结合公司自身在数字信息产业的优势,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与安检技术和产品深度融合,得到世界各国用户的广泛认可,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其中智能审图技术已经在海关等行业应用受到广泛好评。未来还将打造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智慧安检”和“智能安防”。报告期内,公司在核技术应用产业领域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创新发展,巩固核心竞争力。同方威视“一种行李物品CT安检系统及其探测器装置”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金奖;WooKong行李/物品检查系统入选《北京市2025年第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自主研发的高纯锗γ谱仪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高能X射线货物/车辆CT检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高海关监管效率,荣获2024年中国体视学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同方威视凭借手提CT、航空箱CT、人工智能辅助识图等安检领先技术产品以及智慧安检解决方案,再次荣获中国民航安全创新运营服务商奖;基于AI大模型提出新一代智能安检系统解决方案,成功构建起涵盖物品检查、人身检查、环境安全的立体化防护体系,获第九届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优秀成果奖。公司自研的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是国内唯一一款通过欧洲民航ECAC人体仪最高标准认证的人体查验设备,相关设备于今年6月通过中国民航毫米波产品新标准最高级别(A3)认证,相关产品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二是市场开拓,真抓实干拓新局。同方威视为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打造以智慧安检平台为基础,覆盖行检与旅检业务的智慧化解决方案,成功打造“五位一体”智慧安检新模式,有效助力智慧民航建设;联合天津海关打造智慧协同监管系统方案,创造无感通关新体验;为甘其毛都口岸配备大型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创新“无人值守+车辆秒级通关”的跨境运输和口岸查验智慧化新方式。推进与中核集团产业融合,加强中核集团内部协同,大力推进开发数据驱动的核安保一体化项目,融合多领域创新技术研发新型设备,推动核安保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三是活动护航,筑牢社会安全线。同方威视启用最新自主研发的行李物品智能安检系统护航全国两会,该设备搭载智能审图技术对被检物品内部结构进行全方位透视,成功实现“设备零故障,安全百分百”的目标;为亚冬会量身定制智能化安检体系,实现了人、物、车、货的秒级精准筛查,让安全保障成为赛事体验的一部分,“隐形护航者”角色获得多方肯定。
  四是产业焕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方威视智能矿石分选业务覆盖的矿种持续丰富,现已覆盖煤矿、磷矿、银矿、铅锌矿、萤石矿等,海外市场持续突破,用中国技术助力国际矿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聚焦制造业关键环节检测痛点,创新研发“动力电池高清超快静态CT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对电芯微观内部结构的快速、无损检测,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第二批);基于CT辐射成像与智能图像识别等核心技术,积极探索高端食品检测业务,已实现首单落地应用。
  同方威视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性建设成果,成功入选2025年北京市先进级智能工厂(第一批)名单。
  (二)数字信息
  在数字信息领域,公司深化产业布局,全面落实数字信息产业新定位,确保数字信息产业优化调整平稳有序,服务中核集团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公司以自主可控产品为基础,紧跟国家战略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数字信息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构建了从终端到云端、从智慧行业应用到互联网知识服务的全产业链优势,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大数据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业务全覆盖。知识数据库拥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并利用自身数据和技术基础,积极开展智能知识的加工处理和服务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在数字信息产业领域主要开展如下工作:一是强化创新驱动,支撑产品升级增效。同方数科围绕AI、数字化加工加强研发立项,积极申报国家及中核集团科研项目,获得多项专利及奖项;上线AIGC3.0版本,检测量同比增超200%,研学平台AI拥有用户1748万,日活跃人数增加180%;发布CNKIAI及统计大模型,推进中核集团办公数智化,打造制度大模型。同方数科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服务质量,成功通过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的严格评审,成为“全国首批荣获杰出级(CS5级)”认证资质的33家企业之一。
  二是推进产业布局,战新业务取得进展。同方数科上线华知大模型V5.0,赋能10余项AIGC应用,进一步增强华知大模型生成结果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控性,以AI生成内容识别、“数智+”、智能辅诊等重点项目深化AI产业应用;迭代知识资源数据交易平台,担任行业标准《出版数据要素数据安全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起草组长单位,参与编制3项国家标准,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其他单位共同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服务模式研究”,持续推进科学数据、产业数据、公共数据合作。
  三是开拓内外市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同方数科整合资源参展办会,全国巡回推广覆盖2000+人次,战新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加。落地中交信科、南航、国家统计局、上海检察等重大项目,深圳智慧统计项目、澳门检察院信息系统(二期)顺利通过验收,海外累计新签合同与收入同比增加。CNKIAI海外试用单位70家,完成订购1家。
  四是积极落实中核集团数字信息产业平台和信息技术支撑总体单位定位,支撑数字核工业成效显著。形成“IPD数字化研发、一横一纵数字化交付、一体化运营”三大能力框架,稳步推进集团公司统建系统项目建设。成立核工业大模型、数据治理专项工作组,全面支撑集团公司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同步开展统建系统网安风险评估加固、供应链安全能力提升,筑牢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安全防线。
  (三)智慧能源
  在智慧能源产业领域,公司聚焦能源高效转化和管理方向,以全系列热泵产品、能源管理技术为根本,提供贯穿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费全过程的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近年来,同方智慧能源积极发挥产业协同优势,致力于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的构建,助力城市低碳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在智慧能源产业领域主要开展如下工作:一是大力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方面,同方智慧能源参研的“低品位热源大规模热泵供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4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功申报“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eosys控制器通过国际认证并获得信创认证;“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慧能源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入围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复赛;“核电厂用电智能管理平台”申报中核集团人工智能应用高价值场景;“轨道交通场站磁悬浮制冷空调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
  数字化转型方面,同方智慧能源建立ERP组织和管理体系,配合管理咨询完成管理变革方案,形成整体上线计划,并规划构建数字集群。同方智慧能源荣膺“2024年度智能建筑行业十大领军企业”称号,位列“2024年度数据中心工程企业三十强”榜首。
  二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同方智慧能源面向国内积极推进渠道建设,整合市场资源,建成矩阵式整体开发体系,形成协同项目近80个,实现中国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安防及智能化工程、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三标段等智能化项目的增补合同中标,承建武汉地铁新港线一期、西延线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项目。
  针对海外市场,在不断加大产品销售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国际总包方的生态合作,与行业龙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联合投标、分工合作、风险共担”的海外市场模式。此外,同方智慧能源积极发挥在消费侧优势和数智化核心能力,深化与中核集团单位协同合作,尤其是在核能供热、核能综合利用、绿色核产业园、源网荷储,厂用电节能等方面,推进福清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和厂用电节能项目、徐大堡核电和庄河核电核能供热项目、中核汇能新华水电的新能源集控项目、中核汇智“天光地热”新能源+绿热项目、中核工程“集团核能综合利用”课题研发、中核原子能公司“零碳园区”等重点项目。
  三是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保障顺利进展。内蒙古建行数据中心项目按计划高效推进,珠海东澳岛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厦门城市轨道交通、东升科技园、杭州大会展等项目以高质量交付成果收获业主方一致肯定;天河热电厂及其供热区域能效提升等项目有序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