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300308):业绩持续增长 高速光模块需求保持强劲
核心观点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74 亿元,同比增长37. 82%,归母净利润15.83 亿元,同比增长56.83%。2024 年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对400G/800G 等高速光模块的旺盛需求。2025 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继续实现快速增长。随着大模型能力进一步提升,推理需求持续释放,公司800G 和1. 6T 等高速光模块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一方面得益于高速光模块产品占比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通过硅光等新技术持续降本增效。公司在硅光及CPO 技术上具备较强的积累,有望取得先发优势,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度财报及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62 亿元,同比增长122.64%,归母净利润51.71 亿元,同比增长137.93%;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74 亿元,同比增长37.82%,环比增长1.90%,归母净利润15.83 亿元,同比增长56.83%,环比增长11.56%。
简评
1、业绩持续增长,高速光模块需求强劲。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62 亿元,同比增长122.64%,归母净利润51.71 亿元,同比增长137.93%,扣非归母净利润50. 68亿元,同比增长138.66%。单四季度来看,营业收入65.50 亿元,同比增长77.61%,环比增长0.55%;归母净利润14.19 亿元,同比增长61.66%,环比增长1.76%。2024 年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对400G/800G 等高速光模块的旺盛需求。
20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74 亿元,同比增长37.82%,环比增长1.90%;归母净利润15.83 亿元,同比增长56.83%, 环比增长11.56%;扣非归母净利润15.68 亿元,同比增长58.39%,环比增长16.12%。2025 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大模型能力进一步提升,推理需求持续释放,公司800G 和1. 6T等高速光模块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2、毛利率持续提升,费用管控能力优秀。
2024 年毛利率33.80%,同比提升0.81pct;净利率22.51%,同比 提升1.91pct。2024 年四季度毛利率35.08%,同比下降0.28pct,环比提升1.45pct;净利率21.66%, 同比下降2.14pct,环比提升0.26pct。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36.70%,同比提升3.94pct,环比提升1.62pct;净利率23. 72%,同比提升2.87pct,环比提升2.05pct。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一方面得益于高速光模块产品占比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通过硅光等新技术持续降本增效。
2024 年销售费用率0.84%,同比下降0.33pct;研发费用率5.21%,同比下降1.68pct;管理费用率2.85%, 同比下降1.20pct;财务费用率-0.61%,同比增加0.17pct;合计期间费用率为8.29%,同比下降3.04pct。2025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0.75%,同比下降0.17pct;研发费用率4.35%,同比下降0.96pct;管理费用率2.22%,同比下降0.45pct;财务费用率-0.26%,同比增加0.27pct;合计期间费用率为7.07%,同比下降1.32pct。公司费用管控能力优秀,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3、1.6T 光模块有望逐步放量,布局硅光及CPO 技术网络连接作为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宽升级的节奏基本匹配GPU。随着AI 的快速发展,多模态大模型的参数量大幅提升使带宽容量也快速扩张。无论是训练侧还是推理侧,数据传输带宽愈发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公司布局1.6T 等高速光模块领域,2025 年有望批量出货。Scale-up 是指通过增加单个节点的资源来提升整个集群的算力。随着Scale-up domain 不断扩大,算力集群效率大幅提升,以满足大幅提升的训练和推理需求。CPO/ OIO技术发展的驱动力从最初的降低Scale-out 网络的功耗,变为高带宽下更短的电连接距离使得CPO/OIO 将成Scale-up 主流方案,必要性大幅强化。公司在硅光及CPO 技术上具备较强的积累,有望取得先发优势,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光模块行业头部公司,受益于AI 高需求的确定性较强,且整体份额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与北美云厂商保持了深度合作关系,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研发,取得了先发优势和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巩固数通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在电信市场和相干市场亦有较好表现。公司积极布局前沿领域,包括1.6T、硅光、LPO 和CPO 等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望取得先发优势。以ChatGPT 为代表的AIGC技术高速发展,有望显著拉动网络侧光模块的需求。同时,1.6T 光模块有望加速产业化,2025 年及以后需求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收入分别为357.07 亿元、464.87 亿元、581.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 5 亿元、94.35 亿元、117.76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13X、10X、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AI 发展不及预期,比如没有AI 爆款应用,则对光模块等算力硬件的持续需求将产生影响;汇率波动影响超预期;北美经济衰退预期逐步增强,宏观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云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 高速数通光模块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光通信行业中游竞争积累,若竞争加剧,会对光模块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光模块中使用很多芯片,包括电芯片、光芯片等,若缺芯则会影响公司光模块产品的正常交付;国际环境变化,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行业的龙头,如果供应链受限,存在业绩受到较大影响的风险;CPO 对光模块产业形成负面影响;关税冲击;随着供应起量,需求平稳,竞争加剧,毛利率与净利率明显下降。
□.阎.贵.成./.武.超.则./.刘.永.旭./.杨.伟.松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