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
事件
2025 年4 月26 日,立讯精密公告2024 年度报告、2025 年一季度报告以及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2687.9 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133.7 亿元,同比增长22.0%,扣非归母净利润116.9 亿元,同比增长14.8%。1Q25 单季度营业收入617.9 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30.4 亿元,同比增长23.2%,扣非归母净利润24.1 亿元,同比增长10.4%。预计1H25 归母净利润64.8-67.5 亿元,同比增长20%-25%,扣非归母净利润51.9-57.1 亿元,同比增长4.7%-15.2%。
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断增强公司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2687.9 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133.7 亿元,同比增长22.0%,扣非归母净利润116.9 亿元,同比增长14.8%。2024 年综合毛利率10.4%,相较于2023 年的11.6%下降1.2pct,主要系个别智能可穿戴产品在2024 年出货,但因产能利用不足导致亏损、全球布局导致国内产能短期过剩以及海外扩产前期空投,目前已基本回到正常水准。1Q25 单季度营业收入617.9 亿元,同比增长17.9%,主要是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产业有较高的成长,归母净利润30.4 亿元,同比增长23.2%,扣非归母净利润24.1 亿元,同比增长10.4%,1Q25 综合毛利率11.2%,同比增加0.4pct。主要原因是内部持续精益管理和人效提升带来的成本优化。
消费电子板块,2024 年实现收入2240.9 亿元,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公司以“场景生态、AI 赋能、全球协同”三位一体战略开启新篇章,同时以“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在OEM 和ODM 领域完成从零部件到系统方案的全链条突破,实现业务进化三级跳:纵向上延伸ODM 产品线完成“零件→模组→整机”的垂直整合;横向上持续推进客户业务拓展,丰富产品类型,构建全场景的九大产品体系,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办公、健康医疗等领域。
通讯板块,2024 年实现收入183.6 亿元,同比增长26.3%,主要增长来源于零部件业务的增长,公司在零部件业务上打造了“五位一体”的竞争格局,通过电、光、热、电源以及系统协同,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矩阵。公司在互联产品上既有显著技术优势,又有成本优势,目前224G高速线缆产品已在量产,448G 产品24 年1 月份开始已经跟多家客户进行预研。光连接产品方面,公司800G 硅光模块处于量产阶段,1.6T产品正在进行客户验证,同时在LRO/LPO 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布局。热管理方面,公司已经完成产品线的全场景开发和覆盖,2025 年热管理产品线的营收和利润均有望超过100%增长。公司不仅将在国内快速导入所有云厂家及设备厂家,还有望突破北美1-2 家CSP(云服务提供商)客户。电源管理方面,公司的三次电源产品已经通过了北美核心客户的 认证,并且在2024 年10 月底已经量产。目前公司在北美已有十多个项目处于量产或者开发状态,希望通过三次电源在北美建立的客户影响力,加快一次和二次电源的导入速度。
汽车板块,2024 年实现收入137.6 亿元,同比增长48.7%。1Q25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超过50%。立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品线极为丰富,在每个产品大类下都有诸多细分产品,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独立供应商中产品线最广的企业之一。汽车线束方面,作为公司最成熟的产品类别,占据了汽车业务60%的份额,2024 年,公司斩获众多新项目定点,预计在2025 年陆续量产落地,2025 年的线束业务营收有望成为中国线束企业的第一名,市场地位越来越明确。汽车连接器方面,高压连接器已稳定为头部车厂批量供货,而低压、高速连接器在主流车厂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智能控制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产品均获得头部客户的项目定点,预计2025 年第四季度将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基于汽车智能化演变趋势从局部智能化向整车智能化方向发展趋势,预计2025 年公司将在智能底盘领域实现营收从0 到1 的关键突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170、213、249 亿元,对应EPS 为2.34、2.94、3.44 元/股,对应2025 年4 月29 日收盘价PE 为13.0、10.4、8.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超预期;费用端控制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
□.陈.耀.波./.刘.志.来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