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公司*龙旗科技(603341):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 “1+2+X”战略指引发展方向

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中财网
公司发布 2024 年年报与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各项业务拓展顺利,营收取得大幅增长。公司战略升级为“1+2+X”,AI PC 和汽车电子成公司重点布局的新兴领域,未来有望提供新增长点,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 年营收大幅增长,主要业务收入均取得大幅增长。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82 亿元,同比增长70.62%;归母净利润为5.01 亿元,同比下降17.21%,扣非归母净利润达3.84 亿元,同比下降26.92%;毛利率6.08%,同比下降3.87 个百分点;净利率1.06%,同比下降1.16 个百分点。2025Q1 单季度营业收入93.78 亿元,同比下降9.27%,环比下降18.17%,归母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增长20.33%,环比增长119.33%,扣非归母净利润0.61 亿元,同比下降28.95%,环比增长15.35%;毛利率7.45%,同比增长0.44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41 个百分点;净利率1.61%,同比增长0.39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2 个百分点。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较大幅度增长,因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均取得较高增长。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平板及AIoT 业务或成2025 年重要增长动能。从产品结构来看,智能手机业务2024 年实现收入 361.33 亿元,同比增长 65.58%,营收占比降至77.9%;毛利率为4.92%,同比下降3.76 个百分点;2025 年Q1 实现收入67.41 亿元,同比下降20.86%,因全球手机需求端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而有所减弱。平板电脑业务2024 年收入为 36.96 亿元,同比增长 47.32%,受益于拓展多个国内头部客户,实现销售增长;营收占比降至7.97%;毛利率为8.62%,同比下降1.34 个百分点;2025 年Q1 收入为9.52 亿元,同比增长21.56%,公司平板业务高端产品线持续出货,旗舰级产品研发制造能力稳步提升。AIoT 业务2024 年收入 55.73 亿元,同比增长121.99%,营收占比增至12.02%;毛利率为11.28%,同比下降9.80 个百分点;2025 年Q1 实现收入14.05 亿元,同比增长53.48%。2024 年公司AIoT 业务中手表、手环、耳机三大产品线总出货量突破2900 万台,领跑全球智能穿戴ODM 市场;在智能眼镜领域,2025Q1 公司进一步与原AI眼镜厂商开拓AI 眼镜配件类业务,丰富产品矩阵。


战略升级为“1+2+X”,传统业务专注交付执行与高端化升级,新兴业务重点落实产品矩阵补齐与客户突破。2024 年,公司升级了产品战略,从“1+Y”战略升级为"1+2+X”战略,其中“1”是指智能手机业务,依然作为公司核心主赛道;“2”是指个人计算和汽车电子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两个新兴业务;“X”代表其他多品类业务,包括平板、穿戴、耳机、智能眼镜等业务。智能手机:以头部客户为核心,推动高端产品突破与国外市场拓展,做好国内外大客户5G 产品线规模化交付。


个人计算:公司将全面发力AI PC 赛道,构建ARM/x86 多平台开发能力,重点突破高散热设计、AI 算力优化技术,满足行业头部客户要求;同时深化与头部芯片厂商合作,打造差异化AI PC 解决方案。汽车电子:2024 年公司主要聚焦智能座舱和底盘域ECU 领域,2025 年公司将推动制造能力升级,建设车规级产线,构建底盘域控CM 业务壁垒,同时拓展国内客户和国际Tier 1 客户。


平板及AIoT 产品等:拓展头部客户与高端化成工作主线,平板方面,加速AI 技术赋能,同时深化模块化设计与研发制造一体化能力,提高中高端占比,构建影像、屏显、续航等技术壁垒;穿戴方面,以“软件技术+高端化”为核心,聚焦国内大客户高端产品系列,实现RTOS 平台化升级;耳机方面,积极聚焦中高端市场;MR/AR/AI 眼镜方面,聚焦全球头部客户,储备核心技术与工程制造能力,积极推进新项目落地。


估值


因2025Q1 公司智能手机ODM 业务营收下降20%以上,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0 亿元/8.19 亿元/9.80 亿元,每股收益为1.12 元/1.76 元/2.11元,对应市盈率为36.6 倍/23.2 倍/19.4 倍。我们认为公司在“1+2+X”战略指引下,有望培养出新增长动能,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ODM 市场规模下滑风险、终端应用创新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苏.凌.瑶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