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603698)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气体运营并表贡献增量 绿氢核心设备验证持续推进

时间:2025年05月18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2024 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34.10 亿元,同比增长21.46% ;利润总额达到2.66 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归母净利润1 .8 9 亿元,同比增长1.09%,营收及利润总额大幅增长主要系气体运营业务于24Q2 并表,传统煤化工设备、工程业务表现平稳,预计核心设备毛利率维持稳定。公司围绕绿氢、绿醇产业链布局电解槽、气化炉、提纯装置等核心设备及工艺,有望在煤化工向绿色化工过渡,绿氢及氢基产品渗透率提升的趋势下成为公司利润的第二增长曲线。


  事件


  公司24 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1/1.9/1.8亿元,同比+21%/+1%/-1%;


  其中24Q4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4/0.6/0.5亿元,同比+32%/-28%/-38%,环比+209%/+68%/+47%。


  公司25Q1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0.34/ 0. 33亿元,同比+257%/+164%/+172%,环比-51%/-45%/-37%。


  简评


  1、煤化工主业:


  1)煤炭高效利用:24 年营收18.17 亿元,毛利率24.7%,其中,预计EPC/设计/咨询营收5-6E,毛利率5-8%,气化炉营收预计13-14 亿元,毛利率约30%维持稳定。


  2)高端装备制造:24 年营收3 亿元,毛利率28.7%,主要为阀门制造业务,从23 年公告类目中单独拆分(原为设备销售)2、工业气体运营:


  1)公司于2024 年4 月对原参股公司航天氢能进行增资,持有航天氢能34.35%股权,成为航天氢能的控股股东,并将航天氢能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该项增资并购完成后,工业气体运营业务成为公司业务重要组成部分,下属两家公司气体运营业务有序开展,沧州气体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完成率超80%,新乡气体项目成功开车。


  2)全年营收预计12.78 亿元,毛利率11.5%,净利润预计约为0.59 亿元。2025Q1 开始全季度并表沧州一期及新乡项目,预计沧州二期逐步投产,预计25 年气体运营板块营收30-33 亿元,同比+145%,业绩同比增长0. 3亿元。


  3、氢能产业链核心设备:


  1)绿氢:公司围绕氢能产业链布局核心设备,完成2000 型碱性水电解槽样机试验,综合性能测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持续推进5-30-100 标方系列型号PEM 电解槽的开发,电解槽加工制造纳入三体系认证,荣获中国氢能联盟的“氢能领跑者行动”能效证书和电解制氢产品节能认证标识。


  2)副产氢提纯设备:首套氢气深度纯化系统和痕量除杂系统完成试运行,可用于化工副产氢的提纯;3)绿醇:具备生物质气化技术及设备储备,有望在煤化工向绿色化工过渡,绿氢及氢基产品渗透率提升的趋势下成为公司利润的第二增长点。


  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2.36、3.10、3.45 亿元,对应PE38、29、2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煤化工资本开支变弱,公司专有设备主要面向煤化工行业的气化炉等产品,如果下游煤化工领域企业的资本开支下降,会导致新产能建设需求减弱,影响公司营收贡献。假设公司煤化工行业订单与行业整体的资本开支同向变化,则单位资本波动对应公司营收60-70%占比的专有设备产品将会同向波动。


  2) 新技术产业化导入不及预期,公司电解槽产品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如果未来新产品向市场导入的进展不及预期,会影响公司在新技术产品方面的营收增长。我们预计2024 年开始氢能相关设备有望形成销售收入,占比总营收约4-5%,如果测试进展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则影响该部分营收贡献。


  3) 行业竞争格局激烈,如果煤化工设备、电解槽等产品的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价格和利润出现下滑,公司业绩会产生一定影响。
□.许.琳./.屈.文.敏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