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磁科技(300835):高端铁氧体永磁龙头 AI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新星

时间:2025年07月23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将成为AI 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新星,迎来快速成长期。公司是稀缺的高性能铁氧体永磁和软磁材料生产商,产能规模将从4.5 万吨扩张至6 万吨,超越目前规模最大的日本TDK。高性能铁氧体复合材料替代稀土永磁是全球产业追求的方向,已有部分企业完成了替代,公司海外高性能铁氧体供不应求,量价齐升。


  公司软磁业务加速布局,在泰国和安徽新建软磁产线,完成后产能规模有望超过2.5 万吨/年。AI 使高端电感需求大幅增加,材料电感一体化的公司有望崭露头角。公司芯片电感实现重大突破,已进入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并开始出货,实现芯片电感0 到1 突破;智能驾驶带来电感需求大增,公司业务有望由车载马达进一步拓展至车载电感,公司电感业务1 到N 指日可待。


  摘要


  高性能铁氧体永磁量价齐升,快速成长。


  公司是稀缺的高性能铁氧体永磁生产商,2024 年末产能达到4.5万吨/年,产量4.1 万吨,规划逐步扩至6 万吨/年,规模超过目前规模最大的企业日本TDK;同时产品结构优化,9 材以上高性能产品比例不断提高,实验室已经完成15 材产品,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公司在技术指标上也将全面对标世界一流。同时,铁氧体产能国内占比85%左右,公司是极少有的在海外布局铁氧体永磁生产基地的企业,受益海外稀土磁材紧缺以及降本需求,全球相关产业均在部分实现高性能铁氧体复合材料替代稀土永磁,公司永磁材料量价齐升,快速增长。


  软磁业务加速布局,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


  公司永磁基本盘稳步增长的同时,全力打造软磁产业链,软磁粉料、磁粉芯、电感三位一体全面发展。公司在安徽布局了金属软磁、铁氧体软磁产品产线,已直接或间接进入国内外头部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公司给予海外基地建设及经营经验优势,在泰国投建8000 吨/年软磁基地,发挥地域优势为海外客户配套,在国内安徽建设1 万吨/年软磁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软磁总产能有望超过2.5 万吨/年。


  公司是AI 芯片电感及车载电感新星,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或崭露头角。


  公司芯片电感实现突破,一举进入国际知名半导体商供应链并开始出货,完成了AI 芯片电感0 到1 的进化。随着AI 算力的高速发展,小型化、高功率的芯片电感需求快速增长,公司芯片电感  业务1 到N 指日可待。同时公司车载电感发力,进入海外企业供应链,电感业务加速成长。公司软磁粉-软磁粉芯-(芯片/车载)电感全产业链布局至此已经成型,产业链协同优势突出,未来极具成长性。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收16.4/21.9/29.7 亿元,归母净利润2.1/3.5/5.1 亿元,对应PE 为28/17/12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永磁业务产能不断扩张,将从2024 年末的4.5 万吨/年提升至6 万吨/年,其中包括海外越南基地;同样软磁业务在泰国和国内安徽基地扩产,未来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利润释放。2、技术变革风险。公司进入芯片电感市场领域,下游面向AI 领域,AI 芯片技术迭代快,若发生大的技术变革,或导致产品竞争力减弱。3、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原材料包括铁红、碳酸锶、碳酸钡、金属等,原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或导致成本上升,业务盈利能力下降。4、政策变化影响下游需求。永磁铁氧体消费依赖汽车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需求放量、变频家电渗透率提升,软磁消费更多依赖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放量增长,芯片电感依赖于AI 产业发展,车载电感依赖于车电气化、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国家对于下游新能源、AI 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政策支持,若补贴退坡或政策变动,或影响下游景气度,进而影响需求。
□.王.介.超./.刘.双.锋./.郭.衍.哲./.赵.子.鹏./.汪.明.宇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