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纳智能(301129):平台交付迎兑现拐点 主业回暖驱动成长
本报告导读:
公司作为智慧热力领域的领先企业,平台化+AI 算法能力构建领先,随着EMC 模式放量、EPC 项目加速交付、碳化硅业务初步落地,公司成长逻辑有望持续强化。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首 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1.92/2.23 亿元,EPS 分别为 1.19/1.41/1.64 元,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清晰,盈利能力突出,根据PE 与PS 估值最终给予公司2025 年30 倍PE 估值,对应合理市值为48.49 亿人民币,对应目标价 35.63 元/股。
公司深耕智慧热力与能源管理赛道,EPC/EMC 业务双轮驱动加速落地。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能源物联网技术体系,持续拓展智慧供热与节能改造业务。EPC 模式已在多个区域复制落地,代表项目包括山东、陕西、新疆等地热力站系统改造及新建,兼具能效提升与智能运维特色;EMC 模式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核心,推动AI 低碳智慧供热项目与用能收益共享机制落地,已实现超亿元级别项目签约。
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教育深化,公司在“投建营一体化”能力上不断夯实,工程交付与商业化转化能力持续提升。
平台化能力积淀深厚,全场景产品矩阵构筑竞争护城河。公司打造涵盖计量、能效分析、热网监控、智能平衡等模块的完整智慧热力解决方案,产品体系覆盖智能热控终端、运维系统、能源中台等多个维度,在智慧热力、清洁能源、低碳节能等场景广泛部署,已服务数十家热力企业与政府机构。典型项目中,公司可提供从节能诊断、方案设计、智能装备交付到系统集成与平台运维的全流程闭环服务,平台化能力构筑长期壁垒。
前瞻布局碳化硅业务,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公司旗下碳化硅业务涵盖晶体材料、设备研制与下游加工,已完成核心设备投产并具备批量出货能力,产品定位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与新能源场景拓展。凭借已投产的晶体长晶炉、热压键合炉、碳化硅粉体合成等装备,公司实现对晶体制备、封装与应用的全流程覆盖。随着下游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轨交等领域需求持续释放,公司碳化硅板块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兴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杨.林./.杨.蒙./.钟.明.翰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