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688322):业绩持续高增 机器人赛道排头兵

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中财网
事件概述


  8 月11 日,公司披露2025 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总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归母净利润6019.01 万元,同比增长212.77%(上年同期为-5337.31 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7002.5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700.04 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36.1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51.07 万元。其中25Q2,公司实现总营收2.44 亿元,同比增长102.99%;归母净利润3587.51万元,同比增长167.24%(上年同期为-2459.25 万元)。


  多个下游场景持续放量,海外客户拓展不断加速


分产品看,2025H1 公司消费级应用设备实现营收2.69 亿元,同比增长159.88%;3D 视觉传感器实现营收1.36 亿元,同比增长65.71%。


  公司持续推进3D 视觉在各行业落地,其中线下支付、“碰一下”支付、医保核验、工业机器人等场景进展良好,从2025 H1 来看,三维扫描及线下支付是收入端增长主要驱动力。海外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客户,比如公司向韩国头部机器人厂商Twinny 提供Gemini 335双目相机,助力其最新款NarGo 订单拣选机器人问世;向比利时人工智能公司Captic 提供AI 视觉系统,已进入批量化应用阶段。同时,公司与WDL Systems 等技术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海外销售渠道建设。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费用端规模效应显现


  2025H1,公司毛利率为41.27%,净利率为13.70%。分产品看,消费级应用设备/3D 视觉传感器/ 工业级应用设备毛利率分别为34.38%/54.39%/65.26% , 同比分别减少6.30/ 增加11.31/ 增加5.50pct 。2025H1 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56%/10.31%/20.94% , 相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8.36/15.12/28.77pct,我们认为,规模效应正在对公司利润端产生正向拉动作用。


  机器人“慧眼”与“智脑”强强联合,3D 感知技术市场潜力大公司自2016 年起便面向服务机器人提供3D 视觉传感器,2022 年市占率已超70%。公司在产品端持续创新,在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公司发布行业首款“一机多模”3D 激光雷达Pulsar ME450 以及高可靠性双目深度相机Gemini 345Lg,前者是国内首款支持多种扫描模式的dToF 3D 激光雷达;后者为户外机器人打造,拥有超越行业的高可靠性和超广视野。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近年来推出Gemini335、Gemini336 系列 3D 结构光深度相机等,用于人形机器人室内外复杂场景下的视觉应用执行;2025 年4 月,天工 Pro 机器人通过搭载4台公司Gemini 330 系列深度相机,实现了复杂环境的精准环境感知与自主导航等功能,获得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冠军。公司长期服务优必选、斯坦德、智元等优质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部分客户亦进入适配阶段。2025 年8 月,公司宣布与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深化生态合作,加速推动3D 视觉与计算平台的融合创新,打通机器人智能化核心环节,提高全场景感知与决策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 3D 视觉厂商,全栈布局卡位优势明显。


  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三维扫描、线下支付等场景的市占率提升,机器人新兴应用领域的打开,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0.06/16.36/20.4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3.17/5.19 亿元。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由于公司所处的机器人赛道还在产业投入早期,因此采用市销率进行估值,给予6 个月目标价为100.35 元,相当于 2025 年 40 倍的动态市销率。


  风险提示: 1)3D 视觉感知技术迭代创新的风险;2)下游应用场景发展或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4)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5)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赵.阳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