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磁科技(300835):Q2业绩环比翻倍 AI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放量在即

时间:2025年08月26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678 万元,同比增长67.5%,环比增长99.4%,盈利能力强的越南基地量价齐升贡献主业增量。公司已经完成了材料专家向高端元件供应商的转型,芯片电感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并开始出货,实现芯片电感0 到1 突破,其他客户认证及审厂稳步推进;同时智能驾驶带来电感需求大增,在AI 及车载需求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电感业务放量在即,构建第二业绩成长曲线。


  事件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525 万元,同比增长36.0%。


  龙磁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1 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25.2 万元,同比增长3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640.7 万元,同比增长36.0%。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3 亿元,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30.4%;归母净利润为5678 万元,同比增长67.5%,环比增长99.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098 万元,同比上升61.5%。


  简评


  主业稳健,高毛利的越南基地贡献更多增量。


  截至目前公司高性能铁氧体永磁湿压磁瓦产能达到5 万吨/年,其中越南基地产能从去年的7 千吨/年扩至目前的1.2 万吨/年。越南基地由于成本优势,毛利率净利率水平远高于国内,2024 年越南贡献净利润4420 万元,平均净利率高达30.2%;2025 年上半年越南基地贡献净利润2949 万元,同比增长40.6%,净利率高达32.5%,同比提升2.5pcts。越南基地产能将在三季度继续释放,贡献更多利润增量。


  芯片电感认证稳步推进,打开未来业绩成长空间。


  公司具备软磁材料优势,通过材料端技术壁垒构建,材料-器件一体化优势增加客户黏性和认可度,差异化切入AI 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市场,芯片电感已经斩获国际大厂订单,其他国际客户的认证和审厂稳步推进,进入客户快速导入期。此外,公司还重点开发了车载电感产品,进一步扩容市场。公司凭借材料优势,已经完成了材料专家向高端元件供应商的转型,构建高速成长的第二曲线


  超高性能铁氧体15 材产品突破,将在终端替代市场打开空间。


  铁氧体永磁磁材产品主要有4 材、6 材、9 材、12 材、15 材等,TDK 已经可以批量生产15 材高端磁材,代表全球最高性能产品,此前中国头部企业仅能批量生产9 材、12 材产品,目前公司15 材产品已经走出实验室,具备量产条件,在海外稀土永磁供给紧张的背景下,超高性能15 材产品有望在部分领域对稀土永磁形成替代,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软磁业务加速布局,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


  公司永磁基本盘稳步增长的同时,全力打造软磁产业链,软磁粉料、磁粉芯、电感三位一体全面发展。公司在安徽布局了金属软磁、铁氧体软磁产品产线,已直接或间接进入国内外头部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公司给予海外基地建设及经营经验优势,在泰国投建8000 吨/年软磁基地,发挥地域优势为海外客户配套,在国内安徽建设1 万吨/年软磁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软磁总产能有望超过2.5 万吨/年。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收16.4/21.9/29.7 亿元,归母净利润2.1/3.5/5.1 亿元,对应PE为37/23/1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未来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利润释放。2、芯片电感面向AI 领域,技术迭代快,若发生大的技术变革,或导致产品竞争力减弱。3、公司原材料包括铁红、碳酸锶、碳酸钡、金属等,原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或导致成本上升,业务盈利能力下降。4、永磁铁氧体消费依赖汽车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需求放量、变频家电渗透率提升,软磁消费更多依赖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放量增长,芯片电感依赖于AI 产业发展,车载电感依赖于车电气化、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国家对于下游新能源、AI 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政策支持,若补贴退坡或政策变动,或影响下游景气度,进而影响需求。
□.王.介.超./.刘.双.锋./.郭.衍.哲./.赵.子.鹏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