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600585):穿越周期的水泥龙头 供给侧变革迎新生
水泥龙头经营韧性突出,行业下行龙头地位提升。
公司为安徽省国资控股水泥龙头,经营实力突出,业务范围全国布局,截至2024 年末,公司水泥产能4.03 亿吨/熟料产能2.74亿吨,水泥及熟料产能位居国内第二,为世界最大的单一品牌供应商。公司经营韧性突出,2002 年上市以来,各季度均实现盈利,货币资金储备充足,“高现金+低负债”构筑深厚护城河。2021-2024年,受房地产需求下滑、疫情、基建投资放缓等多因素影响,水泥需求大幅收缩,价格竞争激烈,行业进入下行阶段,各公司水泥业务整体呈量价齐跌态势,公司凭借其规模、成本、市场资源优势,维持盈利优势,同时实现市占率逆势提升。
成本优势突出盈利领先,多元布局+海外新增盈利点。
公司独创“T 型发展战略”,在沿江拥有丰富石灰石资源的地区新建、扩建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在沿海无资源但水泥市场发达的地区建设水泥粉磨站,通过长江水运将东部市场与沿江资源整合,有效解决成本、市场、库存问题,叠加规模和技术优势,公司在成本和盈利端体现明显成效,2013-2024 年,水泥熟料吨成本在可比公司中均处于最低水平,各年低于可比公司均值12-23 元/吨,水泥熟料吨毛利领先可比公司均值,毛利率各年约高出可比公司均值3pct 以上。公司快速发展高毛利率的骨料和海外业务,两者合计毛利占比由2020 年的3.39%(营收占比2.34%)快速提升至2024 年的18.94%(营收占比10.58%)。同时,为增强产业链协同、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一体化布局混凝土业务,与水泥熟料/骨料销售形成协同,打造多元盈利点。
“反内卷”基调推动水泥供给侧出清,行业价格/盈利或迎底部修复。目前国内水泥需求持续处于下行期,基建侧或保持个位数稳健增长,部分重大基建项目有望支撑区域性水泥需求释放,地产侧仍为明显拖累项,中长期水泥需求或下行至稳态水平。2022 年起,水泥供给过剩为主要痛点,行业竞争大于竞合,价格竞争激烈,水泥价格持续下跌,行业亏损严重,2024Q2,水泥企业销售策略由市场份额优先转为利润优先,多家企业通过错峰生产控制供给,提涨水泥价格,供需矛盾改善。2025 年4 月以来,全国水泥价格创历史新低,后续下行空间有限。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供给侧围绕去产能、环保升级、结构优化等核心目标持续发力,涉及环保、节能、产能统一等要求,“反内卷”定调下,水泥行业供给侧收缩政策发布和执行力度有望加强,促进水泥行业过剩产能出清,缓和行业供需矛盾,实现产业盈利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为安徽省国资控股水泥龙头,经营实力突出,产能位居国内第二,为世界最大的单一品牌供应商。公司凭借其“T 型发展战略”、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构筑深厚成本护城河,维持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资产结构呈现“高现金、低负债”特点,构筑抵御风险的“资金护城河”,在水泥需求下行周期,公司市占率逆势提升。为对冲国内水泥需求下行压力,公司快速发展高毛利率的骨料和海外业务,毛利占比快速提升。同时,为增强产业链协同、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一体化布局混凝土业务,与水泥熟料/骨料销售形成协同,助力公司销售收入稳步增长。“反内卷”基调有望助力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和市场集中度提升,供给侧收缩有望带来行业盈利改善,行业龙头充分受益,看好公司在成本领先+现金储备优势下穿越周期,以及高毛利率骨料和海外业务带来的长期发展增量。预计2025-2027 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912.69 亿元、931.70 亿元和952.7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26%、2.08%和2.26%;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18 亿元、94.47 亿元和98.6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58%、7.13%和4.46%。给予公司“买入-A”评级,12 个月目标价29.39 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回暖不及预期;一体化推进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错峰生产执行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成本端价格上涨;盈利预测不及预期。
□.董.文.静./.陈.依.凡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