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环宇(688523):25H1业绩持续增长 航空航天双轮驱动后市可期

时间:2025年09月01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披露2025 年中报,2025H1 实现营业收入2.07 亿元,同比增长23.44%;归母净利润3470 万元,同比增长52.00%;扣非归母净利润2309.11 万元,同比增长103.08%。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持续增长,收入和利润均同比提升,主要受宇航及通信产品、航空产品驱动。公司主营业务覆盖航空航天领域,专注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等的研发制造。随着我国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太阳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批行业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进,叠加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战略领域发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事件


  公司披露2025 年中报,2025H1 实现营业收入2.07 亿元,同比增长23.44%;归母净利润3470 万元,同比增长52.00%;扣非归母净利润2309.11 万元,同比增长103.08%。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持续增长,收入和利润均同比提升,主要受宇航及通信产品、航空产品驱动。


  简评


  1、航空航天领域维持高景气,公司业绩持续释放


整体来看,公司订单稳定,航空航天领域维持高景气,短期产品价格及结构变化,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中长期业绩持续释放可期。2025H1 实现营业收入2.07 亿元,同比增长23.44%;归母净利润3470 万元,同比增长52.00%;扣非归母净利润2309.11 万元,同比增长103.08%。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持续增长,收入和利润均同比提升,主要受宇航及航空产品驱动。单季度来看,2025Q2 实现营业收入1.46 亿元, 同比增长17.41%;归母净利润2476.07 万元,同比增长31.85%;扣非归母净利润2135.65 万元,同比增长58.54%。


  分版块看,2025H1,宇航及通信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9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96%,产品综合毛利率为48.38%,同比上升3.35pcts,主要是卫星互联网需求,配套国家重大工程的影响,产品进入放量周期。航空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5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3.53%,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3.47%,同比上升12.71pcts,主要是无人机及C919供应链国产化加速等因素影响。航空航天工艺装备实现营业收入0.53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3.33%,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5.01%,同比下滑0.69pcts。


  2、航空航天领域双轮驱动,叠加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增长点


  随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现代化新兴产业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方向,公司紧跟国家政策指引积极拓展产品应用及业务板块,在原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需求,加大力度围绕新兴产业核心产品进行高质量、低成本的研发攻关工作。


  宇航产品方面,公司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建设航天微波通信、星载结构机构、惯性器件、太阳翼等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测试和环境试验等综合研制能力,形成智能化、批量化、极具竞争力的综合研制优势,满足以载人航天、高通量卫星、军用卫星以及低轨互联网卫星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工程配套需求。航空航天工艺装备方面,公司重点发展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航空航天工艺装备产品,提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一体化工装、自动化生产线、装配生产线,成为全寿命周期高端工艺装备及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目前已完成C919自动定位及移动定位系统、机翼壁板成型工装及各型飞机、无人机机身结构成型工装等产品。航空产品方面,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加大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能力,为航空及相关领域的高精度、轻量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先进复合材料零部件以及金属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装配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方面,公司瞄准国防装备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等市场机遇,以“天伺馈”分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为核心,立足自主开发,依托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条, 努力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卫星通信产品、地面测控产品及特种测试设备供应商。


  3、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聚焦新质生产力


  加速环宇航空产业园建设,该产业园规划了卫星通信天线、测控测试天线、数据链产品、高端复合材料零部件、大型高精度测试装备的产业化能力。相关高端研发、生产、检测设备正加紧采购,部分设备已安装调试到位,航空产业园在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装备板块、复合材料产品板块的产业化能力提升已初见成效。


  推进子公司自贡环宇产业园的建设,用于建设无人机复材零部件及整机结构研制及产业化能力。主要建设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能力,无人机部组件、整机装配及测试能力。子公司自贡环宇积极参与无人机产业链配套需求,加快航空产品产能建设。


  4、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


  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为航空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通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自主攻关与技术积累,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业务板块。2025H1,公司研发投入3772 万元,同比增加49.00%;拥有研发人员210 人(上年同期177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80%。公司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86 项,其中发明专利32 项,实用新型专利54 项。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生产实践,不断提升工艺设计、机加参数选择、材料成型、工装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形成了包括高精度、高频段天线馈电部件设计仿真、制造、装配及调试技术,星载高难度波导缝隙阵天线制造及焊接技术在内的等多项核心技术。


  5、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航空航天领域双轮驱动,相关制造及配套行业后续可期


  公司专注于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等的研发制造,立足于高景气发展阶段的航空航天领域,同时卡位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持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产能持续扩充,聚焦新质生产力。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前景,预计公司2025 年至2027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1.44 和1.7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12%、20.29%和20. 49%,相应25 年至27 年PE 分别为90.96、75.62 和62.7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产业园区建设与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公司持续加大产业园区建设与研发投入,如果研发成果不及预期,将显著影响未来市场拓展与产品更新换代,从而影响业绩释放。


  2、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军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军工行业门槛逐渐降低,公司传统优势领域可能会被渗透,新兴领域竞争会更加激烈,从而影响公司的营收与盈利能力。


  3、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军工产品涉及国防安全的特殊性,国家对军品采购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军品采购具有高度的计划性,若型号装备采购计划不及预期,产业链中相关企业业绩将受到影响。
□.黎.韬.扬./.王.泽.金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