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正集团(601216):业绩稳中有增 化工及物流业务双发展
化工业务盈利修复,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加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60 亿元,同比增长8.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0 亿元,同比增长26.8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6%,同比增加1.30 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2.81%,同比增加1.51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5.30%,同比增加1.91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025 年上半年公司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实现营收89.38 亿元,同比+13.32%,毛利21.89 亿元,毛利率24.49%,同比增加4.68 个百分点;物流综合服务实现营收33.91亿元,同比-5.63%,毛利6.65 亿元,毛利率19.59%,同比减少2.33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方面,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为0.55 亿元,同比+0.11亿元;管理费用为6.03 亿元,同比-0.40 亿元;研发费用为1.63 亿元,同比-0.34 亿元;财务费用为-0.07 亿元,同比+0.21 亿元,主要变动原因为公司持有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同比减少,金融机构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同比增加,综合影响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025 年上半年公司投资净收益为1.36 亿元,同比-0.96亿元。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4亿元,同比+187.47%,主要变动原因为销售商品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同比增加。
原材料价格下行,2025Q2 业绩同比提升
公司2025Q2 实现营收64.55 亿元,同比-0.10%,环比+4.01%;实现归母净利润9.13 亿元,同比+13.86%,环比-9.40%;ROE 为3.24%,同比+0.24 个百分点,环比-0.39 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2.01%,同比+0.80 个百分点,环比-1.63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4.16%,同比+1.35 个百分点,环比-2.31 个百分点。
2025Q2,公司实现毛利润14.21 亿元,同比+0.51 亿元,环比-0.46亿元;归母净利润9.13 亿元,同比+1.11 亿元,环比-0.94 亿元。
2025Q2 公司聚氯乙烯销售均价4524 元/吨,同比-14.24%,环比-4.05%;烧碱销售均价2824 元/吨,同比+11.30%,环比-10.35%; 硅铁销售均价4958 元/吨,同比-15.45%,环比-8.41%;焦炭销售均价1322 元/吨,同比-26.82%,环比-3.17%。原材料端,2025Q2 盐采购均价为211 元/吨,同比-14.15%,环比-14.80%;兰炭采购均价为617 元/吨,同比-29.65%,环比-15.85%;动力煤采购均价161元/吨,同比-27.47%,环比-19.59%;炼焦用煤采购均价709 元/吨,同比-42.09%,环比-13.69%。
期间费用方面,2025Q2 公司销售费用为0.37 亿元,同比+0.06 亿元,环比+0.19 亿元;管理费用为3.29 亿元,同比+0.11 亿元,环比+0.55 亿元;研发费用为0.88 亿元,同比-0.40 亿元,环比+0.12亿元;财务费用为-0.14 亿元,同比-0.17 亿元,环比-0.21 亿元。
2025Q2 公司其他收益为0.44 亿元,同比-0.05 亿元,环比+0.21 亿元;资产处置收益为+0.65 亿元,同比-0.24 亿元,环比-0.07 亿元。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化工及物流业务双发展
公司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构建了完整的“煤—电—氯碱化工”和“煤—电—特色冶金”纵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这一产业链覆盖了从煤炭开采、电力生产、电石制造到PVC、烧碱、环保建材以及硅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绿色可降解塑料项目全面稳定生产,公司形成新的“石灰石—电石—煤焦化—甲醇—BDO—PTMEG”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行业内首创“煤焦化工”和“乙炔化工”的深度绿色耦合设计,实现各项生产要素的最佳匹配。截至2025 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聚氯乙烯产能80 万吨、烧碱产能55 万吨、电石产能238.3 万吨、石灰石开采能力500万吨、煤炭开采能力90 万吨、水泥熟料产能135 万吨、硅铁产能28 万吨、焦炭产能300 万吨、甲醇产能55 万吨、BDO 产能30 万吨、PTMEG 产能12 万吨,拥有发电装机容量163.5 万千瓦。
2025 年3 月6 日,公司与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签署了《阿拉善风光制氢及绿色能源一体化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建设403 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包括新建设15 亿Nm3/a 电解水制氢装置、30 万吨/年绿色甲醇和60 万吨/年绿色合成氨及传统产业绿色替代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示范项目总投资24.8 亿元,包括风光制氢一体化一期示范项目建设新能源规模20 万千瓦、8100 万Nm3/a 电解水制氢装置、5 万吨/年绿色合成氨,投资为10.7 亿元;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建设新能源规模28 万千瓦,投资为14.1 亿元。二期项目总投资168.8 亿元,建设355 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配套建设14.19 亿Nm3/a 电解水制氢装置、30 万吨/年绿色甲醇和55 万吨/年绿色合成氨项目。
公司作为国内有竞争力的全球化学品物流服务和设施提供商,为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物流支持。截至2024 年末,公司控制船队规模为111.83 万吨,控制罐队规模为43,008 台,合资运营16.65 万立方储罐和2 个5 万吨级化工品码头。为进一步 优化公司船队结构、拓展船队规模,积极打造经济性高、竞争力强的化学品运输船队,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全资子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及船舶租赁的方式,共达成20 艘25.9K 载重吨化学品船舶的建设和租赁协议,该批船舶建造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0、295、31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49 亿元,对应PE 分别12、11、10 倍,公司具备完整的“煤—电—氯碱化工”“煤—电—特色冶金”纵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形成新的“石灰石—电石—煤焦化—甲醇—BDO—PTMEG”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同时是国内有竞争力的全球化学品物流服务和设施提供商,看好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李.永.磊./.董.伯.骏./.李.娟.廷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