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300274)半年度点评:储能维持高景气 前瞻布局AIDC打造第三成长曲线

时间:2025年09月25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2025H1 业绩实现同环比高增,盈利能力与经营质量大幅提升,核心驱动力在于储能业务保持高景气,上半年储能业务收入同比翻倍并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支柱,主要驱动力在于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储能出货大幅提升。光伏逆变器业务则凭借其全球化的产品矩阵与产能布局,构筑了稳固的基本盘。公司卓越的品牌溢价能力、前瞻性的平台化战略布局与空前稳健的财务状况,共同构筑了其深厚的竞争壁垒,使公司成为本轮周期中成长路径与业绩确定性最高的企业之一。另外公司计划布局AIDC 电源相关产品,将成为公司的第三成长曲线。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报


  公司2025 年H1 实现营业收入435.33 亿元,同比+40.34%;归母净利润77.35 亿元,同比+55.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4.95 亿元,同比+53.52%。


  Q2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4.97 亿元, 同比+33.09%, 环比+28.68%;归母净利润39.08 亿元,同比+36.53%,环比+3. 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19 亿元,同比+36.44%,环比+3.87%。


  简评


  光伏逆变器:毛利率稳定,出货稳步增长


  公司逆变器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134 亿元,盈利能力稳定,是公司业绩的“压舱石”。公司产品矩阵已实现从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到户用、微逆的全场景覆盖,市场地位稳固。同时,海外50GW产能布局持续深化,有效规避贸易风险,全球交付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储能系统:出货大幅提升,成为业绩重要增量


  2025 上半年实现收入178 亿元,同比高增128%,已超越逆变器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与核心增长引擎。公司储能产品已实现“大型储能+工商业”全场景覆盖,其中PowerTitan 全液冷系统全球放量。尤其在构网型储能技术领域,公司发布“干细胞电网技术2.0”,构筑起从“适应电网”到“主动支撑电网”的深厚技术壁垒,为其在高要求的项目中获取技术溢价奠定基础。


  新能源投资:加大风电开发力度,有效对冲光伏政策扰动


  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通过加大风电开发力度,有效对冲了户用光伏的政策扰动,展现出良好的经营韧性。同时,公司在风电变流器与氢能装备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产品加速迭代并批量出海,有望成为公司继光、储之后的又一重要增长点,进一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能力:公司平台化战略成效显著,盈利能力与经营质量大幅提升。报告期内,H1 整体毛利率逆势提升2pct至34.4%,期间费用率优化1.55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加60.3 亿元,同时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3.7pct 至61.3%,财务状况空前稳健,高质量增长特征凸显。


  展望未来,逆变器盈利保持稳定,储能景气度不断攀升,AIDC 电源有望成为第三成长曲线


  储能业务凭借全场景覆盖与构网型技术壁垒,将持续贡献核心业绩增量;光伏逆变器业务作为基本盘提供稳健支撑;AIDC 电源等新兴业务则打开了长期想象空间。我们认为,公司已成功从光伏逆变器龙头转型为全球化的平台型电力电子巨头,其高增长、高盈利、高现金流的特征日益凸显,龙头价值有望持续重估。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144.97、165.00、183.28 亿元,对应2025 年9 月24 日PE 估值为22.05、19.37、17.4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光储需求的风险。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跟随光伏行业需求变化。若下半年全球光伏需求若疲软,可能导致全年逆变器出货目标较难达成。


  2、海外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2025 年以来,美国先后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关税政策变动可能对公司美国储能业务毛利率造成压力。另外大而美法案中对于美国储能项目的受限制外国实体材料成本占比有一定要求,对公司后续美国订单获取可能也会产生影响。


  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目前储能行业参与企业数量众多,全球市场竞争激烈。若后续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可能面临储能业务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朱.玥./.任.佳.玮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