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孚医疗(301087):战略调整致业绩短期承压 新兴业务和海外市场有望打开空间

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公司2025 年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公司去年6 月底主动进行战略调整,终止呼吸机代理业务所致。展望2025 年Q3和下半年,公司新兴业务布局良好,自研呼吸机产品自Q2 起销售放量,有望成为核心大单品;健耳听力业务经营质量持续提升,亏损大幅收窄,盈利拐点可期;公司将继续推进“产品聚焦”战略,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自产比例增加有望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上半年海外业务已实现超200%的高速增长,收购上海华舟和香港喜曼拿将有效赋能欧美及香港市场渠道拓展,叠加港股上市募资计划,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6 亿元、同比下滑4.03%,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下滑9.51%,扣非归母净利润1. 36 亿元、同比下滑17.98%,EPS 为0.82 元、同比下滑9.89%。公司拟实施2025 年中期分红,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6 元(含税)。


  简评


  战略调整致业绩短期承压,经营性现金流表现稳健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96 亿元(同比-4.03%),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9.51%),扣非归母净利润1.36 亿元(同比-17.98%),业绩符合预期。收入端下滑主要系呼吸支持板块去年6 月底终止了瑞思迈呼吸机的代理业务;利润端降幅小于收入端,主要得益于高毛利品类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 .8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降幅较大,主要受政府补助、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影响。公司经营质量持续向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51 亿元,同比增长14. 46 %。


  分业务看,2025H1 康复辅具类实现收入5.63 亿元、同比下滑6.41%,其中健耳听力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增速超20% ;医疗护理类实现收入4.24 亿元、同比增长9.67%,主要系并表上海华舟带来增量;健康监测类实现收入2.71 亿元、同比增长12. 89 %,  主要由预热款体温计、居家检测试纸等核心产品驱动;呼吸支持类收入因终止代理业务同比下滑。


  分渠道看,2025 年上半年线上渠道收入9.74 亿元、同比下滑8.90%,线下渠道收入4.74 亿元、同比增长12.54%。公司在线上重点布局抖音等兴趣电商,推动新品类快速增长;线下深化与头部连锁药房合作,并积极拓展美团等即时零售新业态。


  分地区看,2025 年上半年境内收入13.99 亿元、同比下滑8.40%;境外收入0.97 亿元、同比增长208. 9 7%,境外表现亮眼。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产品结构优化


  公司“产品聚焦”战略效果显现,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产品结构持续向高毛利品类优化。康复辅具领域,自主研发的真耳分析仪获国内首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骨导助听器同步获证,板块毛利率61.99%、同比提升0.47pcts;健康监测领域,2024 年10 月,公司与欧态合作推出CGM 产品可孚·欧态,该产品在精确度(M a rd值8.1%)、体积、便携性等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预热款体温计、居家检测试纸等核心产品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板块毛利率47.65%、同比提升9.56pcts;呼吸支持领域,新款呼吸机集成无棉降噪方案,升级算法并完善云平台建设。


  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海外并购拓展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近亿元,同比增长超200%。为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公司于1 月完成对上海华舟的控股收购,后者拥有成熟的欧美客户网络和稳定的头部客户资源,其基础耗材、高端敷料等核心产品将有力补充公司产品线,并为海外市场拓展提供重要渠道支持;6 月底,公司完成对喜曼拿的控股收购,后者是香港知名的医疗仪器零售及批发商,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快速切入香港市场,获取优质渠道资源, 并将自身成熟的连锁运营体系与供应链优势导入新市场。未来公司还将聚焦产品技术或渠道品牌的优质项目, 持续进行海外并购。


  脑机接口+AI 布局,赋能原有业务


  脑机接口方面,公司早在2024 年5 月投资纽聆氪医疗,后者主要基于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仿生眼和仿生耳,此次投资与公司现有听力业务形成战略协同,应对部分先天性听力损失无法通过助听器有效解决的问题。AI 方面,目前呼吸、血压、血糖、制氧等智能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公司正在研发的可孚健康APP, 将充分发挥多设备数据联动的优势,整合各类健康监测、呼吸支持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A I 个性化服务,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解读。基于此,打造覆盖“监测-预警-干预-消费”的全链条健康生态,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展望下半年,新兴业务驱动增长,海外市场打开空间展望2025 年Q3 和下半年,公司新兴业务布局良好,自研呼吸机产品自Q2 起销售放量,有望成为核心大单品;健耳听力业务经营质量持续提升,亏损大幅收窄,盈利拐点可期;公司将继续推进“产品聚焦”战略,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自产比例增加有望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上半年海外业务已实现超200%的高速增长,收购上海华舟和香港喜曼拿将有效赋能欧美及香港市场渠道拓展,叠加港股上市募资计划,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毛利率稳健提升,并购致管理费用增加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52.49%、同比增加1.82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主要系产品结构持续向高毛利品类优化。销售费用4.80 亿元、同比增加2.90%,销售费用率32.11%、同比增加2.17 个百分点,预计是公司持续投入线上线下推广;管理费用0.80 亿元、同比增加31.36%,管理费用率5.37%、同比增加1 . 4 5 个百分点,主要系合并上海华舟及公司管理咨询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0.40 亿元、同比减少12.61%,研发费用率2.68%、同比减少0.26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0.03 亿元、去年同期为-0.13 亿元,财务费用率-0.21%、去年同期为-0.83%,主要系银行定期存款结构变化及利率下降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1 亿元、同比增加14. 46 %,经营质量健康;投资性房地产占总资产比重0.46%、同比增加0.30 个百分点,主要是合并喜曼拿所致;合同负债占总资产比重0.06%、同比增加0.03 个百分点,主要是预收客户销售货款增加所致;长期借款本期已偿还。


  盈利预测与估值


  短期来看,背背佳、健耳听力、CGM、自研呼吸机等新兴业务布局良好,预计保持较快增速,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叠加健耳听力经营质量持续改善,有望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中长期来看,海外业务在华舟与喜曼拿渠道协同下加速突破,并表后将加速导入公司自有品类,港股上市筹划有望提升海外拓展与跨境并购效率,海外产品结构与毛利中枢有望抬升;脑机接口+AI 前沿布局,有望赋能公司原有业务。我们预测2025-20 2 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13、37.60 和42.7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6%、13.50%和13.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4、4.50 和5.2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04%、20.18%和16.00%。根据2025 年10 月10 日收盘价计算, 对应2025-2027 年PE 分别为22.24、18.51 和15.95 倍,首次覆盖给出“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所在的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康复辅具和医疗护理设备领域,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国内外竞争对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侵蚀的风险。此外,新兴企业的崛起也可能对公司现有产品线构成挑战,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2)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尽管公司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持续投入,但新产品和高毛利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可能会导致销售收入不及预期。


  3)渠道依赖风险:线上渠道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收入增长,但也增加了公司对电商平台的依赖。如果电商平台政策发生变化,如流量分配、佣金费率调整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线上销售业绩。此外,线下渠道的扩展速度也相对较慢,可能导致公司在某些区域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4)研发投入与回报不匹配风险:新产品的市场表现和回报周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研发投入未能带来预期的市场回报,将影响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5)敏感性分析:假设家用器械行业受宏观经济增速影响,公司经营情况不及预期,2025-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在现有盈利预测基础上减少5%,假设毛利率不变,则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4.30、4.9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72%、20.25%、15.93%。


  6)以上部分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如宏观消费环境波动、公司改变经营计划等),我们的盈利预测因此有一定不达预期的风险。
□.贺.菊.颖./.王.在.存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