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海直(000099)2025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同比增长46% 上市以来最高三季度业绩表现 持续看好公司具备低空运营端核心优势
公司公告2025 年三季报:1)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6.33 亿元,同比增长9.05%;归母净利润2.45 亿元,同比增长25.53%;扣非归母净利2.45 亿元,同比增长26.97%。2)分季度看:Q3 公司收入5.95 亿元,同比增长11.11%,25Q1-Q2 收入分别为4.96、5.4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7%、7.47%;Q3 归母净利0.91 亿元,同比增长46.02%,扣非归母净利0.91 亿,同比增长50.04%,Q3 利润为上市以来公司三季度最高表现。Q1-2 归母净利分别为0.91、0.6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8%、27.28%;扣非净利润分别实现0.91、0.6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0%、27.83%。3)盈利水平:25 年毛利率逐季提升。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24.7%,同比提升3 个百分点,Q1-3 分别实现毛利率21.9%、24.4%、27.3%。前三季度净利率14.6%,同比提升1.8 个百分点。
我们在10 月13 日发布公司第二篇深度《中信海直(000099)深度研究报告:
再论中信海直:运营端企业的核心优势——华创交运低空60 系列研究(二十三)》,强调公司在低空运营端具备核心优势:品牌+规模+体系。1)品牌:大国央企*国家战略。中信集团为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可带来赋能。一方面在于与地方政府、大型央企之间深度合作,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公司在低空产业链延伸层面寻找更多潜在机遇。同时公司践行国家战略,展现央企担当,树立行业标杆品牌。2)规模:公司是我国通用航空市场龙头企业,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亚洲领先。截止25 年上半年,拥有直升机88 架和14 架无人机。3)体系:成熟完备的安全运营体系,全面综合的服务保障能力。a)安全是基石。
根据公司2024 年报介绍,创造了享誉国际同行业的优秀安全记录。b)全面的综合服务能力。公司运营直升机机场4 个,有丰富的多维度综合服务经验,包括“载人+载物”“飞行+作业”“运营+保障”“海上+陆上”“有人机+无人机”“产业+资本”,在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兴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力。
我们认为公司或成为低空经济探索首选合作伙伴之一。1)公司三大优势正契合地方政府低空运营落地需求。公司与合肥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安徽省是我们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建议重点关注的省份。其一我们认为安徽省具备创新产业发展经验;其二我们认为安徽省具备低空产业基础及构建产业集群的潜力,而合肥是重心城市。公司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先行先试示范优势:深圳走在低空经济产业建设的前沿,深圳模式有望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重点参考的案例。公司与eVTOL 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中信海直与峰飞未来具备强大的持续合作潜力,我们认为双方有在低空领域共同探索商业模式的基础;公司与沃飞长空等eVTOL 公司接洽并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直升机运营经验为低空经济发展做进一步储备。根据2025 年半年报介绍:拓展低空消费场景,稳定运营深圳—珠海等航线,新增观光航线至13 条,开通12 条行政区间摆渡航线。
我们观察2025 年内两次重要的大型eVTOL 低空+物流运输场景均由公司保障执行,新质低空运营实质性卡位。中信海直X 峰飞航空:完成吨级以上eVTOL 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以及首次跨城(合肥—怀宁)低空物流航线。我们认为:其一,意味着公司将在通航领域的运营经验与体系保障成功用于吨级以上eVTOL(物流)的运营,并获得实质性卡位优势。中信海直完成实地勘探、方案论证、航线规划、起降点选择、空域申请、跨区域空域协调、隔离运行下安全飞行、场地与充电适配等全链条,一方面链接需求场景,另一方面赋能新技术落地。体现全面成熟体系的优势。其二,大型eVTOL 在“低空+物流”未来规模化或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2025-27 年盈利预测为3.6、4.0、4.4 亿,对应EPS分别为0.46、0.52、0.56 元,对应PE 分别为48、43、39 倍。强调“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飞行安全风险、大客户集中度高、航油大幅波动。
□.吴.一.凡./.梁.婉.怡./.吴.晨.玥./.霍.鹏.浩./.卢.浩.敏./.李.清.影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