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辉能源(300438):业绩表现亮眼 增长后劲充足
事项: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81亿元,同比增长34.23%;归母净利润达1.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33%。第三季度,公司单季营收32.80亿元,同比增长74.96%;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7.24%。
平安观点: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盈利表现亮眼。1)营收端: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81亿元,同比增长34.23%,主要为行业向好,公司产品产销两旺,销售订单增加,销售增长所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营收32.80亿元,同比增长74.96%。2)毛利率: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改善明显,Q1-Q3分别为14.19%/11.38%18.07%;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14.90%,较2024年前三季度的14.06%增加0.84pct。3)净利润: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89.33%;扣非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18.04%。前三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883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86.3%,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751万元)及资产处置收益(5,376万元)。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呈现强劲增长,Q3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977.24%;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0,418.09%。
户储电芯需求亮眼,公司市场地位领先。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上半年全球小储(户储)电芯出货 21.64 GWh,同比增长 72.38%。前三季度,户储电芯需求量价向好。根据高工储能,经过2023年、2024年的库存出清,欧洲、非洲、拉美、东亚、东南亚、澳洲等区域市场户储电池需求均快速增长。澳洲户储市场受益于7月1日落地的补贴计划,Q3开始迎来快速增长,后续需求有望呈现亮眼表现。户储主要采用100Ah电芯,年初以来价格呈现增长,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9月下旬100Ah储能电芯均价为0.373元/Wh,较1月的0.335元/Wh增加约0.04元/Wh。户储电芯需求端量价改善,为户储电池板块参与者提供盈利贡献。根据Info link 统计,2025 年上半年公司位居全球户小储(含户用储能、通讯储能)储能电芯出货量第三名,户储电芯市场地位领先,有望充分受益于市场增长。
全球大储需求景气,公司增长后劲充足。国内和海外大储呈现较高景气度,公司增长后劲充足。国内市场来看,政策顶层设计支持储能规模化发展,各地支持独立储能商业模式跑通,需求增长可期。《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到180GW以上,提供规模发展指引。136 号文出台后,储能成为独立的市场投资主体,与新能源建设解耦,逐步具备独立的获利方式。年内,内蒙古、甘肃等多省出台容量电价政策,助力独立储能实现经济性。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1-9月,国内储能累计完成招标容量316GWh,同比增长188%,储能需求较为景气。
海外市场来看,全球储能市场全面开花,欧美、中东非、亚太等市场均呈现较高景气度,国内外大储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公司大储业务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深化与全球领先储能产品集成商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 600+Ah 大电芯,为 TWh 级储能市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推进多地储能项目建设,并与国内外多家客户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我们认为,公司聚焦储能、做强储能,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户储和大储需求增长,展现亮丽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聚焦储能电池赛道,实力优良。受益于户储电池量价增长,公司三季报业绩表现超预期;后续户储和大储电池有望继续贡献业绩。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17/10.30/14.68亿元(前值为0.41/2.22/3.03亿元),对应10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77.2/23.8/16.7倍。公司储能锂电池业务布局扎实,在现有市场保持优良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推进固态电池、大电芯等具有发展前景的新领域研发工作。全球储能电池需求景气度较高,量价呈现改善,公司竞争实力优良,长期成长性可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 全球储能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储能系统(大储、户储、工商储)收益模式及持续性可能受到各国补贴政策等因素影响。若后续国内或海外储能项目补贴或收益模式发生变化,可能导致项目回报不及预期,进而影响相关市场装机增速。2.电芯价格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供需关系的变化,均影响电芯环节出货价格。若后续电芯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利润修复速度不及预期。3.测算主观性相关风险。报告中关于公司营收和盈利的测算中存在主观假设。分析师结合报告撰写时的市场情况及自身专业判断提出假设,但难以完全排除假设及测算的主观性。
如果假设依据的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存在主观判断难以全面考虑的影响因素,可能导致假设无法成立,进而影响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李.梦.强./.张.之.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