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东生物(688513):业绩环比持续增长 加速核心创新管线推进

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2025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9 亿元,同比下降2.00%;实现归母净利润1.73 亿元,同比增长3.10%。公司发展麻醉镇痛领域核心产品,兼顾心脑血管、抗肿瘤等领域的快速拓展。展望未来:(1)盐酸纳洛酮鼻喷剂等待FDA 现场检查报告,预计2025 年底获批上市(2)HP-001 预计2026 年读出I 期数据;HP-002(BTK PROTAC)、CY007 等管线将陆续申报IND;(3)靶向Tissue Factor 的ADC 新药YLSH003I 期临床试验预计11 月进行首例受试者给药。


  事件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65 亿元,同比下降1.55%,环比增长4.55%;实现归母净利润0.84 亿元,同比增长18.52%,环比增长10.01%;扣非归母净利润0.69 亿元,同比增长27.85%,环比增长20.66%。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19 亿元,同比下降2.00%;归母净利润2.2 亿元,同比增长1.45%;扣非归母净利润1.73 亿元,同比增长3.10%。


  此外,公司正加快由仿到创的转型,高端仿制药2025 年新获批15 个,其中第三季度内获批6 个。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基于公司纳络酮注射液、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等新上市制剂产品持续贡献增量;氨酚羟考酮缓释片等精麻产品有望陆续生产放量;多款产品新纳入集采目录或续约成功;以及原料药国内外销售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1 亿元,17.03 亿元,20.47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30%、19.80%、20.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 亿元、3.31 亿元、3.92 亿元,对应增速17.22%、18.63%、18.43%。假设公司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能够实现较好增长,预计2025-2026 年相比2023 年增长36%、61.6%。虑到公司自研新药开发的持续深入、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等方面更多的重磅里程碑的落地,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医药行业受监管程度高,近年来政策密集发布,涉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DRG/DIP 支付改革等,对产品布局、质量标准和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创新药研发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减少同质化,以患者受益为核心;医药反腐常态化也对企业合规运营提出更高要求。如公司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规则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研发创新失败风险:公司持续近三年均保持销售收入20%左右的研发资金用于创新药研发、抢仿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随着监管政策日益严格,药物研发各阶段标准提升,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已完善研发评估与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项目推进。


  核心人才不足或者流失风险:随着公司规模扩张,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加。行业竞争加剧及人才创业意愿上升,可能导致核心人才配置不足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速度。公司已建立竞争力薪酬体系及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人员稳定性,但相关风险仍存在。


  国家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调整带来的风险:国家带量采购常态化及DRG/DIP 支付改革持续推进,公司现有主要集采产品已基本完成出清,但其他产品仍存在中标价格下降或不中标的风险,可能对经营业绩带来影响。


  公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积极布局有政策和技术壁垒的新品,以降低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环境保护风险与安全生产风险:公司在医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环境和安全事故,造成经营损失。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环保和安全管理体系,并加强员工培训,但仍存在不可完全排除的环境与安全风险。


  敏感性分析:随着多个产品实现国内外市场准入,2024 年公司制剂销售收入10.77 亿元,占总营收的79.77%,预计2025-2027 年保持较稳定收入。公司部分产品已纳入第十批集采或成功续约,随着集采执行预计将在2025-2027 年逐步放量,若集采和未来续标执行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营收造成不利影响。
□.贺.菊.颖./.袁.清.慧./.沈.毅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