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000513):业绩符合预期 创新管线取得显著进展
核心观点
丽珠集团公布 25 年第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1.16亿元,同比增加0.38%;归母净利润17.54 亿元,同比增长4.86%,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在多领域创新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NS-041 抑郁症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JP1366片剂临床3 期试验投入显著增加至3.56 亿元;重组抗IL-17A/F 单抗银屑病Ⅲ期临床基本完成。重要催化剂包括:1)IL17 有望递交上市申请;2)其他产品管线推进有望数据读出。
事件
10 月24 日,丽珠集团公布25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16 亿元,同比增加0.38%;利润总额达到24.97 亿元,同比增加8.41%;实现归母净利润17.54 亿元,同比增加4.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12 亿元,同比增加4.98%。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8.44 亿元,同比增长1.60%;归母净利润4. 73 亿元,同比下降5.73%;扣非净利润4.54 亿元,同比下降4.58%。
简评
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16 亿元,较上年同期微增0.38%,其中第三季度(7-9 月)营收28.44 亿元,同比增长1.60%,保持稳健态势。而归母净利润实现17.54 亿元,同比增长4.86%,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报告期末存货规模较年初下降17.08%,反映库存周转效率提升。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幅收窄71.02%,主要因存货积压和贬值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此项变动对当期利润构成了积极正向影响。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88.08%,反映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的成功并开始进入收获期。
现金流充沛,坚定投入创新与回报股东
财务费用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实现净收益1.89 亿元,同比大幅改善244.07%,同时交易性金融资产从约0.89 亿元激增至约11.26 亿元,增幅超过11 倍,说明公司现金流充裕。研发费用下降的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创新药研发,JP1366 片剂临床3 期试验投入显著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大幅增长61.40% 至3.56 亿元,这反映了公司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体现了坚定的长期战略布局。此外,库存股同比增长190%,资本公积同比下降43.54%显示公司积极回报股东,有助于提升每股收益。本期少数股东权益同比增长37.70% 印证子公司经营向好。
JP-1366 片上市申请获受理;重组抗IL-17A/F 单抗银屑病有望年内递交上市申请公司在多领域创新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高效推进核心产品管线。精神神经领域JP-1366 片完成Ⅲ期临床研究,现已提交上市申请并获监管部门受理。自免领域重点产品IL-17A/F 单抗LZM012 完成中重度银屑病Ⅲ期临床研究,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Ⅲ期临床的 IL-17A/F 抑制剂。Ⅲ期临床数据显示: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药物,关键指标PASI100 应答率表现出明显优势,且疗效持久性得到验证。该产品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也达到Ⅲ期临床终点。代谢领域小核酸药物LZHN2408 针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已进入Ⅰ期临床。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物具有显著的长效降尿酸特性,单次给药后可维持数月疗效,展现了独特的治疗优势。
其他研发管线同步取得积极进展:NS-041 片癫痫适应症进入Ⅱ期临床,展现出同类最佳潜力,其抑郁症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也获正式受理,获批后将开展II 期临床研究。抗感染领域SG1001 片进入Ⅱ期临床并获得FDA临床试验许可,具备first-in-class 潜力。心脑血管领域H001 胶囊完成Ⅱ期患者入组,初步数据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征。消化道领域JP-1366 注射剂完成Ⅰ期临床,与口服制剂形成互补布局。疫苗领域四价流感重组蛋白疫苗即将启动Ⅰ期临床,有望填补国内该技术路线产品空白。公司研发管线覆盖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品梯队和协同效应。
多领域创新药研发加速,未来催化事件丰富
公司依托差异化技术平台加速创新药布局,核心产品迎来年内上市关键节点。公司通过微球、生物药等差异化技术平台,加速构建多领域创新药矩阵。自免领域IL-17A/F 双抗银屑病/强直适应症的Ⅲ期临床基本完成,今年有望递交上市申请;代谢领域司美格鲁肽糖尿病适应症处于审评审批阶段、减重适应症推进到Ⅲ期临床后期,抢占GLP-1 赛道,未来有望在国内获批。同时其他产品管线推进有望数据读出:痛风小核酸药物LZHN 2 40 8正在推进Ⅰ期临床;NS-041 片用于癫痫适应症正在开展Ⅱ期临床;潜在首创药物SG1001 片针对侵袭性真菌病适应症正在推进Ⅱ期临床;H001 胶囊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已完成Ⅱ期患者入组,多款产品未来有望读出临床数据。公司凭借高效临床策略形成重磅产品梯队,持续构筑创新壁垒驱动中长期增长。
期间费用分析:营业成本下降带动毛利提升,费用优化助力业绩改善公司费用控制成效显著。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1%至30.64 亿元,带动毛利率提升1.12 个百分点至66.39%。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结构持续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8.56%,同比下降0.55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营销效率提升;管理费用率为4.93%,同比下降0.48 个百分点,反映管理效能持续改善;研发费用率为7.4 9% ,同比下降0.70 个百分点,主要系临床阶段项目阶段性投入减少所致;财务费用率显著改善至-2.07%, 主要得益于存款利息收入大幅增加,实现净收益1.89 亿元。说明公司在资产质量管理和运营效率方面的全面提升, 共同推动了净利润率的优化。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持续占据辅助生殖和消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在创新生物药+高端复杂制剂等板块长远布局,未来国际化战略有望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为122.14 亿元、128.02 亿元、135.9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0 亿元、25.18 亿元、28.02 亿元,对应PE 为14、13、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新药研发不确定性风险:新药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成功率低等特点,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获批上市,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面临失败风险。
行业政策风险:因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在研发过程中,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上市,既存在因企业技术、流程等不达标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存在与监管方沟通不及时,不合规等风险。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药物上市后在销售过程中会受到物流运力不足、生产产能不足等风险。
□.贺.菊.颖./.袁.清.慧./.沈.毅./.魏.佳.奥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