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603195):Q3业绩短期承压 新业务开拓顺利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中财网
核心观点


  25Q3 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4%、-10.3%,短期继续承压但较Q2 降幅有所收窄,预估传统优势品类如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业务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新能源产品发展势头良好,数据中心业务已取得初步进展。因毛利率较高的传统业务营收占比下降,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但费用端管控良好。后续展望:1)公司将继续深化迭代传统业务;2)积极推动新能源战略、智能生态战略以及国家化战略寻找新增量空间,如新能源充电枪/桩等业务,公司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太阳能照明业务布局。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25Q1-3 公司实现营收121.98 亿元/-3.22%,归母净利润29.79 亿元/-8.72%,扣非归母净利润27.01亿元/-4.87%,基本EPS 为1.65 元/-34.78%,ROE(加权)为18.26%/-3.29pct。


  简评


  25Q3 收入降幅收窄,传统业务继续承压、新业务开拓顺利。25Q3公司营收40.30 亿元/-4.44%,降幅环比收窄,主要系受终端需求疲软下公司传统业务有所承压。预估电连接与智能电工照明等传统产品继续承压,新能源产品发展势头良好,数据中心业务已取得初步进展。公司持续加大对新业务(如智能生态、新能源)和新市场(如海外市场)的投入,但基数较低暂时无法完全弥补传统业务的冲击。


  费用管控良好,25Q3 净利率有所下滑。25Q3 公司归母净利润9.19亿元/-10.29%,扣非归母净利润8.59 亿元/-8.26%。25Q1-3 公司毛利率为42.11%/-1.01pct , 25Q3 公司毛利率为41.68%/-1.79pct,预估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传统业务营收占比下降。费用端,25Q1-3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00%/-1.40pct 、4.73%/+0.86pct 、3.63%/-0.46pct 、-0.62%/+0.06pct。单季度看,25Q3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38%/-1.81pct、4.61%/+0.30pct、3.90%/+0.30pct、-0.46%/+0.16pct。费用端公司整体降本控费,对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进行严格削减, 优化费用投放结构。25Q1-3 净利率为24.42%/-1.47pct、25Q3 净利率为22.81%/-1.49pct。


  积极推动新能源战略、智能生态战略以及国家化战略寻找新增量空间。公司对于传统优势品类不断迭代升级并挖掘新的增长空间,其中:1)智能生态:公司智能生态战略已从早期基于家装场景的智能生态,向以AI为核心的产业方向拓展。具体包括成立数据中心事业部,依托原有PDU(电源分配单元)电连接业务基础,向服务器、存储器等数据中心相关产品延伸;并升级AI 实验室、加大在AI 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投入。2)新能源战略: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智能充电桩业务保持领先地位,同时重点拓展重卡等大型商用场景;海外市场方面,聚焦储能业务,重点布局家庭、商业体等应用场景,通过对安装分销模式的探索,已明确产品线布局与商业模式;3)国际化战略:分两条产品线推进,一个是家装产品线,以转换器为核心,通过全平台产品优化与大客户模式建立,加速在欧洲等核心市场的开拓;二是新能源产品线,聚焦欧洲储能市场,针对户用及中小型工商业场景布局产品,目前处于市场验证与渠道拓展阶段。


  投资建议:基于地产后周期疲软等因素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 年公司营收163.0、171.2、179.9亿元(前值169.9、179.5、190.5 亿元),同比-3.2%、+5.1%、+5.1%,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9.8、42.1、44.4 亿元(前值42.8、45.6、48.5 亿元),同比-6.8%、+5.7%、+5.3%,对应PE 为19.7X、18.6X、17.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民用电工领域市场竞争充分,参与者既有国内的众多企业,又有国际知名品牌,同时其中的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等产品作为未来智能家居的重要控制入口,也吸引了许多实力雄厚的新企业加入竞争行列。未来,民用电工及照明行业预计将保持较为激烈的竞争状态,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存在不确定性,如公司不能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不能巩固和扩大原有竞争优势,将会面临市场份额损失的风险。


  2)新业务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在巩固和扩大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公司围绕电动汽车充电场景、家庭装修场景,开拓了充电枪/桩、无主灯、断路器、浴霸、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机、智能窗帘机等新兴业务,但考虑到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消费偏好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不排除未来新业务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可能性。3)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业绩影响的风险: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为铜材、塑料、组件、五金件、包材、电子件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与铜材、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存在一定相关性。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对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存在较大影响。
□.叶.乐./.黄.杨.璐./.马.王.杰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