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太科技(00232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锂电行业 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价格机制的不断完善,锂电产业链正迈向“供需再平衡、价格理性回归”的稳健发展新 阶段。上游领域,碳酸锂市场在产能扩张、成本管控和产业链协同中呈现出了结构性调整的趋势,行业集中度与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下游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逻辑由政策导向逐步转向消费需求主导,为锂电产业链提供了稳定且持续的需求支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已攀升至44.3%,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巩固。作为锂电产业链的中游,公司将密切关注碳酸锂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节供给,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产销效率;同时,依托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到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增强公司在锂电材料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对医疗保健重 视程度的加强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民众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医改的持续调整深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市场条件,又使得医药制造企业面临诸多挑战。为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国家政府机关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鼓励医药创新研发,并提出发展高端制剂生产技术,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重点推动创新药和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除了强调创新发展外,还重点提及了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促进仿制药质量提升等话题。面对医改深化的发展现状,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并持续在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基础上深入发展,打造产品链的垂直一体化,同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制剂国际化项目,并在国内市场大力推进仿制药的报批和一致性评价,提高医药板块的盈利性、稳定性以及扩展性。 (3)植保行业 植保行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产业。从行业基本面看,其市场需求呈现双重特征:一方面, 在全球人口增长与病虫害防控的压力下,植保产品的刚性需求属性显著;另一方面,植保行业发展也面临结构性矛盾。在此背景下,政策调控、市场需求升级与技术迭代共同驱动行业加速转型。政策层面,“一证一品”政策的推行将强化行业准入门槛,引导植保行业朝着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环保政策的持续强化推动企业优化产能结构,加速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普及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推广,我国植保行业将会向着环保化、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多方面发展,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司已在植保板块构建了从中间体、原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未来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降低成本,同时发挥海外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在植保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液冷行业 当前,液冷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与市场变革交汇的战略机遇期。从需求端来看,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半导体先 进制程的快速发展,驱动数据中心和芯片制造环节的散热需求不断向高密度、低能耗方向迭代升级。浸没式液冷凭借其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通过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强化能效标准,加速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催化市场扩容。行业供给端则因国际巨头战略调整出现结构性缺口,促使全球供应链重构,为氟化液的本土化发展迎来窗口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液冷行业也面临着高壁垒制约,包括材料兼容性验证周期长、工艺集成复杂度高、跨领域应用标准不统一等挑战。目前氟化液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技术路线针对特定场景分化发展。未来,液冷市场将在技术迭代、政策牵引与生态协同的多重作用下,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持续演进,形成分层竞争的市场生态。公司目前在液冷行业布局的氟化液产品涵盖了相变式浸没液冷和单相式浸没液冷两大应用方向。公司生产的电子氟化液具有环保、节能、安全、降噪等特点,不含“永久化学品”PFOS、PFOA,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绝缘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品性能,可以适用于半导体制造、数据中心冷却、储能热管理和芯片封装等细分场景。目前该业务在公司总体营收中占比相对较小,但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与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积极开展产品的市场推广,努力拓展该业务,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按照终端应用领域分为三类,包括医药类、植保类、锂电及其他材料类。公司的含氟精细化学 品系列品种十分丰富,主要应用于下游医药、植保、新能源与电子材料等不同的终端市场领域,为国内外客户的产品供应多元化的重要原料。其中,医药类产品涵盖心血管、糖尿病、中枢神经、抗感染、抗病毒等领域的关键含氟中间体、医药原料药和制剂;植保类产品主要有含氟类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中间体,以及农药原药和制剂;锂电及其他材料类产品主要有锂电池材料、含氟液晶中间体、氟化液等。公司贸易业务的主要品种以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等农药原药、制剂为主,并开展碳酸锂等化工产品贸易。 (四)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确定原材料的供应方。合格供应商的评定工作定期进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供货价格、 及时供货状况以及包装质量、售后服务、配合度等,公司按照评定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作为年度原材料采购的对象。公司对每种主要原材料至少确定两家合格供货商,以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生产部根据当月的库存以及产能状况向总经理提交下月的生产采购计划,总经理在此基础上依据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调整,确定后采购计划下发至采购部,由其具体执行。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采取招标或议价的方式确定。日常主要原料的采购以招标报价的形式为主,由专门的招标部门和人员负责组织招标、开标,规范公司的采购工作,尽可能地节约原料采购成本;部分特殊原料通过议价的方式确定,供应商如要调整价格需要提前发出书面的提价征询函,以便公司对于原料价格的变动提前作出反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波动影响。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依据销售订单量订立下月的生产计划。此外,公司也会依据市场状况对相 应产品进行提前备货,同时依据销售预测保持合理库存量。销售订单、备货和合理库存共同构成下月的计划生产量。生产部是生产计划的制定部门,由其编制每月的生产计划,并下发至各个车间具体执行。质量部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全程监督,并负责产品的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中控,产成品入库前做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方式,由销售部负责国内外销售业务。一方面,公司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已经建立起较为广泛的 客户群,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保证了产品销售。另外,公司销售部通过网络、展会等多种方式,及时捕捉市场信息,跟踪客户需求,根据对市场状况的判断和公司的实际生产状况,拟定销售方案,产品的销售价格主要依据市场价格确定,产品的生产也依据市场的走势作出相应调整。 (五)总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亿元,同比增长21.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0万元,同比增长56.17%。报告期内,内蒙古永太、永太新能源等子公司已投产的产能持续爬坡,驱动植保、锂电材料两大板块产销规 模同比稳步增长,植保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67%,锂电及其他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74%。同时,随着产能利用率的稳步提升,规模效应带动植保板块、锂电及其他材料板块的毛利相应增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公司医药板块营业收入较去年下降30.83%,主要系公司客户部分原研药专利到期,导致市场份额收缩,连带影响公司配套产品需求;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引发的价格下行压力,共同导致医药板块业绩阶段性承压。面对医药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公司将采取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成本结构,持续提升现有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将积极开拓新市场,加强销售渠道建设,着力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幅增长所致; 营业成本 2,134,643,802.13 1,690,796,640.32 26.25% 主要系报告期内锂电类和植保类销售大幅增长对应成本同步增加所致;销售费用 54,067,643.60 47,734,025.37 13.27% 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人员增加工资增加,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货物保险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257,043,122.28 264,551,019.73 -2.84% 无重大变动;财务费用 69,412,875.90 56,974,546.22 21.83% 主要系报告期内汇兑损益增加所致;所得税费用 15,911,034.78 28,581,091.76 -44.33% 主要系报告期内弥补亏损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所致;研发投入 60,266,579.38 49,432,151.95 21.92% 主要系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工资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1,270,811.80 -185,589,567.26 219.23% 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现金流入增加及诉讼冻结资金解冻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67,282,146.77 -270,365,341.89 1.14% 无重大变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710,340.17 268,813,903.63 -83.37% 主要系报告期内部分融资租赁到期支付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5,850,871.51 -182,223,057.66 103.21% 主要系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流入增加所致;交易性金融资产 18,488.86 11,193,712.61 -99.83% 主要系报告期末银行理财减少所致;应收款项融资 50,556,456.52 35,371,299.21 42.93% 主要系报告期末应收票据结算增加所致;预付款项 143,159,215.78 97,849,701.58 46.31% 主要系报告期内上海浓辉预付货款增加所致;其他非流动资产 132,855,749.64 96,232,622.45 38.06% 主要系报告期末支付设备款和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费增加所致;交易性金融负债 1,156,167.51 612,182.86 88.86% 主要系报告期内远期结售汇汇率变化所致;应付职工薪酬 38,728,565.73 75,541,742.23 -48.73% 主要系报告期末支付上年年终奖所致;应交税费 20,649,702.56 34,628,129.64 -40.37% 主要系报告期末支付2024年四季度所得税和增值税所致;其他应付款 50,789,632.10 157,162,310.51 -67.68% 主要系报告期内退回涉诉预收款项所致;其他收益 22,570,910.38 16,124,779.75 39.98% 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758,533.70 311,698.00 -343.36% 主要系报告期内远期结售汇汇率变化所致;信用减值损失 2,400,227.92 24,148,133.10 -90.06% 主要系上年同期计提大额应收账款坏账,而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结构未发生较大变化所致;资产处置收益 -141,488.45 -13,060,593.94 98.92% 主要系上年同期处置一项专利亏损较大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资收益和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收益所致;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58,533.70 -0.96% 主要系报告期内远期锁汇汇率变动所致; 否资产减值损失 5,550,999.97 7.01% 主要系报告期内存货跌价转回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23,704,701.23 29.95% 主要系报告期内清理及核销长期挂账超过规定年限的应付账款所致 否营业外支出 3,978,709.51 5.03% 主要系报告期内滞纳金和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所致。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款和购置设备所致; 应存货增加所致; 投资性房地产 18,054,656.09 0.16% 18,697,548.83 0.17% -0.01% 无重大变化;0.97% 无重大变化;永太项目增加所致;使用权资产 4,259,309.98 0.04% 5,624,982.82 0.05% -0.01% 无重大变化;款增加所致;合同负债 139,999,406.32 1.27% 428,776,934.50 3.83% -2.56% 主要系报告期内预收账款减少所致;期借款所致;租赁负债 1,071,986.14 0.01% 2,733,644.64 0.02% -0.01% 主要系报告期内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减少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报告期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本报告实际损益为240.42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开展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能有效降低外汇风险、市场风险,锁定业务的订单利润,合理控制经营中的相关风险。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本公司对衍生品投资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包括适当人员进行交易的授权、审批、操作及记录,管理层定期进行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检查等。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相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其中,外汇合约公允价值按照银行定价服务机构提供或获得的价格厘定,每季度均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开展的远期结汇公允价值变动主要是汇率变动差异所致。涉诉情况(如适用) 不适用。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5年4月28日。2)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已 使用募 集资金 总额 已累计 使用募 集资金 总额 (2) 报告期末募 集资金使用 比例(3)= (2)/(1) 报告期 内变更 用途的 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 累计变 更用途 的募集 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募集资 金用途及去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3 发行 全球 存托2023年07 月11 50,23 5.54 47,65 9.90 14,568 募集资金余额均 存放于募集资金 0 凭证 日 专户,将按计划投入募投项目的建设合计 -- -- 50,235.54 47,659.90 14,568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注1:截至期末投资进度超100%的资金来源于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前期已预先使用自筹资金支付拟不置换的发行费用。 注2:其他为前期已预先使用自筹资金支付拟不置换的发行费用。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报告期内,医药板块子公司浙江手心、佛山手心整体经营良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经营业绩。永太药业、永太手 心尚处于商业运营初期,销售规模相对较小,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产品毛利尚不足以覆盖折旧、摊销及其他日常运营支出,导致本报告期暂时亏损。目前这两家子公司正积极注册、申报新产品,增加原料药和制剂产品批文储备,扩大销售团队,以提高销售能力和盈利能力。2.报告期内,子公司内蒙古永太部分项目产能持续爬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7.99%、82.63%。永太新能源电解液产能逐步释放,产销规模同比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1.19%、389.45%,同时与锂盐、添加剂等产品之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产生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促进公司在该板块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3.基于优化资源配置与提升运营效率的战略目标,上海浓辉对其子公司上海永阔实施系统性业务整合,有效解决了内部资源分散问题,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受益于全球农药市场需求(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持续增长,上海浓辉依托成熟的海外销售网络,实现出口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7.63%,净利润显著提升76.10%。4.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江苏苏滨处于清算阶段,对供应商长期挂账且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的债务依法予以核销。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