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力药业(30018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在 政策影响下呈现深度结构化调整态势,显现出严监管、促创新、数智化、强合规等趋势。受诸多因素影响,医药工业在营收和利润方面面临一定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5年1-6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2,27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实现利润总额1,76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虽然传统制药领域承压,但受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等因素驱动,医药市场总体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国家持续深化行业改革,通过鼓励新药研发、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常态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并优化规则升级,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医保省级统筹与异地就医结算等举措,全面推进药品价格治理与药品追溯机制建设,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行业整体步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主营业务属于中药细分行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健康中国行动”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与健康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叠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同时受益于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中医药行业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以及疾病康复方面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今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中医药事业产业协调发展,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让中医药产业实现跨越迭代,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政策出台密集,全链条推动中医药从传承保护迈向创新引领。今年上半年已有14款中药新药获批上市,覆盖呼吸、生殖泌尿、神经、消化代谢等优势领域;共有10个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获得批准,6个品种延长保护期,鼓励中药创新投入。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赋能中医药研发、生产和诊疗各环节的革新,人们日益提升的健康素养与养生需求也催生了“中药+”大健康消费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市场扩容。 (二)公司所处行业政策情况 2025年,国家以全链条提质、全过程赋能为主线,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和相关措施,旨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加 快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7日,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等九部门印发《浙江省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应用推广试点工作方案》,对试点地区、单位的重点中药材品种开展从种植到使用的关键信息进行电子化登记和管理,实现医疗机构与相关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全过程追溯信息互通共享。推进基于全链条追溯的中药饮片分级管理与分级评价,推动实现中药饮片优质优价。 2025年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为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基于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5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从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和配备使用、中药科技创新、中药质量监管、中药开放发展、中药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一条意见,在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一步予以指导。 2025年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推动新一促进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健康饮食、健身运动、养老服务等领域提出10项主要任务。其中明确在宣传推广健康理念知识方面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将中医养生保健、营养指导、药膳食疗等内容纳入。 2025年6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印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管理职责、遴选确定、建设任务、评估管理等内容作出规定,要求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应当在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重大疑难疾病诊疗、中医药学术传承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025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药目录和商保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举措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6条举措,进一步完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2025年7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在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位之外,政策创新性开辟的商保目录,为高价值创新药打开另一条通路。总体来看,2025年医药行业政策依然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根本遵循,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价格治理、行业合规、医药供给侧改革、需求端管理持续推进。 (三)公司所处市场地位 公司始终秉承“辅佐人类身体健康,致力祖国医药发展”的使命,倡导“创新、奉献、卓越、合作、共赢”的核心 价值观,坚持以乌灵系列产品为起点,以药用真菌的产业化为己任,打造国内大型药用真菌制药领域的领头雁。 1、近年来,公司核心产品乌灵胶囊入选浙江省首批“浙产名药”、首批“浙产中药”产业品牌,入选由中国中医药 循证医学中心发布的全国首批100个基于评价证据的中药品种目录,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根据米内网《2024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2025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公司主导产品乌灵胶囊作为中成药用药市场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分别于2023年、2024年在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 2、根据米内网数据库统计,公司主导产品灵泽片作为泌尿系统疾病用药,2024年在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的中成药前列腺疾病用药的销售金额排名位列第二名。 3、2025年2月,乌灵胶囊和灵泽片入选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名单。 4、2025年4月,由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委会牵头、宁波市品牌建设促进会主办的2025长三角品牌发展大会中,公司荣登长三角企业品牌建设标杆案例榜单,获“金舵奖”。 5、2025年6月,由药智网、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中国药业》杂志联合主办的“2025PDI医药研发·创新大会暨中国药品研发百强榜发布会”,公司荣获“2025中国中药研发实力前50强”第27位。 6、2025年7月,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承办的2025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公司荣膺2025年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榜单。 (五)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成药方面,公司有乌灵胶囊、灵泽片、灵莲花颗粒、百令片、百令胶囊、聚卡波非钙片等产品,各产品具体用途 等情况如下: (1)乌灵胶囊是公司独家产品、国家中药一类新药,为纯乌灵菌粉制剂,主要含腺苷、多糖以及甾醇类、氨基酸以 及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乌灵胶囊上市二十多年,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消化科、心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作用,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还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状态,且临床安全性好。药理实验证明乌灵胶囊能明显改善各种记忆障碍(记忆获得、记忆巩固、记忆再现缺失),具有脑保护及促智健脑功能。公司正在开展乌灵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的二次开发,也关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方面的研究。报告期内,乌灵胶囊新增列入《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成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应用指南》等6项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目前已进入83个临床指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及教材专著的推荐。 (2)灵泽片是一种适合前列腺疾病并伴随夜尿频多患者的创新药物。具有益肾活血,散结利水的作用,用于轻中度 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湿阻证出现的尿频、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淋漓不尽、腰膝酸软,其作用机理独到,从补肾的角度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湿阻证)。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湿阻证)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主要应用科室集中在泌尿外科、中医男科、男科等。灵泽片是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报告期内,新增列入《泌尿生殖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等2项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目前已获得14个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及教材专著的推荐。 (3)灵莲花颗粒能综合改善更年期症状,更好关注更年期女性的情绪及睡眠。具有养阴安神,交通心肾的作用,用 于围绝经期综合征属心肾不交者,症见烘热汗出、失眠、心悸等症状。灵莲花颗粒曾获得《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目前已获得2项临床指南的推荐,在《中成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应用指南》中被列为强推荐产品。 (4)百令片是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制剂,具有补肺肾、益精气的作用,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腰背酸痛等 症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临床研究表明,百令片可以治疗慢阻肺,尤其是对稳定期患者,可改善其肺功能、优化运动耐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总体生存质量;百令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能够有效地拮抗肾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肾脏病、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衰竭患者;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防治领域,中医药治疗在不断探索,大量研究表明百令片可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及尿蛋白定量,并且能够保护肾功能、抗炎、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等。百令片目前已进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指南》《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等15个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及教材专著的推荐。 (5)百令胶囊是发酵冬虫夏草菌粉胶囊制剂,具有补肺肾、益精气的作用,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面目虚浮、夜尿清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百令胶囊目前已进入《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诊疗指南》等31个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及教材专著的推荐。公司的百令胶囊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同名同方药。 (6)聚卡波非钙片主要用于缓解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的便秘症状,是国内首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 药。聚卡波非钙在胃内酸性状态下脱钙,转换为聚卡波非,在小肠和大肠内吸水、膨胀,发挥药理作用。在改善肠易激 综合征排便异常方面,日本胃肠病学会编著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肠易激综合征2020(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irritablebowelsyndrome2020)推荐聚卡波非钙可被用于IBS-D(腹泻型)IBS-C(便秘型)、IBS-M(混合型)。在改善慢性便秘方面,《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2017)》推荐容积性泻剂聚卡波非钙为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妊娠妇女、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安全性较好。聚卡波非钙片目前已进入《2023慢性便秘循证临床指南》(Evidence-BasedClinicalGuidelinesforChronicConstipation2023)《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等32个临床指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的推荐。 1、生产模式 公司建有独立、完整、高效的生产线,并设立生产、质量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公司产品生产由生产部门根据销售 部门制定的销售计划组织生产,并保持适度库存,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规程、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公司所有药品生产车间均符合国家药品GMP规范要求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生产流程是销售部门制定销售计划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进行分解并制定月生产计划,下属车间根据月生产计划制定排产计划并按GMP规范组织生产,生产部门负责整个生产的调度和协调,并对各车间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质量技术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各项关键质量控制点和工艺纪律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原、辅、包装材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监督及生产质量评价。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实行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母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物料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对外采购工作。公司根据生产物 料所需计划对外进行采购,同时保持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适当库存。物料管理部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及销售的实际情况、产品特点等确定物料采购计划,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计划从批准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整个采购的关键环节包括采购物料的分类、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等。物料管理部、生产部、质量技术部共同负责供应商筛选和审计,选择实力雄厚、资质好的企业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按年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3、销售模式 公司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成药产品采用自营、招商和OTC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并已布局互联网+医 疗、电商等新渠道业务。公司营销总部负责统一制定市场策划和营销方案,各部门各区域针对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营销计划,进行全面终端开发,尤其是利用国家基本药物的优势,下沉县域医共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OTC团队主要针对性地开展终端动销,着力打造OTC市场示范区域,加快和全国连锁大药房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及门店数量覆盖;电商业务部门,布局阿里健康、京东大药房、天猫官方旗舰店、拼多多等线上平台,方便患者的线上购药渠道。中药配医院中药房、中医门诊部等医疗机构。公司未来将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行业政策情况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不同产品的销售模式进行持续优化,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七)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945.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9%;实现利润总额44,789.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50.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16%。扣除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和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732.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83%。公司基于核心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优势以及乌灵胶囊、百令系列产品基药和集采品种双重身份,持续加强市场拓展,乌灵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23%;百令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8.51%;中药配方颗粒随着备案品种增加,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6.60%。 (八)业务情况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和政策变化,充分发挥企业核心优势,践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聚焦营销与 研发,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营销体系持续优化,终端覆盖稳步扩大;研发管线布局深化,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逐步厚植,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布局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工作情况如下: 1、深化渠道布局,加强品牌影响力 公司继续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加快渠道布局、市场覆盖、人才挖掘三项举措,提升营销综合效能。成药业务, 持续深化乌灵胶囊心身同治理念,通过分科室标杆打造及慢病联合用药方案,提升临床价值认可度和渠道影响力,加速渗透县域与基层市场;推进乌灵胶囊MCI领域的应用,探索各级医院上下联动模式,构建脑效能健康管理第三增长曲线。深化“一路向C”,打造院外市场新标杆,一方面,外拓市场,乌灵胶囊推出108粒包装,与头部连锁形成战略合作,打造慢病管理新模式;持续拓展B2C、O2O及互联网主流电商平台,建设新媒体矩阵;另一方面,内强根基,OTC事业部合并销售与市场职能,实现组织升级,资源协同,开展管理层及一线人员专项培训,打造高执行力团。报告期内,公司与百度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在数字化营销、患者教育、线上问诊及处方流转等领域的创新模式;公司携手百家连锁药店,以“好睡眠、好心情、好记忆”为主题,开展百余场睡眠健康公益活动,促进专业诊疗资源下沉;开展第四届“灵泽天下LUTS/BPH诊疗案例演讲大赛”及第四届“阳光生活健康睡眠”科普短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中药饮片业务深耕省内市场的同时,共建GAP药材基地项目稳步推进,溯源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竞争力增强。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完成多项国标、省标品种备案,销售团队建设与服务体系优化同步推进,全国市场覆盖的根基进一步筑牢。 2、深耕优势领域,科技赋能创新 公司坚定践行中医药守正创新理念,稳步推进新药的立项、研发及上市进程,落实“立项一批、临床一批、上市一 批”的战略布局,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良性闭环。报告期内,继续围绕乌灵系列品种进行深度研究,已完成乌灵胶囊改良型新药AD动物药效学研究;不断拓展乌灵胶囊临床新应用,目前该产品已经进入83个临床指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及教材专著的推荐。灵泽片持续推进临床扩大应用研究;灵香片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完成乌灵系列3个治疗方向的项目立项,正在开展临床前的毒理和药学研究。聚卡波非钙片的IBS-D注册临床研究正在稳健推进,聚卡波非钙颗粒已提交药品注册上市申请。公司积极参与中药配方颗粒国家及省级标准的研究与制订,组织优势资源开发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开发研究的莪术(温郁金)、郁金(温郁金)配方颗粒国标品种已经进入审评;加速推进药材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和省标备案460余个。2025年7月,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建智赋食药联合研发中心,依托其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医药与食品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技术,利用AI技术研发食药同源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借助AI技术赋能乌灵菌及其发酵液的深度研发,开发创新型大健 3、厚植可持续发展,提升治理效能 公司持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综合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方面,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 系建设持续完善,常态化开展培训提升全员质量意识,保障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项目管理方面,优化募投项目管理流程,提升项目实施效率与规范,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延长了部分募投项目的完成期。技术创新方面,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产品迭代升级与服务、商业模式优化,如数智化生产转型、数字化患者管理、大数据精准营销等。内控治理方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提升内审内控效能。报告期内,搭建了ESG管理体系,将战略委员会升级为战略与ESG委员会,提升公司ESG专业管理水平。环境保护方面,将“绿色治理”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系统推进节能降耗、废弃物规范处理、绿色供应链建设。 4、优化人才梯队,激发组织活力 公司紧密围绕战略需求,多元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特别是在研发创新、信息技术、战略投资等关键领域的高素质人 才,核心骨干梯队持续充实;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学术交流、技术攻关与实习基地建设,促进产教融合,精准储备高契合度优秀毕业生;内部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覆盖多层级全方位培训机制,有效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畅通人才晋升通道,激发骨干员工成长动力。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与员工持股计划,有效凝聚核心团队,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归属感。 5、深化产业布局,拓展合作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和有优势的市场领域,积极拓展外延发展机遇,探寻与公司具有协同作用的标的,积 累潜在合作资源,赋能企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增资入股凌意生物,增资完成后占凌意生物3.15%的股权,优先取得凌意生物帕金森症管线LY-N001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经销权或销售代理权。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药品、生物制品业务”的披露要求 1、报告期内,公司已进入注册程序的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研发进展情况 2、报告期内,公司没有新进入或者退出国家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 3、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集中带量采购的中标情况 2025年1月,公司产品乌灵胶囊拟中选广东联盟金莲花胶囊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有利于促进产品在集采地区的竞争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5年1月24日在巨潮资讯网发布的相关公告。截至本报告期披露 日,乌灵胶囊参与的广东联盟金莲花胶囊等中成药的集采中广东、黑龙江、宁夏等省份已开始执行;此外,乌灵胶囊参与的甘肃省第六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开始执行;公司产品百令胶囊及控股子公司珠峰药业产品百令片参与的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湖北、江西、山东、福建等28个省份已开始执行。。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资产的具 体内容 形成原因 资产规模 所在地 运营模式 保障资产安全性的控制措施 收益状况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 是否存在重大减值风险孙公司佐力创新医疗持有的科济药业股权 股权投资 597,959,940.12元 开曼群岛 CAR-T等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按公司规章制度执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应收款项融资的其他变动是本报告期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与到期托收、背书及贴现的承兑汇票的差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2022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2022年12 月13 日 91,00 0 89,81 4.07 6,813 9.6 专户 存储 0 合计 -- -- 91,00 0 89,81 4.07 6,813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账时间 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064号)同意注册,由主承销商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系统采用包销方式,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9,276.25万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为9.81元,共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1,000.00万元,扣除券商承销佣金及保荐费944.34万元(其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认购资金到位前,本公司已预付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销费用及保荐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94.34万元)后的募集资金为90,150.00万元,主承销商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24日汇入本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账户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清支行账户(账号为: 1205280029200161293)人民币90,150.00万元。另扣减信息披露费、审计验资费、律师费、发行手续费及其他费用等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新增外部费用241.59万元后,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89,814.07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由其于2022年11月25日出具了《验资报告》(中汇会验[2022]7654号)。 (二)募集金额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2022年使用募集资金69.65万元(该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不包含支付的发行费用207.81万元(含增值税)),2023年度 使用募集资金32,880.58万元(包含前期置换的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金额4,890.00万元),2024年度使用募集资金15,475.32万元,2025年半年度使用募集资金6,813.32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结余募集资金(含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余额为37,359.60万元。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22年12月13日 1.智能化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升级因)2024年4月17日,公司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将募投项目“智能化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升级项目”及“数字化运营决策系统升级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将“企业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7年6月30日。2025年7月7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及第八届监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将募投项目“智能化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升级项目”及“数字化运营决策系统升级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企业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本次未进行调整。 “智能化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升级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59,000.00万元进行投资,包含医药固体制剂数字化车间、药用真菌发酵数字化车间、植物提取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仓储中心四个子项目。本项目计划覆盖公司中成药生产从发酵、提取到制剂、物流的全部环节,将有效提高公司核心产品的产能,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项目在供应商选择的过程中开展了相应的比选工作,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公司结合当前生产经营情况以及现有生产线改进提升需求对本项目设备、工艺、产线布局等环节进行了优化调整。为确保部分车间后期验证环节能够满足监管部门相关要求以及相关生产线投产后尽快全面投入日常生产,实现本项目的预设指标,公司决定从审慎角度出发,适当延长“智能化中药生产基地建设与升级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 “企业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6,000.00万元进行投资。本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与创新中药开发相适应的制剂研究平台,可加速自主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乌灵胶囊真实世界研究将带来产品新的临床定位,二次开发将提升产品技术内涵;聚卡波非钙片境内新适应症开发成果,将扩大该品种在国内的领先优势。本项目预计为公司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和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与产品支撑。但受外部市场环境、药物临床试验情况、药品注册审批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项目实施进展未达预期。 “数字化运营决策系统升级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4,800.00万元进行投资,建设内容包括公司六大数字化平台的硬件和软件升级建设,为公司日常运营进行数字化赋能。近年来,开源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公司计划从谨慎使用募集资金的角度出发,结合公司实际经营需求、现有系统建设以及低成本大模型推进相关建设工作。公司决定从审慎角度出发,适当延长“数字化运营决策系统升级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无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存在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违规 不适用占用募集资金的情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根据公司2023年3月14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临时)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币4,995.66万元(包含发行费用105.66万元)。本次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事项履行了必要的审议程序,独立董事、保荐机构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且已经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鉴证,并由其出具了《关于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支付发行费用的鉴证报告》(中汇会鉴[2023]0901号)。 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上述额度及有效期内,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 根据公司2024年4月17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和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5,000万元(含本数)的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在上述额度及有效期内,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15,000.00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已全部到期赎回,实际赎回金额为15,062.8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新增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药品生产; 食品生产; 食品销售 (依法须经 批准的项 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 50000000 277,056,014.44 161,864,563.36 130,749,076.34 14,962,917.02 14,763,57为准)。一般项目: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零售;食用农产品批发; 中草药收 购;初级农产品收购; 地产中草药 (不含中药 饮片)购销 (除依法须 经批准的项 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线上交流 机构 建投医药:刘若飞、赖俊勇; Point72:王佩。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1月9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1) 2025年01月07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立格资本:胡伟强。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1月9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1) 2025年01月10日 电话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长江医药;上汽颀臻(上海)资管;上海健顺投资;天弘基金;杭州优益增投资;红杉中国;嘉合基金;鹏扬基金;北京诺昌投资;中意资管;融通基金;和谐健康保险;华创资管;金信基金;进门财经;中欧基金;平安基金;上海深梧资管;中银国际证券;上海慈阳投资;西藏隆源投资;泓澄投资;理成资产;蜂巢基金; 广东辰阳投资;天治基金;天风证券资管;南方基金;华宝基金;浙江三耕资管;兴业基金;兴银理财;国华兴益保险资产;上海途灵资管;华夏基金;长安基金;上海彤源投资;广东惠正投资;财通资管;凯石基金;中泰资管;海通证券;泓德基金等。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1月13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2) 2025年02月12日 线上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摩根士丹利:潘海洋;浙商证券:吴天昊、丁健行。信达澳亚基金:杨珂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 详见公司2025年2月14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资料。 2025-003) 2025年02月18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开源证券;东方红资管;中信保诚;诺德基金。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2月21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4) 2025年02月20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安通私募基金;德远投资;知远投资;红思客资产;臻远私募基金;正鑫基金。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2月21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4) 2025年02月21日 杭州 其他 机构 重阳投资;聚鸣投资;盘京投资;UBS;Springhill;HCHP管理;清池资本;三井住友资管。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2月21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4) 2025年03月09日 电话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开源证券;国盛证券;东吴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平安证券;兴业证券;申万宏源;中信证券;长城证券;浙商证券;信达证券;长江证券;光大证券;中信建投;华安证券;中邮证券;汇安基金;正圆私募基金;易米基金;泰旸资管;高恩私募基金;益民基金;Anatole;浪石投资;银河基金;杭贵投资;南土资产;凯米基金;博时基金;宏利基金;盘京投资;东方医药;中国人保;西部利得;建信基金;华创证券;东方基金;国联民生医药;新华基金;上汽颀臻资管;招商证券;嘉实基金;尚诚资管;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中意资产;Pinpoint保银投资;中国外贸信托;南土资管;AGI;睿澜私募基金;富安达;天风证券;中天汇富基金;华夏基金;浙商证券自营;财富证券;招商基金;富资管;前海进化论资管;爱建证券;优益增投资; 信达医药;盛世知己;恒生前海基金;相聚资管;正鑫基金;东北医药;永安国富;东方财富;天猊投资;诺德基金;汇华理财;中信保诚;西藏隆源投资;浦银安盛基金; 鲲鹏恒隆;淡水泉;国泰基金;银河证券;Pinpoint;易方达基金;中金资管;渤海汇金资管;东海资管;弘尚资产;国寿安保基金;鹏扬基金;宏道投资;中泰证券;海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3月11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5) 富通基金;天弘基金;太平基金;磐耀资产;平安银行;山西证券;亚太财保;中国人寿;长盛基金;国信证券;景领投资;瑞银集团;度势投资;益和源投资;路博迈基金等。 2025年03月10日 线上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建信基金;南方基金;东吴证券;开源证券。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3月11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5) 2025年03月11日 线上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富国基金,国盛医药。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3月11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5) 2025年03月11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正心谷;永安国富;蓝墨投资;鑫巢资本;苏泊尔集团; 和谐汇一;广发资管;探骊基金;中信证券;巨杉资产;国投瑞银;平安证券;南京证券;杭银理财。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3月11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5) 2025年03月17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信达证券:贺鑫。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3月19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6) 2025年03月18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南方基金:秦乾一;银华基金:陈子浩;中信建投:刘若飞、袁全、于潇、周晓宇、蔡珺哲。东海证券:杜永宏、伍可心。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3月19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6) 2025年03月19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荣泽石资管:杜畅、徐佳、连鹏鹏;三耕资管:史良。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3月19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6) 2025年04月25日 电话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华安证券;开源证券;国金证券;国盛证券;华西证券;兴业证券;平安证券;东吴证券;信达证券;天风证券;中信建投;浙商证券;中邮证券;长城证券;东方证券;长江证券;国海医药;国联民生证券;宏道投资;中泰证券;上海元亨王道;乾和资产;国投证券;森锦投资;汇安基金; 蓝墨投资;乾璐投资;金斧子资管;盈峰资管;天猊投资; 北京宏道投资;天创私募;瞰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4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7) 道资产;途灵资产;菁上甲万资管;中金资管;华夏创新; 益民基金;世纪证券;鹏扬基金;中昂国际;opendoor; 中柏资管;旭芽私募基金;招商证券;富安达;正心谷;方正证券;国寿安保基金;雪石资管;中国人民养老保险;兴业基金;彼得明奇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世诚投资;金舆资产;进门财经;鑫巢资本;平安理财;诺昌投资;朱雀基金;易方达;平安基金;永安国富;源峰基金;优益增投资;安联基金;长盛基金;海富通基金;国华兴益保险;中银资管;国融自营;世真投资;东海证券;亘泰投资;荷荷晴川私募;沣杨资管;华泰证券;精富私募基金;华夏基金;万家基金;远信投资; LyGH立格资本;华泰保险资管;深梧资管;珠海常倾资管;亚太财保;光大保德信; 中意资产;江海自营;上银基金;蜂巢基金;景领投资;理成资管;南土资管;新理益集团等。 2025年04月30日 东方财富路演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会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公司相关出席人员回答投资者提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4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8) 2025年05月19日 上海 实地调研 机构 鹏扬基金:崔洁铭;华宝基金:齐震;交银施罗德:周章庆;中信保诚:高岳昂;平安资管:林启姜;东方红资管: 刘中群;太平资产:薛娜;中欧基金:赵磊;东吴证券:朱国广。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5月22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9) 2025年05月21日 线上会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国投证券:胡雨晴。 公司主营业问;未提供资料。 详见公司2025年5月22日在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09)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公司制订了《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4月23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否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情况及财务情况,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65)。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一是围绕主业,秉承“辅佐人类身体健康,致力祖国医药发展”的使命,聚焦营销,持续推进渠道开拓和品牌建设,推动“一路向C”的战略升级,深挖新的增长点;聚焦研发,加大创新研发,推动新品开发和迭代。二是持续现金分红,发布并实施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三是公司持续健全、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四是积极开展投资者沟通交流活动,通过业绩说明会、深交所互动易、现场与线上调研及投资者热线电话等方式,建立起与资本市场良好的沟通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有效助力投资者对公司了解与认同。未来,公司将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执行到位,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努力通过规范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沟通交流,积极的投资者回报,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为稳市场、稳信心贡献力量。
|
|